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通论(60后中年史家编纂的全新史学概论教材)
第一章 时代呼唤公民历史素质培育读本
第一节 史学概论的理念与体系嬗变
第二节 应重视历史认知水平的提高
第三节 本教材设计理念与体系安排
第二章 被描述的客观历史
第一节 人类的活动过程即历史
第二节 历史是画上句号的过去
第三节 史学是永无止境的远航
第三章 历史记忆是不存在的存在
第一节 历史记忆的普遍性
查看完整
第一节 史学概论的理念与体系嬗变
第二节 应重视历史认知水平的提高
第三节 本教材设计理念与体系安排
第二章 被描述的客观历史
第一节 人类的活动过程即历史
第二节 历史是画上句号的过去
第三节 史学是永无止境的远航
第三章 历史记忆是不存在的存在
第一节 历史记忆的普遍性
查看完整
钱茂伟,1962年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为杭州大学历史学学士(1984年)、杭州大学历史学硕士(1987年)、华东师范大学博士(2000年)、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后(2002年)。现为宁波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教授、硕士生导师、宁波大学史学史研究所所长,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宁波市4321人才。主要从事中国史学史、浙江历史文化、明清史研究。发表专业论文100多篇。著作有《明代史学的历程》、《国家、科举与社会:以明代为中心的考察》等9种。合作编纂《中国史学史纲》等8部书。
长期从事史学理论及史学史、浙东学术史、明清史的教学和研究。主讲史学概论、中国史学史、中国历史文选、中国历史地理、中国史料学、浙东学术史等课程。主持完成或在研,全国高校古委会古籍整理项目《皇明资治通纪》整理、浙江省哲社规划课题有“科举与传统国家——以明代科举文献为中心的研究”、“姚江书院派研究”、“遗民史家谈迁传”、“一诺千金朱葆三”…
查看完整
长期从事史学理论及史学史、浙东学术史、明清史的教学和研究。主讲史学概论、中国史学史、中国历史文选、中国历史地理、中国史料学、浙东学术史等课程。主持完成或在研,全国高校古委会古籍整理项目《皇明资治通纪》整理、浙江省哲社规划课题有“科举与传统国家——以明代科举文献为中心的研究”、“姚江书院派研究”、“遗民史家谈迁传”、“一诺千金朱葆三”…
查看完整
《史学通论》的体系拟由历史与历史学、历史书写、历史认知、历史运用类型四大板块组成,共15章,即时代呼唤公民历史素质培育读本、只有人类才有历史编纂、历史记忆是不存在的存在、走入寻常百姓家的小历史、大家来做口述历史、转型中的大历史书写、历史研究的时空视野、与历史持续的对话、被建构的历史图像、与史学文本的对话、人类离不开历史学、历史的人文解读、历史的专业研究、历史的哲学思考、历史认知者的素质。
教学目标的全新,以提升公民历史认知素养教育为首任,历史研究为次任。
体系设计的全新,以生活世界为起点,由小历史而大历史,由历史书写而历史研究。
重心的调整,突出了历史书写的份量,降低了历史研究介绍的份量。
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加强了学生实践环节的训练,以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
加强了历史认识教育,突出理解在历史学习与研究中的作用。
查看完整
教学目标的全新,以提升公民历史认知素养教育为首任,历史研究为次任。
体系设计的全新,以生活世界为起点,由小历史而大历史,由历史书写而历史研究。
重心的调整,突出了历史书写的份量,降低了历史研究介绍的份量。
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加强了学生实践环节的训练,以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
加强了历史认识教育,突出理解在历史学习与研究中的作用。
查看完整
第一章 时代呼唤公民历史素质培育读本
第一节 史学概论的理念与体系嬗变
第二节 应重视历史认知水平的提高
第三节 本教材设计理念与体系安排
第二章 被描述的客观历史
第一节 人类的活动过程即历史
第二节 历史是画上句号的过去
第三节 史学是永无止境的远航
第三章 历史记忆是不存在的存在
第一节 历史记忆的普遍性
第二节 历史记忆保存形式
第三节 历史记忆的可靠性
第四章 大家来做口述历史
第一节 口述史特征与优缺点
第二节 口述史的历史与现状
第三节 民间口述历史的主题
第四节 口述史的流程与规范
第五章 走入寻常百姓家的小历史
第一节 什么是小历史书写
第二节 何以要书写小历史
第三节 如何书写小历史
第六章 转型中的大历史书写
第一节 国家史书写
第二节 全球史书写
第七章 历史研究的时空视野
第一节 历史研究的时间视野
第二节 历史研究的空间视野
第八章 与历史持续的对话
第一节 历史的理解
第二节 历史的诠释
第九章 被建构的历史图像
第一节 历史叙述与历史的再现
第二节 历史建构的要素与模式
第三节 历史表述的风格及创新
第十章 与史学文本的对话
第一节 史学评论的存在理由
第二节 史学评论标准与性质
第三节 对话型史学评论原则
第十一章 人类离不开历史学
第一节 历史学有什么用
