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思想论稿
目 录内容简介
序言
开篇
一
二
三
第一篇 预示中国革命的历史走向
——“社会改造”的实现途径是“由共和而社会主义”两步走
1919年12月首倡“民众运动,社会改造
1920年果断提出“取消帝政,改建共和”的鲜明主张
1920年确立社会理想是“实行平民社会主义
查看完整
开篇
一
二
三
第一篇 预示中国革命的历史走向
——“社会改造”的实现途径是“由共和而社会主义”两步走
1919年12月首倡“民众运动,社会改造
1920年果断提出“取消帝政,改建共和”的鲜明主张
1920年确立社会理想是“实行平民社会主义
查看完整
目 录内容简介
无论是对革命先烈还是仁人志士,无论是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还是党的早期领导者,他都秉承“尊重客观事实、还原本来面貌”的原则,对其进行客观深入的研究。80年代,父亲在对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历史探索与研究的基础上,出版了《中国共产党创史录》一书,获得业内外人士的普遍认同,由此,更加强化了他对党史人物的深入研究。
目 录内容简介
序言
开篇
一
二
三
第一篇 预示中国革命的历史走向
——“社会改造”的实现途径是“由共和而社会主义”两步走
1919年12月首倡“民众运动,社会改造
1920年果断提出“取消帝政,改建共和”的鲜明主张
1920年确立社会理想是“实行平民社会主义
1920年9月预示“由共和而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社会改造”的必由之路
第二篇创制民主革命纲领
——独立自主决策中国革命的伟大方略
悉心指导工人运动,为创制民主革命纲领提供现实依据
莫斯科远东大会精神,加速创制民主革命纲领的进程
排除干扰,发表党的第一个对于时局的主张,为创制民主革命纲领奠定坚实基础
民主革命纲领的创制,是集中全党智慧和总结实践经验的结晶
党的二大以其卓著的两大历史贡献被载入党的光辉史册
第三篇 率先实行两党党内合作的思想转变
——两党从相互支持、党外联合到党内合作的过程
提出支持资产阶级民主派国民党,比共产国际代表马林早一年零七个月
在第一次时局主张中提出的党外联合的建议,但被孙中山拒绝
为实现“民主政治”大胆提出由两个以上民主政党组成一个“强大的政党”的主张
真心实意地为国民党的“彻底改头换面”做不懈努力,党内合作出现良好开端
第四篇 赋予国民革命理论以崭新的时代内容
——实现历史性转移的政治基础
首次概括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确立国民革命的理论基本依据
继续赋予国民革命以崭新内容,响亮开启中国国民革命新篇
规划国民革命“造国”的四个步骤,预示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前途
重新评价国民党,揭示国共党内合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无产阶级参加国民革命具有无法替代的双重意义
无产阶级参加国民革命要坚持独立自主的政治立场、坚持党的独立批评
突出工人和贫农在国民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
国民革命必须实现民主革命势力的大联合,革命势力集中于国民党
要做成纯粹的国民运动,不可做成半国民运动
第五篇与共产国际四大的分歧与斗争
——不惧权威而坚持和发展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方略
共产国际权威拉狄克严厉指责中共代表团的报告
四次发言继续据理抗争,严词批驳拉狄克的错误言论
《中国共产党对于目前实际问题之计划》,坚持和发展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方略
拉狄克引出莫斯科两派意见的尖锐争论,斯大林指导制定自相矛盾的“一月决议
第六篇 艰难确立与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的战略
——在党的三大上显示出来的自主决策、领袖襟怀和民主风范共产国际派出持对立观点的马林与维经斯基与会,为陈独秀统一全党思想制造了难题
国共党内合作中党的地位作用和工人运动的独立性问题是与会代表争论的焦点
关于党的独立性的争论各有偏狭,不能以偏赅全
对于工农阶级现状,陈独秀认识上虽有偏颇,但总体估计更接近实际
对国民革命的领导权问题发表了符合现实的正确见解,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敏锐发现不足和失误并在探索中及时改正,陈独秀堪称值得信赖的革命领袖
第七篇 为捍卫党的独立性而斗争
——与国民党右派分歧的由来、发展和斗争经验的初步总结
国民党一大召开前后,注重维护两党的团结统一、推动国民革命的发展;及时批驳国民党右派的挑衅和攻击;警告鲍罗廷的迁就、妥协言行
国民党一届二次会议前后,维护孙中山的革命精神,结合实际进行规劝、开导和适当批评;坚决反对国民党右派的步步进逼,彻底揭露其反苏反共的阴谋活动;对鲍罗廷等动摇、退让和妥协提出严厉批评,向共产国际表明中共的严正立场。
北京政变前后,发表中共第四次对于时局的主张,提出召开国民会议的口号,努力推动国民革命运动的新发展;总结二十七年来国民运动的经验教训,认定无产阶级是国民革命的“督战者”,丰富和发展了坚持中共独立性的政治内涵。
对中共如何正确实现自己的独立性、体现“督战者”的角色——政治领导的深刻探析。
第八篇 独立开启中国大革命的伟大序幕
——陈独秀、俄共(布)、共产国际各是如何对待五卅运动的?
