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从贫困到富裕(第3版)
导论
发展中经济的视野
本书的组织
第一章 经济发展的理论框架
1.1 社会体制的发展
1.1.1 辩证的社会发展模型
1.1.2 历史上的一个例子
1.1.3 马克思和新制度主义
1.2 诱致性创新理论
1.2.1 诱致性技术创新
查看完整
发展中经济的视野
本书的组织
第一章 经济发展的理论框架
1.1 社会体制的发展
1.1.1 辩证的社会发展模型
1.1.2 历史上的一个例子
1.1.3 马克思和新制度主义
1.2 诱致性创新理论
1.2.1 诱致性技术创新
查看完整
速水佑次郎(Yujiro Hayami),国际著名经济学家,青山学院大学(Aoyama Gakuin University)的国际经济学教授。主要著作为《日本农业的成立过程》、《农业经济论》等。
神门善久(Yoshihisa Godo)明治学院大学经济学部副教授。京都大学农学博士。
神门善久(Yoshihisa Godo)明治学院大学经济学部副教授。京都大学农学博士。
本书是发展经济学领域最重要的著作之一。作者在本书中提出的诱致性技术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假说在经济学界有很大的影响力。作者认为发展中国家应该发育适宜的制度,并进而根据其特有的文化传统.把市场、国家和社区结合起来,实现社会生产率最大化的目标。本书是国内相关专业师生必备的书籍,作者以其国际视野和特有的东方背景,尽窥发展经济学堂奥,见地深刻.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大有裨益。
导论
发展中经济的视野
本书的组织
第一章 经济发展的理论框架
1.1 社会体制的发展
1.1.1 辩证的社会发展模型
1.1.2 历史上的一个例子
1.1.3 马克思和新制度主义
1.2 诱致性创新理论
1.2.1 诱致性技术创新
1.2.2 诱致性制度创新
1.2.3 政治市场的逻辑
1.2.4 历史的路径依赖
1.3 用这种理论框架观察发展中经济
第二章 对发展中经济的比较研究
2.1 经济增长与结构变化
2.1.1 人均GDP及其增长
2.1.2 产业结构变化
2.2 资本积累的结构
2.2.1 经济增长中的资本形成和储蓄
2.2.2 外债和通货膨胀
2.3 人力资本积累
2.3.1 人力资本的衡量
2.3.2 教育水平的地区差异
2.4 人口、自然资源和食品
2.4.1 人口对自然资源的压力
2.4.2 人口增长与食品供给
第三章 人口增长与自然资源限制
3.1 经济发展中的人口增长
3.1.1 世界人口的历史变化
3.1.2 人口过渡
3.1.3 印度案例
3.2 人口增长的经济理论
3.2.1 马尔萨斯(Malthus)模型
3.2.2 家庭效用最大化模型
3.3 经济增长的资源制约理论
3.3.1 从马尔萨斯到罗马俱乐部
3.3.2 李嘉图模型
3.3.3 二元经济模型
第四章 打破自然资源限制
4.1 以科学为基础的农业的潜力
4.2 绿色革命的透视
4.2.1 现代品种的开发和扩散
4.2.2 技术转移的条件
4.2.3 外延式和内涵式的土地扩大
4.3 诱致性创新的障碍
4.3.1 非洲的问题
4.3.2 绿色革命将去向何方?
