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插图音乐指南
斯坦利·萨迪从1967年担任《音乐时代》的主编,主编过《新格罗夫音乐和音乐家辞典》并为这部权威的音乐参考书撰写了大量条目。他还主编了《新格罗夫乐器辞典》,并与H·威利·希契科克一起主编了《新格罗夫美国音乐辞典》。他长期担任美国《时代》杂志的音乐评论员,撰写过涉及莫扎特、亨德尔等音乐家的研究著作。由于对音乐研究的突出贡献,1982年,他被英国皇室授予爵士头衔。
前言:
本书的主要目的是增进人们欣赏音乐的乐趣和对音乐的理解。虽然本书首先是针对那些没有什么音乐体验或音乐知识的人们设计的,但我希望通过对音乐的描述并结合对其背景材料的介绍,使本书能引起音乐爱好者的兴趣并对他们有所帮助。本书对音乐曲目的探讨,可能与一般常见的介绍性著作所采用的方法稍有不同。当然,首先考虑的是对音乐的描述和阐释,不过,读者会发现本书对音乐的历史和有关背景也相当重视。我不赞同那种仅仅为了讨论它是什么而把一件艺术作品看作是一个独立存在的观点。“它是什么”——从而理解它——有赖于对它(一件艺术作品)创作于何时、当时人们在想些什么、为什么目的而创作以及创作使用的技术的了解。巴赫作品具有复杂神秘性,贝多芬的作品具有奋力抗争的英雄性,但如果我们一开始便已认识到这两位作曲家为什么被神秘性或英雄性所吸引,他们的作品就会显示出更大的意义。
查看完整
本书的主要目的是增进人们欣赏音乐的乐趣和对音乐的理解。虽然本书首先是针对那些没有什么音乐体验或音乐知识的人们设计的,但我希望通过对音乐的描述并结合对其背景材料的介绍,使本书能引起音乐爱好者的兴趣并对他们有所帮助。本书对音乐曲目的探讨,可能与一般常见的介绍性著作所采用的方法稍有不同。当然,首先考虑的是对音乐的描述和阐释,不过,读者会发现本书对音乐的历史和有关背景也相当重视。我不赞同那种仅仅为了讨论它是什么而把一件艺术作品看作是一个独立存在的观点。“它是什么”——从而理解它——有赖于对它(一件艺术作品)创作于何时、当时人们在想些什么、为什么目的而创作以及创作使用的技术的了解。巴赫作品具有复杂神秘性,贝多芬的作品具有奋力抗争的英雄性,但如果我们一开始便已认识到这两位作曲家为什么被神秘性或英雄性所吸引,他们的作品就会显示出更大的意义。
查看完整
地图
序
第一章音乐的要素
记谱法
节奏
旋律
调、调性
和声
对位,复调
音色,力度
第二章乐器
人声
弦乐器 弓弦乐器 拨弹乐器 键盘乐器 管乐器 木管乐器 铜管乐器 管风琴 打击乐器 电子乐器
管弦乐队、乐队和合奏团(组)
欣赏提示Ⅱ. A 布里顿:《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
第三章音乐的结构
音乐的形式 主要曲式
音乐类型 管弦乐 室内乐 键盘音乐 宗教音乐 世俗音乐 戏剧音乐
第四章中世纪
教堂音乐
世俗歌曲
早期复调音乐 莱奥宁,佩罗坦
经文歌
新艺术 维特里 马肖
世俗复调音乐 兰迪尼 奇科尼亚
器乐
英国 邓斯泰布尔
欣赏提示Ⅳ.A 吉奥特·德·第戎的《我将用歌声鼓舞我的心灵》
欣赏提示Ⅳ.B 佩罗坦的《将看到》(viderunt omnes),开头一段
欣赏提示Ⅳ.C 马肖:《圣母弥撒曲》,“慈悲经”
欣赏提示Ⅳ.D 兰迪尼:《春天到了》
欣赏提示Ⅳ.E 邓斯泰布尔:《美丽的玫瑰》
第五章文艺复兴时期
法兰西-佛莱芒的作曲家 迪费 本舒瓦 奥克冈 若斯坎 伊萨克 雅内坎 拉絮斯
意大利 帕莱斯特里那 加布里埃利叔侄 马伦齐奥 杰苏阿尔多
西班牙 维多利亚
英国 伯德 英国的牧歌作曲家
合奏音乐
键盘音乐
琉特琴音乐 道兰德
