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
作者:(美)施瓦茨 著,萧亮 译
出版:南海出版社 2007.7
页数:122
定价:20.00 元
ISBN-13:9787544237505
ISBN-10:7544237508
去豆瓣看看 序(余华)
前言(索尔曼)
第1堂课 既来之,则安之
第2堂课 控制你自己
第3堂课 尽可能感受快乐
第4堂课 学会死亡,才能学会活着
第5堂课 交流胜过一切
第6堂课 学会悲伤
第7堂课 幻想给人力量
第8堂课 金钱无法代替温情
第9堂课 敞开你的心扉
第10堂课 相爱或者死亡
第11堂课 做自己想做的人
第12堂课 原谅自己,原谅他人
第13堂课 寻找就是快乐
第14堂课 道别
莫里·施瓦茨,社会学教授,《相约星期二》主人公,1995年病逝。
1994年,莫里被查出患上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逐渐失去活动能力。病重期间,莫里与来看望自己的学生托马斯·米奇相约,要为米奇在每周星期二上一堂课,课程关于人生,最后一堂是葬礼。米奇将老师的授课过程写成《相约星期二》,莫里的名字,顿时传遍全世界。
莫里对米奇的授课持续了14周,授课的核心教案,便是几十条“箴言”。这些格言警句、人生独白,都是已经失去了活动能力、被流速在轮椅里的囚徒莫里最后的思索。这位轮椅上的沉思者,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在无法控制和支配自己的肢体后,唯一能够做的事情,就是记下自己的思索成果,随便记在手边的便笺、信封、文件袋,甚至废纸上。这些“箴言”经过莫里的讲授,解析之后,就是本书。
大学毕业16年后,米奇偶然得知莫里教授病危,在恩师生命的最后几个月,他每星期二都去探望。于是,老师又单独给他上了最后14堂课。米奇根据这段经历,写成了风靡全球的《相约星期二》。本书是莫里教授的讲课内容。
对于活着,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哲学。为什么活着,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困惑。如何活着?如何面对疾病?如何面对死亡?生命中真正值得重视的是什么?……
当死神离自己越来越近的时候,莫里教授找到了自己的答案,并对我们娓娓道来。在莫里教授朴实的字句里,我们足以筛出令人顿悟的人生智慧。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