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政策法规篇
1.为什么要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2.什么时候开始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3.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如何组织实施
4.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实施进程
5.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对现有地形图有什么影响
6.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与现行参心坐标系有什么不同
7.坐标转换采用什么模型
8.各省在ITRF框架下及WGS84下的大地控制网坐标是否可视为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下的成果
9.基于ITRF97后的ITRF框架完成的定位是否需要转换到ITRF97框架中
10.GPSC级网如何转换到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11.相对独立的平面坐标系是否需要转换
12.相对独立的平面坐标系如何建立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联系
13.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后投影方式有无改变
14.已毁坏的控制点坐标成果是否仍然有用
15.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后现有坐标系下的测绘产品是否废止
16.使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有哪些保密规定
17.测绘成果的密级划分
18.保密期限的规定
19.使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下的成果有什么具体规定
20.关于测绘成果无偿提供和有偿使用的规定
21.地图的管理
22.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启用后对外提供哪些测绘成果
23.测绘部门对外提供哪些技术支持和技术服务
第二部分 坐标系统篇
24.坐标系
25.地理坐标
26.参考系
27.参心坐标系
28.总地球椭球和参考椭球
29.水准面与大地水准面
30.椭球的定位和定向
31.大地原点
32.1954年北京坐标系
33.1980西安坐标系
34.新1954年北京坐标系
35.国家天文大地网
36.地心坐标系
37.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38.WGS84坐标系
39.大地原点和坐标系原点的区别
40.国际地球参考系
41.坐标参考框架
42.历元
43.国际地球参考框架
44.ITRF 2000框架定义
45.ITRF 2005框架定义
46.ITRF框架之间的关系
47.参考系与参考框架间关系
48.2000国家大地控制网
49.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
50.连续运行参考站
51.中国地壳运动GPS观测网络工程
52.GPSA、B级网
53.GPS一、二级网
54.海洋测量大地控制网
55.相对独立的平面坐标系
56.相对独立的平面坐标系的建立
57.平面直角坐标系
58.高斯平面直角坐标
59.高程系统
60.高程基准面
61.1956年黄河高程基准
62.1985国家高程基准
63.水准原点
64.GPS水准
65.CQG2000似大地水准面
第三部分 地图制图篇
66.地图
67.地图性质
68.地图功能
69.地图类型
70.地图比例尺
71.主比例尺
72.局部比例尺
73.地图要素
74.地图分幅
75.地图精度
76.地图符号
77.符号几何类别
78.符号比例类别
79.地图色彩
80.地图注记
81.普通地图
82.地形图
83.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
84.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
85.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的使用
86.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新旧图幅编号之间的转换
87.普通地理图
88.专题地图
89.专题地图类型
90.专题地图特点
91.影像地图
……
第四部分 空间数据篇
附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