欣赏提示Ⅴ.A 迪费:《五月》
欣赏提示Ⅴ. B 若斯坎·德普雷:《林中仙女》
欣赏提示Ⅴ.C 拉絮斯:《仁慈救世圣母》
欣赏提示Ⅴ.D 帕莱斯特里那:《短弥撒》,“慈悲经”
欣赏提示Ⅴ.E 焦瓦尼·加布里埃利:坎佐纳XIII
欣赏提示Ⅴ.F 马伦齐奥:《我须离开一切不幸》
欣赏提示Ⅴ.G 伯德:《圣体万福》
欣赏提示Ⅴ.H 威尔克斯:《女灶神从拉特莫斯山下来的时候》
欣赏提示Ⅴ.I 布尔:库朗特舞曲“警报”
欣赏提示Ⅴ.J 约翰·道兰德:《我必须倾诉》
第六章巴罗克时代
蒙泰韦尔迪
意大利的巴罗克早期与中期 弗雷斯科巴尔迪 卡瓦利 卡里西米
北欧:巴罗克早中期 许茨 布克斯特胡德
英国 珀塞尔
法国 吕利 库普兰 拉莫
意大利的巴罗克晚期 亚历山德罗·斯卡拉蒂 科雷利 维瓦尔迪 多梅尼科·斯卡拉蒂
巴罗克后期的德国 泰勒曼 巴赫 亨德尔
欣赏提示Ⅵ.A 蒙泰韦尔迪:《奥菲欧》第二幕片断
欣赏提示Ⅵ.B 珀塞尔:《狄朵与埃涅阿斯》第三幕片断
欣赏提示Ⅵ.C 拉莫:《希波吕托斯与阿里奇埃》第四幕的结束一场
欣赏提示Ⅵ.D 维瓦尔迪:《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Op.3 No.6
欣赏提示Ⅵ.E 巴赫:《勃兰登堡协奏曲》No.4,G大调
欣赏提示Ⅵ.F 巴赫:《首前奏曲与赋格曲集》第一集,C小调前奏曲与赋格
欣赏提示Ⅵ.G 亨德尔:《阿西斯与加拉蒂亚》片断
欣赏提示Ⅵ.H 亨德尔:《弥赛亚》片断
第七章古典时期
格鲁克 施塔米茨 C.P.E.巴赫 J. C.巴赫 海顿 莫扎特 博凯里尼 克莱门蒂 贝多芬
欣赏提示Ⅶ.A 海顿:D大调交响曲No.104,第一乐章
欣赏提示Ⅶ.B 海顿:《c大调弦乐四重奏》,Op.76 No.3 第二第三乐章
欣赏提示Ⅶ.C 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片断
欣赏提示Ⅶ.D 莫扎特:《G大调钢琴协奏曲》,K453,第一乐章
欣赏提示Ⅶ.E 贝多芬: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英雄》Op.55第一乐章
第八章浪漫主义时代
舒伯特
早期浪漫主义在德国 韦伯 门德尔松 舒曼
德国和奥地利之外的浪漫主义 肖邦 李斯特 柏辽兹
意大利 罗西尼 多尼采蒂
歌剧大师:威尔第与瓦格纳 威尔第 瓦格纳 布拉姆斯
欣赏提示Ⅷ.A 舒伯特:《C大调弦乐五重奏》,D956,第一乐章
欣赏提示Ⅷ.B 舒曼:《诗人之恋》片断
欣赏提示Ⅷ.C 肖邦玛祖卡No.45
欣赏提示Ⅷ.D 柏辽兹:序曲《罗马狂欢节》
欣赏提示Ⅷ.E 瓦格纳:《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
欣赏提示Ⅷ.F 布拉姆斯:《C小调第一交响曲》,Op.68,第一乐章
第九章十九世纪与二十世纪之交
俄国的民族主义 柴科夫斯基 巴拉基列夫 穆索尔斯基 鲍罗丁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拉赫玛尼诺夫
东欧的民族主义 斯美塔那 德沃夏克 雅纳切克
维也纳 沃尔夫 布鲁克纳 马勒 施特劳斯
北欧 西贝柳斯 埃尔加
法国 德彪西 拉威尔
意大利 普契尼
欣赏提示Ⅸ.A 柴科夫斯基:F小调第四交响曲Op.36,第一乐章
欣赏提示Ⅸ.B 马勒:《大地之歌》,第五乐章
欣赏提示Ⅸ.C 理查德·施特劳斯:《蒂尔的恶作剧》Op.28
欣赏提示Ⅸ.D 德彪西:《牧神午后》前奏曲
第十章现代音乐
第二维也纳学派 勋伯格 贝尔格 韦伯恩
激进的选择 斯特拉文斯基
