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套装全12册)
班固(公元32年~公元92年)
东汉史学家。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九岁能诵读诗赋,13岁时得到当时学者王充的赏识,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前后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穷究九流百家之言。建武三十年,其父班彪卒,自太学返回乡里。居忧时,在班彪续补《史记》之作《后传》基础上开始编写《汉书》,至汉章帝建初中基本完成。
明帝时,曾任兰台令史,与陈宗、尹敏、孟异共同撰成《世祖本纪》,升迁为郎,负责校定秘书。又与人共同记述功臣、平林、新市、公孙述事迹,作列传、载记二十八篇奏上。
章帝时,班固职位很低,先任郎官。建初三年(公元78年)升为玄武司马,是守卫玄武门的郎官中的下级官吏。由于章帝喜好儒术文学,赏识班固的才能,因此多次召他入宫廷侍读。章帝出巡,常随侍左右。奉献所作赋颂。对于朝廷大事,也常奉命发表意见,与公卿大臣讨论,…
查看完整
东汉史学家。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九岁能诵读诗赋,13岁时得到当时学者王充的赏识,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前后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穷究九流百家之言。建武三十年,其父班彪卒,自太学返回乡里。居忧时,在班彪续补《史记》之作《后传》基础上开始编写《汉书》,至汉章帝建初中基本完成。
明帝时,曾任兰台令史,与陈宗、尹敏、孟异共同撰成《世祖本纪》,升迁为郎,负责校定秘书。又与人共同记述功臣、平林、新市、公孙述事迹,作列传、载记二十八篇奏上。
章帝时,班固职位很低,先任郎官。建初三年(公元78年)升为玄武司马,是守卫玄武门的郎官中的下级官吏。由于章帝喜好儒术文学,赏识班固的才能,因此多次召他入宫廷侍读。章帝出巡,常随侍左右。奉献所作赋颂。对于朝廷大事,也常奉命发表意见,与公卿大臣讨论,…
查看完整
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历班彪、班固、班昭、马续而成书,洋洋洒洒,文采风流,记事准确,不偏不向,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历来为史家所推崇。中国五千年文化的接续性就体现在有一部贯穿的二十四史,而列朝正史都仿《汉书》体例,可见《汉书》之重。数不淸的典故出于其中,学术文章层出不穷……不读《汉书》,不知《汉书》的魅力。《汉书》一百二十卷,是由十二本纪、八表、十志和七十列传组成的。所记启于汉高祖,止於王莽,都是西汉一代的史实,所以叫断代史(表、志也有不限於西汉的,如古今人表就包括很多汉以前的人物,但这是个别的)。断代为史始于班固,以后列朝的所谓“正史”都沿袭汉书的体裁。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名士隐者,天文食货,百官群县,无所不有。
卷一上 高帝纪第一上
卷一下 高帝纪第一下
卷二 惠帝纪第二
卷三 高后纪第一二
卷四 文帝纪第四
卷五 景帝纪第五
卷六 武帝纪第六
卷七 昭帝纪第七
卷八 宣帝纪第八
卷九 元帝纪第九
卷十 成帝纪第十
