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究竟是一本什么书?众说不一。我认为,这是我国古代一本专门论述军事欺骗的兵书。此书从首计“瞒天过海”到末计“走为上”,都讲的是关于军事欺骗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该书以《周易》的某些观点为理论依据,以军事应用为写作目的,对军事欺骗艺术作了分门别类、深入浅出、形象简练的论述,堪称是我国古代一部关于军事欺骗谋略艺术的集成之作。我国古代一些兵书中虽都有论述军事欺骗的内容, 《孙子兵法》是论述这一方面内容的鼻祖,但不是专门论述军事欺骗的著作,较早专门论述军事欺骗的兵书,则应是《三十六计》。该书在论述军事欺骗的方法、军事欺骗的哲理等方面,深化、具体化了《孙子兵法》的思想,在某些方面有新的发展,对在现代高技术战争条件下如何进行军事欺骗,仍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三十六计》认为,军事欺骗虽然“变化万端,恢诡奇谲,光怪陆离,不可捉摸”,但亦有“一定之规”,即其中也是有规律可循的。这种规律集中体现在“数”“术”相有和“阴阳燮理”两个方面。
该书在《总说》中提出了“数中有术,术中有数”的观点。这里的“数”指的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 “术”则是进行军事欺骗的权谋。两者之中,头一位的是掌握军事斗争的规律,因为只有掌握了军事斗争的规律,才可能真正掌握军事欺骗的谋略。读者可以发现,该书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每一计中一般都是先讲军事欺骗之谋,后引《周易》之言。前者(术)是对后者(数)的具体运用;后者则是对前者哲学基础的揭示。如此,每一计都做到了“数术”相有,即每一计都是既讲军事欺骗之术,又论军事欺骗的规律;既讲对策,又讲基本理论,以使人能在“变化万端”之中灵活运用或识破军事欺骗之术而不拘泥于一法。此书的这种写作方法不仅使兵法与哲理融为一体,相互为用,而且在编撰体例上,也较其他兵书有创新之处。
着力揭示“阴阳”这对重要的军事学范畴的辩证关系及其在军事欺骗中的指导作用,是此书的又一重要特点。作者认为,“阴阳燮(xi è音谢)理”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一条基本规律。为此,书中对数术、常变、共分、损益、刚柔、实诳、动静、擒纵、主客、痴癫、死生等范畴的含义及其在军事欺骗中的运用作了较为深刻的探讨。如作者对物极必反的规律及其在军事欺骗中的应用就有独到的认识,因此在首计“瞒天过海”中提出“备周则意殆,常见则不疑”,认为,天极难瞒,故可瞒;海难过,故可过,这就是“太阳”、“太阴”可以互相转化的道理。人们正可利用物极则反这一转化规律成功地实施军事欺骗。
由于此书着力揭示军事欺骗方法的哲学底蕴及其内在规律,该书具有哲理性很强的特点,这就使此书具有了较为广泛的指导作用。其哲理不但可以应用于战法、战术层面的欺骗,也可用于战略层面的欺骗;不仅古代战争可以应用,现代高技术战争也可应用;不仅施骗者可以应用,而且识骗者也可应用。正由于此,所以,不但军事领域必须应用,非军事领域对其中的有些哲理也可借鉴。如本书关于“阴阳燮理”、“数” “术”相有、“物极则反”等观点,不但适用于军事斗争,而且在经济、政治等非军事领域也同样适用。谁违背了这些规律,谁就会碰钉子,使自己的事业蒙受损失。
^ 收 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