欧洲中心的十字路口 巴托克 欣德米特 魏尔 奥尔夫 普朗克 六人团,萨蒂 法利亚
美国:“超现代派” 艾夫斯 考埃尔 瓦雷兹
美国的主流 科普兰 卡特 伯恩斯坦 梅诺蒂
拉丁美洲 维拉-洛博斯 希纳斯特拉
英国和苏联 沃思·威廉斯 霍尔斯特、戴留斯 普罗科菲耶夫 肖斯塔科维奇 布里顿 蒂皮特
1945年以后 梅西昂 布莱兹 施托克豪森 亨策 贝里奥 凯奇 卢托斯瓦夫斯基、彭德雷茨基 克赛纳基斯 利盖蒂 简约派
欣赏提示Ⅹ.A 勋伯格:《月光下的皮埃罗》片断
欣赏提示Ⅹ.B 韦伯恩:六首小品曲,Op.9 No.4
欣赏提示Ⅹ.C 斯特拉文斯基:C大调交响曲,第一乐章
欣赏提示Ⅹ.D 巴托克:乐队协奏曲,第一乐章
欣赏提示Ⅹ.E 艾夫斯:《新英格兰三处》,No.2
欣赏提示Ⅹ.F 布里顿:《小夜曲》片断
欣赏提示Ⅹ.G 梅西昂:《二十首凝视圣婴》,No.18
欣赏提示Ⅹ.H 施托克豪森;《少年之歌》片断
第十一章通俗音乐的传统
布鲁斯和雷格泰姆 布鲁斯 雷格泰姆 钢琴爵士乐 布鲁斯的演唱
爵士乐 新奥尔良
美国的音乐剧 摇摆乐时代 餐馆歌手 乐器手
白人乡村音乐 青草
摇滚乐 音乐戏剧、摇滚歌舞剧
供进一步欣赏的曲目
供进一步阅读的书目
英汉音乐术语表
汉英音乐术语表
致谢
译后记
^ 收 起
序
第一章音乐的要素
记谱法
节奏
旋律
调、调性
和声
对位,复调
音色,力度
第二章乐器
人声
弦乐器 弓弦乐器 拨弹乐器 键盘乐器 管乐器 木管乐器 铜管乐器 管风琴 打击乐器 电子乐器
管弦乐队、乐队和合奏团(组)
欣赏提示Ⅱ. A 布里顿:《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
第三章音乐的结构
音乐的形式 主要曲式
音乐类型 管弦乐 室内乐 键盘音乐 宗教音乐 世俗音乐 戏剧音乐
第四章中世纪
教堂音乐
世俗歌曲
早期复调音乐 莱奥宁,佩罗坦
经文歌
新艺术 维特里 马肖
世俗复调音乐 兰迪尼 奇科尼亚
器乐
英国 邓斯泰布尔
欣赏提示Ⅳ.A 吉奥特·德·第戎的《我将用歌声鼓舞我的心灵》
欣赏提示Ⅳ.B 佩罗坦的《将看到》(viderunt omnes),开头一段
欣赏提示Ⅳ.C 马肖:《圣母弥撒曲》,“慈悲经”
欣赏提示Ⅳ.D 兰迪尼:《春天到了》
欣赏提示Ⅳ.E 邓斯泰布尔:《美丽的玫瑰》
第五章文艺复兴时期
法兰西-佛莱芒的作曲家 迪费 本舒瓦 奥克冈 若斯坎 伊萨克 雅内坎 拉絮斯
意大利 帕莱斯特里那 加布里埃利叔侄 马伦齐奥 杰苏阿尔多
西班牙 维多利亚
英国 伯德 英国的牧歌作曲家
合奏音乐
键盘音乐
琉特琴音乐 道兰德
欣赏提示Ⅴ.A 迪费:《五月》
欣赏提示Ⅴ. B 若斯坎·德普雷:《林中仙女》
欣赏提示Ⅴ.C 拉絮斯:《仁慈救世圣母》
欣赏提示Ⅴ.D 帕莱斯特里那:《短弥撒》,“慈悲经”
欣赏提示Ⅴ.E 焦瓦尼·加布里埃利:坎佐纳XIII
欣赏提示Ⅴ.F 马伦齐奥:《我须离开一切不幸》
欣赏提示Ⅴ.G 伯德:《圣体万福》
欣赏提示Ⅴ.H 威尔克斯:《女灶神从拉特莫斯山下来的时候》
欣赏提示Ⅴ.I 布尔:库朗特舞曲“警报”
欣赏提示Ⅴ.J 约翰·道兰德:《我必须倾诉》
第六章巴罗克时代
蒙泰韦尔迪
意大利的巴罗克早期与中期 弗雷斯科巴尔迪 卡瓦利 卡里西米
北欧:巴罗克早中期 许茨 布克斯特胡德
英国 珀塞尔
法国 吕利 库普兰 拉莫
意大利的巴罗克晚期 亚历山德罗·斯卡拉蒂 科雷利 维瓦尔迪 多梅尼科·斯卡拉蒂
巴罗克后期的德国 泰勒曼 巴赫 亨德尔
欣赏提示Ⅵ.A 蒙泰韦尔迪:《奥菲欧》第二幕片断
欣赏提示Ⅵ.B 珀塞尔:《狄朵与埃涅阿斯》第三幕片断