卷十一 哀帝纪第十一
卷十二 平帝纪第十二
卷十三 异姓诸侯王表第一
卷十四 诸侯王表第二
卷十五上 王子侯表第三上
卷十五下 王子侯表第三下
卷十六 高惠高后文功臣表第四
卷十七 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第五
卷十八 外戚恩泽侯表第六
卷十九上 百官公卿表第七上
卷十九下 百官公卿表第七下
卷二十 古今人表第八
卷二十一上 律历志第一上
卷二十一下 律历志第一下
卷二十二 礼乐志第二
卷二十三 刑法志第三
卷二十四上 食货志第四上
卷二十四下 食货志第四下
卷二十五上 郊祀志第五上
卷二十五下 郊祀志第五下
卷二十六 天文志第六
卷二十七上 五行志第七上
卷二十七中之上 五行志第七中之上
卷二十七中之下 五行志第七中之下
卷二十七下之上 五行志第七下之上
卷二十七下之下 五行志第七下之下
卷二十八上 地理志第八上
卷二十八下 地理志第八下
卷二十九 沟洫志第九
卷三十 艺文志第十
卷三十一 陈胜项籍传第一
陈胜
项籍
卷三十二 张耳陈余传第二
张耳
陈余
卷三十三 魏豹田儋韩王信传
第三
魏豹
田儋
韩王信
卷三十四 韩彭英卢吴传第四
韩信
彭越
黥布
卢绾
吴芮
卷三十五 荆燕吴传第五
荆王刘贾
燕王刘泽
吴王刘濞
卷三十六 楚元王传第六
楚元王刘交
刘向
刘歆
卷三十七 季布栾布田叔传
第七
季布
栾布
田叔
卷三十八 高五王传第八
齐悼惠王刘肥
赵隐王刘如意
赵幽王刘友
赵共王刘恢
燕灵王刘建
卷三十九 萧何曹参传第九
萧何
曹参
卷四十 张陈王周传第十
张良
陈平
王陵
周勃
子亚夫
卷四十一 樊郦滕灌傅靳周传第十一
樊哙
郦商
夏侯婴
灌婴
傅宽
靳歙
周緤
卷四十二 张周赵任申屠传第十二
张苍
周昌
赵尧
任敖
申屠嘉
卷四十三 郦陆朱刘叔孙传第十三
郦食其
陆贾
朱建
娄敬
叔孙通
卷四十四 淮南衡山济北王传第十四
淮南厉王刘长
衡山王刘赐
济北贞王刘勃
卷四十五 蒯伍江息夫传第十五
蒯通
伍被
江充
息夫躬
卷四十六 万石卫直周张传第十六
石奋
卫绾
直不疑
周仁
张欧
卷四十七 文三王传第十七
梁孝王刘武
代孝王刘参
梁怀王刘揖
卷四十八 贾谊传第十八
卷四十九 爰盎鼂错传第十九
爰盎
鼂错
卷五十 张冯汲郑传第二十
张释之
冯唐
汲黯
郑当时
卷五十一 贾鄒枚路传第二十一
贾山
鄒阳
枚乘
子皋
路温舒
卷五十二 窦田灌韩传第二十二
窦婴
田蚡
灌夫
韩安国
卷五十三 景十三王传第二十三
河间献王刘德
临江哀王刘阏
临江闵王刘荣
鲁恭王刘余
江都易王刘非
膠西于王刘端
赵敬肃王刘彭祖
中山靖王刘胜
长沙定王刘发
广川惠王刘越
膠东康王刘寄
清河哀王刘乘
常山宪王刘舜
卷五十四 李广苏建传第二
十四
李广
孙陵
苏建
子武
卷五十五 卫青霍去病传第二十五
卫青
霍去病
李息
公孙敖
李沮
张次公
赵信
赵食其
郭昌
荀彘
路博德
赵破奴
卷五十六 董仲舒传第二十六
卷五十七上 司马相如传第二十七上
卷五十七下 司马相如传第二十七下
卷五十八 公孙弘卜式儿宽传第二十八
公孙弘
卜式
儿宽
卷五十九 张汤传第二十九
张汤
子安世
孙延寿
卷六十 杜周传第三十
杜周
子延年
孙缓
缓弟钦
卷六十一 张骞李广利传第三十一
张骞
李广利
卷六十二 司马迁传第三十二
卷六十三 武五子传第三十三
戾太子刘据
齐怀王刘闳
燕剌王刘旦
广陵厉王刘胥
昌邑哀王刘髆
卷六十四上 严朱吾丘主父徐严
终王贾传第三十四上
严助
朱买臣
吾丘寿王
主父偃
徐乐
卷六十四下 严朱吾丘主父徐严
终王贾传第三十四下
严安
终军
王褒
贾捐之
卷六十五 东方朔传第三十五
卷六十六 公孙刘田王杨蔡陈郑传第三十六
