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中国哲学登场了?:李泽厚2010谈话录
作者:李泽厚,刘绪源 著
出版: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5
页数:189
定价:26.00 元
ISBN-13:9787532753376
ISBN-10:7532753379
去豆瓣看看 01 现代哲学还剩下什么
广义的形而上学与狭义的形而上学
从理念,到生活,到解构
欣赏两位中国海德格尔专家的话
巫史传统与“为王先驱”
“情本体”与哲学
02 我的学术思想的三个阶段
靠自学,要善于判断
喜欢看书,不喜欢写书
当时我才二十几岁,哪敢自称一派
写康德,其实在表达自己的哲学
从文体上看,《己卯五说》是最好的
命运,情感,人性,偶然
03 谈谈几本书
第六版《批判》增补了“德国思想史的严重教训”
那时文艺批评的灵魂式人物
“哲学研究”与“哲学创作”
救亡压倒启蒙:最早出现于《中国近代思想史论》
陈寅恪治史,所用材料也是不多的
《美的历程》每章每节都有新东西
搞文艺批评,主要应靠感觉
做学问,不论是谁,都是要下死功夫的
《漫述庄禅》发表后,钱学森专门来看我
当年的“文化热”都是反传统的
钱穆、梁漱溟更能抓住中国文化的要害
短期饥饿受得了,长期饥饿吃不消
历史的“积淀”,是我所有研究环绕的“同心圆”的圆心
04 关于“情本体”
哲学研究什么
关于“外星人”的三段论
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哲学,已经都关注个体了
“情本体”颠覆了几千年的传统哲学
“情本体”以中国传统为基础,却是一种世界性视角
05 汉字与历史经验
“结绳记事”就是最初的历史记录
命名:走向历史经验
“度”是经验性的,与人类生存直接有关
康德研究新动向
D6 《红楼梦》与“乐感文化”
可以有两种《红楼梦》
小说阅读中的文化一心理结构
琐屑日常细节与“乐感文化”
07 当“情本体”面对基督教精神
“人类中心说”是西方传统
中国要哪种现代性
人总要寻找信仰
08 人性能力、人性情感与善恶观念
政治、军事和文化充满偶然,经济有某种“必然”
道德二分:社会性道德与宗教性道德
道德行为由人性能力、人性情感和善恶观念组成
康德高于休谟
康德的理性命令与基督教的上帝之爱
心理本体:理性内构(认识)、理性凝聚(道德)、理性融化(审美)
09 文章上的追求及其他
把意思表达出来,容易使人了解
没有新意就不要写文章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人全面发展,这包括片面发展独特的潜能
生物科学不发展,美感讲不清
对自己讲过的话负责
【附录】2010年访谈选
八十李泽厚:寂寞的先知
时代和它的李泽厚 《南方人物周刊》编辑部
寂寞思想者卫毅
我现在是静悄悄地活着,
也准备静哨悄地死掉卫毅、施雨华工
警惕民族主义与民粹主义合流易中天
改良不是投降启蒙远未完成萧三匝
李泽厚,当代著名哲学家、美学家和思想学家,湖南长沙人,生于1930年6月,195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美国科罗拉多学院荣誉人文学博士。李泽厚的《美的历程》、《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等著作影响极大,从者甚众,人称“青年导师”。90年代,李泽厚客居美国,出版了《论语今读》、《世纪新梦》、《己卯五说》等著作,对中国未来的社会建构给予沉甸甸的人文关怀。他提出的“主体性实践哲学”、“心理积淀说”、“情本体”、“偶然性(命运)”、“后马克思主义”、“儒学四期说”等观点对中国近几十年的社会文化和思想产生了很大影响。 李泽厚继1988年当选巴黎哲学院院士之后,2010年出版的以权威和标准严格著称的《诺顿理论和批评选集》(第二版),他的著作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休谟、康德、莱辛、黑格尔等大哲学家的代表作一起入选。李泽厚是美学、马克思主义和身体理论这三种类别目录下唯一的非西方哲学家。
刘绪源,学者、作家、评论家,文汇报“笔会”主编,高级记者,对现代文学、哲学、儿童文学等多重领域有研究和著作,代表作有《解读周作人》等。
当代学者李泽厚是中国屈指可数的原创型思想家,自五十年代开始研究近代思想史、美学、哲学,成果卓著,影响力巨大,八十年代达到高峰,他的著作《批判哲学的批判》《美的历程》,近代思想史论〉《历史本体论》等影响了一个时代的学术和文化走向,虽然九十年代以后到美国任教,逐渐淡出学术界,但时代并没有将其遗忘,他也时时观察着中国的现况。近几年每年回国小住,通过和媒体、学界或深或浅的对话,表达他对时代的理解和预言。《该中国哲学登场了?:李泽厚2010谈话录》荟萃他最近5年与各界学者、媒体的优质谈话录,全面回顾李泽厚的思想起源、学术渊源,充分反映他的学术创建和独特性,同时也是一个富有强烈个性的学者的侧面写照。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