欣赏提示Ⅵ.C 拉莫:《希波吕托斯与阿里奇埃》第四幕的结束一场
欣赏提示Ⅵ.D 维瓦尔迪:《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Op.3 No.6
欣赏提示Ⅵ.E 巴赫:《勃兰登堡协奏曲》No.4,G大调
欣赏提示Ⅵ.F 巴赫:《首前奏曲与赋格曲集》第一集,C小调前奏曲与赋格
欣赏提示Ⅵ.G 亨德尔:《阿西斯与加拉蒂亚》片断
欣赏提示Ⅵ.H 亨德尔:《弥赛亚》片断
第七章古典时期
格鲁克 施塔米茨 C.P.E.巴赫 J. C.巴赫 海顿 莫扎特 博凯里尼 克莱门蒂 贝多芬
欣赏提示Ⅶ.A 海顿:D大调交响曲No.104,第一乐章
欣赏提示Ⅶ.B 海顿:《c大调弦乐四重奏》,Op.76 No.3 第二第三乐章
欣赏提示Ⅶ.C 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片断
欣赏提示Ⅶ.D 莫扎特:《G大调钢琴协奏曲》,K453,第一乐章
欣赏提示Ⅶ.E 贝多芬: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英雄》Op.55第一乐章
第八章浪漫主义时代
舒伯特
早期浪漫主义在德国 韦伯 门德尔松 舒曼
德国和奥地利之外的浪漫主义 肖邦 李斯特 柏辽兹
意大利 罗西尼 多尼采蒂
歌剧大师:威尔第与瓦格纳 威尔第 瓦格纳 布拉姆斯
欣赏提示Ⅷ.A 舒伯特:《C大调弦乐五重奏》,D956,第一乐章
欣赏提示Ⅷ.B 舒曼:《诗人之恋》片断
欣赏提示Ⅷ.C 肖邦玛祖卡No.45
欣赏提示Ⅷ.D 柏辽兹:序曲《罗马狂欢节》
欣赏提示Ⅷ.E 瓦格纳:《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
欣赏提示Ⅷ.F 布拉姆斯:《C小调第一交响曲》,Op.68,第一乐章
第九章十九世纪与二十世纪之交
俄国的民族主义 柴科夫斯基 巴拉基列夫 穆索尔斯基 鲍罗丁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拉赫玛尼诺夫
东欧的民族主义 斯美塔那 德沃夏克 雅纳切克
维也纳 沃尔夫 布鲁克纳 马勒 施特劳斯
北欧 西贝柳斯 埃尔加
法国 德彪西 拉威尔
意大利 普契尼
欣赏提示Ⅸ.A 柴科夫斯基:F小调第四交响曲Op.36,第一乐章
欣赏提示Ⅸ.B 马勒:《大地之歌》,第五乐章
欣赏提示Ⅸ.C 理查德·施特劳斯:《蒂尔的恶作剧》Op.28
欣赏提示Ⅸ.D 德彪西:《牧神午后》前奏曲
第十章现代音乐
第二维也纳学派 勋伯格 贝尔格 韦伯恩
激进的选择 斯特拉文斯基
欧洲中心的十字路口 巴托克 欣德米特 魏尔 奥尔夫 普朗克 六人团,萨蒂 法利亚
美国:“超现代派” 艾夫斯 考埃尔 瓦雷兹
美国的主流 科普兰 卡特 伯恩斯坦 梅诺蒂
拉丁美洲 维拉-洛博斯 希纳斯特拉
英国和苏联 沃思·威廉斯 霍尔斯特、戴留斯 普罗科菲耶夫 肖斯塔科维奇 布里顿 蒂皮特
1945年以后 梅西昂 布莱兹 施托克豪森 亨策 贝里奥 凯奇 卢托斯瓦夫斯基、彭德雷茨基 克赛纳基斯 利盖蒂 简约派
欣赏提示Ⅹ.A 勋伯格:《月光下的皮埃罗》片断
欣赏提示Ⅹ.B 韦伯恩:六首小品曲,Op.9 No.4
欣赏提示Ⅹ.C 斯特拉文斯基:C大调交响曲,第一乐章
欣赏提示Ⅹ.D 巴托克:乐队协奏曲,第一乐章
欣赏提示Ⅹ.E 艾夫斯:《新英格兰三处》,No.2
欣赏提示Ⅹ.F 布里顿:《小夜曲》片断
欣赏提示Ⅹ.G 梅西昂:《二十首凝视圣婴》,No.18
欣赏提示Ⅹ.H 施托克豪森;《少年之歌》片断
第十一章通俗音乐的传统
布鲁斯和雷格泰姆 布鲁斯 雷格泰姆 钢琴爵士乐 布鲁斯的演唱