公孙贺
子敬声
刘屈氂
车千秋
王
杨敞
子恽
蔡义
陈万年
子咸
郑弘
卷六十七 杨胡朱梅云传第三十七
杨王孙
胡建
朱云
梅福
云敞
卷六十八 霍光金日磾传第三十八
霍光
金日磾
子安上
卷六十九 赵充国辛庆忌传第三十九
赵充国
辛庆忌
卷七十 傅常郑甘陈段传第四十
傅介子
常惠
郑吉
甘延寿
陈汤
段会宗
卷七十一 雋疏于薛平彭传第四十一
雋不疑
疏广
兄子受
于定国
薛广德
平当
彭宣
卷七十二 王贡两龚鲍传第四十二
王吉
子骏
孙崇
贡禹
龚胜
龚舍
鲍宣
唐林
薛方
卷七十三 韦贤传第四十三
韦贤
子玄成
卷七十四 魏相丙吉传第四十四
魏相
丙吉
卷七十五 眭两夏侯京翼李传第四十五
眭弘
夏侯始昌
夏侯胜
京房
翼奉
李寻
卷七十六 赵尹韩张两王传第四十六
赵广汉
尹翁归
韩延寿
张敞
王尊
王章
卷七十七 盖诸葛刘郑孙毋将
何传第四十七
盖宽饶
诸葛丰
刘辅
郑崇
孙宝
毋将隆
何并
卷七十八 萧望之传第四十八
萧望之
子育
子咸
子由
卷七十九 冯奉世传第四十九
冯奉世
子野王
子逡
子立
子参
卷八十 宣元六王传第五十
淮阳宪王刘钦
楚孝王刘嚣
东平思王刘宇
中山哀王刘竟
定陶共王刘康
中山孝王刘兴
卷八十一 匡张孔马传第五十一
匡衡
张禹
孔光
马宫
卷八十二 王商史丹傅喜传第五十二
王商
史丹
傅喜
卷八十三 薛宣朱博传第五
十三
薛宜
朱博
卷八十四 翟方进传第五十四
翟方进
子宣
子义
卷八十五 谷永杜邺传第五十五
谷、永
杜邺
卷八十六 何武王嘉师丹传第五十六
何武
王嘉
师丹
卷八十七上 扬雄传第五十七上
卷八十七下 扬雄传第五十七下
卷八十八 儒林传第五十八
丁宽
施雠
孟喜
梁丘賀
京房
费直
高相
伏生
欧阳生
林尊
夏侯胜
周堪
张山拊
孔安国
申公
王式
辕固
后苍
韩婴
赵子
毛公
孟卿
胡母生
严彭祖
颜安乐
瑕丘江公
房凤
卷八十九 循吏传第五十九
文翁
王成
黄霸
朱邑
龚遂
召信臣
卷九十 酷吏传第六十
郅都
甯成
周阳由
赵禹
义纵
王温舒
尹齐
杨仆
咸宣
田广明
田延年
严延年
尹赏
卷九十一 货殖传第六十一
范蠡
子赣
白圭
猗顿
乌氏蠃
巴寡妇清
蜀卓氏
程郑
宛孔氏
丙氏
刀閒
师史
宣曲任氏
卷九十二 游侠传第六十二
朱家
剧孟
郭解
万章
楼护
陈遵
原涉
卷九十三 佞幸传第六十三
邓通
赵谈
韩嫣
李延年
石显
淳于长
董贤
卷九十四上 匈奴传第六十四上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卷九十五 西南夷两粤朝鲜传第六十五
西南夷
南粤
闽粤
朝鲜
卷九十六上 西域传第六十六上
婼羌
鄯善国
且末国
小宛国
精绝国
戎卢国
扜弥国
渠勒国
于阗国
皮山国
乌秅国
西夜国
蒲犂国
依耐国
无雷国
难兜国
罽宾国
乌弋山离国
安息国
大月氏国
康居国
大宛国
桃槐国
休循国
捐毒国
莎车国
疏勒国
尉头国
卷九十六下 西域传第六十六下
乌孙国
姑墨国
温宿国
龟茲国
乌垒
渠犂
尉犂国
危须国
焉耆国
乌贪訾离国
卑陆国
卑陆后国
郁立师国
单桓国
蒲类国
蒲类后国
西且弥国
东且弥国
劫国
狐胡国
山国
车师前国
车师后国
卷九十七上 外戚传第六十七上
高祖吕皇后
孝惠张皇后
高祖薄姬
孝文窦皇后
孝景薄皇后
孝景王皇后
孝武陈皇后
孝武卫皇后
孝武李夫人
孝武鉤弋赵倢伃
孝昭上官皇后
卫太子史良娣
史皇孙王夫人
孝宣许皇后
孝宣霍皇后
孝宣王皇后
卷九十七下 外戚传第六十七下
孝成许皇后
孝成班倢伃
孝成赵皇后
孝元傅昭仪
定陶丁姬
孝哀傅皇后
孝元冯昭仪
中山卫姬
孝平王皇后
卷九十八 元后传第六十八
卷九十九上 王莽传第六十九上