五卅运动前,陈独秀连续发表八篇文章,深刻论述工人阶级是“新生产力的代表者”、“富于集合力及决战力者”,全力推动工人运动的发展;及时向共产国际请求援助,但共产国际不予理睬;陈独秀继续鼓动工运风潮,为独立地发动和领导五卅运动做好各种准备。
五卅运动爆发后,自始至终居中指挥,适时提出正确的方针、政策、策略及其相应的战斗口号,批驳各种反动言论,注重组织工商学联合委员会,形成空前的反帝大联合,并把运动从上海推向全国。但出乎意料,却受到鲍罗廷的批评;后来共产国际、俄共(布)虽给予了支持,但其中不少问题值得研究。
在维经斯基的帮助下,陈独秀没有立即执行共产国际的退却指示,而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对五卅运动实行了有组织有计划的收缩,并将运动引到新的方向。但是,共产国际批评他们“左倾”。他们当然不同意这种意见,据理反驳。
第九篇 是谁决定的中共只要三分之一党权?
——“三次大让步”真相系列文章之
过去认为“上海会谈”是在国民党二大上实行政治上让步前的关键事实。但此事件却与1925年一年间陈独秀多次动员全党要在国民党二大上夺取更多领导权的努力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其间经历了一番曲折复杂的斗争。
国民党二大上,陈独秀继续为与国民党争夺更多的领导权进行着始终不懈的斗争。陈独秀得到维经斯基的全力支持,但却遭到联共(布)和共产国际的否定和反对。
……
第十篇 是谁让出了中共对军队的领导权?
第十一篇 是谁交出了中共在国民党中的组织领导权?
第十二篇 为争夺北伐战争的主导权而战
第十三篇 领导权问题是上海工作武装起义取得胜利的关键
第十四篇 谁是《汪陈宣言》的罪魁祸首?
第十五篇 斯大林加速中国大革命全面失败的三大错误
第十六篇 把拒绝执行“五月紧急指示”的抗争进行到底
第十七篇 再不能与国民党在一个“粪缸中洗澡”了
后记
^ 收 起
开篇
一
二
三
第一篇 预示中国革命的历史走向
——“社会改造”的实现途径是“由共和而社会主义”两步走
1919年12月首倡“民众运动,社会改造
1920年果断提出“取消帝政,改建共和”的鲜明主张
1920年确立社会理想是“实行平民社会主义
1920年9月预示“由共和而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社会改造”的必由之路
第二篇创制民主革命纲领
——独立自主决策中国革命的伟大方略
悉心指导工人运动,为创制民主革命纲领提供现实依据
莫斯科远东大会精神,加速创制民主革命纲领的进程
排除干扰,发表党的第一个对于时局的主张,为创制民主革命纲领奠定坚实基础
民主革命纲领的创制,是集中全党智慧和总结实践经验的结晶
党的二大以其卓著的两大历史贡献被载入党的光辉史册
第三篇 率先实行两党党内合作的思想转变
——两党从相互支持、党外联合到党内合作的过程
提出支持资产阶级民主派国民党,比共产国际代表马林早一年零七个月
在第一次时局主张中提出的党外联合的建议,但被孙中山拒绝
为实现“民主政治”大胆提出由两个以上民主政党组成一个“强大的政党”的主张
真心实意地为国民党的“彻底改头换面”做不懈努力,党内合作出现良好开端
第四篇 赋予国民革命理论以崭新的时代内容
——实现历史性转移的政治基础
首次概括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确立国民革命的理论基本依据
继续赋予国民革命以崭新内容,响亮开启中国国民革命新篇
规划国民革命“造国”的四个步骤,预示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前途
重新评价国民党,揭示国共党内合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无产阶级参加国民革命具有无法替代的双重意义
无产阶级参加国民革命要坚持独立自主的政治立场、坚持党的独立批评
突出工人和贫农在国民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
国民革命必须实现民主革命势力的大联合,革命势力集中于国民党
要做成纯粹的国民运动,不可做成半国民运动
第五篇与共产国际四大的分歧与斗争
——不惧权威而坚持和发展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方略
共产国际权威拉狄克严厉指责中共代表团的报告
四次发言继续据理抗争,严词批驳拉狄克的错误言论
《中国共产党对于目前实际问题之计划》,坚持和发展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方略
