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昨天
作者:杜高 著
出版: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04.1
丛书:百年人生丛书
页数:239
定价:15.00 元
ISBN-10:7530207121
ISBN-13:9787530207123
去豆瓣看看 第一章 《杜高档案》的出现(1998)
一 世纪末的奇事
二 告别劳改农场
三 南京街头惊心动魄的一幕
第二章 肃反运动(1955-1956)
一 胡风事件给我带来灾难
二 隔离审查
三 所谓“小家庭”集团
四 审讯:专家组的“谈话”
五 斗争会
查看完整 杜高,著名戏剧影视评论家。1930年生于湖南长沙,幼年受进步文化影响,十二岁参加抗日救亡演剧活动,后进报社工作,开始写作。
新中国成立后,发表文艺评论、通讯报告和剧本若干。十九岁出版第一本文艺评论集,二十岁起任专业编剧。1955年牵涉于胡风案,之后二十四年间历经坎坷,直至1979年平反改正,调回中国剧协工作。
先后担任中国戏剧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国戏剧出版社总编辑、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当代电视》主编、中国文联全委等职,并从事电视艺术评论工作。1995年离 休。
主要作品有:话剧《向三八线前进》《我会拿起枪来的》,文艺评论集《战斗和战斗者》《转折与前进》等。
这是我国当代所见散落于民间最为完整的个人档案,其研究价值自不待言。
而面对这厚厚六册记录了自己饱经政治磨难的原始文本,杜高先生何以言说?
一页页交代、检讨、认罪书;一页页检举、批判、劳教表……二十四年的青春与生命,就在这一页页的档案中流逝。
直面昨天,情何以堪? 难得杜高先生以宽厚之胸襟、平实之文笔,将那不堪回首的故人、往事一一道来,为今人,也为后人,解读着这部已属“文物”的“私家绝密”。其翔实的人生追述,冷峻的心灵拷问,清醒的历史意识,使我们看到中国一代知识分子的历史命运,看到他们在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民主进程中做出了怎样的牺牲。
而这一切,都是为了明天。
第一章 《杜高档案》的出现(1998)
一 世纪末的奇事
二 告别劳改农场
三 南京街头惊心动魄的一幕
第二章 肃反运动(1955-1956)
一 胡风事件给我带来灾难
二 隔离审查
三 所谓“小家庭”集团
四 审讯:专家组的“谈话”
五 斗争会
六 我的“历史罪证”
七 徐光霄的批示和肃反结论
第三章 反右运动(1957-1958)
一 风暴前夜
二 吴祖光突然民了戏剧界最大的右派
三 致陆定一的信
四 我被埋葬在大批判的烈焰里
五 1958年4月18日
第四章 劳动教养(1958.4-1969-11)
第五章 我和我的朋友们
附录
^ 收 起 杜高,著名戏剧影视评论家。1930年生于湖南长沙,幼年受进步文化影响,十二岁参加抗日救亡演剧活动,后进报社工作,开始写作。
新中国成立后,发表文艺评论、通讯报告和剧本若干。十九岁出版第一本文艺评论集,二十岁起任专业编剧。1955年牵涉于胡风案,之后二十四年间历经坎坷,直至1979年平反改正,调回中国剧协工作。
先后担任中国戏剧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国戏剧出版社总编辑、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当代电视》主编、中国文联全委等职,并从事电视艺术评论工作。1995年离 休。
主要作品有:话剧《向三八线前进》《我会拿起枪来的》,文艺评论集《战斗和战斗者》《转折与前进》等。
这是我国当代所见散落于民间最为完整的个人档案,其研究价值自不待言。
而面对这厚厚六册记录了自己饱经政治磨难的原始文本,杜高先生何以言说?
一页页交代、检讨、认罪书;一页页检举、批判、劳教表……二十四年的青春与生命,就在这一页页的档案中流逝。
直面昨天,情何以堪? 难得杜高先生以宽厚之胸襟、平实之文笔,将那不堪回首的故人、往事一一道来,为今人,也为后人,解读着这部已属“文物”的“私家绝密”。其翔实的人生追述,冷峻的心灵拷问,清醒的历史意识,使我们看到中国一代知识分子的历史命运,看到他们在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民主进程中做出了怎样的牺牲。
而这一切,都是为了明天。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