卷九十九中 王莽传第六十九中
卷九十九下 王莽传第六十九下
卷一百上 叙传第七十上
卷一百下 叙传第七十下
^ 收 起
卷一下 高帝纪第一下
卷二 惠帝纪第二
卷三 高后纪第一二
卷四 文帝纪第四
卷五 景帝纪第五
卷六 武帝纪第六
卷七 昭帝纪第七
卷八 宣帝纪第八
卷九 元帝纪第九
卷十 成帝纪第十
卷十一 哀帝纪第十一
卷十二 平帝纪第十二
卷十三 异姓诸侯王表第一
卷十四 诸侯王表第二
卷十五上 王子侯表第三上
卷十五下 王子侯表第三下
卷十六 高惠高后文功臣表第四
卷十七 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第五
卷十八 外戚恩泽侯表第六
卷十九上 百官公卿表第七上
卷十九下 百官公卿表第七下
卷二十 古今人表第八
卷二十一上 律历志第一上
卷二十一下 律历志第一下
卷二十二 礼乐志第二
卷二十三 刑法志第三
卷二十四上 食货志第四上
卷二十四下 食货志第四下
卷二十五上 郊祀志第五上
卷二十五下 郊祀志第五下
卷二十六 天文志第六
卷二十七上 五行志第七上
卷二十七中之上 五行志第七中之上
卷二十七中之下 五行志第七中之下
卷二十七下之上 五行志第七下之上
卷二十七下之下 五行志第七下之下
卷二十八上 地理志第八上
卷二十八下 地理志第八下
卷二十九 沟洫志第九
卷三十 艺文志第十
卷三十一 陈胜项籍传第一
陈胜
项籍
卷三十二 张耳陈余传第二
张耳
陈余
卷三十三 魏豹田儋韩王信传
第三
魏豹
田儋
韩王信
卷三十四 韩彭英卢吴传第四
韩信
彭越
黥布
卢绾
吴芮
卷三十五 荆燕吴传第五
荆王刘贾
燕王刘泽
吴王刘濞
卷三十六 楚元王传第六
楚元王刘交
刘向
刘歆
卷三十七 季布栾布田叔传
第七
季布
栾布
田叔
卷三十八 高五王传第八
齐悼惠王刘肥
赵隐王刘如意
赵幽王刘友
赵共王刘恢
燕灵王刘建
卷三十九 萧何曹参传第九
萧何
曹参
卷四十 张陈王周传第十
张良
陈平
王陵
周勃
子亚夫
卷四十一 樊郦滕灌傅靳周传第十一
樊哙
郦商
夏侯婴
灌婴
傅宽
靳歙
周緤
卷四十二 张周赵任申屠传第十二
张苍
周昌
赵尧
任敖
申屠嘉
卷四十三 郦陆朱刘叔孙传第十三
郦食其
陆贾
朱建
娄敬
叔孙通
卷四十四 淮南衡山济北王传第十四
淮南厉王刘长
衡山王刘赐
济北贞王刘勃
卷四十五 蒯伍江息夫传第十五
蒯通
伍被
江充
息夫躬
卷四十六 万石卫直周张传第十六
石奋
卫绾
直不疑
周仁
张欧
卷四十七 文三王传第十七
梁孝王刘武
代孝王刘参
梁怀王刘揖
卷四十八 贾谊传第十八
卷四十九 爰盎鼂错传第十九
爰盎
鼂错
卷五十 张冯汲郑传第二十
张释之
冯唐
汲黯
郑当时
卷五十一 贾鄒枚路传第二十一
贾山
鄒阳
枚乘
子皋
路温舒
卷五十二 窦田灌韩传第二十二
窦婴
田蚡
灌夫
韩安国
卷五十三 景十三王传第二十三
河间献王刘德
临江哀王刘阏
临江闵王刘荣
鲁恭王刘余
江都易王刘非
膠西于王刘端
赵敬肃王刘彭祖
中山靖王刘胜
长沙定王刘发
广川惠王刘越
膠东康王刘寄
清河哀王刘乘
常山宪王刘舜
卷五十四 李广苏建传第二
十四
李广
孙陵
苏建
子武
卷五十五 卫青霍去病传第二十五
卫青
霍去病
李息
公孙敖
李沮
张次公
赵信
赵食其
郭昌
荀彘
路博德
赵破奴
卷五十六 董仲舒传第二十六
卷五十七上 司马相如传第二十七上
卷五十七下 司马相如传第二十七下
卷五十八 公孙弘卜式儿宽传第二十八
公孙弘
卜式
儿宽
卷五十九 张汤传第二十九
张汤
子安世
孙延寿
卷六十 杜周传第三十
杜周
子延年
孙缓
缓弟钦
卷六十一 张骞李广利传第三十一
张骞
李广利
卷六十二 司马迁传第三十二
