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达《一八八五——一九五六》,字遇夫,号积微,湖南长沙人。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和史学家。五岁从父读书,对训诂和史书颇有兴致。十二岁时与伯兄一同考入湖南时务学堂,从梁启超习《孟子》火公羊传》诸书,同班同学有蔡锷、范源濂等。十五岁受业于叶德辉、胡一兀仪,学问日益精进,遂矢志于训诂之学。十七岁治《周易》,辑成《周易古义》一书。一九○五年,派往日本留学,受同县友人杨怀中《昌济》影响,决心系统学习「欧洲语言及诸杂学。武昌起义后返国,在长沙各校教授中国文法与外文。一九一九年湖南驱张《敬尧》运动时,杨树达为教职员代表,毛泽东为公民代表。一九二一年起先后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抗战爆发后,受聘于湖南大学;翌年,举家随校迁往辰溪。抗战胜利后,随校复员回长沙,任湖南大学文法学院院长。一九四八年受聘于中山大学。新中国成立后,院系调整,任湖南师范学院历史系教授,兼任湖南文史馆馆长。一九五六年去世。
杨树达毕生沉潜学术,勤于著述,在语法学、修辞学、训诂学、语源学、文字学、文献学、甲骨金文学、考古学等方面均卓有建树。在上述各个领域,其著作均被公认为经典之作。盖其早年受学于朴学大儒,在传统小学、训诂学方面有坚实基础,后又留学日本多年,故其学问因融合中西学术传统而显示出自己鲜明的特色:文法与训诂紧密结合。尝言:“治国学者必明训诂,通文法,盖明训诂而不通文法,其训诂之学必不精;通文法而不明训诂,则其文法之学亦必不至也。”在当时学界即享有崇高声誉,一九四二年当选为教育部首届部聘教授,位列二十九名部聘教授首位;一九四八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解放后被评为一级教授,一九五五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首届学部委员。大约在同一时期,当选为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持短笔,照孤灯,先后著书高数尺,传诵于海内外学术之林,始终未尝一藉时会毫末之助,自致于立言不朽之域”,而巍然成为“一代儒宗”(陈寅恪语)。具言之,杨树达的学术贡献约有如下数端:
语法学方面。《高等国文法》建立了以划分词类为中心的独特的语法体系,是继《马氏文通》之后,关于古汉语语法的最重要的著作。《词诠》是《高等国文法》的姊妹篇,该书取古书中常用虚词四百七十多个,首别其词类,次释其义训,再举例说明之。为我国首部将现代语法学与传统训诂学有机结合、系统详尽地研究文言虚词的专著。该书初版至今已七十多年,已重印二十多次。《马氏文通刊误》意在修正语法学开山之作《马氏文通》以拉丁语法规律硬套汉语的错误。《中国语法纲要》初版于一九二八年,是我国较早的一部关于现代汉语语法的著作,在语法史上有重要意义。
^ 收 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