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语言以篇为本位:“过程一维度”模式概说
1 引言
2 语篇和语言:沿革小引及本书的基本观点
2.1 我国的语篇研究
2.2 从语言级阶理论看语言和语篇的关系
3 词一篇连续体
4 字的系统特征
5 词的基本特征
5.1 词的定义
5.2 词的构成
6.语言过程与过程一维度模式
6.1 问题的提出
6.2 选择
6.3 过程一维度模式
7.小结
第二章 词汇的概念意义系统:词义形成的认知机制及其系统网络关系
1 引言
2 经验范畴词义化过程的认知描述
3 从词串和词族看经验范畴和词义范畴的同步扩展
4 实词词类、词义特征及词义范畴
5 虚词的衔接特征:逻辑关系语义特征
6 小结
第三章 代词系统:代词的跨句信息功能属性概说
1 引言
1.1 基本主旨
1.2 问题的重新提出
1.3 解决方案
2.代词立类的理论依据以及代词的范围
2.1 代词立类的理论依据和代词的基本特征
2.2 汉语代词系统的范围及其过渡状态
3 汉语代词系统的功能分类
3.1 代词的特指性
3.2 从信息价值看代词的分类
4.汉语代词系统的语篇语用功能
4.1 从使用频率看现代汉语代词的语类和语体特征
4.2 汉语代词系统的历时语用模式
5.余论:语义特征的转化、语法化的本质及其他
第四章 词汇的评价语义系统
1 引言
1.1 基本议题
1.2 理论简介及相关问题
2 态度语义特征的分类描述
2.1 词语的情感特征
2.2 词语的判断特征
2.3 词语的鉴赏特征
3.介入和级差系统
3.1 介入系统
3.2 级差系统以及介入级差实例分析
4 态度级差现象的原型分析
5 余论:词义演进与褒贬语义特征的历时积淀
第五章 词汇的权势语义特征及其相关范畴
1 引言
2 权势性的意义及其分类:权势性=正式性+级差特征
3 正式性与级差特征
4 权势性与音节和语素
5 语素和正式性的关系
6 权势性与词类
7 权势性与评价特征
8 小结
第六章 词组和短语
1 引言
2 指示语和数量语
2.1 特指语和非特指语
2.2 非特指语和数量语
2.3 非基本指示语
2.4 小结
3 客观特征语及其和主观特征语的关系
4 类别语及其主要次类
5 事物语、“的”字结构及限定
6 除动词词组以外的其他词组和介词短语
6.1 数量词组和形容词词组
6.2 副词词组、介词词组和介词短语
第七章 动词词组及其连带范畴和范围范畴:从词组成分到句子成分
1 引言
2 能愿范畴和级差性
2.1 能愿助动词和能愿范畴
2.2 极差性范畴
3.基本事件的连带范畴和关联范畴:总体理论描述
3.1 连带范畴和关联范畴的特征及其分类
3.2 连带范畴的范围及其依据
4 基本事件的连带范畴:辅佐类连带成分
4.1 时间范畴
4.2 方式和效果范畴
5.基本事件的跨级类连带范畴:关联范畴
5.1 处所、跨度和伴随类跨级连带范畴
5.2 起因和角色类跨级连带范畴
5.3 方式和角度类跨级连带范畴
5.4 基本事件的关联范畴:范围
5.5 基本事件连带范畴及其相关范围范畴小
第八章 现代汉语的时间意义及其时制系统
1 引言
2 以言语事件为参照确立的3种基本时间及其表达
3 以“±现在”为着眼点的9个时间范畴及其表达
4 其他24种时间意义及其表达
5 结束语:现代汉语的时制及其时间语义范畴
附录:与杨国文模式的对应关系
第九章 小句:及物性及主语和主语结构
1 引言
2 与及物性有关的基本问题
3 小句的语法形式范畴:主语结构和主语
3.1 汉语的主题研究:沿革小引
3.2 系统功能语法的及物性及其参与者系统
3.3 小句的主语和主语结构:语法形式范畴
3.4 汉语句子的主语系统
3.5 主语和主题的关系
3.6 余言:谓语系统
参考文献
摘要
鸣谢
^ 收 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