卷六十三 武五子传第三十三
戾太子刘据
齐怀王刘闳
燕剌王刘旦
广陵厉王刘胥
昌邑哀王刘髆
卷六十四上 严朱吾丘主父徐严
终王贾传第三十四上
严助
朱买臣
吾丘寿王
主父偃
徐乐
卷六十四下 严朱吾丘主父徐严
终王贾传第三十四下
严安
终军
王褒
贾捐之
卷六十五 东方朔传第三十五
卷六十六 公孙刘田王杨蔡陈郑传第三十六
公孙贺
子敬声
刘屈氂
车千秋
王
杨敞
子恽
蔡义
陈万年
子咸
郑弘
卷六十七 杨胡朱梅云传第三十七
杨王孙
胡建
朱云
梅福
云敞
卷六十八 霍光金日磾传第三十八
霍光
金日磾
子安上
卷六十九 赵充国辛庆忌传第三十九
赵充国
辛庆忌
卷七十 傅常郑甘陈段传第四十
傅介子
常惠
郑吉
甘延寿
陈汤
段会宗
卷七十一 雋疏于薛平彭传第四十一
雋不疑
疏广
兄子受
于定国
薛广德
平当
彭宣
卷七十二 王贡两龚鲍传第四十二
王吉
子骏
孙崇
贡禹
龚胜
龚舍
鲍宣
唐林
薛方
卷七十三 韦贤传第四十三
韦贤
子玄成
卷七十四 魏相丙吉传第四十四
魏相
丙吉
卷七十五 眭两夏侯京翼李传第四十五
眭弘
夏侯始昌
夏侯胜
京房
翼奉
李寻
卷七十六 赵尹韩张两王传第四十六
赵广汉
尹翁归
韩延寿
张敞
王尊
王章
卷七十七 盖诸葛刘郑孙毋将
何传第四十七
盖宽饶
诸葛丰
刘辅
郑崇
孙宝
毋将隆
何并
卷七十八 萧望之传第四十八
萧望之
子育
子咸
子由
卷七十九 冯奉世传第四十九
冯奉世
子野王
子逡
子立
子参
卷八十 宣元六王传第五十
淮阳宪王刘钦
楚孝王刘嚣
东平思王刘宇
中山哀王刘竟
定陶共王刘康
中山孝王刘兴
卷八十一 匡张孔马传第五十一
匡衡
张禹
孔光
马宫
卷八十二 王商史丹傅喜传第五十二
王商
史丹
傅喜
卷八十三 薛宣朱博传第五
十三
薛宜
朱博
卷八十四 翟方进传第五十四
翟方进
子宣
子义
卷八十五 谷永杜邺传第五十五
谷、永
杜邺
卷八十六 何武王嘉师丹传第五十六
何武
王嘉
师丹
卷八十七上 扬雄传第五十七上
卷八十七下 扬雄传第五十七下
卷八十八 儒林传第五十八
丁宽
施雠
孟喜
梁丘賀
京房
费直
高相
伏生
欧阳生
林尊
夏侯胜
周堪
张山拊
孔安国
申公
王式
辕固
后苍
韩婴
赵子
毛公
孟卿
胡母生
严彭祖
颜安乐
瑕丘江公
房凤
卷八十九 循吏传第五十九
文翁
王成
黄霸
朱邑
龚遂
召信臣
卷九十 酷吏传第六十
郅都
甯成
周阳由
赵禹
义纵
王温舒
尹齐
杨仆
咸宣
田广明
田延年
严延年
尹赏
卷九十一 货殖传第六十一
范蠡
子赣
白圭
猗顿
乌氏蠃
巴寡妇清
蜀卓氏
程郑
宛孔氏
丙氏
刀閒
师史
宣曲任氏
卷九十二 游侠传第六十二
朱家
剧孟
郭解
万章
楼护
陈遵
原涉
卷九十三 佞幸传第六十三
邓通
赵谈
韩嫣
李延年
石显
淳于长
董贤
卷九十四上 匈奴传第六十四上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卷九十五 西南夷两粤朝鲜传第六十五
西南夷
南粤
闽粤
朝鲜
卷九十六上 西域传第六十六上
婼羌
鄯善国
且末国
小宛国
精绝国
戎卢国
扜弥国
渠勒国
于阗国
皮山国
乌秅国
西夜国
蒲犂国
依耐国
无雷国
难兜国
罽宾国
乌弋山离国
安息国
大月氏国
康居国
大宛国
桃槐国
休循国
捐毒国
莎车国
疏勒国
尉头国
卷九十六下 西域传第六十六下
乌孙国
姑墨国
温宿国
龟茲国
乌垒
渠犂
尉犂国
危须国
焉耆国
乌贪訾离国
卑陆国
卑陆后国
郁立师国
单桓国
蒲类国
蒲类后国
西且弥国
东且弥国
劫国
狐胡国
山国
车师前国
车师后国
卷九十七上 外戚传第六十七上
高祖吕皇后
孝惠张皇后
高祖薄姬
孝文窦皇后
孝景薄皇后
孝景王皇后
孝武陈皇后