爵士乐 新奥尔良
美国的音乐剧 摇摆乐时代 餐馆歌手 乐器手
白人乡村音乐 青草
摇滚乐 音乐戏剧、摇滚歌舞剧
供进一步欣赏的曲目
供进一步阅读的书目
英汉音乐术语表
汉英音乐术语表
致谢
译后记
^ 收 起
斯坦利·萨迪从1967年担任《音乐时代》的主编,主编过《新格罗夫音乐和音乐家辞典》并为这部权威的音乐参考书撰写了大量条目。他还主编了《新格罗夫乐器辞典》,并与H·威利·希契科克一起主编了《新格罗夫美国音乐辞典》。他长期担任美国《时代》杂志的音乐评论员,撰写过涉及莫扎特、亨德尔等音乐家的研究著作。由于对音乐研究的突出贡献,1982年,他被英国皇室授予爵士头衔。
前言:
本书的主要目的是增进人们欣赏音乐的乐趣和对音乐的理解。虽然本书首先是针对那些没有什么音乐体验或音乐知识的人们设计的,但我希望通过对音乐的描述并结合对其背景材料的介绍,使本书能引起音乐爱好者的兴趣并对他们有所帮助。本书对音乐曲目的探讨,可能与一般常见的介绍性著作所采用的方法稍有不同。当然,首先考虑的是对音乐的描述和阐释,不过,读者会发现本书对音乐的历史和有关背景也相当重视。我不赞同那种仅仅为了讨论它是什么而把一件艺术作品看作是一个独立存在的观点。“它是什么”——从而理解它——有赖于对它(一件艺术作品)创作于何时、当时人们在想些什么、为什么目的而创作以及创作使用的技术的了解。巴赫作品具有复杂神秘性,贝多芬的作品具有奋力抗争的英雄性,但如果我们一开始便已认识到这两位作曲家为什么被神秘性或英雄性所吸引,他们的作品就会显示出更大的意义。
本书最初三章讨论了音乐的材料。第一章论述“音乐的要素”(音高、节奏、和声、调等),这主要是为了满足那些不熟悉或者不完全熟悉这些要素的读者的需要,当然它们并不详尽,不过它们给以后各章做了知识准备。论述中一次介绍一个概念并设想读者读前没有这方面的知识。第一章中还包括了对乐谱原理的概述,这将有助于不熟悉乐谱的学习者,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他们从本书后边出现的谱例中了解一些东西。如果有位指导者为了传达音乐的精髓,而把本书中散见各处的话例在钢琴上弹奏或在录音机上播放,这些谱例将获得最佳效果。第二章和第三章分别讨论了乐器和音乐的结构,论述的程度同样也能够使读者理解后边所讨论的问题。
本书的主体部分第四章至第十章,按照年代顺序从中世纪到现今,讨论了七个不同时代的音乐。这七章中前两章的主要作者是朱迪斯·纳格利(Judith Nagley),最后两章的作者是保罗·格里菲斯(Paul Griffiths)。对他们的贡献,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而我自己还为这七章中的每一章写了导言部分。在各个导言部分,我做了一些尝试,当然不是试图对相关时期的社会和文化沿革做全面的叙述,而是试图使人们对相关音乐有重要的或有启示性关系的一些社会和文化状况(甚至也包括政治、学术和宗教方面的状况)的特点加以注意,同时,也试图概述一下作曲家们为挑战不断变化的世界而不断创新的手段,目的是使读者体会到音乐是人们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在随着世界的变化而变化的,人们是可以通过更广泛的人文背景来加深对音乐的理解的。
