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感觉派小说选(修订版)
目 录内容简介
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第一个具有现代主义成分的流派是创造社。它的成员接受德国表现派的影响,强调“艺术是表现,不是再现”①,并按照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来写潜意识、性心理和变态心理,创作了《Lobenicht的塔》《叶罗提之墓》《喀尔美萝姑娘》《青烟》《木犀》等短篇小说。在一部分作品(如《残春》《阳春别》)中,还片断地运用了意识流手法②。虽然如此,创造社主要还是一个浪漫主义的流派,它的现代主义成分仍然依附于浪漫主义而存在。真正在小说创作领域把现代主义方法向前推进并且构成了独立的小说流派的,是20世纪20年代末期到30年代初期的刘呐鸥、施蛰存、穆时英等人——这就是当时所称的“新感觉派”。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