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卷》目录:
导论 本书分析原则概述
一、历史和史学
二、解释学和符号学
三、儒学和仁学
殷商编 字迹和史事
序 考古史料和文献史料的关系
第一章 远古史实和史料类型
一、远古史实和文字记载
二、记载类别和文本复杂层级
三、文本叙事和历史真实
四、考古学与史学的关联
第二章 三代传说和考古学证明
一、古史传说和神话
二、夏朝的存在:考古学和文献史学的关系
三、夏代存在与否之讨论
四、“古史辨派”与夏朝存在论
五、“古史辨派”与三皇五帝传说
六、古史学的科学目的
第三章 甲骨文和殷商史研究
一、卜辞学和商代史
二、卜辞语言及功能
三、商史学术身份及殷世系观念
四、晚商卜辞不是历史档案
第四章 二重证据法问题(1):考古学和历史学
第五章 二重证据法问题(2):卜辞学和世系表
第六章 殷商史和《殷历谱》
第七章 殷商史实问题
第八章 殷商史认识论总结
两周编 文本和历史
序 先秦和秦后:古典史学之结构性分界
第一章 先秦史料的构成
第二章 商周金文
第三章 西周文献与铭文的关系
第四章 先秦史书(1):《史记》中的古史料
第五章 先秦史书(2)
第六章 先秦史书(3)
第七章 东周史料的构成
五经编 经典和制度
序 传统词语的现代使用法说明
第一章 两汉“五经系统”的建立
第二章 《易经》
第三章 《春秋经》
第四章 《诗经》
第五章 “礼经”
第六章 《书经》
第七章 “五经”文本制度和儒教意识形态
第八章 经学学术形态
正史编 史事和统系
序 史学学科分类法与正史学
第一章 儒学史学的性质和功能
第二章 《史记》作为正史原型
第三章 正史制度和意识形态功能
第四章 儒学整体史观的发展:《资治通鉴》和《文献通考》
第五章 正史话语的“复合声部”:儒学和仁学
第六章 儒家史学的“实学”思维倾向
本编小结儒学史学和仁学思想
《精神卷》目录:
先秦编 思想和派别
序 “儒”的字义变迁
第一章 儒教制度和思想派别
一、历史自然和人性自然
二、秦汉集权政治制度的建立
三、先秦思想家派
四、“儒”和儒家
五、先秦思想派别的相互融通性
第二章 先秦思想和书写文化的形成
一、儒教社会作为儒家思想文献产生的环境
二、先秦文本的功能类别
三、“文本写作”的形成:战国时代
四、先秦文本例证:《论语》和《孟子》
五、先秦思想之典籍
六、两汉造书时代和先秦书写文本
七、“先秦诸子”例:《老子》和《庄子》
八、历史文本的能指和所指
第三章 先秦思想派别作为思想倾向型式
一、中国古代历史中派别的名称、身份和构成
二、思想派别身份和融合关系:
先秦原型和秦后形态
三、型式(一般)和因素(成分)
四、先秦阴阳五行思潮
第四章 先秦三大思想派别:两种分类法
一、孔孟仁学派别
……
第五章 历史角色的人格和行为倾向
第六章 仁学与儒学:解释学的五重对立
第七章 儒教制度、先秦学派和仁学
第八章 儒学和仁学的“分界隐图”
第九章 先秦子书和汉代杂家
第十章 儒教社会和仁学作用
第十一章 儒士的身份和人格
理学编 伦理和性理
序 理学作为仁学本位之回归
第一章 北宋理学的产生
第二章 宋代易学和形上学
第三章 两宋理学的仁学朝向性
第四章 朱熹理学的二次“集大成”
第五章 四书系统的构成和功能(1)
第六章 四书系统的构成和功能(2)
第七章 理学和仁学:儒学内在的张力
第八章 两宋理学和辨异端
南宋编 诗学和殉义
序 危难情境和伦理诗学
第一章 两宋理学和南宋文化精神
第二章 唐宋文学性格的差异
第三章 诗学和主体意志
第四章 仁学意志和文本形态学
第五章 格律诗和伦理诗学
第六章 南宋伦理诗学
第七章 伦理英雄主义传统
第八章 南宋精神解释学
浙东编 实学和诚学
序 浙东思想传统和阳明学
第一章 阳明心学
第二章 良知学和诚学的发展
第三章 东林书院运动
第四章 死节的分类
第五章 清初气节现象型例
第六章 明清实学和宗羲学
第七章 明清实学和浙东思想
第八章 浙东思想和历史诚学
第九章 诚学作为仁学意志学
尾声:实证学和伦理学
引用书目
校后余论:思想史研究和新仁学方向
校后补记
^ 收 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