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全球化语境中的大学语文教育
第一编 在比较中认知中国文学
一、长相思(李白)
十四行诗·第一三○首(莎士比亚)
含蓄蕴藉的汉诗
二、水浒传(节选)(施耐庵)
鲁滨孙漂流记(节选)(笛福)
刻画英雄群像的古典小说
三、四郎探母(张君秋等)
玩偶之家(节选)(亨利克·易卜生)
虚拟、清醒的中国戏曲
四、梅圣俞诗集序(欧阳修)
诗学(亚里士多德)
散珠碎玉般的古代文论
第二编 跨文化的文学现象
第一辑 意义
一、女娲造人等传说(《山海经》等)
普罗米修斯的传说(希腊神话)
自我认知:我从哪里来?
二、沙弥思老虎(袁枚)
腓力与绿鹅(薄伽丘)
生命意识:扼杀不了的人性
三、毛大福(蒲松龄)
野性的呼唤(节选)(杰克·伦敦)
生命意识:反思野性
四、耙耧天歌(节选)(阎连科)
百年孤独(节选)(加西亚·马尔克斯)
生命意识:人间鬼域
五、金锁记(节选)(张爱玲)
查特莱夫人的情人(节选)(戴·赫·劳伦斯)
生命意识:性的压抑和觉醒
六、木兰诗(北朝民歌)
熙德(节选)(高乃依)
家国情怀:女性的责任
七、乡愁(余光中)
无题(蒲宁)
家国情怀:难遣的乡愁
八、水调歌头(苏轼)
对月(歌德)
家国情怀:月的寄托
九、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冯梦龙)
舞姬(森鸥外)
生死爱情:弱女痴情
十、梁山伯与祝英台(越剧节选)(袁雪芬范瑞娟徐进)
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莎士比亚)
生死爱情:婚姻自主意识
十一、长恨歌(白居易)
相思把我一点一滴耗尽(彼特拉克)
生死爱情:嗟叹不足咏歌之
十二、狂人之细布(释慧皎)
皇帝的新装(安徒生)
人生百态:“高贵”者的丑态
十三、钱神论(节选)(鲁褒)
雅典的泰门(节选)(莎士比亚)
人生百态:金钱的诱惑
第二辑 方法
十四、画中女(杜荀鹤)
皮格马利翁的故事(奥维德)
托寓理想的变形
十五、促织(蒲松龄)
变形记(节选)(卡夫卡)
揭示异化的变形
十六、孔雀东南飞(汉乐府)
特利斯当与伊瑟(节选)(贝迪耶)
悲剧的理想化结局
十七、雷峰塔(节选)(方成培)
拉米亚(节选)(济慈)
十八、一千零一夜(节选)(阿拉伯民间故事)
豆棚闲话(节选)(艾衲居士)
大故事套小故事的框架结构
十九、淌来儿(云南民间故事)
魔鬼的三根金发(《格林童话》)
峰回路转的情节波折
二十、爬满青藤的木屋(节选)(古华)
第四十一个(节选)(拉夫列尼约夫)
毕现人性的“原始”环境
二十一、永远的门(邵宝健)
最后的长春藤叶(欧·亨利)
出人意料的结尾
第三编 中外文学的相互影响
一、出车(《诗经》)
家持歌(《万叶集》)
万古诗源本同根
二、灰阑记(节选)(李潜夫)
高加索灰阑记(节选)(布莱希特)
彰显母爱的“灰阑
三、赵氏孤儿(节选)(纪君祥)
中国孤儿(节选)(伏尔泰)
“搜孤救孤”见仁义
四、长干行(李白)
少女(庞德)
李杜文章“意象”在
五、几条禁例(庞德)
文学改良刍议(胡适)
为我所用的“拿来主义”
六、沉默(安德列耶夫)
药(鲁迅)
别样的阴冷与深沉
七、我自己的歌(节选)(惠特曼)
天狗(郭沫若)
直抒“自我”的歌唱
八、琼斯皇(节选)(尤金·奥尼尔)
原野(节选)(曹禺)
凸现精神世界的戏剧
九、烦闷无边无际(魏尔伦)
雨巷(戴望舒)
梦幻而音乐般的诗意
十、波德莱尔诗二首(波德莱尔)
艾青诗二首(艾青)
以丑为美的恶之花
十一、墙上的斑点(弗吉尼亚·伍尔芙)
风筝飘带(王蒙)
记录思维的意识流
十二、套中人(契诃夫)
晚唱(贾平凹)
扭曲的灵魂
十三、情人(节选)(杜拉斯)
一个人的战争(节选)(林白)
女性主义的新视角
十四、等待戈多(节选)(贝克特)
爸爸爸(节选)(韩少功)
文质一致的荒诞
十五、沃许(福克纳)
许三观卖血记(节选)(余华)
让行动说出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