拉狄克引出莫斯科两派意见的尖锐争论,斯大林指导制定自相矛盾的“一月决议
第六篇 艰难确立与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的战略
——在党的三大上显示出来的自主决策、领袖襟怀和民主风范共产国际派出持对立观点的马林与维经斯基与会,为陈独秀统一全党思想制造了难题
国共党内合作中党的地位作用和工人运动的独立性问题是与会代表争论的焦点
关于党的独立性的争论各有偏狭,不能以偏赅全
对于工农阶级现状,陈独秀认识上虽有偏颇,但总体估计更接近实际
对国民革命的领导权问题发表了符合现实的正确见解,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敏锐发现不足和失误并在探索中及时改正,陈独秀堪称值得信赖的革命领袖
第七篇 为捍卫党的独立性而斗争
——与国民党右派分歧的由来、发展和斗争经验的初步总结
国民党一大召开前后,注重维护两党的团结统一、推动国民革命的发展;及时批驳国民党右派的挑衅和攻击;警告鲍罗廷的迁就、妥协言行
国民党一届二次会议前后,维护孙中山的革命精神,结合实际进行规劝、开导和适当批评;坚决反对国民党右派的步步进逼,彻底揭露其反苏反共的阴谋活动;对鲍罗廷等动摇、退让和妥协提出严厉批评,向共产国际表明中共的严正立场。
北京政变前后,发表中共第四次对于时局的主张,提出召开国民会议的口号,努力推动国民革命运动的新发展;总结二十七年来国民运动的经验教训,认定无产阶级是国民革命的“督战者”,丰富和发展了坚持中共独立性的政治内涵。
对中共如何正确实现自己的独立性、体现“督战者”的角色——政治领导的深刻探析。
第八篇 独立开启中国大革命的伟大序幕
——陈独秀、俄共(布)、共产国际各是如何对待五卅运动的?
五卅运动前,陈独秀连续发表八篇文章,深刻论述工人阶级是“新生产力的代表者”、“富于集合力及决战力者”,全力推动工人运动的发展;及时向共产国际请求援助,但共产国际不予理睬;陈独秀继续鼓动工运风潮,为独立地发动和领导五卅运动做好各种准备。
五卅运动爆发后,自始至终居中指挥,适时提出正确的方针、政策、策略及其相应的战斗口号,批驳各种反动言论,注重组织工商学联合委员会,形成空前的反帝大联合,并把运动从上海推向全国。但出乎意料,却受到鲍罗廷的批评;后来共产国际、俄共(布)虽给予了支持,但其中不少问题值得研究。
在维经斯基的帮助下,陈独秀没有立即执行共产国际的退却指示,而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对五卅运动实行了有组织有计划的收缩,并将运动引到新的方向。但是,共产国际批评他们“左倾”。他们当然不同意这种意见,据理反驳。
第九篇 是谁决定的中共只要三分之一党权?
——“三次大让步”真相系列文章之
过去认为“上海会谈”是在国民党二大上实行政治上让步前的关键事实。但此事件却与1925年一年间陈独秀多次动员全党要在国民党二大上夺取更多领导权的努力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其间经历了一番曲折复杂的斗争。
国民党二大上,陈独秀继续为与国民党争夺更多的领导权进行着始终不懈的斗争。陈独秀得到维经斯基的全力支持,但却遭到联共(布)和共产国际的否定和反对。
……
第十篇 是谁让出了中共对军队的领导权?
第十一篇 是谁交出了中共在国民党中的组织领导权?
第十二篇 为争夺北伐战争的主导权而战
第十三篇 领导权问题是上海工作武装起义取得胜利的关键
第十四篇 谁是《汪陈宣言》的罪魁祸首?
第十五篇 斯大林加速中国大革命全面失败的三大错误
第十六篇 把拒绝执行“五月紧急指示”的抗争进行到底
第十七篇 再不能与国民党在一个“粪缸中洗澡”了
后记
^ 收 起
目 录内容简介
无论是对革命先烈还是仁人志士,无论是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还是党的早期领导者,他都秉承“尊重客观事实、还原本来面貌”的原则,对其进行客观深入的研究。80年代,父亲在对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历史探索与研究的基础上,出版了《中国共产党创史录》一书,获得业内外人士的普遍认同,由此,更加强化了他对党史人物的深入研究。
比价列表
1人想要1人拥有
公众号、微信群
缺书网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扫码进群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