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通纪
一 北宋前期山东地区畿辅地位的确立
(一) 宋朝中央集权政治的建立与分路而治
(二) 惩治贪猾与加强吏治
(三) 契丹军南侵与京东军民的抗辽斗争
二 真宗东封泰山与庆历新政时期的山东政局
(一) 澶渊之盟与东封泰山
(二) 社会矛盾的激化与庆历新政
(三) 以兵变为特色的京东农民起义
三 熙丰变法与新政在山东地区的实施
(一) 社会矛盾的积聚与宋皇朝的变法革新
(二) 熙宁新政在京东地区的实施
(三) 曾巩、苏辙等在齐为官及其贡献
四 北宋后期的腐朽统治与山东地区的农民起义
(一) 徽宗统治集团在京东地区的搜刮
(二) 郓州宋江农民起义
(三) 密州高托山等农民起义
(四) 齐州孙列等农民起义
五 金兵南下与山东地区的抗金斗争
(一) 女真族的兴起与北宋的灭亡
(二) 金兵侵入山东与山东军民的抗金斗争
(三) 刘豫政权在山东地区的建立
六 南宋前期山东地区的抗金斗争
(一) 梁山泊张荣水军的抗金斗争
(二) 沂州、济南等地的抗金斗争
七 金朝在山东的统治与红袄军起义
(一) 金统治者在山东的经济掠夺与社会矛盾的激化
(二) 农民起义的全面爆发
(三) 杨安儿领导的反金斗争
(四) 李全领导的反金斗争
八 金元之际山东地区的抗蒙斗争与军阀割据
(一) 蒙古军入侵山东
(二) 木华黎与孛鲁相继进占山东
九 山东世侯势力的兴灭
(一) 李全割据青州
(二) 张荣割据济南
(三) 严实割据东平
一○ 李璮之乱与元朝加强对山东的统治
(一) 李碹割据山东
(二) 李璮起兵反蒙
(三) 元朝加强对山东地区的统治
一一 元末山东农民起义
(一) 元末阶级矛盾的激化与红巾军起义
(二) 毛贵在山东地区的抗元斗争
(三) 红巾军在山东建立根据地及其各项措施
(四) 明军收复山东
典志
一 政区
(一) 政区沿革
(二) 行政区划
(三) 户籍与人口
二 职官
(一) 行政体制沿革
(二) 机构与职官设置
三 兵制
(一) 宋代的禁军驻防与厢军
(二) 金朝的猛安谋克军与汉军
(三) 元朝的镇戍军驻防与汉军
四 经济
(一) 农业
(二) 手工业
(三) 商业
五 河道和湖泊
(一) 黄河
(二) 运河
(三) 大、小清河
(四) 梁山泊
六 交通
(一) 陆路
(二) 内河水路
(三) 海路
七 教育
(一) 官学
(二) 私学
(三) 书院
(四) 科举选士
八 学术
(一) 儒学
(二) 史学
(三) 科学技术
九 文学艺术
(一) 文学
(二) 艺术
一○ 民族
(一) 女真族
(二) 蒙古族
(三) 回族
(四) 其他民族
一一 宗教
(一) 佛教
(二) 道教
(三) 伊斯兰教
一二 社会风俗
(一) 社会变革中的民风嬗变
(二) 变动中的社会习俗
一三 对外交流
(一) 与朝鲜半岛地区的交流
(二) 与日本列岛的交流
(三) 与其他地区的交流
一四 文献
列传
一 张令铎、王彦超、翟守素、马仁璃、许仲宣
(一) 张令铎
(二) 王彦超
(三) 翟守素
(四) 马仁踽
(五) 许仲宣
……
主要參考文獻
初版后记
增订版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