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传统文论研究与弘扬民族创新精神--传统文论的特质与“当代化”
一、传统文论的发展动力
二、传统文论的整体性特点
三、传统文论的开放性与实践理路
四、传统文论的隔断与延续
五、继承与对话
六、迎接挑战
上编 传统文论的魅力与热点问题
第一章 传统文论的魅力
第一节 理论探索的致极化
第二节 评价判断的印象化
第三节 概念重提的创新化
第四节 批评运行的生命化
第五节 文本设立的适志化
第二章 传统文论的八大问题
第一节 文学与非文学之辨
第二节 语言表达与文学
第三节 文学与政治
第四节 文与质
第五节 锤炼与天成
第六节 古与今
第七节 雅与俗
第八节 情性与创作
第三章 传统文论论文士的地位--张扬个性与为社会、为时代而呐喊
第一节 “德”与“言”、“辞”
第二节 传统文论指出文士疵瑕
第三节 传统文论慨叹文士没有独立地位
第四节 唐以前选拔人才未给文士留出空间
第五节 所谓疵瑕是文士张扬个性所致
第六节 所谓疵瑕亦是文士与社会对抗所致
第七节 文士的地位在唐代有所提高
第八节 “哀怨起骚人”与为社会、为时代张扬个性
第九节 传统文论论作家的思想修养
第四章 传统文论批评家论
第一节 摆脱作家身份而进人批评家身份
第二节 批评家自诩的是理论水平
第三节 批评家对批评特性的认识
第四节 批评家建立批评框架的热情
第五节 对批评家职业责任的认识
第六节 对批评家职业道德的思考
第七节 对批评事业的反思
中编 传统文论的批评模式
第五章 以批评模式行进的古代文论史
第一节 从中西文论的差异看传统文论
第二节 从流行的文论史看批评模式
第三节 批评模式的提出是对前辈文论史的继承与完善
第四节 批评模式让人们看到更多的东西
第六章 先秦时期的内容批评模式
第一节 内容批评的理论萌芽
第二节 作诗者渴望表达目的
第三节 赋诗者借以述说旨意
第四节 观诗者力图掌握内容
第五节 百家争鸣中对内容批评的共同关注
第六节 内容批评的方法之创立
第七节 两汉文学批评模式的先声
第七章 两汉时期的主题批评模式
第一节 主题批评占据主流地位
第二节 主题批评的文本形式
第三节 主题批评的方法论
第四节 运用主题批评的心理依据
第五节 主题批评的两大特征
第六节 与汉代学术风气的关系
第七节 两汉时期的其他批评模式
第八节 批评模式是文学批评成熟的标志
第八章 魏晋时期的文体批评模式
第一节 主题批评模式的衰落
第二节 新批评模式的探索
第三节 文体批评的兴起
第四节 文体批评的文本形式及其理论与实践
第五节 文学批评模式所提供的新东西
第六节 后代的继承与佼佼者
第九章 南朝前期的风格批评模式
第一节 风格批评的实践
第二节 风格批评的理论
第三节 风格批评的语言表述
第四节 探寻风格形成的原因
第五节 风格批评与人物品藻
第六节 风格批评的形成途径
第十章 南朝后期的唯美批评模式
第一节 追求“篇什之美”成为时尚与共识
第二节 “篇什之美”的表现特征
第三节 唯美批评的形成
第四节 以文学论争面目展开的唯美批评理论
第五节 唯美批评的批评方法
下编 传统文论的智慧与革新
第十一章 传统文论以语言批评为发轫
第一节 诸子百家对语言运用的重视
第二节 诸子百家对加强语言表达的讨论
第三节 庄子语言表达的特殊化手段与对文学的呼唤
第四节 诸子百家论语言风格
第五节 诸子百家的语言批评实践
第十二章 传统文论以鉴赏式批评为基础
第一节 何谓鉴赏式批评
第二节 鉴赏式批评的形成及最初文本形式
第三节 文学选本对鉴赏式批评的意义
第四节 探寻鉴赏式批评的理论问题
第五节 刘勰的鉴赏式批评
第十三章 《诗品》成为鉴赏式批评的一个样板
第一节 《诗品》鉴赏式批评的三种形式
第二节 “滋味说”的提出
第三节 从鉴赏出发的抨击不良诗风
第四节 钟嵘对前辈诗论家的不满意
第十四章 唐代鉴赏式批评形式的多样化
第一节 唐人对鉴赏的重视
第二节 摘句批评
第三节 选本批评
第四节 以形象化的比喻为批评
第五节 论诗诗
第六节 鉴赏式批评的著作文本
第七节 鉴赏式批评下的题材内容批评
第八节 鉴赏式批评用以辨伪、考证
第十五章 传统文论徜徉于两端之间的思辨风度
第一节 传统文论思辨徜徉于两端之间举隅
第二节 徜徉于两端之间成为传统文论提倡的创作规范
第三节 以徜徉于两端之间评价优秀作品
第四节 徜徉于两端之间的理论基础
第十六章 传统文论“比类推演”的论证方法
第一节 “比类推演”举隅之一 --排比连缀不同类的事物、现象以论证
第二节 “比类推演”举隅之二--排比连缀文学事物、文学现象的不同侧面以论证
第三节 何谓“比类推演”
第四节 “比类推演”与重综合研究
第五节 “比类推演”论证方法的缺陷
第十七章 传统文论以重新解读经典实现自我革新--以回归文本为例的论述
第一节 重新解读经典与回归文本
第二节 对《楚辞》的重新解读
第三节 对《诗经》的重新解读
第四节 重新解读经典与回归文本对我们的启示
后记
^ 收 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