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字音注释研究(上下)

目 录内容简介
普通语言学者谈到语言系统中形音义的关系,一般都会指出:先有语言,后有文字,文字追随声音。以至于一般文字工作者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答案也是如此,似乎可以不假思索。其实这个问题是分层次的:在不同层次上,字形与字音的关系不一定是完全等同的。在文字的发生创制阶段,文字追随语音,这是没有疑问的;而且为了追随语音,文字使用过程中的结构体制也总是不断做出相应调整。比如,形声结构中声符的安排等。但是,文字发生之后,在漫长的社会历史时期,主要就是文字的传承使用过程。在文字的传承使用过程中,提出字音与字形的关系,对于主要功能属性为“以形表意”而并非是以形表音的汉字体系而言,那就是依据字形,附加注音。约言之,字音是后来加上去的。如汉代《说文解字》所用的“读若”等“直音”注音法,六朝《原本玉篇》所用的“某某反”、唐抄本《篆隶万象名义》摘省“某某反”、宋代大徐本《说文解字》采用的“某某切”,一直到今天的现代拼音。文字使用过程中常见的“读半边”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着字形的本体地位。应该说,大多数的汉字使用者在考虑字音字义关系方面属于后面这种情况。也就是在文字使用过程中去正确理解形音义的关系,而不是要创制一种文字去跟语言对应。
《〈说文解字〉字音注释研究》,以巨大的工作量、数十万字的篇幅,贯彻科学的标准,首次对《说文解字》注音系统进行了全面深入调查研究,在音韵学文字学领域,解決了一系列问题。这是近年来在音韵学和文字学领域真正作出实际贡献的力作,反映出作者坚实的音韵学与文字学的基楚,缜密的思考、分析能力。
《〈说文解字〉字音注释研究》,以巨大的工作量、数十万字的篇幅,贯彻科学的标准,首次对《说文解字》注音系统进行了全面深入调查研究,在音韵学文字学领域,解決了一系列问题。这是近年来在音韵学和文字学领域真正作出实际贡献的力作,反映出作者坚实的音韵学与文字学的基楚,缜密的思考、分析能力。
比价列表
1人想要1人拥有
公众号、微信群

微信公众号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