4.4 靠冗余的自然资源获得发展
4.4.1 殖民主义和剩余输出理论
4.4.2 原材料理论
4.4.3 荷兰病
第五章 经济发展中的资本积累
5.1 从亚当·斯密到马克思
5.1.1 亚当·斯密的资本观
5.1.2 李嘉图的修正
5.1.3 马克思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型
5.1.4 马克思模型和效率工资理论
5.2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发展理论和政策
5.2.1 平衡增长理论
5.2.2 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应用
5.2.3 低均衡陷阱模型
5.2.4 发展理论和政策选择
5.3 新古典生产函数和增长模型
5.3.1 生产函数的不同假设
5.3.2 索洛—斯旺模型
5.4 增长核算检验
5.4.1 增长核算方程
5.4.2 现代经济增长的源泉
5.5 经济增长类型的变化
5.5.1 增长核算的历史延伸
5.5.2 马克思增长类型的陷阱
第六章 技术进步的类型和源泉
6.1 马克思与库兹涅茨的经济增长类型比较
6.1.1 两种类型的程式化
6.1.2 储蓄率、利息率和工资率趋势
6.2 两种增长类型的技术条件
6.2.1 工业技术体制的变化
6.2.2 需求结构的转变
6.2.3 借用技术和马克思类型的增长
6.3 寻求技术进步源泉
6.3.1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原因
6.3.2 学校教育和经济增长
6.3.3 回报递增和内生增长模型
6.3.4 熊彼特和中央计划经济
6.3.5 引进技术的制度条件
第七章 收入分配、贫困与环境问题
7.1 不平等和贫困
7.1.1 收入分配的概念和衡量
7.1.2 贫困的概念和衡量
7.1.3 不平等和贫困的变化模式
7.2 不平等的原因
7.2.1 要素份额的变化
7.2.2 二元经济结构
7.2.3 农业—非农产业的收入差异
7.2.4 论收入和财产的再分配
7.3 经济停滞和贫困
7.3.1 绿色革命的收入分配效应
7.3.2 印度尼西亚两个村庄的比较
7.4 经济发展中的环境问题
7.4.1 环境问题的核心
7.4.2 农村贫困和环境破坏
7.4.3 工业化和环境污染
7.4.4 降低倒U字型曲线的峰值
7.4.5 面向全球合作
第八章 市场和国家
8.1 市场和国家的经济功能
8.1.1 竞争性市场的效率
8.1.2 市场失灵
8.1.3 政府失灵
8.1.4 经济体制的选择
8.2 有关保护幼稚产业的争论
8.2.1 动态经济中的市场失灵
8.2.2 李嘉图和李斯特
8.2.3 李斯特陷阱
8.2.4 进口替代工业化政策
8.3 唯发展论模式的兴衰
8.3.1 信息的限制和意识形态的作用
8.3.2 旧唯发展市场经济的破产
8.3.3 中央计划经济的崩溃
8.3.4 民粹主义的陷阱
8.4 新唯发展市场经济的兴衰
8.4.1 新唯发展市场经济体制
8.4.2 成功的源泉
8.4.3 实现赶超目标以后
8.5 市场自由主义的复兴及其后果
8.5.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结构调整政策
8.5.2 拉丁美洲的周期性危机
8.5.3 东亚的金融危机
8.6 从华盛顿共识到后华盛顿共识
8.6.1 华盛顿共识的评论
8.6.2 减贫作为直接目标
8.6.3 后华盛顿协定的前景
第九章 社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9.1 社区的经济功能
9.1.1 囚犯困境
9.1.2 信任是一种社会资本
9.1.3 地方公共品的供给
9.2 发展中国家的农村组织
9.2.1 农民主导
9.2.2 共有财产资源的管理
9.2.3 地主—佃户关系
9.3 社区的经济理性:菲律宾村庄的视角
9.3.1 农民的劳动雇佣
9.3.2 收入和工作分享
9.3.3 分享制度的变迁
9.3.4 社区规范的作用
9.3.5 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
