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前言
缩略语
1引言
1.1 术语
1.2 微阵列芯片设计和发展
2 应用
2.1 科学问题
2.2 制药应用
2.3 生物技术公司的需求
3 技术
3.1 蛋白质微阵列芯片
3.1.1 基因和蛋白的表达
3.1.2 蛋白质技术:从分子到生物芯片
3.1.3 蛋白质芯片
3.2 核酸微阵列芯片
3.2.1 杂交探针
3.2.2 微量RNA:处理方法
3.2.3 DNA微阵列芯片的生产
3.3 微阵列芯片的检测
3.3.1 光和辐射
3.3.2 荧光素
3.3.3 高能激光
3.3.4 微阵列芯片扫描仪:工作模式
3.3.5 微阵列图像的工作模式
3.3.6 动态范围
3.3.7 像素点和样品点
3.4 微阵列芯片的信号标记系统
3.4.1 酪胺酸信号放大
3.4.2 分枝状分子
3.4.3 量子点
3.4.4 化学发光
3.4.5 放射性
3.4.6 时间分辨荧光
4 设备与软件
4.1 微阵列芯片点样仪
4.1.1 机械接触点样
4.1.2 压电分配器技术
4.1.3 网格和样品点
4.2 数字化:微阵列芯片扫描仪
4.2.1 微阵列芯片成像仪
4.2.2 微阵列芯片扫描仪
4.3 微阵列芯片软件和文档
4.3.1 微阵列芯片实验文档
4.3.2 实验设计
4.3.3 结果验证
4.3.4 微阵列芯片软件
4.3.5 表达数据的比较
4.3.6 进一步分析
4.4 微阵列芯片技术所需的其他实验仪器和必需品
4.4.1 耗材和配件
4.4.2 其他有用的实验室仪器
4.5 超净间
4.5.1 超净等级
4.5.2 洁净间系统
5 微阵列芯片实验操作
5.1 核酸的分离和制备
5.1.1 RNA抽提
5.1.2 真核mRNA抽提
5.1.3 细菌mRNA抽提
5.1.4 借助于cDNA合成的样本制备
5.1.5 DNA生物芯片的杂交
5.1.6 用T7一RNA聚合酶预放大
5.1.7 微阵列样本的制备
5.1.8 定量、检验和可靠性
5.1.9 样本杂交
5.1.1 0聚赖氨酸包被
5.2 蛋白质芯片的操作步骤
5.2.1 蛋白质微阵列芯片的缓冲液
5.2.2 用抗体验证
5.2.3 蛋白激酶芯片:用33P验证
6 高通量筛选
6.1 实验室自动化
6.1.1 实验室自动化软件
6.1.2 样本制备
6.1.3 分析和报告
6.2 药靶筛选
6.3 临床化学和基因筛查
7 数据库和专利
7.1 数据库研究
7.2 专利
7.2.1 专利研究
7.2.2 专利保护技术
7.3 注册商标
8 未来展望
8.1 技术发展
8.2 需求分析
8.3 结语
9 附录
9.1 常用缓冲液
9.1.1 点样和冲洗缓冲液
9.1.2 封闭液
9.1.3 杂交液
9.2 寡核苷酸退火温度的计算公式
9.2.1 15碱基以下寡核苷酸的公式
9.2.2 20~70碱基以下寡核苷酸的公式
9.3 摩尔单位和计算方法
9.3.1 摩尔定义
9.3.2 摩尔质量和摩尔浓度定义
9.3.3 核酸皮摩尔量
9.3.4 道尔顿单位定义
9.3.5 蛋白和多肽的皮摩尔量
9.4 微阵列芯片上点表面积的计算
9.5 微阵列芯片点密度的计算
9.5.1 中心距点密度
9.5.2 单位平方厘米的点数
9.6 荧光分子或靶密度的计算
公司列表
网站链接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