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临床医学概论

目 录内容简介
绪论
一、临床医学的基本任务与组成/1
二、实用临床医学概论的内容/1
三、实用临床医学概论的学习要领/2
第一篇 诊断学
第一章诊断学概要
一、诊断学概念/4
二、诊断学主要内容/4
三、诊断学学习方法与要求/5
第二章 临床常见症状
第一节 发热/7
一、病因/7
二、临床表现/8
三、伴随症状/8
第二节 咳嗽与咳痰/9
一、病因/9
二、临床表现/10
三、伴随症状/10
第三节 咯血/1l
一、病因/11
二、临床表现/11
三、伴随症状/]2
第四节 呼吸困难/12
一、病因/12
二、临床表现/13
三、伴随症状/14
第五节 胸痛/15
一、病因/15
二、临床表现/15
三、伴随症状/16
第六节 心悸/16
一、病因/16
二、临床表现/17
三、伴随症状/17
第七节 腹痛与腹泻/17
一、腹痛/17
二、腹泻/19
第八节 呕吐与呕血/20
一、呕吐/20
二、呕血/21
第九节 黄疸/22
一、病因和临床表现/23
二、伴随症状/24
第十节 水肿/25
一、病因/25
二、临床表现/25
三、伴随症状/26
第十一节 血尿/27
一、病因/27
二、临床表现/27
三、伴随症状/28
第十二节 尿频、尿急与尿痛/28
一、病因与临床表现/28
二、伴随症状/29
第十三节 头痛/29
一、病因/29
二、临床表现/30
三、伴随症状/30
第十四节 意识障碍/31
一、病因/31
二、临床表现/31
三、伴随症状/32
第三章 体格检查
第一节 基本检查方法/38
一、视诊/38
二、触诊/38
三、叩诊/39
四、听诊/39
五、嗅诊/40
第二节 一般检查/40
一、性别、年龄/40
二、生命体征/40
三、发育与体型/41
四、营养状态/42
五、意识状态/42
六、语调与语态/42
七、面容与表情/42
八、体位/43
九、姿势与步态/43
十、皮肤/43
十一、淋巴结/44
第三节 头颈部检查/44
一、头发、头皮、头颅/44
二、颜面及其器官/44
三、颈部/45
第四节 胸部检查/46
一、胸部体表标志/46
二、胸壁、胸廓与乳房的检查/48
三、肺和胸膜检查/48
四、心脏及血管检查/52
第五节 腹部检查/59
一、视诊/60
二、触诊/60
三、叩诊/63
四、听诊/63
第六节 脊柱与四肢检查/64
一、脊柱检查/64
二、四肢及关节检查/65
第七节 神经系统检查/65
一、精神状态与颅神经检查/65
二、运动功能检查/65
三、感觉功能检查/66
四、神经反射检查/66
五、自主神经功能检查/67
第四章 病史采集与病历书写
第一节 病史采集/70
一、一般项目/70
二、主诉/70
三、现病史/71
四、既往史/71
五、系统回顾/71
六、个人史/71
七、月经史/71
八、婚姻史/71
九、生育史/71
十、家族史/72 第二节病历基本格式与内容/72
第三节 表格式住院病历/76
第五章 实验室检查
第一节 实验室检查概述/88
一、在临床诊断中的重要性/88
二、实验室检查的现状与进展/88
第二节 临床三大常规检查/89
1.血液常规/89
一、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与红细
胞相关参数的测定/90
二、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94
三、血小板计数和相关参数的测定
Ⅱ.尿液常规/98
一、一般性状检查/98
二、尿液化学检查/100
三、尿沉渣检查/101
Ⅲ.粪便常规/103
一、一般性状检查/103
二、显微镜检查/103
三、化学检查/104
第三节 I临床常用生物化学检查/104
一、肾功能相关检查/104
二、肝功能相关检查/107
三、血清电解质测定/110
四、血清脂质测定/112
五、糖代谢相关检查/113
六、心肌酶学及蛋白检查/115
第四节 常用临床免疫功能检查/116
一、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116
二、血清补体检查/117
三、血清自身抗体检查/118
第五节 血气分析与酸碱平衡检查
/120
一、血气分析指标/120
二、酸碱平衡紊乱类型/122
第六章 临床常用医学器械检查
第一节 心电图检查基本知识/130
一、概述/130
二、常规心电图导联/130
三、正常心电图/131
四、心肌梗死/133
五、常见心律失常/134
第二节 X线检查基本知识/136
一、X线成像基本原理/136
二、X线图像特点/137
三、X线检查方法/137
四、X线的临床应用/138
第三节 超声检查基本知识/138
一、超声检查的基础知识/139
二、超声检查种类/139
三、超声检查的临床用途/140
第二篇 内科学
第一章 内科学概要/148
一、内科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148
二、内科学与医学模式的转变/148
三、内科学的范围和内容/149
四、内科学的主要进展/149
五、学习内科学的目的和要求/151
第二章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
第一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52
一、概述/152
二、诊断依据/153
三、转归及预后/153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153
第二节 肺炎/154
一、肺炎球菌性肺炎/154
二、葡萄球菌肺炎/156
三、病毒性肺炎/157
四、非典型肺炎/158
第三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60
一、概述/160
二、诊断依据/161
三、转归及预后/162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162
第四节 支气管哮喘/163
一、概述/163
二、诊断依据/165
三、转归及预后/167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167
第五节 肺结核/169
一、概述/169
二、诊断依据/170
三、转归及预后/171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171
第六节 肺癌/172
一、概述/172
二、诊断依据/173
三、转归及预后/175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175
第七节 呼吸衰竭/176
一、概述/176
二、诊断依据/177
三、转归及预后/178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178
第三章循环系统常见疾病
第一节 心力衰竭/186
一、急性心力衰竭/186
二、慢性心力衰竭/188
第二节 心律失常/196
