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制度与文学研究述论稿
作者:吴夏平 著
出版:齐鲁书社 2008.7
页数:275
定价:22.00 元
ISBN-13:9787533320553
ISBN-10:7533320557
去豆瓣看看 绪论
第一章 制度的文化品格
一、制度的起源
二、制度的性质和功能
三、唐代行政制度的运行机制
第二章 制度与文学关联的心理学基础
一、神兽之间
二、集体行为与个人行为
第三章 制度与文学关联的教育学背景
一、博文约礼
查看完整 吴夏平,1976年生,江西都昌人。2005年获华南师范大学文学博士学位。现为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独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贵州省教育厅规划项目、贵州师范大学青年科研基金项目各一项,参与完成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一项。已出版专著《唐代中央文馆制度与文学研究》(齐鲁书社2007年版),在《光明日报》、《文学遗产》等刊物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本书写作目的是围绕“制度诗学”展开,试图从宏观视野进行“制度与文学”的学理探究,在分析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寻求此一命题新的突破。
全书共设六章:第一章论述制度的文化品格,主要从起源、性质和功能等方面探索制度的规定性,同时又对唐代行政制度的运行机制作简要的说明,以期明了整个唐王朝典章制度的行政性文化品格;第二、第三章分别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视角分析制度与文学的关联性;第四章在审视传统学术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制度与文学”研究方法的探索,特别是数量统计法和数字化古籍的利用问题,当引起研究者的注意;第五章制度与文学研究举要,对已有研究成果,比如科举、教育、迁谪、谏议、礼制、文馆等与文学的研究逐一评介,从多角度多层面分析,力图找到新的研究增长点;第六章余论,总结“制度与文学”研究范型的得与失,提出在“复与变”、“静与动”两方面进行规定性突破。
绪论
第一章 制度的文化品格
一、制度的起源
二、制度的性质和功能
三、唐代行政制度的运行机制
第二章 制度与文学关联的心理学基础
一、神兽之间
二、集体行为与个人行为
第三章 制度与文学关联的教育学背景
一、博文约礼
二、通经致用
第四章 制度与文学研究方法论
一、对传统研究方法的检视
二、新方法之应用
三、古籍数字化及其利用
第五章 唐代制度与文学研究举要
一、科举与文学
二、教育与文学
三、迁谪与文学
四、谏议与文学
五、礼制与文学
六、文馆与文学
七、其它研究
第六章 余论
一、得与失
二、复与变
三、静与动
附录 杂论
一、数据库与古代文学研究
二、从行状和墓碑文看唐代骈文的演进
三、从制度迁变看著作郎官“大手笔”心态
四、唐代秘书省社会地位变迁
五、唐代文学研究补阙与蠡测
六、《唐代文馆文士考》例举
主要参考文献及征引书目
后记
^ 收 起 吴夏平,1976年生,江西都昌人。2005年获华南师范大学文学博士学位。现为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独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贵州省教育厅规划项目、贵州师范大学青年科研基金项目各一项,参与完成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一项。已出版专著《唐代中央文馆制度与文学研究》(齐鲁书社2007年版),在《光明日报》、《文学遗产》等刊物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本书写作目的是围绕“制度诗学”展开,试图从宏观视野进行“制度与文学”的学理探究,在分析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寻求此一命题新的突破。
全书共设六章:第一章论述制度的文化品格,主要从起源、性质和功能等方面探索制度的规定性,同时又对唐代行政制度的运行机制作简要的说明,以期明了整个唐王朝典章制度的行政性文化品格;第二、第三章分别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视角分析制度与文学的关联性;第四章在审视传统学术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制度与文学”研究方法的探索,特别是数量统计法和数字化古籍的利用问题,当引起研究者的注意;第五章制度与文学研究举要,对已有研究成果,比如科举、教育、迁谪、谏议、礼制、文馆等与文学的研究逐一评介,从多角度多层面分析,力图找到新的研究增长点;第六章余论,总结“制度与文学”研究范型的得与失,提出在“复与变”、“静与动”两方面进行规定性突破。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