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作人研究二十一讲
作者:钱理群 著
出版:中华书局 2004.10
丛书:名家讲现代中国丛书
页数:308
定价:36.00 元
ISBN-10:7101043623
ISBN-13:9787101043624
去豆瓣看看 上编 开拓者的足迹
第一讲 周作人及其同代人的知识结构
第二讲 两大文化撞击中的选择与归宿
第三讲 性心理研究与自然人性的追求
第四讲 儿童学、童话学、神话学研究与传统文化的反思
第五讲 民俗学研究与国民性的考察
第六讲 周作的散文艺术
第七讲 周作人的文艺批评
第八讲 周作人的翻译理论与实践
第九讲 周作人与五四文学语言的变革
第十讲 周作人对现代小说、散文理论的历史贡献
第十一讲 周作人与五四诗歌艺术思维的变迁
下编 周作人与同时代人
第十二讲 周作人与章太炎
第十三讲 周作人与蔡元培
第十四讲 周作人与李大钊
第十五讲 周作人与陈独秀
第十六讲 周作人与胡适
第十七讲 周作人与钱玄同、刘半农
第十八讲 周作人与文研会、创造社同人
第十九讲 周作人与现代评论派、新月派诸君子
第二十讲 周作人与湖畔诗人
第二十一讲 周作人与俞平伯、废名
附录 走向深渊之路
引用书目
后记
钱理群,1939年3月生于重庆,祖籍杭州。1960年毕业于人民大学新闻系,在贵州任中专语文教员18年。198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硕士学位。为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文学与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史,近年来关注中学语文教育问题。2002年8月退休。
主要著述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合著)、《心灵的探寻》、《20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合著)、《周作人传》、《周作人论》、《丰富的痛苦——“堂吉诃德”与“哈姆雷特”的东移》、《大小舞台之间——曹禺戏剧新论》、《名作重读》、《压在心上的坟》、《1948:天地玄黄》、《学魂重铸》、《对话与漫游--四十年代小说研读》(合著)、《话说周氏兄弟:北大演讲录之一》、《走进当代的鲁迅》、《返观与重构:文学史的研究与写作》、《六十劫语》、《走进当代的鲁迅》、《鲁迅作品十五讲》、《语文教育门外谈》、《与鲁迅相遇:北大演讲录之二》等。
另主编或合编《百年中国文学经典》(8卷本)、《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四卷)、《中国沦陷文学大系》(7卷)、《新语文读本》、《贵州读本》、《中国大学的问题与改革》等。
《周作人研究二十一讲》采取讲座的形式,搭配多幅书影与人物图片,一改案头论著严肃刻板的面目,并以同情与冷峻兼而有之的笔墨,引导读者审视历史、贴近人物,是一部非常耐读的著作。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与鲁迅一样,周作人曾经是一个让许多青年景仰的名字,但在四十年代初出任侵华日军卵翼之下的伪华北教育督办后,周作人的命运发生了转折,并在抗战胜利后一度以“汉奸罪”身陷囹圄。1967年5月,周作人在身边无一人的境况下凄然离世。与此相对照,自周氏殁后至今的几十年间,其作品多次翻印、重印、编入选集者不计其数,坊间关于周氏的论著亦已不鲜。周作人在现代中国历史上究竟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留下了什么样的痕迹?《周作人研究二十一讲》在对大量始资料进行发掘整理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周作人与东、西方文化的关系,全面总结了周作人在文学与文化研究诸方面的贡献,对周作人与章太炎、蔡元培、李大钊、陈独秀、胡适、郭沫若、茅盾、梁实秋、俞平伯等同时代著名学者、文人之间的交往进行了详尽的考察,并对日本侵华期间周作人“落水”一事给予了深刻的批判与解剖,为了解、透视周作人这一复杂的历史人物提供了清晰的线索与开阔的视野。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