第二节 历史学该怎么用
第三节 习史的宏观意义
第四节 习史的人生意义
第十二章 历史的人文解读
第一节 大众时代的史学转型
第二节 历史知识的社会传播
第三节 历史写作迎来粉丝时代
第四节 通俗史学的问题及对策
第十三章 历史的专业研究
第一节 专题研究的必要
第二节 历史研究的过程
第三节 历史研究的工具
第四节 现代史学的方法
第十四章 历史的哲学思考
第一节 西方历史哲学探索传统
第二节 马克思的人类社会规律
第三节 由历史哲学到史学哲学
第十五章 历史从业者的素养
第一节 历史研究工作者的素养
第二节 历史教育工作者的素养
第三节 通俗史学工作者的素养
后 记
^ 收 起
第一节 史学概论的理念与体系嬗变
第二节 应重视历史认知水平的提高
第三节 本教材设计理念与体系安排
第二章 被描述的客观历史
第一节 人类的活动过程即历史
第二节 历史是画上句号的过去
第三节 史学是永无止境的远航
第三章 历史记忆是不存在的存在
第一节 历史记忆的普遍性
第二节 历史记忆保存形式
第三节 历史记忆的可靠性
第四章 大家来做口述历史
第一节 口述史特征与优缺点
第二节 口述史的历史与现状
第三节 民间口述历史的主题
第四节 口述史的流程与规范
第五章 走入寻常百姓家的小历史
第一节 什么是小历史书写
第二节 何以要书写小历史
第三节 如何书写小历史
第六章 转型中的大历史书写
第一节 国家史书写
第二节 全球史书写
第七章 历史研究的时空视野
第一节 历史研究的时间视野
第二节 历史研究的空间视野
第八章 与历史持续的对话
第一节 历史的理解
第二节 历史的诠释
第九章 被建构的历史图像
第一节 历史叙述与历史的再现
第二节 历史建构的要素与模式
第三节 历史表述的风格及创新
第十章 与史学文本的对话
第一节 史学评论的存在理由
第二节 史学评论标准与性质
第三节 对话型史学评论原则
第十一章 人类离不开历史学
第一节 历史学有什么用
第二节 历史学该怎么用
第三节 习史的宏观意义
第四节 习史的人生意义
第十二章 历史的人文解读
第一节 大众时代的史学转型
第二节 历史知识的社会传播
第三节 历史写作迎来粉丝时代
第四节 通俗史学的问题及对策
第十三章 历史的专业研究
第一节 专题研究的必要
第二节 历史研究的过程
第三节 历史研究的工具
第四节 现代史学的方法
第十四章 历史的哲学思考
第一节 西方历史哲学探索传统
第二节 马克思的人类社会规律
第三节 由历史哲学到史学哲学
第十五章 历史从业者的素养
第一节 历史研究工作者的素养
第二节 历史教育工作者的素养
第三节 通俗史学工作者的素养
后 记
^ 收 起
钱茂伟,1962年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为杭州大学历史学学士(1984年)、杭州大学历史学硕士(1987年)、华东师范大学博士(2000年)、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后(2002年)。现为宁波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教授、硕士生导师、宁波大学史学史研究所所长,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宁波市4321人才。主要从事中国史学史、浙江历史文化、明清史研究。发表专业论文100多篇。著作有《明代史学的历程》、《国家、科举与社会:以明代为中心的考察》等9种。合作编纂《中国史学史纲》等8部书。
长期从事史学理论及史学史、浙东学术史、明清史的教学和研究。主讲史学概论、中国史学史、中国历史文选、中国历史地理、中国史料学、浙东学术史等课程。主持完成或在研,全国高校古委会古籍整理项目《皇明资治通纪》整理、浙江省哲社规划课题有“科举与传统国家——以明代科举文献为中心的研究”、“姚江书院派研究”、“遗民史家谈迁传”、“一诺千金朱葆三”等5项,其余省市课题10余项。出版《明代史学的历程》、《明代史学编年考》、《民族精神的华章:史学与传统文化》、《国家、科举与社会:以明代为中心的考察》、《姚江书院派研究》、《遗民史家谈迁传》等著作10余部,在《学术月刊》、《文献》、《复旦学报》、《史学史研究》、《史学月刊》、《人民日报》等报刊上发表专业论文近100篇。多次获浙江省、宁波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其中《国家、科举与社会:以明代为中心的考察》获2005年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明代史学的历程》 获2004年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优秀奖与2005年度宁波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明代史学编年考》获2003年宁波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开设课程:
本科生课程“史学概论”、“中国史学史”、“历史地理”、“历史与历史剧”“中国国家形态与国家观念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文选”、“名志选读”、“历史文献学”等课程。研究生课程有“区域文化研究”、“史料学”、“学术研究与学术规范”、“公务员研究”等。