也正是由于这些目的,在本书正文的重要章节中,我们比一般音乐图书更加重视人物的传记。如果对人物的生平不做讨论,那就不大可能说明一首音乐作品的创作意图,而这一意图很可能正是这一音乐作品风格和结构形成的内在依据。除了现存资料稀少的最初几章和由于读者对现代世界的熟悉使得传记越来越不必要的最后一章外,其他几章中重要的作曲家都有传记(有时简短,有时较全面),因此,读者可以从中清楚地看到他们贡献的大小。我们还列出了重要作曲家的作品简表。对最重要的作曲家还列了年表。我认为,传记天生使人感兴趣,因为它可以使人们了解作曲家所处的社会。如果与乐曲本身联系起来,传记可以激发读者的兴趣并增加他们的参与感。我希望我同我的撰写合作者的对音乐的热情、酷爱以及对此毫不掩饰的表露,也能使读者们受到感染。
很多人首先是通过某种流行音乐来接触音乐的。我们的最后一章——撰写者是威尔弗里德·梅勒斯(Wilfrid Mellers),我对他十分感谢——讨论了各种流行音乐的传统,读者从中可以看到其写作方法与前边各章相同,即对音乐作品的各种不同的背景作了陈述。我希望并相信这一章可以为熟悉和喜爱流行音乐的学子们提供一条有价值的进入音乐殿堂的途径。
本书没有对西方以外的音乐做任何具体的讨论,希望人们不要将这看作是一种民族中心主义的表现。因为仅就西方音乐传统(连同第11章中所谈到的较晚注入的美国黑人音乐传统俪言,其庞大、丰富和复杂的程度,已足以构成一本著作的主题。世界上,还存在着另外许多高度复杂和丰富多彩的音乐传统,对它们进行肤浅地、草率的论述,未必是实实在在地支持和爱护它们。总之,本书主要是为西方人撰写的,而西方的读者可能更希望贴近他们自己的而不是别人的传统。本书中的许多地方(特别是第2章)不时地插进一些评论,这些评论意在提醒读者:西方的音乐文化不是惟一的。
我不想声称本书是一部了解和欣赏音乐的著作,也不想声称它是一部音乐史,然而却不妨称其为“接近”音乐史的著作。尽管本书撰写中,作者细心挑选了有关作曲家生平的材料,并提供了一定数量的作曲家之外的“相关材料”,力求不留下任何重要的空白并指出其历史发展和延续的脉络,但本书毕竟不是一本完全意义上的“全面”的音乐史著作。
作为正文补充材料的一些欣赏提示,附在了相关各章中的某些适当地方。这些提示没有统一的模式,因为不同的音乐需要以不同的方法去听。使用它们的要求,是在阅读提示(在合适的教师指导下)的同时去听乐曲。很多提示都与正文对作品较具综合性的讨论相印证。根据书中涉及的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所提出的进一步欣赏的建议,见本书后面的“进一步欣赏曲目”页。在讨论音乐(或任何其他专题)时,不可能避免使用一些专业术语。很多专业术语在第一次出现时,都有一定的解释,而所有的专业术语最后都被收入词汇表内。由于词汇表可以与正文相互参见,所以它具有了音乐题目索引的性质。另外书后还附有一个总的主要是有关人名的索引。
最后,我要向在本书的准备与编辑过程中,与我亲密合作的同事和忠实的助手艾莉森·莱瑟姆表示感谢,她在百忙之中为附表的材料和词汇表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我还要向担任图片编辑的伊丽莎白·艾加特致谢,她对本书富有想像力的贡献是无可置疑的。另外,我还要向伊莉莎白·英格尔斯为本书付印所做的耐心工作深表谢意。
斯坦利·萨迪
----------------------------
作者简介:
斯坦利·萨迪/艾莉森·莱瑟姆
斯坦利·萨迪从1967年担任《音乐时代》的主编,主编过《新格罗夫音乐和音乐家辞典》(1980年版)并为这部权威的音乐参考书撰写了大量条目。他还主编了《新格罗夫乐器辞典》,并与H·威利·希契科克一起主编了《新格罗夫美国音乐辞典》。他长期担任美国《时代》杂志的音乐评论员,撰写过涉及莫扎特、亨德尔等音乐家的研究著作。由于对音乐研究的突出贡献,1982年,他被英国皇室授予爵士头衔。
