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抓住“批评之道”的要领
第一章 培养孩子思考能力的批评规则
1 发号施令只会收到反效果
2 用“第一人称主语”来传达
3 用不同的态度来表示父母的心情
4 有效利用“截止效应”
5 不仅仅只是说“对不起”
6 坦率认错要从父母开始做起
7 试试“开放式系统”教育法
8 放低声音慢慢地说
9 不要整天批评孩子
10 防止孩子的“心理慢性化”
11 他人的批评比父母更管用
12 对别人家的孩子也一视同仁
13 不要搬出“爸爸”来吓唬孩子
14 张弛有度的批评方法
15 让孩子不再使坏的最好方法
16 不区别对待男孩和女孩
17 不把“好、坏”的判断强加给孩子
18 让孩子不再说谎的窍门
19 注意“溢美”的负面作用
20 巧妙对待不想上学的孩子
第二章 锻炼孩子忍耐力的批评规则
21 让孩子遵守约定
22 用“宣言效果”让孩子实行计划
23 让孩子积累小小的成功
24 不轻易满足孩子的需求
25 教孩子懂得守时的重要性
26 跟孩子讲一讲成功人士的故事
27 绝对不能体罚孩子
28 制造与父亲交流的机会
29 父母双方可以持有不同意见
30 偶尔的“大发雷霆”也很有必要
31 表现出“愤怒”的感情也未尝不可
32 有条件地接受孩子的要求
33 看清“要求”背后的“欲求”
34 用导泄方式来应付哭泣的孩子
35 如何与孩子交涉看电视的时间
36 给孩子一个可以任性的“解禁日”
37 灵活运用“糖和鞭子”
38 告诉孩子“我相信你”
39 使用“间接的批评”
40 从孩子的失败中思考自己的错误
第三章 培养孩子干劲的批评的规则
41 当孩子输给对手时,这样告诉孩子
42 不要骂孩子“没用”、“笨蛋”
43 与其批评孩子的“短处”,不如赞扬其“长处”
44 和孩子聊聊“共同话题”
45 “努力”比成绩更重要
46 让孩子学会“寻找答案的方法”
47 缩小与孩子之间的“心理距离”
48 让孩子明白学习是为了他自己
49 支持孩子自己决定的梦想
50 教孩子活用“散漫力”的学习方法
51 斥责过后不要忘记安抚孩子的情绪
52 批评之余也要表扬孩子好的一面
53 看准批评的时机很重要
54 如何引导孩子克服“畏缩不前”
55 曲线球比直线球更管用
56 绝对不要谈及孩子过去的失败
57 不勉强孩子学习他不想学的东西
58 不要严厉斥责孩子的闲逛,要宽容地看待
59 对孩子的努力给予夸奖,让孩子提起干劲
60 斥责孩子的时候一定要看着他的眼睛
第四章 增强孩子行动力的批评规则
61 掌握让孩子帮忙干家务的窍门
62 引导孩子干脆利落地采取行动
63 改变首先要从父母做起
64 列举从学习中受益的事例
65 用正面的暗示让孩子建立起自信
66 对孩子的行动给予肯定的评价
67 对不得要领的孩子所采取的教育方式
68 “别磨磨蹭蹭的”是扼杀孩子行动力的语言
69 身体力行给孩子做出榜样
70 不干涉孩子的决断
71 揣测孩子心情进而对其错误予以纠正
72 对“外向型和内向型”的孩子采取不同的批评方法
73 关注孩子的能力而不是失败
74 小心对孩子的“过保护”
75 对使用暴力的孩子也绝不放弃
76 培养孩子的同情心,让孩子学会关心他人
77 要让孩子克服“不擅长与人交往”的缺点
78 夸奖迷路的孩子
79 将孩子的反抗心引导至好的方向
80 让孩子了解事情的严重性
第五章 提高孩子自立能力的批评规则
81 绝对不要在兄弟间进行对比批评
82 不干涉兄弟之间的吵架
83 充分发挥哥哥或姐姐的作用
84 对孩子间的争吵采取旁观的态度
85 不在人前指责孩子
86 试着对孩子说“别学习了”
87 不要指导孩子的学习
88 父母也要有属于自己的时间
89 父母不要介入孩子的“伤心之地”
90 试着故意挑衅孩子
91 提前堵住孩子的借口
92 给予孩子“冷却的时间”
93 暂且接受孩子的借口
94 对孩子的淘气行为采取相应的措施
95 “臭老太婆”的真正意义
96 有时候也需要“假装视而不见”
97 鼓励孩子有自己的见解
98 试着让孩子去纠正他人的错误
99 以入学、升级为契机培养孩子的自觉性
100 不要替孩子将一切都打点好
^ 收 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