一、概述/196
二、窦性心动过速与窦性心动过缓
/197
三、窦性停搏/198
四、窦房传导阻滞/199
五、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99
六、房性早搏/200
七、房性心动过速/201
八、心房扑动/202
九、心房颤动/203
十、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204
十一、室性早搏/205
十二、室性心动过速/206
十三、心室扑动与心室颤动/207
十四、房室传导阻滞/208
第三节 原发性高血压/209
一、概述/209
二、诊断依据/210
三、转归及预后/213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213
第四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218
一、心绞痛/219
二、急性心肌梗死/223
第五节 风湿性心瓣膜病/230
一、二尖瓣狭窄/230
二、二尖瓣关闭不全/232
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233
四、主动脉瓣狭窄/235
第六节 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236
一、概述/236
二、诊断依据/237
三、转归及预后/237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237
第四章 消化系统常见疾病/25
第一节 胃炎/251
一、急性胃炎/25l
二、慢性胃炎/253
第二节 消化性溃疡/255
一、概述/255
二、诊断依据/256
三、转归及预后/258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258
第三节 胃癌/259
一、概述/259
二、诊断依据/260
三、转归及预后/261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261
第四节 肝硬化/262
一、概述/262
二、诊断依据/263
三、转归及预后/266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266
第五节 原发性肝癌/267
一、概述/267
二、诊断依据/268
三、转归及预后/270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270
第六节 上消化道大出血/271
一、概述/271
二、诊断依据/272
三、转归及预后/275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275
第五章 泌尿系统疾病
第一节 慢性肾小球肾炎/284
一、概述/284
二、诊断依据/284
三、转归及预后/285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286
第二节 IgA肾病/287
一、概述/287
二、诊断依据/288
三、转归及预后/288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289
第三节 肾病综合征/289
一、概述/289
二、诊断依据/290
三、转归及预后/290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291
第四节 尿路感染/293
一、肾盂肾炎/293
二、膀胱炎/295
三、无症状性细菌尿/296
第五节 慢性肾功能衰竭/297
一、概述/297
二、诊断依据/297
三、转归及预后/300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300
第六章 血液系统常见疾病
第一节 缺铁性贫血/311
一、概述/311
二、诊断依据/312
三、转归及预后/312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314
第二节 再生障碍性贫血/314
一、概述/314
二、诊断依据/314
三、转归及预后/315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315
第三节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16
一、概述/316
二、诊断依据/316
三、转归及预后/317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317
第四节 急性白血病/318
一、概述/318
二、诊断依据/318
三、转归及预后/320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320
第七章 内分泌和代谢疾病
第一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31
一、概述/331
二、诊断依据/331
三、转归及预后/334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334
第二节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336
一、概述/336
二、诊断依据/336
三、转归及预后/337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337
第三节 糖尿病/337
一、概述/337
二、诊断依据/337
三、转归及预后/340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340
一、临床医学的基本任务与组成/1
二、实用临床医学概论的内容/1
三、实用临床医学概论的学习要领/2
第一篇 诊断学
第一章诊断学概要
一、诊断学概念/4
二、诊断学主要内容/4
三、诊断学学习方法与要求/5
第二章 临床常见症状
第一节 发热/7
一、病因/7
二、临床表现/8
三、伴随症状/8
第二节 咳嗽与咳痰/9
一、病因/9
二、临床表现/10
三、伴随症状/10
第三节 咯血/1l
一、病因/11
二、临床表现/11
三、伴随症状/]2
第四节 呼吸困难/12
一、病因/12
二、临床表现/13
三、伴随症状/14
第五节 胸痛/15
一、病因/15
二、临床表现/15
三、伴随症状/16
第六节 心悸/16
一、病因/16
二、临床表现/17
三、伴随症状/17
第七节 腹痛与腹泻/17
一、腹痛/17
二、腹泻/19
第八节 呕吐与呕血/20
一、呕吐/20
二、呕血/21
第九节 黄疸/22
一、病因和临床表现/23
二、伴随症状/24
第十节 水肿/25
一、病因/25
二、临床表现/25
三、伴随症状/26
第十一节 血尿/27
一、病因/27
二、临床表现/27
三、伴随症状/28