艾莉森·莱瑟姆曾在伯明翰大学学习音乐。她是《音乐时代》的副主编,参与了《音乐年鉴》和《新格罗夫音乐和音乐家辞典》的编撰工作。为欧美音乐界的资深编辑和知名专家。
^ 收 起
本书的主要目的是增进人们欣赏音乐的乐趣和对音乐的理解。虽然本书首先是针对那些没有什么音乐体验或音乐知识的人们设计的,但我希望通过对音乐的描述并结合对其背景材料的介绍,使本书能引起音乐爱好者的兴趣并对他们有所帮助。本书对音乐曲目的探讨,可能与一般常见的介绍性著作所采用的方法稍有不同。当然,首先考虑的是对音乐的描述和阐释,不过,读者会发现本书对音乐的历史和有关背景也相当重视。我不赞同那种仅仅为了讨论它是什么而把一件艺术作品看作是一个独立存在的观点。“它是什么”——从而理解它——有赖于对它(一件艺术作品)创作于何时、当时人们在想些什么、为什么目的而创作以及创作使用的技术的了解。巴赫作品具有复杂神秘性,贝多芬的作品具有奋力抗争的英雄性,但如果我们一开始便已认识到这两位作曲家为什么被神秘性或英雄性所吸引,他们的作品就会显示出更大的意义。
本书最初三章讨论了音乐的材料。第一章论述“音乐的要素”(音高、节奏、和声、调等),这主要是为了满足那些不熟悉或者不完全熟悉这些要素的读者的需要,当然它们并不详尽,不过它们给以后各章做了知识准备。论述中一次介绍一个概念并设想读者读前没有这方面的知识。第一章中还包括了对乐谱原理的概述,这将有助于不熟悉乐谱的学习者,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他们从本书后边出现的谱例中了解一些东西。如果有位指导者为了传达音乐的精髓,而把本书中散见各处的话例在钢琴上弹奏或在录音机上播放,这些谱例将获得最佳效果。第二章和第三章分别讨论了乐器和音乐的结构,论述的程度同样也能够使读者理解后边所讨论的问题。
本书的主体部分第四章至第十章,按照年代顺序从中世纪到现今,讨论了七个不同时代的音乐。这七章中前两章的主要作者是朱迪斯·纳格利(Judith Nagley),最后两章的作者是保罗·格里菲斯(Paul Griffiths)。对他们的贡献,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而我自己还为这七章中的每一章写了导言部分。在各个导言部分,我做了一些尝试,当然不是试图对相关时期的社会和文化沿革做全面的叙述,而是试图使人们对相关音乐有重要的或有启示性关系的一些社会和文化状况(甚至也包括政治、学术和宗教方面的状况)的特点加以注意,同时,也试图概述一下作曲家们为挑战不断变化的世界而不断创新的手段,目的是使读者体会到音乐是人们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在随着世界的变化而变化的,人们是可以通过更广泛的人文背景来加深对音乐的理解的。
也正是由于这些目的,在本书正文的重要章节中,我们比一般音乐图书更加重视人物的传记。如果对人物的生平不做讨论,那就不大可能说明一首音乐作品的创作意图,而这一意图很可能正是这一音乐作品风格和结构形成的内在依据。除了现存资料稀少的最初几章和由于读者对现代世界的熟悉使得传记越来越不必要的最后一章外,其他几章中重要的作曲家都有传记(有时简短,有时较全面),因此,读者可以从中清楚地看到他们贡献的大小。我们还列出了重要作曲家的作品简表。对最重要的作曲家还列了年表。我认为,传记天生使人感兴趣,因为它可以使人们了解作曲家所处的社会。如果与乐曲本身联系起来,传记可以激发读者的兴趣并增加他们的参与感。我希望我同我的撰写合作者的对音乐的热情、酷爱以及对此毫不掩饰的表露,也能使读者们受到感染。
