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前言
第1版前言
序
为什么要花时间学UML
本书结构
第3版的变化
致谢
插图目录
第1章 简介
1.1 UML是什么
1.2 使用UML的方式
1.3 UML诞生史
1.4 表示法和元模型
1.5 UML图
1.6 什么是合法的UML
1.7 UML的含义
1.8 仅有UML是不够的
1.9 何处开始UML
1.10 更多资料
第2章 开发过程
2.1 迭代和瀑布过程
2.2 预测性和自适应计划
2.3 敏捷过程
2.4 Rational统一过程
2.5 为项目裁剪过程
2.6 为过程裁剪UML
2.6.1 需求分析
2.6.2 设计
2.6.3 文档
2.6.4 理解遗留代码
2.7 选择开发过程
2.8 更多资料
第3章 类图:基础
3.1 性质
3.1.1 属性
3.2.2 关联
3.2 多重性
3.3 性质的编程解释
3.4 双向关联
3.5 操作
3.6 泛化
3.7 注解符和注释
3.8 依赖
3.9 约束规则
3.10 何时使用类图
3.11 更多资料
第4章 序列图
4.1 创建和删除参与者
4.2 循环、条件等
4.3 同步和异步调用
4.4 何时使用序列图
第5章 类图:进阶概念
5.1 关键词
5.2 责任
5.3 静态操作和属性
5.4 聚合和组合
5.5 派生性质
5.6 接口和抽象类
5.7 只读和冻结
5.8 引用对象和值对象
5.9 限定关联
5.10 分类和泛化
5.11 多重和动态分类
5.12 关联类
5.13 模板(参数化)类
5.14 枚举
5.15 主动类
5.16 可见性
5.17 消息
第6章 对象图
6.1 何时使用对象图
第7章 包图
7.1 包和依赖
7.2 包的分解
7.3 实现包
7.4 何时使用包图
7.5 更多资料
第8章 部署图
8.1 何时使用部署图
第9章 用例
9.1 用例的内容
9.2 用例图
9.3 用例的级别
9.4 用例和特性(或故事)
9.5 何时使用用例
9.6 更多资料
第10章 状态机图
10.1 内部活动
10.2 活动状态
10.3 超状态
10.4 并发状态
10.5 实现状态图
10.6 何时使用状态图
10.7 更多资料
第11章 活动图
11.1 分解一个动作
11.2 分区
11.3 信号
11.4 令牌
11.5 流和边
11.6 针脚和变换
11.7 扩展区域
11.8 流结束
11.9 结合规格
11.10 其他更多内容
11.11 何时使用活动图
11.12 更多资料
第12章 通信图
12.1 何时使用通信图
第13章 组合结构
13.1 何时使用组合结构
第14章 组件图
14.1 何时使用组件图
第15章 协作
15.1 何时使用协作
第16章 交互概述图
16.1 何时使用交互概述图
第17章 时间图
17.1 何时使用时间图
附录A UML版本之间的变化
A.1 对UML的修订
A.2 《UML精粹》中的变化
A.3 从UML1.0到1.1的变化
A.3.1 类型和实现类
A.3.2 完整和不完整的鉴别器约束
A.3.3 组合
A.3.4 不可变和冻结
A.3.5 序列图上的返回
A.3.6 术语“角色”的使用
A.4 从UML 1.2(和1.1)到1.3(和1.5)的变化
A.4.1 用例
A.4.2 活动图
A.5 从UML 1.3到1.4的变化
A.6 从UML 1.4到1.5的变化
A.7 从UML 1.x到UML 2.0
A.7.1 类图:基础(第3章)
A.7.2 序列图(第4章)
A.7.3 类图:概念(第5章)
A.7.4 状态机图(第10章)
A.7.5 活动图(第11章)
参考文献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