9.4 市场发展中的社区
9.4.1 地方化的信任和行会
9.4.2 从外包体系到分包体系
9.4.3 克服社区失灵
9.5 社区、市场和国家的最优组合
第十章 传统和现代化:总结性评论
10.1 借用技术的制度创新
10.2 日本的经验
10.3 经济现代化的多条道路
附录A 技术进步的理论
A.1 资本—劳动比率的提高和生产函数的移动
A.2 技术变化的分 类
A.3 要素价格趋势和要素份额的变化
A.4 诱致性创新的可能性
A.5 利用常规生产函数的解释
A.6 要素份额变化的数学分析
附录B 消除外部性时征税等价于补贴的庇古理论
附录C 土地产权制度选择理论
参考文献
^ 收 起
发展中经济的视野
本书的组织
第一章 经济发展的理论框架
1.1 社会体制的发展
1.1.1 辩证的社会发展模型
1.1.2 历史上的一个例子
1.1.3 马克思和新制度主义
1.2 诱致性创新理论
1.2.1 诱致性技术创新
1.2.2 诱致性制度创新
1.2.3 政治市场的逻辑
1.2.4 历史的路径依赖
1.3 用这种理论框架观察发展中经济
第二章 对发展中经济的比较研究
2.1 经济增长与结构变化
2.1.1 人均GDP及其增长
2.1.2 产业结构变化
2.2 资本积累的结构
2.2.1 经济增长中的资本形成和储蓄
2.2.2 外债和通货膨胀
2.3 人力资本积累
2.3.1 人力资本的衡量
2.3.2 教育水平的地区差异
2.4 人口、自然资源和食品
2.4.1 人口对自然资源的压力
2.4.2 人口增长与食品供给
第三章 人口增长与自然资源限制
3.1 经济发展中的人口增长
3.1.1 世界人口的历史变化
3.1.2 人口过渡
3.1.3 印度案例
3.2 人口增长的经济理论
3.2.1 马尔萨斯(Malthus)模型
3.2.2 家庭效用最大化模型
3.3 经济增长的资源制约理论
3.3.1 从马尔萨斯到罗马俱乐部
3.3.2 李嘉图模型
3.3.3 二元经济模型
第四章 打破自然资源限制
4.1 以科学为基础的农业的潜力
4.2 绿色革命的透视
4.2.1 现代品种的开发和扩散
4.2.2 技术转移的条件
4.2.3 外延式和内涵式的土地扩大
4.3 诱致性创新的障碍
4.3.1 非洲的问题
4.3.2 绿色革命将去向何方?
4.4 靠冗余的自然资源获得发展
4.4.1 殖民主义和剩余输出理论
4.4.2 原材料理论
4.4.3 荷兰病
第五章 经济发展中的资本积累
5.1 从亚当·斯密到马克思
5.1.1 亚当·斯密的资本观
5.1.2 李嘉图的修正
5.1.3 马克思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型
5.1.4 马克思模型和效率工资理论
5.2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发展理论和政策
5.2.1 平衡增长理论
5.2.2 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应用
5.2.3 低均衡陷阱模型
5.2.4 发展理论和政策选择
5.3 新古典生产函数和增长模型
5.3.1 生产函数的不同假设
5.3.2 索洛—斯旺模型
5.4 增长核算检验
5.4.1 增长核算方程
5.4.2 现代经济增长的源泉
5.5 经济增长类型的变化
5.5.1 增长核算的历史延伸
5.5.2 马克思增长类型的陷阱
第六章 技术进步的类型和源泉
6.1 马克思与库兹涅茨的经济增长类型比较
6.1.1 两种类型的程式化
6.1.2 储蓄率、利息率和工资率趋势
6.2 两种增长类型的技术条件
6.2.1 工业技术体制的变化
6.2.2 需求结构的转变
6.2.3 借用技术和马克思类型的增长
6.3 寻求技术进步源泉
6.3.1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原因
6.3.2 学校教育和经济增长
6.3.3 回报递增和内生增长模型
6.3.4 熊彼特和中央计划经济
6.3.5 引进技术的制度条件
第七章 收入分配、贫困与环境问题
7.1 不平等和贫困
7.1.1 收入分配的概念和衡量
