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贝马斯与现代哲学的基本问题
作者:刘钢 著
出版:人民出版社 2008.6
页数:442
定价:52.00 元
ISBN-13:9787010069357
ISBN-10:7010069352
去豆瓣看看 导论
第一章 从康德走向黑格尔再回到康德
一、黑格尔的康德批判的后果之一
二、黑格尔的康德批判的后果之二
三、黑格尔的康德批判的后果之三
四、重新回到康德
第二章 重新解释马克思
一、认识批判
二、走向两种历史发展逻辑的统一
三、意识形态批判的批判
四、对目的合理性的交往行动和规范合理性的交往行动的区分
五、从物化批判到功能主义理性批判
第三章 韦伯、胡塞尔、维特根斯坦和伽达默尔的理论所展露的问题
一、综述
二、超越韦伯
三、现象学的真理论和社会构造理论批判
四、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批判
五、解释学批判
第四章 后形而上学思维中的道德理论
一、综述
二、改造规范伦理学
三、重建规范应用的逻辑
第五章 新亚里士多德主义的问题
一、新亚里士多德主义的起源及其谬误辨析
二、新亚里士多德主义的困境
第六章 法律不确定性与法律应用的适当性问题
一、综述
二、康德、霍布斯和卢曼等的法哲学批判
三、寻求最好的证明
四、走向程序性的法律商谈理论
第七章 重建商议政治
一、综述
二、商议政治的基本要素
三、商议政治的方法论
第八章 批评性展望:社会批判理论的未来
一、后形而上学思维的革命性
二、没有主体的互主体性:语用学的构成论(反实在论)的局限性
三、后现代主体性哲学对互主体性哲学的挑战
四、德里达解构主义道德观的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刘钢,1961年生,哲学博士,现为暨南人学哲学研究所、社会科学系副教授。1995年以来,先后发表了一系列有关哈贝马斯、康德、黑格尔、德里达的哲学的学术论文。主要有《康德历史哲学的内在性质和特点》(《复旦学报》1995年第4期)、《康德目的论思想的精神原则及其时代意义》(《哲学研究》1996第4期)、《一种从黑格尔元批判出发的认识批判:评哈贝马斯的社会批判理论对知识与人类兴趣的关系的理解》(《复旦学报》1998年第6期)、《超越自由主义和共和主义——哈贝马斯的程序民主》(《现代哲学》2004年第3期)等。
《哈贝马斯与现代哲学的基本问题》一方面通过把哈贝马斯的哲学置于康德、黑格尔、马克思、韦伯、伽达默尔和维特根斯坦的思想背景下,具体探讨了他的哲学与现代哲学的去先验化、意识哲学向语言-交往哲学(批判的意义理论)的转化、哲学的社会批判功能等问题的关系;另一方面,通过把哈贝马斯的哲学与新亚里上多德主义、卢曼、德沃金、达尔和德里达等人的思想进行比较,对他的伦理学、法哲学和政治哲学的特点做了详尽的分析。现代哲学由于哈贝马斯的理论贞献而变得不同,他的交往行动理论或互主体性哲学对传统的意识哲学的批判,是与分析哲学对心理主义认识论的批判具有同等重要意义的现代哲学的理论革命。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