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思想与修行:以中国经典为中心的跨文化观照
作者:周与沉 著
出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1
丛书:原道文丛
页数:508
定价:32.00 元
ISBN-10:7500447930
ISBN-13:9787500447931
去豆瓣看看 原道文丛·总序
引言问:一种身体动姿
绪论 从身体的角度看
一 轴心时代
二 “上帝的面具”
三 身体的出场
四 问题的提出和定位
五 框架、材料与方法
第一章 中国身体观研究述评
一 对问题的“观”
查看完整 周与沉,原名瑾,字见山,别署水一方小舟、雪舟近山。壬子孟冬生于川南邛海,祖居青衣江畔,曾问学于锦水之湄、西子湖滨。四川大学文学硕士,浙江大学文学博士。现供职于中央美术学院学术科研办公室。好读书不求甚解,偶有得皆由本心。治学兴趣在中国道术、佛耶诸教、冥契主义。习书有年,好诗文,京昆、雅乐、影像亦略晓一二。曾有数文载于《中国哲学史》、《中华文化论坛》、《美术研究》等刊。
身体观与“人的问题”密切相关,自我理解、交互理解和终端理解都离不开身体的维度。本书对早期中国经典中的身体观,作了思想与修行相交融的通盘观照;并在两希传统和印度传统身体观的考察基础上,展开跨文化比较与对话。对中国古代“气—身体”思想的深入开掘,不仅提供了不同于传统心性形而上学、也有别于西方理解的新维度,而且为更整全、真切地体认中国文化中的人心/人事/人生,展现出新的视野。
原道文丛·总序
引言问:一种身体动姿
绪论 从身体的角度看
一 轴心时代
二 “上帝的面具”
三 身体的出场
四 问题的提出和定位
五 框架、材料与方法
第一章 中国身体观研究述评
一 对问题的“观”
二 比较文化视野中的身与心
三 身体:在大小宇宙互动网络中
四 形一气一心:从德性修养的观点看
五 作为思维方法、权力符号的身体
六 身心关系:情·修炼·身体感
七 视野、方法与前景
第二章 基本景观 与理想类型
第一节 思想的基本景观
第二节 早期中国的身体共识
第三章 形躯之身:描述与评价
第一节 形躯的形塑
第二节 形体:外部的观察
第三节 藏府:内部的认知
第四节 对官觉的态度
第五节 如何看待形躯之身?
第四章 心:“家族类似”的视角
第一节 家族·地位·形成史
第二节 知的考察
第三节 从自然情感到价值情感
第四节 志:一个“意”的范畴
第五节 心与性:形而上的可能
第五章 沟通身心的气
第一节 身心关系
第二节 心气之辨
第三节 身心交通中的气
第六章 修行:践行与转化
第一节 身心转化的可能
第二节 充养:儒家的进路
第三节 减损:道家的证地
补论 从 “德感一乐感”说看身心观
第七章 他者的目光:天竺与泰西
……
第八章 回到中国:自识·自省·自立
结语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附:《甲申仲秋书怀一百二十八韵》
^ 收 起 周与沉,原名瑾,字见山,别署水一方小舟、雪舟近山。壬子孟冬生于川南邛海,祖居青衣江畔,曾问学于锦水之湄、西子湖滨。四川大学文学硕士,浙江大学文学博士。现供职于中央美术学院学术科研办公室。好读书不求甚解,偶有得皆由本心。治学兴趣在中国道术、佛耶诸教、冥契主义。习书有年,好诗文,京昆、雅乐、影像亦略晓一二。曾有数文载于《中国哲学史》、《中华文化论坛》、《美术研究》等刊。
身体观与“人的问题”密切相关,自我理解、交互理解和终端理解都离不开身体的维度。本书对早期中国经典中的身体观,作了思想与修行相交融的通盘观照;并在两希传统和印度传统身体观的考察基础上,展开跨文化比较与对话。对中国古代“气—身体”思想的深入开掘,不仅提供了不同于传统心性形而上学、也有别于西方理解的新维度,而且为更整全、真切地体认中国文化中的人心/人事/人生,展现出新的视野。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