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生物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生物体的化学组成
二、物质代谢、能量代谢及代谢调节
三、基因的复制、表达及调控
四、器官生化
第二节 生物化学与药学的关系
第三节 生物化学的学习方法
第二章 蛋白质化学
第一节 蛋白质的化学组成
一、蛋白质的元素组成
二、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
三、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连接方式
第二节 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一、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三、蛋白质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第三节 蛋白质的重要理化性质
一、蛋白质两性电离和等电点
二、蛋白质的亲水胶体性质
三、蛋白质的变性
四、蛋白质的颜色反应和紫外吸收光谱
第四节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
一、根据蛋白质溶解度不同的分离方法
二、根据蛋白质分子大小差别的分离方法
三、根据蛋白质带电性质进行分离
四、亲和层析法
实验一酪蛋白的制备
实验二离子交换层析法分离氨基酸
实验三血清y-球蛋白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第三章 酶
第一节 概述
一、酶促反应的特点
二、酶的命名与分类
第二节 酶的组成与结构
一、酶的组成
二、酶的结构
第三节 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
一、底物浓度的影响
二、酶浓度的影响
三、温度的影响
四、pH的影响
五、激活剂的影响
六、抑制剂的影响
第四节 酶与医学的关系及在医药学上的应用
一、酶与疾病的发生
二、酶与疾病的诊断
三、酶与疾病的治疗
实验四酶的特性实验
第四章 维生素
第一节 概述
一、维生素的概念及特点
二、维生素的命名与分类
第二节 脂溶性维生素
一、维生素A
二、维生素D
三、维生素E
四、维生素K
第三节 水溶性维生素
一、维生素B1
二、维生素B2
三、维生素PP
四、维生素B6
五、泛酸
六、生物素
七、叶酸
八、维生素B12
九、维生素C
实验五总蛋白测定(双缩脲法)
实验六血清清蛋白测定(溴甲酚绿法)
第五章 生物氧化
第一节 概述
一、生物氧化的概念
二、生物氧化的特点
第二节 线粒体氧化体系
一、呼吸链和水的生成
二、ATP的生成
三、能量的转移、贮存和利用
第三节 非线粒体氧化体系
一、微粒体加单氧酶系
二、超氧化物歧化酶
三、过氧化物酶体中的氧化酶类
实验七血清蛋白分离(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法)
第六章 糖代谢
第一节 概述
一、糖的生理功能
二、糖在体内的代谢概况
第二节 糖的分解代谢
一、糖的无氧分解
二、糖的有氧氧化
三、磷酸戊糖途径
第三节 糖原代谢
一、糖原的合成
二、糖原的分解
第四节 糖异生作用
一、糖异生途径
二、糖异生作用的生理意义
第五节 血糖与血糖浓度的调节
一、血糖的来源与去路
二、血糖浓度的调节
三、血糖浓度异常与常用药物
实验八血清葡萄糖测定(GOD-POD法)
第七章 脂类代谢
第一节 概述
一、脂类的主要生理功能
二、脂类在体内的分布
第二节 血脂与血浆脂蛋白
一、血脂
二、血浆脂蛋白的分类与组成
三、载脂蛋白
四、血浆脂蛋白代谢异常
第三节 甘油三酪的代谢
一、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
二、甘油三酯的合成代谢
第四节 磷脂的结构与功能
第五节 胆固醇代谢
一、胆固醇的生物合成
二、胆固醇的酯化
三、胆固醇在体内的转变与排泄
实验九血清总胆固醇测定(酶法)
实验十血清三酯酰甘油测定(酶法)
实验十一血清脂蛋白分离(琼脂糖凝胶电泳法)
第八章 核酸化学及核苷酸代谢
第一节 核酸的化学组成
一、核酸的元素组成
二、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
三、体内重要的游离核苷酸及其衍生物
第二节 核苷酸代谢
一、嘌呤核苷酸的合成与分解代谢
二、嘧啶核苷酸的合成与分解代谢
三、核苷酸的抗代谢物
第三节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一、DNA的分子结构
二、RNA的结构与功能
第四节 核酸的理化性质及其应用
一、核酸的酸碱性质
二、核酸的溶解特性
三、核酸的紫外吸收特性
四、核酸的变性、复性与杂交
五、核酸的提取
六、核酸含量的测定
实验十二植物中DNA的提取与检测
第九章 核酸的生物合成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DNA的生物合成
一、DNA的复制
二、DNA的反转录合成
第三节 RNA的生物合成
一、RNA的转录
二、RNA的复制
第十章 蛋白质代谢
第一节 蛋白质分解代谢
一、体内氨基酸的代谢概况
二、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
三、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
四、一碳单位代谢
第二节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一、蛋白质生物合成体系
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
第三节 干扰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药物
一、抗生素
二、干扰素
实验十三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赖氏法)
实验十四血清尿素测定(脲酶波氏比色法)
第十一章 基因表达调控与基因工程
第一节 基因表达调控
一、概述
二、原核基因表达调控
第二节 基因工程
一、基因工程的概念
二、基因工程的基本过程
三、基因工程药物
第十二章 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节
第一节 物质代谢的特点
一、整体性
二、可调节性
三、ATP是机体储存能量及消耗能量的共同形式
第二节 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
一、在能量代谢上的相互联系
二、糖、脂类和蛋白质代谢间的相互联系
第三节 物质代谢的调节
一、酶活性改变的调节
二、激素水平的调节
三、整体水平的调节
第十三章 水、电解质代谢
第一节 体液
一、体液电解质含量及分布特点
二、体液的交换
第二节 水平衡
一、水的生理功能
二、水的动态平衡
第三节 电解质平衡
一、电解质的生理功能
二、重要电解质代谢
第四节 水与电解质平衡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
二、肾脏调节
三、激素调节
第十四章 肝脏生化
第一节 肝脏的生物转化作用
一、生物转化作用概念
二、生物转化类型及酶系
第二节 胆汁酸的代谢
一、胆汁酸的结构与分类
二、胆汁酸的生理功能
第三节 胆色素的代谢
一、胆红素的来源
二、胆红素在血中的运输
三、胆红素在肝内的转变
四、胆红素在肠中的转变
五、血清胆红素与黄疸
参考文献
目标检测参考答案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供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用)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供药学、药品经营与管理、药物制剂技术、中药制药技术专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