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代序
序
第一章 佛教的输入和早期传播
第一节 日本古代社会和文化
一、日本的自然环境及其与大陆的交通路线
二、佛教传入前的日本社会
三、中日交往和日本文化
第二节 佛教传人日本
一、佛教传入日本的时间
二、佛教初传情况
第三节 圣德太子与佛教
一、圣德太子及其主要政绩
二、圣德太子摄政时期的佛教
三、圣德太子的《三经义疏》
第四节 大化革新以后的佛教
一、大化革新以后佛教的概况
二、僧官的设置
三、东大寺和国分寺
四、奈良时代的寺院及其经济
五、僧尼令
六、僧人参政
第五节 奈良佛教六宗
一、三论宗和成实宗
二、法相宗和俱舍宗
三、华严宗
四、鉴真东渡和律宗
第二章 平安时代的佛教
第一节 平安时期的社会与佛教
一、平安时代的社会
二、光仁、桓武天皇对佛教界的整顿
三、佛教概况
第二节 最澄和日本天台宗
一、中国的天台宗及其在日本的初传
二、最澄出家修行和入唐求法
三、日本天台宗的创立和有关争论
四、圆仁和圆珍
五、日本天台宗的特色
第三节 空海和日本真言宗
一、空海的生平和入唐求法
二、真言密教的教义体系
三、空海以后的日本真言宗
第四节 净土信仰的兴起
一、净土信仰及其在日本的早期传播
二、天台宗与净土信仰
三、源信及其《往生要集》
四、良忍的“融通念佛”
五、贵族的净土信仰
第五节 佛教与日本民族的神道信仰
一、“神悦佛法”——神宫寺的建立和神前读经
二、从称神是“菩萨”到“本地垂迹”说的提出
第三章 镰仓时代日本民族佛教的形成
第一节 镰仓社会与佛教
一、镰仓武士政权和社会
二、镰仓时期的文化
三、佛教概况
第二节 源空和日本净土宗
一、源空简历
二、源空的净土教说——日本净土宗的基本教义
三、源空死后的净土宗
第三节 亲鸾和日本净土真宗
一、亲鸾的生平
二、净土真宗的教义
三、真宗教团及其分派
第四节 一遍和时宗
一、一遍的生平
二、时众与时宗
三、时宗的教义
四、时宗的分派
第五节 日中两国禅僧和日本临济宗(上)
一、中国禅宗在日本的初传
二、荣西和《兴禅护国论》
三、辨圆圆尔和临济宗在京都的传播
四、心地觉心
第六节 日中两国禅僧和日本临济宗(下)
一、兰溪道隆及其临济禅法
二、短期旅日传禅的兀庵普宁
三、大休正念、西硐子昙
四、无学祖元及其门下
五、作为“元使”赴日的临济禅僧一山一宁
六、应、灯、关——日本临济宗主流派的奠基人
第七节 道元和日本曹洞宗
一、道元的生平
二、道元的禅法思想
三、莹山绍瑾和曹洞宗的发展
第八节 日莲和日莲宗
一、日莲的生平和艰难的创教生涯
二、日莲宗的教义
三、日莲的弟子和日莲宗的早期门派
第九节 旧佛教中的新气象和天台、真言二宗的神道
一、奈良诸宗的学僧
二、律宗的复兴——北京律和南京律
三、天台宗及其“山王神道”
四、真言宗及其两部神道
第四章 室町至织田、丰臣时期的佛教
第一节 室町至织田、丰臣时期的社会和佛教
第二节 五山十刹和五山文学
一、禅宗五山十刹和所谓“林下派”
二、五山文学
第三节 真宗和日莲宗
一、莲如与真宗
二、“一向一揆”——真宗武装斗争
三、日莲宗和“法华一揆”
第五章 德川时代的佛教
第一节 德川幕府时代的社会和佛教
第二节 佛教法规和制度
一、佛教寺院本末制度和寺院法规的确立
二、寺院证明书、户籍和寺檀制度
第三节 各宗的传教、教育和佛学研究
一、日莲宗
二、真言宗
三、净土宗
四、华严宗
五、净土真宗
六、临济宗
七、曹洞宗
八、天台宗
九、隐元隆琦和黄檗宗
第四节 佛教世俗化的理论和儒、神道学者的排佛论
一、佛教世俗化理论
二、儒家和神道学者的排佛论
第六章 日本近现代的佛教
第一节 明治维新以后的日本佛教
一、从明治维新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日本社会与佛教
二、“神佛分离”与“废佛毁释”
三、佛教教团的改革和社会活动
四、从中日甲午战争到日俄战争
五、大正时期的民主运动和佛教界
六、佛教界的思想动向
七、战争体制下的日本佛教
八、近代以后日本的佛教研究
第二节 战后的日本佛教
一、战后日本传统佛教概况
二、新兴宗教
三、创价学会
四、灵友会和立正佼成会
五、战后日本的佛教研究
附录一 日本佛教史大事年表
附录二 主要参考书目
附录三 日本国县名对照表
^ 收 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