推荐序言
序言
写作说明
第一章 导论:对象和地位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特点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形成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对象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体系
四、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地位和特点
第二节 社会政治的基本构造
一、政治是人们的社会活动
二、政治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
三、政治有一定的政治形式
四、政治构成一个系统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方法论
一、历史上的政治研究方法论
二、唯物政治观
三、政治辩证法
第二章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第一节 人是社会存在物
一、现实的人是构成政治社会的前提
二、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
三、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第二节 社会是发展的活的机体
一、人天生是社会动物
二、社会由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
三、社会是一个系统
四、社会是发展的活的机体
第三节 政治上层建筑建立于经济基础
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构成社会
二、经济基础决定政治上层建筑
三、政治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四、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的互动关系
第三章 政治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
第一节 阶级对抗是一切政治斗争的基础
一、阶级是分析政治的钥匙
二、政治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
三、阶级斗争必然发展为政治斗争
第二节 阶级产生于生产发展的一定阶段
一、阶级产生的前提条件是生产力的发展
二、一定的生产方式产生相应的阶级对抗
三、阶级对立趋于简单化
第三节 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决定阶级差别
一、阶级区分取决于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
二、政治划分的基础是阶级划分
三、在阶级社会中人都有阶级性
第四节 阶级斗争的中心是政治权力
一、在阶级社会中不存在各阶级之间的平等
二、阶级斗争围绕着政治权力进行
三、阶级斗争必然要导致无产阶级专政
第五节 阶级斗争构成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
一、阶级斗争贯穿阶级社会的全部历史
二、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是基本阶级之间的斗争
三、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消灭阶级和阶级对抗
第六节 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阶级消亡的条件
一、阶级消亡必须首先消灭剥削阶级及其制度
二、大力发展生产力是促进阶级消亡的必要手段
第四章 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第一节 社会决定国家
一、国家的本质根植于市民社会
二、国家问题归根到底应从社会经济生活中解释
第二节 国家产生于阶级矛盾的不可调和
一、原始社会没有国家
二、私有制导致国家的产生
第三节 国家的实质是阶级专政
一、国家是一种虚幻的共同体形式
二、国家是有组织的暴力
三、以阶级本质来划分国家类型
第四节 无产阶级国家是新型国家
一、无产阶级革命必须打碎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
二、无产阶级国家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国家
第五节 国家必然走向消亡
一、国家是自行消亡的
二、社会主义是所有国家走向消亡的过渡阶段
三、国家消亡是个长期的过程
第五章 国家是从社会分化出来的管理机构
第一节 国家管理权力反作用于社会
一、国家管理权力产生于社会
二、国家管理权力对社会具有能动性
第二节 政治统治和社会职能相辅相成
一、国家是从社会分化出来的管理机构
二、政治统治以社会职能为基础
第三节 国家职能分为对内对外两部分
一、国家的内外职能决定于国家本质
二、国家内部职能具有双重性
三、内部职能与外部职能是统一的
第四节 国家存在相对自主性
一、国家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
二、相对自主性的实质与形式辩证统一
第六章 政治权力是阶级统治的权力
第一节 政治权力源于经济权力
一、政治权力是阶级权力向国家领域的转化
二、经济权力是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表现
三、政治权力产生于经济权力
第二节 政治权力是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
一、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利益
二、阶级社会中经济利益表现为阶级利益
三、政治权力是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
第三节 暴力以经济力量为基础
一、暴力是一种经济力
二、暴力的历史作用受制于经济发展
第四节 权威与民主
一、权威就是权力
二、民主与权威有机结合
第七章 国家属性决定政治形式
第一节 阶级统治需要一定的政治形式
一、阶级统治通过一定的政治形式来实现
二、经济形式是政治形式的基础
第二节 政治形式的本质取决于国家类型
一、阶级统治决定国家类型
二、国家类型规定政治形式的本质
第三节 政治形式反映一定的民族特性
一、民族特性影响政治形式
二、民族特点导致政治形式的多样性
第四节 政治形式和统治内容是辩证的统一
一、政治形式和统治内容不存在简单对应关系
二、从统治内容把握政治形式
三、共和国是无产阶级争取统治的形式
四、依阶级特性和国情确立无产阶级国家政治形式
……
第八章 政治民主是阶级统治
第九章 政治党派划分基于阶级划分
第十章 政治是一门科学和艺术
第十一章 民族问题是社会革命总问题的一部分
第十二章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政治意识形态
第十三章 社会发展促进政治发展
第十四章 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第十五章 时代特征决定国际政治总格局
第十六章 人类社会必然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