第十二节 尿频、尿急与尿痛/28
一、病因与临床表现/28
二、伴随症状/29
第十三节 头痛/29
一、病因/29
二、临床表现/30
三、伴随症状/30
第十四节 意识障碍/31
一、病因/31
二、临床表现/31
三、伴随症状/32
第三章 体格检查
第一节 基本检查方法/38
一、视诊/38
二、触诊/38
三、叩诊/39
四、听诊/39
五、嗅诊/40
第二节 一般检查/40
一、性别、年龄/40
二、生命体征/40
三、发育与体型/41
四、营养状态/42
五、意识状态/42
六、语调与语态/42
七、面容与表情/42
八、体位/43
九、姿势与步态/43
十、皮肤/43
十一、淋巴结/44
第三节 头颈部检查/44
一、头发、头皮、头颅/44
二、颜面及其器官/44
三、颈部/45
第四节 胸部检查/46
一、胸部体表标志/46
二、胸壁、胸廓与乳房的检查/48
三、肺和胸膜检查/48
四、心脏及血管检查/52
第五节 腹部检查/59
一、视诊/60
二、触诊/60
三、叩诊/63
四、听诊/63
第六节 脊柱与四肢检查/64
一、脊柱检查/64
二、四肢及关节检查/65
第七节 神经系统检查/65
一、精神状态与颅神经检查/65
二、运动功能检查/65
三、感觉功能检查/66
四、神经反射检查/66
五、自主神经功能检查/67
第四章 病史采集与病历书写
第一节 病史采集/70
一、一般项目/70
二、主诉/70
三、现病史/71
四、既往史/71
五、系统回顾/71
六、个人史/71
七、月经史/71
八、婚姻史/71
九、生育史/71
十、家族史/72 第二节病历基本格式与内容/72
第三节 表格式住院病历/76
第五章 实验室检查
第一节 实验室检查概述/88
一、在临床诊断中的重要性/88
二、实验室检查的现状与进展/88
第二节 临床三大常规检查/89
1.血液常规/89
一、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与红细
胞相关参数的测定/90
二、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94
三、血小板计数和相关参数的测定
Ⅱ.尿液常规/98
一、一般性状检查/98
二、尿液化学检查/100
三、尿沉渣检查/101
Ⅲ.粪便常规/103
一、一般性状检查/103
二、显微镜检查/103
三、化学检查/104
第三节 I临床常用生物化学检查/104
一、肾功能相关检查/104
二、肝功能相关检查/107
三、血清电解质测定/110
四、血清脂质测定/112
五、糖代谢相关检查/113
六、心肌酶学及蛋白检查/115
第四节 常用临床免疫功能检查/116
一、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116
二、血清补体检查/117
三、血清自身抗体检查/118
第五节 血气分析与酸碱平衡检查
/120
一、血气分析指标/120
二、酸碱平衡紊乱类型/122
第六章 临床常用医学器械检查
第一节 心电图检查基本知识/130
一、概述/130
二、常规心电图导联/130
三、正常心电图/131
四、心肌梗死/133
五、常见心律失常/134
第二节 X线检查基本知识/136
一、X线成像基本原理/136
二、X线图像特点/137
三、X线检查方法/137
四、X线的临床应用/138
第三节 超声检查基本知识/138
一、超声检查的基础知识/139
二、超声检查种类/139
三、超声检查的临床用途/140
第二篇 内科学
第一章 内科学概要/148
一、内科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148
二、内科学与医学模式的转变/148
三、内科学的范围和内容/149
四、内科学的主要进展/149
五、学习内科学的目的和要求/151
第二章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
第一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52
一、概述/152
二、诊断依据/153
三、转归及预后/153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153
第二节 肺炎/154
一、肺炎球菌性肺炎/154
二、葡萄球菌肺炎/156
三、病毒性肺炎/157
四、非典型肺炎/158
第三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60
一、概述/160
二、诊断依据/161
三、转归及预后/162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162
第四节 支气管哮喘/163
一、概述/163
二、诊断依据/165
三、转归及预后/167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167
第五节 肺结核/169
一、概述/169
二、诊断依据/170
三、转归及预后/171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171
第六节 肺癌/172
一、概述/172
二、诊断依据/173
三、转归及预后/175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175
第七节 呼吸衰竭/176
一、概述/176
二、诊断依据/177
三、转归及预后/178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178
第三章循环系统常见疾病
第一节 心力衰竭/186
一、急性心力衰竭/186
二、慢性心力衰竭/188
第二节 心律失常/196
一、概述/196
二、窦性心动过速与窦性心动过缓
/197
三、窦性停搏/198
四、窦房传导阻滞/199
五、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99
六、房性早搏/200
七、房性心动过速/201
八、心房扑动/202
九、心房颤动/203
十、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204
十一、室性早搏/205
十二、室性心动过速/206
十三、心室扑动与心室颤动/207
十四、房室传导阻滞/208
第三节 原发性高血压/209
一、概述/209
二、诊断依据/210
三、转归及预后/213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213
第四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218
一、心绞痛/219
二、急性心肌梗死/223
第五节 风湿性心瓣膜病/230
一、二尖瓣狭窄/230
二、二尖瓣关闭不全/232
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233
四、主动脉瓣狭窄/235
