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者序
译者序
第一部 因明研究史
序论 因明的形成及其背景
一、逻辑思想在印度的起源及知识论的形成
二、因论师的出现——量论的形成及其发展——《遮罗迦本集》的逻辑论——《方便心论》的逻辑论
三、正理派的逻辑论——般阁多足(Prasastapada)的论点——陈那的逻辑论
四、陈那的因明改革及其以后印度逻辑学的发展
第一章 中国的因明研究
第一节 因明的传承和传人
一、五明论的诞生——《瑜伽师地论》的七因明论
二、慧远的量论——因明的接受——中国因明研究的发端——唯识比量——因明的接受与中国佛教的特征
第二节 中国对因明的接受
一、《因明人正理论》的翻译及其研究——研究者及其著述——神泰—文轨—净眼—玄范—文备—基—靖迈—吕才—明觉—壁—玄应—元晓—灵隽
二、《因明正理门论》的翻译——研究者及其著述——普光—神泰—圆测—文轨—净眼—玄范—憬兴—胜庄—定宾—文备—道证
三、中国因明的确立——慧沼—智周的著述——其后的研究——崇俊—从芳—太贤—利涉—利明—清斡一道献—道邑—俊清—道宪一如理—择邻—圆悟——宋代以后的因明研究
第二章 日本的因明研究
第一节 因明的传人——初期的因明研究
一、因明的传人——南寺系的传承(道昭—行基—行信—法隆寺的孝仁—元兴寺的平备—神睿)——北寺系的传承(玄肪—大安寺的庆俊—愿晓)——护命(元兴寺)的因明研究
二、北寺系的因明研究及其影响——善珠的因明研究
三、因明研究在日本的发展——研学竖义制度与因明研究——行贺—修圆—春德
第二节 因明研究在日本的展开
一、课题分类研究的展开——延寿的《宗镜录》——守宠(元兴寺)—明诠(音石)—真惠(三松寺)—隆光(药师寺)—惠畛(东大寺)—道诠(法隆寺)—诠律(池边)—平智(药师寺)
二、南都的普通研究者和著述——元兴寺的研究者(贤应—延保)——东大寺的研究者(忏安—长载—愿建—延义—圆超—忠最—泉球—观理—法藏)——法隆寺的长贤——药师寺的长朗——大安寺的庆俊—玄睿—仁觉
三、兴福寺系统的因明研究——维摩会的竖义制度——研究者(空晴—真喜—仲算—守朝)
四、喜多院(本院)的因明研究(主恩)——法差别意许问题一胜胜、胜劣、二他用的三传——林怀的《三十三过本作法》问题——研究者与著述(经救—真兴—清范—真范—赖信—隆禅)
五、永超的《东域录》——其后的研究者(湛秀—赖信—永缘—慧晓—觉晴)
……
第二部 敦煌出土因明著述的研究
一、文轨著《因明人正理论疏》——解说与文本
二、敦煌写本《净眼的因明书》——解说与文本
三、敦煌写本《因明论三十三过》——解说与文本
附录:中国·日本的因明学者及其著作一览
^ 收 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