7.1.2 贫困的概念和衡量
7.1.3 不平等和贫困的变化模式
7.2 不平等的原因
7.2.1 要素份额的变化
7.2.2 二元经济结构
7.2.3 农业—非农产业的收入差异
7.2.4 论收入和财产的再分配
7.3 经济停滞和贫困
7.3.1 绿色革命的收入分配效应
7.3.2 印度尼西亚两个村庄的比较
7.4 经济发展中的环境问题
7.4.1 环境问题的核心
7.4.2 农村贫困和环境破坏
7.4.3 工业化和环境污染
7.4.4 降低倒U字型曲线的峰值
7.4.5 面向全球合作
第八章 市场和国家
8.1 市场和国家的经济功能
8.1.1 竞争性市场的效率
8.1.2 市场失灵
8.1.3 政府失灵
8.1.4 经济体制的选择
8.2 有关保护幼稚产业的争论
8.2.1 动态经济中的市场失灵
8.2.2 李嘉图和李斯特
8.2.3 李斯特陷阱
8.2.4 进口替代工业化政策
8.3 唯发展论模式的兴衰
8.3.1 信息的限制和意识形态的作用
8.3.2 旧唯发展市场经济的破产
8.3.3 中央计划经济的崩溃
8.3.4 民粹主义的陷阱
8.4 新唯发展市场经济的兴衰
8.4.1 新唯发展市场经济体制
8.4.2 成功的源泉
8.4.3 实现赶超目标以后
8.5 市场自由主义的复兴及其后果
8.5.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结构调整政策
8.5.2 拉丁美洲的周期性危机
8.5.3 东亚的金融危机
8.6 从华盛顿共识到后华盛顿共识
8.6.1 华盛顿共识的评论
8.6.2 减贫作为直接目标
8.6.3 后华盛顿协定的前景
第九章 社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9.1 社区的经济功能
9.1.1 囚犯困境
9.1.2 信任是一种社会资本
9.1.3 地方公共品的供给
9.2 发展中国家的农村组织
9.2.1 农民主导
9.2.2 共有财产资源的管理
9.2.3 地主—佃户关系
9.3 社区的经济理性:菲律宾村庄的视角
9.3.1 农民的劳动雇佣
9.3.2 收入和工作分享
9.3.3 分享制度的变迁
9.3.4 社区规范的作用
9.3.5 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
9.4 市场发展中的社区
9.4.1 地方化的信任和行会
9.4.2 从外包体系到分包体系
9.4.3 克服社区失灵
9.5 社区、市场和国家的最优组合
第十章 传统和现代化:总结性评论
10.1 借用技术的制度创新
10.2 日本的经验
10.3 经济现代化的多条道路
附录A 技术进步的理论
A.1 资本—劳动比率的提高和生产函数的移动
A.2 技术变化的分 类
A.3 要素价格趋势和要素份额的变化
A.4 诱致性创新的可能性
A.5 利用常规生产函数的解释
A.6 要素份额变化的数学分析
附录B 消除外部性时征税等价于补贴的庇古理论
附录C 土地产权制度选择理论
参考文献
^ 收 起
速水佑次郎(Yujiro Hayami),国际著名经济学家,青山学院大学(Aoyama Gakuin University)的国际经济学教授。主要著作为《日本农业的成立过程》、《农业经济论》等。
神门善久(Yoshihisa Godo)明治学院大学经济学部副教授。京都大学农学博士。
神门善久(Yoshihisa Godo)明治学院大学经济学部副教授。京都大学农学博士。
本书是发展经济学领域最重要的著作之一。作者在本书中提出的诱致性技术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假说在经济学界有很大的影响力。作者认为发展中国家应该发育适宜的制度,并进而根据其特有的文化传统.把市场、国家和社区结合起来,实现社会生产率最大化的目标。本书是国内相关专业师生必备的书籍,作者以其国际视野和特有的东方背景,尽窥发展经济学堂奥,见地深刻.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大有裨益。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