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临床三部六病精义
作者:刘绍武 著
出版: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7.9
丛书:伤寒论坛丛书
页数:216
定价:28.00 元
ISBN-13:9787509111826
ISBN-10:750911182X
去豆瓣看看 引 言:三部六病学说的历程
第一章 三部六病学说概论
第一节 整体的概念
第二节 三部的概念和功能
第三节 三部六病证的概念和分类
第四节 三部六病学说的脉象观
第二章 三部六病辨证论治
第一节 表部病辨证论治
第二节 中部病辨证论治
第三节 里部病辨证论治
查看完整 刘绍武,男,生于 1907年4月3日(农历丁未年2月21日),卒于2004年12月2日,享年98岁,山西襄垣县十字道村人。祖籍山东安丘县舒家堡,光绪 14 年(1888 年)父辈逃荒入晋,先到洪洞,后落户襄垣。其父不识字,以农为生,起初在粉坊做工,多年后买了下来。祖上五代单传,他有一兄长,年长其20岁,生于山东,2岁时随父母逃难山西,毕业于长治第四师范学校(现一中)。
一部伤寒医天下,难就难在“辨病位、定病性”。中医临床名家刘绍武积一生经验,提出“伤寒临床”之精义:“三部辨病位、六病定病性”,即“三部六病学说”。它将人体划分为表部、中部(半表半里部)、里部三部;每部都存在的病症,根据其阳(实、热)和阴(虚、寒)的不同病性,划分为六类症候群,简称“六病”。张仲景经过临床生动的直观和抽象的思维,著成《伤寒杂病论》是医学历史上的一个创举,而“三部六病学说”则是在《伤寒论》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内容,进一步应用系统论的现代典范。本书适合中医研究人员、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师等阅读参考。
引 言:三部六病学说的历程
第一章 三部六病学说概论
第一节 整体的概念
第二节 三部的概念和功能
第三节 三部六病证的概念和分类
第四节 三部六病学说的脉象观
第二章 三部六病辨证论治
第一节 表部病辨证论治
第二节 中部病辨证论治
第三节 里部病辨证论治
第四节 整体病辨证论治
第五节 六病的转化
第六节 六病的鉴别
第七节 三部六病医案
第三章 《伤寒论》重辑并释
第一节 辨证篇
第二节论述篇
第四章 《伤寒论》述评
第一节 《伤寒论》著述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伤寒论)的历史演变
第三节 《伤寒论》历代评释简述
第四节 《伤寒论》辨证方法举要
第五节 《伤寒论》的医学成就
第六节 试论《伤寒论》“六经”当为”六病”
第七节 《伤寒论》的病证系统观
第五章 三部六病论析
第一节 哲学的启迪
第二节 医学的遗传与变异
第三节 医学的展望——异源同流
后记
方剂索引
^ 收 起 刘绍武,男,生于 1907年4月3日(农历丁未年2月21日),卒于2004年12月2日,享年98岁,山西襄垣县十字道村人。祖籍山东安丘县舒家堡,光绪 14 年(1888 年)父辈逃荒入晋,先到洪洞,后落户襄垣。其父不识字,以农为生,起初在粉坊做工,多年后买了下来。祖上五代单传,他有一兄长,年长其20岁,生于山东,2岁时随父母逃难山西,毕业于长治第四师范学校(现一中)。
一部伤寒医天下,难就难在“辨病位、定病性”。中医临床名家刘绍武积一生经验,提出“伤寒临床”之精义:“三部辨病位、六病定病性”,即“三部六病学说”。它将人体划分为表部、中部(半表半里部)、里部三部;每部都存在的病症,根据其阳(实、热)和阴(虚、寒)的不同病性,划分为六类症候群,简称“六病”。张仲景经过临床生动的直观和抽象的思维,著成《伤寒杂病论》是医学历史上的一个创举,而“三部六病学说”则是在《伤寒论》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内容,进一步应用系统论的现代典范。本书适合中医研究人员、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师等阅读参考。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