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1.1 转喻在认知语言学研究中的位置
1.2 转喻研究的方法论
1.3 本书的结构
第一部分 转喻的本质与分类
第二章 转喻的本质
2.1 引言
2.2 关于转喻本质的研究
2.3 转喻的认知运作机制
2.4 转喻与转喻靶域的概念凸显
2.5 小结
第三章 转喻的分类
3.1 引言
3.2 语用功能角度的分类
3.3 原型结构范畴角度的分类
3.4 小结
第二部分 转喻和隐喻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 隐喻和转喻的区分
4.1 引言
4.2 隐喻和转喻的基本特征
4.3 隐喻
4.4 转喻
4.5 隐喻和转喻区分上存在的分歧
4.6 关于隐喻和转喻的区分标准的再思考
4.7 小结
第五章 隐喻与转喻的相互作用
5.1 引言
5.2 隐喻和转喻的基本关系和连续体
5.3 隐喻和转喻的相互作用模式
5.4 小结
第三部分 词汇和语法的转喻理据
第六章 转喻与汉语构词
6.1 引言
6.2 转喻构词的方式
6.3 转喻构词的词法分析
6.4 词类转换
6.5 转喻构词的语义分析
6.6 小结
第七章 转喻与委婉语的构成
7.1 引言
7.2 转喻构成机制与委婉语的生成
7.3 语言转喻与委婉语的生成
7.4 小结
第八章 转喻与语法的认知理据
8.1 引言
8.2 转喻与语法结构之间的关系
8.3 事件场境、句式和转喻
8.4 论元拓展与转喻
8.5 词类转换与转喻
8.6 搭配与转喻
8.7 小结
第四部分 转喻与语用
第九章 转喻与语用研究总览
9.1 引言
9.2 转喻的完形心理学基础
9.3 转喻的语境依赖性
9.4 言语行为的转喻基础
9.5 关联理论的转喻基础
9.6 小结
第十章 认知语言学与关联理论在研究转喻和隐喻上的异同
10.1 引言
10.2 认知语言学和关联理论互补的方面
10.3 认知语言学与关联理论在处理隐喻和转喻上的差异
10.4 隐转喻相互作用模式与明确义
10.5 小结
第十一章 转喻与语用推理
11.1 引言
11.2 事态场境与转喻
11.3 转喻连接力度与语用推理
11.4 转喻连接力度与语境
11.5 小结
第十二章 从转喻场境到语用参数和言外ICM——对概念转喻语用推理模式的补充
12.1 引言
12.2 Panther和Thornburg的转喻语用推理模式的缺点
12.3 ICM的表征层次、言外ICM和语用参数
12.4 言外ICM和语用参数
12.5 语用参数与言语行为
12.6 小结
第五部分 转喻与语篇分析
第十三章 转喻与语篇的衔接和连贯
13.1 引言
13.2 转喻的功能
13.3 转喻与语篇衔接的建立
13.4 转喻与语篇连贯的建立
13.5 小结
第十四章 转喻与名词回指研究
14.1 引言
14.2 回指的研究背景
14.3 语篇转喻模型的构建
14.4 名词回指的转喻阐释
14.5 小结
第六部分 转喻、文学和翻译
第十五章 转喻与小说叙事
15.1 引言
15.2 已有的文学转喻观
15.3 转喻用于小说叙事研究的可行性
15.4 转喻作用于小说叙事的方式
15.5 小结
第十六章 转喻的翻译——以句子层的翻译为例
16.1 引言
16.2 转喻翻译的原则
16.3 转喻翻译的策略
16.4 小结
第十七章 转喻与词典翻译
17.1 引言
17.2 转喻与词典翻译的关系
17.3 转喻在词典翻译中的应用
17.4 语境对词典转喻翻译的制约
17.5 小结
第十八章 结论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18.1 结论
18.2 今后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 收 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