很多人首先是通过某种流行音乐来接触音乐的。我们的最后一章——撰写者是威尔弗里德·梅勒斯(Wilfrid Mellers),我对他十分感谢——讨论了各种流行音乐的传统,读者从中可以看到其写作方法与前边各章相同,即对音乐作品的各种不同的背景作了陈述。我希望并相信这一章可以为熟悉和喜爱流行音乐的学子们提供一条有价值的进入音乐殿堂的途径。
本书没有对西方以外的音乐做任何具体的讨论,希望人们不要将这看作是一种民族中心主义的表现。因为仅就西方音乐传统(连同第11章中所谈到的较晚注入的美国黑人音乐传统俪言,其庞大、丰富和复杂的程度,已足以构成一本著作的主题。世界上,还存在着另外许多高度复杂和丰富多彩的音乐传统,对它们进行肤浅地、草率的论述,未必是实实在在地支持和爱护它们。总之,本书主要是为西方人撰写的,而西方的读者可能更希望贴近他们自己的而不是别人的传统。本书中的许多地方(特别是第2章)不时地插进一些评论,这些评论意在提醒读者:西方的音乐文化不是惟一的。
我不想声称本书是一部了解和欣赏音乐的著作,也不想声称它是一部音乐史,然而却不妨称其为“接近”音乐史的著作。尽管本书撰写中,作者细心挑选了有关作曲家生平的材料,并提供了一定数量的作曲家之外的“相关材料”,力求不留下任何重要的空白并指出其历史发展和延续的脉络,但本书毕竟不是一本完全意义上的“全面”的音乐史著作。
作为正文补充材料的一些欣赏提示,附在了相关各章中的某些适当地方。这些提示没有统一的模式,因为不同的音乐需要以不同的方法去听。使用它们的要求,是在阅读提示(在合适的教师指导下)的同时去听乐曲。很多提示都与正文对作品较具综合性的讨论相印证。根据书中涉及的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所提出的进一步欣赏的建议,见本书后面的“进一步欣赏曲目”页。在讨论音乐(或任何其他专题)时,不可能避免使用一些专业术语。很多专业术语在第一次出现时,都有一定的解释,而所有的专业术语最后都被收入词汇表内。由于词汇表可以与正文相互参见,所以它具有了音乐题目索引的性质。另外书后还附有一个总的主要是有关人名的索引。
最后,我要向在本书的准备与编辑过程中,与我亲密合作的同事和忠实的助手艾莉森·莱瑟姆表示感谢,她在百忙之中为附表的材料和词汇表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我还要向担任图片编辑的伊丽莎白·艾加特致谢,她对本书富有想像力的贡献是无可置疑的。另外,我还要向伊莉莎白·英格尔斯为本书付印所做的耐心工作深表谢意。
斯坦利·萨迪
----------------------------
作者简介:
斯坦利·萨迪/艾莉森·莱瑟姆
斯坦利·萨迪从1967年担任《音乐时代》的主编,主编过《新格罗夫音乐和音乐家辞典》(1980年版)并为这部权威的音乐参考书撰写了大量条目。他还主编了《新格罗夫乐器辞典》,并与H·威利·希契科克一起主编了《新格罗夫美国音乐辞典》。他长期担任美国《时代》杂志的音乐评论员,撰写过涉及莫扎特、亨德尔等音乐家的研究著作。由于对音乐研究的突出贡献,1982年,他被英国皇室授予爵士头衔。
艾莉森·莱瑟姆曾在伯明翰大学学习音乐。她是《音乐时代》的副主编,参与了《音乐年鉴》和《新格罗夫音乐和音乐家辞典》的编撰工作。为欧美音乐界的资深编辑和知名专家。
^ 收 起
比价列表
1人想要
公众号、微信群
缺书网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扫码进群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