第六节 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236
一、概述/236
二、诊断依据/237
三、转归及预后/237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237
第四章 消化系统常见疾病/25
第一节 胃炎/251
一、急性胃炎/25l
二、慢性胃炎/253
第二节 消化性溃疡/255
一、概述/255
二、诊断依据/256
三、转归及预后/258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258
第三节 胃癌/259
一、概述/259
二、诊断依据/260
三、转归及预后/261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261
第四节 肝硬化/262
一、概述/262
二、诊断依据/263
三、转归及预后/266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266
第五节 原发性肝癌/267
一、概述/267
二、诊断依据/268
三、转归及预后/270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270
第六节 上消化道大出血/271
一、概述/271
二、诊断依据/272
三、转归及预后/275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275
第五章 泌尿系统疾病
第一节 慢性肾小球肾炎/284
一、概述/284
二、诊断依据/284
三、转归及预后/285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286
第二节 IgA肾病/287
一、概述/287
二、诊断依据/288
三、转归及预后/288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289
第三节 肾病综合征/289
一、概述/289
二、诊断依据/290
三、转归及预后/290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291
第四节 尿路感染/293
一、肾盂肾炎/293
二、膀胱炎/295
三、无症状性细菌尿/296
第五节 慢性肾功能衰竭/297
一、概述/297
二、诊断依据/297
三、转归及预后/300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300
第六章 血液系统常见疾病
第一节 缺铁性贫血/311
一、概述/311
二、诊断依据/312
三、转归及预后/312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314
第二节 再生障碍性贫血/314
一、概述/314
二、诊断依据/314
三、转归及预后/315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315
第三节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16
一、概述/316
二、诊断依据/316
三、转归及预后/317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317
第四节 急性白血病/318
一、概述/318
二、诊断依据/318
三、转归及预后/320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320
第七章 内分泌和代谢疾病
第一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31
一、概述/331
二、诊断依据/331
三、转归及预后/334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334
第二节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336
一、概述/336
二、诊断依据/336
三、转归及预后/337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337
第三节 糖尿病/337
一、概述/337
二、诊断依据/337
三、转归及预后/340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340
目 录内容简介
临床医学属于应用科学范畴,是研究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的学科群,是医学的核心。临床医学具有研究对象特殊,涉及知识面广,风险性大,实践性与探索性强等诸多特点,是医学教育的重要专业必修课程之一。
《实用临床医学概论》在内容编排上,分为诊断篇、内科篇、外科篇、妇产科篇、儿科篇及其他临床医学相关知识等六部分,每部分主要介绍与非临床医学专业学习特点相关的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在介绍具体疾病时则与临床医学专业所用教材明显不同,分为疾病概述、诊断依据、转归与预后、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四大部分,并在每一章后编写了相关链接、拓展阅读和思考与训练等相关内容。特别注重“概论”的内涵与形式,努力做到既有一定水平的知识性、理论性和先进性,保证教学质量,又有较好的实用性,趣味性和可读性,激发非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学习临床医学知识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实用临床医学概论》在内容编排上,分为诊断篇、内科篇、外科篇、妇产科篇、儿科篇及其他临床医学相关知识等六部分,每部分主要介绍与非临床医学专业学习特点相关的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在介绍具体疾病时则与临床医学专业所用教材明显不同,分为疾病概述、诊断依据、转归与预后、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四大部分,并在每一章后编写了相关链接、拓展阅读和思考与训练等相关内容。特别注重“概论”的内涵与形式,努力做到既有一定水平的知识性、理论性和先进性,保证教学质量,又有较好的实用性,趣味性和可读性,激发非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学习临床医学知识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比价列表价格走势
公众号、微信群

微信公众号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