孝武卫皇后
孝武李夫人
孝武鉤弋赵倢伃
孝昭上官皇后
卫太子史良娣
史皇孙王夫人
孝宣许皇后
孝宣霍皇后
孝宣王皇后
卷九十七下 外戚传第六十七下
孝成许皇后
孝成班倢伃
孝成赵皇后
孝元傅昭仪
定陶丁姬
孝哀傅皇后
孝元冯昭仪
中山卫姬
孝平王皇后
卷九十八 元后传第六十八
卷九十九上 王莽传第六十九上
卷九十九中 王莽传第六十九中
卷九十九下 王莽传第六十九下
卷一百上 叙传第七十上
卷一百下 叙传第七十下
^ 收 起
班固(公元32年~公元92年)
东汉史学家。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九岁能诵读诗赋,13岁时得到当时学者王充的赏识,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前后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穷究九流百家之言。建武三十年,其父班彪卒,自太学返回乡里。居忧时,在班彪续补《史记》之作《后传》基础上开始编写《汉书》,至汉章帝建初中基本完成。
明帝时,曾任兰台令史,与陈宗、尹敏、孟异共同撰成《世祖本纪》,升迁为郎,负责校定秘书。又与人共同记述功臣、平林、新市、公孙述事迹,作列传、载记二十八篇奏上。
章帝时,班固职位很低,先任郎官。建初三年(公元78年)升为玄武司马,是守卫玄武门的郎官中的下级官吏。由于章帝喜好儒术文学,赏识班固的才能,因此多次召他入宫廷侍读。章帝出巡,常随侍左右。奉献所作赋颂。对于朝廷大事,也常奉命发表意见,与公卿大臣讨论,曾参加论议对西域和匈奴的政策。
建初四年,章帝效法西汉宣帝石渠阁故事,在白虎观召集当代名儒讨论五经同异,并亲自裁决。其目的是广泛动员经今古文学派的力量,促进儒家思想与谶纬神学紧密结合,加强儒家思想在思想领域的统治地位。在这次会议上,班固以史官兼任记录,奉命把讨论结果整理成《白虎通德论》,又称《白虎通义》。
汉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年),大将军窦宪奉旨远征匈奴,班固被任为中护军随行,参预谋议。窦宪大败北单于,登上燕然山(今蒙古境内的杭爱山),命班固撰写了著名的燕然山铭文,刻石记功而还。班固与窦宪本有世交之谊,入窦宪幕府后,主持笔墨之事,关系更为亲密。永元四年,窦宪在政争中失败自杀,洛阳令对班固积有宿怨,借机罗织罪名,捕班固入狱。同年死于狱中。班固自幼聪慧,九岁能属文诵诗赋,十六岁入太学就读,所学无长师,不死守章句,只求通晓大义。及长,贯通群书,诸子百家之言无不穷究。在父亲的影响下研究史学。居丧在家时,着手整理父亲的《史记后传》,并开始撰写《汉书》。东汉明帝水平年间,有人告其私改作国史,被捕入狱。赖其弟班超奔走上书,其书稿遂送至京师。明帝阅后,很赏识班固的才学,召为兰台令史。后又迁为郎,典校秘书。至汉章帝建初七年(82)成《汉书》。继司马迁之后,整齐了纪传体支书的形式,并开创了“包举一代”的断代史体例,为后世“正史”之楷模。后从大将军窦宪攻匈奴,为中护军,窦宪因擅权被杀,班固因此受到牵连,被人陷害入狱,死于狱中。
班固还擅长作赋,撰有《两都赋》《汉书·苏武转》、《幽通赋》等。
^ 收 起
东汉史学家。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九岁能诵读诗赋,13岁时得到当时学者王充的赏识,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前后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穷究九流百家之言。建武三十年,其父班彪卒,自太学返回乡里。居忧时,在班彪续补《史记》之作《后传》基础上开始编写《汉书》,至汉章帝建初中基本完成。
