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一章 矿物与岩石
1.1 地球与地壳的概念
1.1.1 地球
1.1.2 地壳
1.2 地壳运动与地质作用
1.2.1 地壳运动
1.2.2 地质作用
1.3 地质年代
1.3.1 绝对地质年代
1.3.2 相对地质年代
1.3.3 地质年代表
1.4 矿物学简论
1.4.1 矿物
1.4.2 造岩矿物
1.4.3 黏土矿物
1.5 岩石学简论
1.5.1 岩浆岩
1.5.2 沉积岩
1.5.3 变质岩
1.5.4 宝石
复习思考题
第二章 地质构造与工程建设
2.1 褶皱
2.1.1 褶曲和褶皱的形成
2.1.2 倾斜岩层的产状
2.1.3 褶皱的特征及类型
2.1.4 褶皱的工程地质评价
2.2 节理、劈理、片理
2.2.1 节理的成因、类型及特征
2.2.2 劈理和片理的成因、类型及特征
2.2.3 节理、劈理、片理的工程地质评价
2.3 断层
2.3.1 断层的概念和术语
2.3.2 断层的主要类型
2.3.3 断层的特征和识别
2.3.4 断层的工程地质评价
2.4 岩层岩体的接触关系
2.4.1 岩石和岩体
2.4.2 岩体结构面及岩体结构的类型和特征
2.4.3 岩层岩体接触关系的若干类型
2.4.4 研究岩层之间整合不整合接触关系的意义
2.5 软岩、弱面与夹层
2.5.1 软岩的概念及分类
2.5.2 软岩的物理性质及结构特征
2.5.3 软岩的力学性质
2.5.4 弱面及影响软岩强度的地质因素
2.5.5 泥化夹层及其基本性质
2.6 地震
2.6.1 地震的基本概念
2.6.2 地震波、震级和地震烈度
2.6.3 工程与震害
复习思考题
第三章 岩石风化和岩体的工程性质
3.1 岩石与岩体
3.1.1 概述
3.1.2 岩石的物理性质
3.1.3 岩石的水理性质
3.1.4 岩石的力学性质
3.1.5 岩体的力学性质
3.2 物理风化
3.2.1 岩石风化成土的过程
3.2.2 物理风化的概念
3.3 化学风化
3.3.1 化学风化的概念
3.3.2 化学风化的类型
3.4 生物风化
3.4.1 生物物理风化作用
3.4.2 生物化学风化作用
3.5 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
3.5.1 岩性条件
3.5.2 地质构造
3.5.3 气候因素
3.5.4 地形地貌
3.5.5 其他因素
3.6 岩溶及工程
3.6.1 岩溶的基本概念
3.6.2 岩溶的主要形态
3.6.3 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
3.6.4 岩溶发育规律和分布特征
3.6.5 岩溶地区的地质灾害及防治措施
3.7 岩石风化的工程评价
3.7.1 岩石的风化程度
3.7.2 岩石的风化深度
3.7.3 岩石风化的工程影响及评价
3.8 岩体结构与分类
3.8.1 岩体结构面的成因类型
3.8.2 结构面的自然特征及其描述方法
3.8.3 岩体的结构类型
3.9 岩体工程
3.9.1 岩体风化的分类
3.9.2 按物理、力学指标分类
3.9.3 按岩石质量指标(.RQI))分类
3.9.4 岩体质量评价及其分类的发展趋势
复习思考题
第四章 第四纪地层和地貌
4.1 第四纪的概念及第四纪地层划分
4.1.1 第四纪的概念
4.1.2 第四纪的划分
4.2 第四纪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4.2.1 第四纪的研究内容
4.2.2 第四纪研究的意义
4.3 第四纪与人类
4.4 第四纪的沉积物
4.5 第四纪矿产与微量元素
4.5.1 矿产与微量元素
4.5.2 地球表层元素组成与人体健康
4.6 第四纪与环境
4.6.1 第四纪环境
4.6.2 人类对环境的影响
4.7 海洋地质初步
4.7.1 海洋概况
4.7.2 海水的地质作用
4.7.3 海岸的稳定性评价
4.8 地貌学简论
4.8.1 地貌的定义
4.8.2 地貌的成因
4.8.3 几种地貌单元
复习思考题
第五章 土质学、土与土体
5.1 土的组成及结构、构造
5.1.1 土的组成
5.1.2 土的结构
5.1.3 土的构造
5.2 土的三相物理性质指标及应用
5.2.1 土的三相物理性质指标
5.2.2 土的常用物理指标的换算
5.3 无黏性土的特性
5.3.1 用孔隙比e作为划分密实度的标准
5.3.2 以相对密实度作为划分密实度指标
5.3.3 用标准贯入度试验锤击数N划分密实度
5.4 黏性土及粉土的特性
5.4.1 黏性土的含水状态特征及界限含水量
5.4.2 土的界限含水量的测定
5.4.3 工程应用及评价
5.4.4 黏性土的其他特性
5.4.5 粉土的特性
5.5 土的透水性及水理性质
5.5.1 土的透水性
5.5.2 土的水理性质
5.6 土体工程简论
5.7 土的工程分类
复习思考题
第六章 地下水的存在及水质
第七章 地下水运动与工程
第八章 环境地质问题
第九章 岩土工程中常见的工程地质问题
第十章 区域性土
第十一章 岩土工程勘察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