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绘画大师技法和材料(插图修订版)
作者:(德)多奈尔 著,杨红太,杨鸿晏 译
出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2
页数:377
定价:36.00 元
ISBN-10:7302093741
ISBN-13:9787302093749
去豆瓣看看 中文版序
原著者序
英译者序
英译者附言
第一章 架上绘画底子的制备
1.1 纺织品及其用于绘画的准备
1.1.1 画布的绷装
1.1.2 制作画布底子
1.1.3 底子的材料
1.1.4 各种底子的制作
1.1.5 如何处理画布的背面
1.1.6 在旧油画习作上绘画
1.1.7 除掉旧油画上的颜料涂层
1.2 木板、纸、纸板、金属板等及其用于绘画的准备
1.2.1 木板
1.2.2 胶合板
1.2.3 底子
1.2.4 贴金底子
1.2.5 纸
1.2.6 纸板
1.2.7 金属板及其底子
1.2.8 其他各种底材
第二章 颜料
2.1 白色
2.2 黄色
2.3 红色
2.4 蓝色
2.5 绿色
2.6 棕色
2.7 黑色
2.8 煤焦油颜料
2.9 颜料表
第三章 油画颜料结合剂
3.1 脂油类
3.2 挥发性香精油
3.2.1 挥发性松节油
3.2.2 挥发性矿物油
3.2.3 半挥发性油
3.3 香脂
3.4 树脂
3.4.1 软树脂
3.4.2 硬树脂
3.5 蜡和动物脂
第四章 油画
4.1 材料
4.1.1 颜料的研磨
4.1.2 油画颜料的类型
4.1.3 调色液
4.1.4 调色板和画笔
4.2 技法
4.2.1 试验和操作方法
4.2.2 色彩现象和色彩效果
4.2.3 画的绘制和操作辅助工具
4.2.4 油画技法
第五章 丹配拉绘画
5.1 天然乳液
5.1.1鸡蛋丹配拉
5.1.2酪素丹配拉
5.2 人造乳液
5.3 丹配拉颜料的研磨
5.4 丹配拉绘画用的底子和材料
5.5 丹配拉技法
5.5.1 不上光的丹配拉
5.5.2 上光的丹配拉
5.5.3 中间上光
5.5.4 最后上光
5.5.5 作为油画底色层的丹配拉
5.5.6 混合技法(用丹配拉画在湿树脂油颜料上)
第六章 彩色粉笔画
第七章 水彩画
第八章 壁画
8.1 湿壁画
8.1.1 湿壁画的材料
8.1.2 壁画的绘画方法
8.1.3 庞贝壁画
8.2 干壁画
第九章 古代大师的技法
9.1 概述
9.2 意大利文艺复兴14世纪佛罗伦萨画家的技法和钦尼尼的丹配拉技法
9.3 凡·爱克和德国古代大师的技法(混合技法)
9.4 提香和威尼斯画派的技法(在丹配拉上覆盖树脂油颜料)
9.5 鲁本斯和荷兰画家的技法(树脂油颜料绘画)
9.6 伦勃朗的技法
第十章 架上绘画的修复
10.1 修复的程序
10.2 损坏基底的修理
10.3 清洁处理
10.4 各种清洗剂
10.5 变黄的油画
10.6 因运输引起上光层的损害与更新
10.7 上光层的“变蓝”现象
10.8 树脂上光层的分解
10.9 皮特柯夫更新法
10.10 除去旧上光层
10.11 颜料层
10.12 开裂的颜料层“边缘的翘起”
10.13 重画部分的清除
10.14 颜料层的涂油
10.15 修补
10.16 上光的丹配拉画的清洗
10.17 未上光的丹配拉画
lO.18 最后上光
10.19 背面的保护
10.20 画的保存和维护
后记
附图
马克斯·多奈尔,1870年生于德国莱茵河西岸波森汉地区一个军官家庭。自1921年起一直任慕尼黑巴伐利亚皇家美术学院教授。1938年他主持创办了国立绘画技法实验研究院。1939年去世。为纪念他,该院被命名为多奈尔学院。本书的德文版初版于1921年。
译者简介
杨红太,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老教授协会会员。1933年生于安徽省宿县。195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1991年应邀赴新加坡举办油画展。1992年赴巴黎及欧洲各国访问。1995年再赴新加坡举办油画展。
作品《工地休息》、《打水的女孩》被中国美术馆收藏,《母与子》、《抱猫女孩》、《傣族女孩》等分别被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法国、澳大利亚、瑞士等国人士收藏
杨鸿宴,北京燕化公司质量监督站高级工程师。1939年生于安徽省宿县。1962年毕业于天津大学精密仪器化工仪表及自动化专业。1991年去世。
《欧洲绘画大师技法和材料(插图修订版)》长期以来一直被西方艺术界推为绘画技法材料学科最为重要的著作之一,有“技法圣经”之誉。全书分十个章节,科学地通过物理、化学及光学仪器对大量油画及其他画种的材料进行分析试验,对古代大师的作品及手稿进行深入研究,系统总结了欧洲绘画几百年来的发展和经验。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