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序
序
前言
1 导论
致谢
2 研究蛋白质定向、转位和转运的方法
2.1 引言
2.2 细胞内研究:对整个细胞和亚细胞器的脉冲跟踪研究
2.2.1 细菌
2.2.2 真核细胞
2.2.3 小结:细胞内研究
2.3 遗传学方法
2.3.1 细菌
2.3.2 真核细胞
2.3.3 小结:遗传学方法
2.4 研究转运和运输体外方法
2.4.1 转运进入膜囊泡
2.4.2 光致交联和荧光技术用于检测转运过程
2.4.3 蛋白质转运的重新构建
2.4.4 蛋白质向脂囊泡中的转运
2.4.5 利用经透化处理的细胞检测核运输
2.4.6 高尔基体运输系统的重建
2.4.7 小结:体外转运和运输的研究
2.5 细胞生物学技术
小结:细胞生物学技术
2.6 致谢
2.7 参考文献
2.8 推荐读物
3 定向序列
3.1 概要
3.2 信号肽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被发现
3.3 定向分泌蛋白的信号肽
3.3.1 Sec信号肽具有三个不同的区域
3.3.2 细菌脂蛋白具有不同的c区
3.3.3 Tat信号肽在n区含有一个RR基序
3.3.4 信号肽被各种蛋白酶降解
3.4 含有碱性残基串的核输入、输出信号
3.5 线粒体输入信号介导蛋白质通过双层线粒体膜
3.5.1 基质输入信号形成带正电荷的两性a螺旋
3.5.2 分选到膜间隙的蛋白质依赖于双重分选信号
3.6 两种过氧化物酶体输入信号
3.7 叶绿体基质和类囊体输入信号
3.7.1 基质定向信号(“转运肽)缺乏酸性氨基酸但富含羟基化氨基酸
3.7.2 类囊体输入定向肽类似于细菌的信号序列
3.8 蛋白质的定位可以被准确预测
3.8.1 利用定向信号的预测效果较好,但只能检测到部分信号
3.8.2“综合预测方法可以预测许多不同的亚细胞定位,但在整体预测准确性方面表现不佳
3.8.3 蛋白质定位有时可通过“系统发育谱进行预测
3.9 参考文献
4 细菌蛋白质的输出
4.1 引言
4.2 蛋白质向细菌转运酶的定向转运
4.2.1 共翻译转运和翻译后转运
4.2.2 SRP和SecB途径在移位酶处交汇
4.2.3 小结:细菌蛋白质转运中的移位酶
4.3 移位酶——一种多亚基整合膜蛋白复合体
4.3.1 SecA水解ATP为细菌蛋白质输出提供能量
4.3.2 异源三聚体SecYEG复合体形成蛋白引导通道核心
4.3.3 蛋白质的有效输出需要第二种异源三聚体整合膜蛋白复合体
4.3.4 蛋白质转运机制在细菌、古细菌和真核生物中的保守性
4.3.5 折叠氧化还原蛋白的转运
4.3.6 小结:移位酶——一种多亚基整合膜蛋白复合体
4.4 蛋白质输出的能量学
4.4.1 ATP驱动蛋白质转运的机制
4.4.2 质子动力势驱动转运的机制
4.4.3 小结:蛋白质输出的能量学
4.5 历史注释
4.5.1 历史注释1
4.5.2 历史注释2
4.5.3 历史注释3
4.6 参考文献
4.7 推荐读物
5 在内质网膜上蛋白质的分选
5.1 引言
5.2 一般原理
5.3 蛋白质向内质网膜的定向转运
小结:蛋白质向内质网膜的转运
5.4 蛋白质跨越内质网膜的转运
5.4.1 转移位点的特性被揭示:转运体
5.4.2 小结:蛋白质跨越内质网膜的转运
5.5 转运体的组成和结构
5.5.1 转运体的主要组成
5.5.2 转运体的辅助组分及其化学计量
5.5.3 转运体水孔的特性
5.5.4 小结:转运体的组成和结构
5.6 内质网膜上转运体的功能
5.6.1 哺乳动物细胞中的共翻译转运
5.6.2 酵母中的共翻译和翻译后转运
5.6.3 新生肽的加工和折叠
5.6.4 膜蛋白的整合
5.6.5 反向转运和蛋白质降解
5.6.6 小结:内质网膜转运体的功能
5.7 转运的调节
5.7.1 核糖体-转运体的合作和协调
5.7.2 动力学
5.7.3 方向性和能量需求
5.7.4 转运体的装配、修饰和翻转
5.7.5 小结:转运的调节
5.8 结论
5.9 历史注释
5.9.1 历史注释1
5.9.2 历史注释2
5.9.3 历史注释3
5.10 参考文献
6 膜蛋白向细菌和内质网膜的插入
6.1 膜蛋白
小结:膜蛋白
6.2 从胞质到膜
小结:从胞质到膜
6.3 直接插入膜与通过移位酶介导插入膜
小结:直接的膜插入与移位酶介导的膜插入
6.4 跨膜螺旋的膜锚定和定向
6.4.1 单次跨膜蛋白
6.4.2 小结:单次跨膜蛋白
6.4.3 多次跨膜蛋白
6.4.4 小结:多次跨膜蛋白
6.5 跨膜螺旋的分子内和分子间捆绑
小结:跨膜螺旋的分子内和分子间捆绑
6.6 历史注释
6.6.1 历史注释1
6.6.2 历史注释2
6.6.3 历史注释3
6.7 参考文献
6.8 推荐阅读
7 原核和真核生物中二硫键的形成
7.1 二硫键:纽带键
小结:二硫键:纽带键
7.2 体内二硫键的形成
7.2.1 大肠杆菌周质中二:硫键的形成
7.2.2 真核生物二硫键的形成
7.3 对二硫键形成的全面总结
7.4 参考文献
7.5 推荐阅读
8 蛋白质的解折叠反应
8.1 引言
8.2 UPR的输出
8.2.1 LIPR重构分泌途径以克服内质网胁迫
8.2.2 与内质网有关的降解
8.2.3 小结:LJPR的输出
8.3 酵母中的UPR信号通路
8.3.1 利用遗传学方法鉴定信号组分
8.3.2 Irelp是未折叠蛋白感受器
8.3.3 当内质网受到胁迫时JtA(]mRNA被剪接
8.3.4 Irelp和tRNA连接酶组成一种非传统的剪接装置
8.3.5 在未受胁迫的细胞中}Iaclp的翻译被减弱
8.3.6 小结:酵母中的LIPR信号通路
8.4 哺乳动物中的UPR信号通路
8.4.1 哺乳动物细胞uPR中的效应物
8.4.2 内质网中未折叠蛋白引起的生理反应
8.4.3 小结:哺乳动物中的LJPR信号通路
9 蛋白质输出途径的质量控制:内质网与胞质中蛋白酶体间的联系
10 蛋白质向线粒体的转运
11 叶绿体蛋白质的输入和分选
12 蛋白质向过氧化物酶体的输入
13 核胞质运输
14 蛋白质向酵母液泡中的转运
15 分泌途径
16 囊泡转运
17 结论和展望
致谢
索引
彩图
^ 收 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