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中国国家理论研究、史学理论与史学史、浙江历史文化、明史等四大方向。发表专业论文100多篇,著作10多部。 中国国家理论研究,近十年关注中国国家形态与国家观念的嬗变及转型研究。曾完成《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政府利益协调机制研究》(2003年度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职能转型下的政府管理体制研究:以宁波为中心的考察》(2003年度宁波市软科学课题)、《国家政策与地方社会的发展:以明代宁波为中心》(2003年度浙江省教育厅社科课题、2003年度宁波市社科规划课题)、《宁波舟山经济教育一体化研究》(宁波市“十五”教育规划重大课题)等。 在史学理论与史学史方面,有《中国传统史学的范型嬗变》(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0)、合作编纂了《中国史学史纲》(辽宁师大出版社,1997)、与王东合著《民族精神的华章:史学与传统文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尤其擅长明代史学,著有《明代史学的历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东方历史学术文库,2003)、《明代史学编年考》(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两书的出版,使冷门的明代史学成为传统史学研究中的热门领域。 在浙江历史文化方面,合著了《浙东学术史》(华东师大出版社,1993)、参纂了《浙东文化概论》(宁波出版社,1997),独著了《浙东学术史话》(宁波出版社,1999)与《姚江书院派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合著有《浙东史学研究述评》(2009)、《遗民史家谈迁传》(2006,与柴伟梁合著)、《一诺九鼎——朱葆三传》(2008,与应芳舟合著)、《宁波通史》第三卷元明部分(与毛阳光合著,宁波出版社2008),编著了《宁波历史与传统文化》(宁波出版社2007)、《吴越文化》(收入《中国地域文化集成》,群众出版社,1998)。即将出版《王应麟评传》(中华书局,2011) 在明史研究,《国家、科举与社会:以明代为中心的考察》(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标点整理《皇明通纪》(中华书局,2008)。 在《文史》、《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学术月刊》、《文献》、《史学月刊》、《史学史研究》、《复旦学报》、《华东师大学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历史文献研究》、《东吴历史学报》(台湾)、《中国历史学会史学集刊》(台湾)等核心期刊发表专业论文150多篇。
^ 收 起
长期从事史学理论及史学史、浙东学术史、明清史的教学和研究。主讲史学概论、中国史学史、中国历史文选、中国历史地理、中国史料学、浙东学术史等课程。主持完成或在研,全国高校古委会古籍整理项目《皇明资治通纪》整理、浙江省哲社规划课题有“科举与传统国家——以明代科举文献为中心的研究”、“姚江书院派研究”、“遗民史家谈迁传”、“一诺千金朱葆三”等5项,其余省市课题10余项。出版《明代史学的历程》、《明代史学编年考》、《民族精神的华章:史学与传统文化》、《国家、科举与社会:以明代为中心的考察》、《姚江书院派研究》、《遗民史家谈迁传》等著作10余部,在《学术月刊》、《文献》、《复旦学报》、《史学史研究》、《史学月刊》、《人民日报》等报刊上发表专业论文近100篇。多次获浙江省、宁波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其中《国家、科举与社会:以明代为中心的考察》获2005年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明代史学的历程》 获2004年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优秀奖与2005年度宁波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明代史学编年考》获2003年宁波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开设课程:
本科生课程“史学概论”、“中国史学史”、“历史地理”、“历史与历史剧”“中国国家形态与国家观念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文选”、“名志选读”、“历史文献学”等课程。研究生课程有“区域文化研究”、“史料学”、“学术研究与学术规范”、“公务员研究”等。
