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登 录

四部要籍注疏丛刊:孟子

四部要籍注疏丛刊:孟子
作者:(东汉)赵岐 等注
出版:中华书局 1998.6
页数:1162
定价:176.00 元
ISBN-10:710101870X
ISBN-13:9787101018707 去豆瓣看看 
00暂无人评价...
      孟子名轲,战国时邹人(今山东邹城市),大约生于公元前三八五年前后,卒于公元前三00年前后。孟子是战国时期杰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思想,成为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有权威的代表人物。在封建社会中,孟子被推崇为仅次于孔子的第二位圣人,号称“亚圣”。
      《四部要籍注疏丛刊:孟子》是研究孟子思想最直接、最可靠的材料。从汉代开始,研究《孟子》、为之注疏者,代不乏人,尤其是宋神宗熙宁年间《孟子》被尊奉为经书之后,注疏者更是日见其众。在数以千计的《孟子》研究著作中,受到人们一致赞誉的主要有三种,即东汉赵岐的《孟子章句》、南宋朱熹的《孟子集注》和清代焦循的《孟子正义》。另外,宋孙爽的《孟子注疏》和清代宋翔凤的《孟子赵注补正》也是较有影响的注本。下面分别略作介绍:
      《四部要籍注疏丛刊:孟子》成书之后,最初是作为诸子之书流传的。至秦始皇焚书坑儒时,孟子派的儒生也惨遭横祸,但《孟子》书却没受到什么损害,奇迹般地保存了下来。赵岐说:“孟子既没之后,大道遂绌。逮至亡秦,焚灭经术,坑戮儒生,孟子徒党尽矣。其书号为诸子,故篇籍得不泯绝。”(《孟子题辞》)到了西汉时代,《孟子》的地位稍有提高。汉文帝时曾一度把《孟子》立于学官,设置博士,称为传记博士。传记是经书的附庸,在古籍中其地位列于经、子之间。可见《孟子》在西汉初年的地位比之秦代有所提高。汉武帝即位之后,由于实行“罢黜百家,表章六经”的政策,只立五经博士而废置传记博士。《孟子》于是乎又从传记退回到诸子地位,终两汉之世也没有什么变化。由于《孟子》在汉代基本上是作为诸子之书流传的,所以研治《孟子》的人数不多,不象经书那样热门。两汉研治《孟子》的著作见于著录的,计有扬雄《孟子注》、程曾《孟子章句》、郑玄《孟子注》、高诱《孟子章句》、刘熙《孟子注》和赵岐《孟子章句》凡六家。至今,除赵岐《章句》外,其余几种皆已散佚,只有在清代的辑佚书中纔能窥见一些一残缺的片段。
      赵岐《孟子章句》是汉代《四部要籍注疏丛刊:孟子》研究之硕果仅存者,也是完璧流传至今的最早一部《孟子》注本,因此它是研究汉代孟子学的唯一可靠的资料,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比价列表价格走势
 商家评价 (25)折扣价格

24
当当缺货N个月
2天前更新

1人想要

公众号、微信群

缺书网
微信公众号
扫码进群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