明帝时,曾任兰台令史,与陈宗、尹敏、孟异共同撰成《世祖本纪》,升迁为郎,负责校定秘书。又与人共同记述功臣、平林、新市、公孙述事迹,作列传、载记二十八篇奏上。
章帝时,班固职位很低,先任郎官。建初三年(公元78年)升为玄武司马,是守卫玄武门的郎官中的下级官吏。由于章帝喜好儒术文学,赏识班固的才能,因此多次召他入宫廷侍读。章帝出巡,常随侍左右。奉献所作赋颂。对于朝廷大事,也常奉命发表意见,与公卿大臣讨论,曾参加论议对西域和匈奴的政策。
建初四年,章帝效法西汉宣帝石渠阁故事,在白虎观召集当代名儒讨论五经同异,并亲自裁决。其目的是广泛动员经今古文学派的力量,促进儒家思想与谶纬神学紧密结合,加强儒家思想在思想领域的统治地位。在这次会议上,班固以史官兼任记录,奉命把讨论结果整理成《白虎通德论》,又称《白虎通义》。
汉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年),大将军窦宪奉旨远征匈奴,班固被任为中护军随行,参预谋议。窦宪大败北单于,登上燕然山(今蒙古境内的杭爱山),命班固撰写了著名的燕然山铭文,刻石记功而还。班固与窦宪本有世交之谊,入窦宪幕府后,主持笔墨之事,关系更为亲密。永元四年,窦宪在政争中失败自杀,洛阳令对班固积有宿怨,借机罗织罪名,捕班固入狱。同年死于狱中。班固自幼聪慧,九岁能属文诵诗赋,十六岁入太学就读,所学无长师,不死守章句,只求通晓大义。及长,贯通群书,诸子百家之言无不穷究。在父亲的影响下研究史学。居丧在家时,着手整理父亲的《史记后传》,并开始撰写《汉书》。东汉明帝水平年间,有人告其私改作国史,被捕入狱。赖其弟班超奔走上书,其书稿遂送至京师。明帝阅后,很赏识班固的才学,召为兰台令史。后又迁为郎,典校秘书。至汉章帝建初七年(82)成《汉书》。继司马迁之后,整齐了纪传体支书的形式,并开创了“包举一代”的断代史体例,为后世“正史”之楷模。后从大将军窦宪攻匈奴,为中护军,窦宪因擅权被杀,班固因此受到牵连,被人陷害入狱,死于狱中。
班固还擅长作赋,撰有《两都赋》《汉书·苏武转》、《幽通赋》等。
^ 收 起
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历班彪、班固、班昭、马续而成书,洋洋洒洒,文采风流,记事准确,不偏不向,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历来为史家所推崇。中国五千年文化的接续性就体现在有一部贯穿的二十四史,而列朝正史都仿《汉书》体例,可见《汉书》之重。数不淸的典故出于其中,学术文章层出不穷……不读《汉书》,不知《汉书》的魅力。《汉书》一百二十卷,是由十二本纪、八表、十志和七十列传组成的。所记启于汉高祖,止於王莽,都是西汉一代的史实,所以叫断代史(表、志也有不限於西汉的,如古今人表就包括很多汉以前的人物,但这是个别的)。断代为史始于班固,以后列朝的所谓“正史”都沿袭汉书的体裁。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名士隐者,天文食货,百官群县,无所不有。
比价列表
1人想要1人拥有
公众号、微信群
缺书网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扫码进群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