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中国国家理论研究、史学理论与史学史、浙江历史文化、明史等四大方向。发表专业论文100多篇,著作10多部。 中国国家理论研究,近十年关注中国国家形态与国家观念的嬗变及转型研究。曾完成《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政府利益协调机制研究》(2003年度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职能转型下的政府管理体制研究:以宁波为中心的考察》(2003年度宁波市软科学课题)、《国家政策与地方社会的发展:以明代宁波为中心》(2003年度浙江省教育厅社科课题、2003年度宁波市社科规划课题)、《宁波舟山经济教育一体化研究》(宁波市“十五”教育规划重大课题)等。 在史学理论与史学史方面,有《中国传统史学的范型嬗变》(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0)、合作编纂了《中国史学史纲》(辽宁师大出版社,1997)、与王东合著《民族精神的华章:史学与传统文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尤其擅长明代史学,著有《明代史学的历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东方历史学术文库,2003)、《明代史学编年考》(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两书的出版,使冷门的明代史学成为传统史学研究中的热门领域。 在浙江历史文化方面,合著了《浙东学术史》(华东师大出版社,1993)、参纂了《浙东文化概论》(宁波出版社,1997),独著了《浙东学术史话》(宁波出版社,1999)与《姚江书院派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合著有《浙东史学研究述评》(2009)、《遗民史家谈迁传》(2006,与柴伟梁合著)、《一诺九鼎——朱葆三传》(2008,与应芳舟合著)、《宁波通史》第三卷元明部分(与毛阳光合著,宁波出版社2008),编著了《宁波历史与传统文化》(宁波出版社2007)、《吴越文化》(收入《中国地域文化集成》,群众出版社,1998)。即将出版《王应麟评传》(中华书局,2011) 在明史研究,《国家、科举与社会:以明代为中心的考察》(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标点整理《皇明通纪》(中华书局,2008)。 在《文史》、《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学术月刊》、《文献》、《史学月刊》、《史学史研究》、《复旦学报》、《华东师大学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历史文献研究》、《东吴历史学报》(台湾)、《中国历史学会史学集刊》(台湾)等核心期刊发表专业论文150多篇。
^ 收 起
《史学通论》的体系拟由历史与历史学、历史书写、历史认知、历史运用类型四大板块组成,共15章,即时代呼唤公民历史素质培育读本、只有人类才有历史编纂、历史记忆是不存在的存在、走入寻常百姓家的小历史、大家来做口述历史、转型中的大历史书写、历史研究的时空视野、与历史持续的对话、被建构的历史图像、与史学文本的对话、人类离不开历史学、历史的人文解读、历史的专业研究、历史的哲学思考、历史认知者的素质。
教学目标的全新,以提升公民历史认知素养教育为首任,历史研究为次任。
体系设计的全新,以生活世界为起点,由小历史而大历史,由历史书写而历史研究。
重心的调整,突出了历史书写的份量,降低了历史研究介绍的份量。
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加强了学生实践环节的训练,以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
加强了历史认识教育,突出理解在历史学习与研究中的作用。
逻辑层次简明扼要,图文并茂。
总之,这是一部由60后中年史家编纂的,教学目标、设计理念、体系安排均属最新的史学概论教材,相信更能适应当代青年学习需要。这是浙江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科建设的最新成果,可以成为浙江省内高校历史专业、人文专业教材。
^ 收 起
教学目标的全新,以提升公民历史认知素养教育为首任,历史研究为次任。
体系设计的全新,以生活世界为起点,由小历史而大历史,由历史书写而历史研究。
重心的调整,突出了历史书写的份量,降低了历史研究介绍的份量。
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加强了学生实践环节的训练,以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
加强了历史认识教育,突出理解在历史学习与研究中的作用。
逻辑层次简明扼要,图文并茂。
总之,这是一部由60后中年史家编纂的,教学目标、设计理念、体系安排均属最新的史学概论教材,相信更能适应当代青年学习需要。这是浙江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科建设的最新成果,可以成为浙江省内高校历史专业、人文专业教材。
^ 收 起
比价列表
1人想要
公众号、微信群
缺书网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扫码进群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