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治官笔记
第一章 我这样管理部下
放死对头的党羽一条活路
武德九年六月四日,我、建成、元吉之间的恩怨在玄武门了结,可要如何处理建成和元吉的上百位党羽?斩尽杀绝吗?有人大声高喊——刀下留人!
利益集团间需要最佳牵头人
河北和山东,自古以来便是天子的粮仓库府,帝王的肇业之基。然而这里也是我李唐天下最可能出问题的地方,因此,我必须用好安抚河北山东的最佳人选——魏征。
精选自己人进领导班子
玄武门之变,是一个全新的政治势力取代业已老朽的政治势力的过程,整个国家的权力,在转瞬间移交到了我手中。拟出一份新的东宫官员名单成为我的当务之急。
查看完整
放死对头的党羽一条活路
武德九年六月四日,我、建成、元吉之间的恩怨在玄武门了结,可要如何处理建成和元吉的上百位党羽?斩尽杀绝吗?有人大声高喊——刀下留人!
利益集团间需要最佳牵头人
河北和山东,自古以来便是天子的粮仓库府,帝王的肇业之基。然而这里也是我李唐天下最可能出问题的地方,因此,我必须用好安抚河北山东的最佳人选——魏征。
精选自己人进领导班子
玄武门之变,是一个全新的政治势力取代业已老朽的政治势力的过程,整个国家的权力,在转瞬间移交到了我手中。拟出一份新的东宫官员名单成为我的当务之急。
查看完整
《唐太宗治官笔记》以第一人称的笔记手法,生动再现了唐太宗的领导艺术及其政治手腕,还原了历史本相,书中的案例无一不是当代官员的学习范本。
李世民登基后,放过了为兄长出谋划策的党羽,收编过来,为我所用,顺利地化解了流血政变后的不稳定因素。
唐太宗也从来不在乎官场小人,在他眼里,小人也是官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驾驭得法,小人也能派上大用场。他深知那些拍马屁、说闲话、爱打小报告的官员虽然讨厌,但却可以在官场里起到一定的制衡作用。
唐太宗最厉害的治官手法,是折腾官员,让他们按自己的需要成长,贞观盛世的一大批名臣: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魏征、尉迟恭、李靖等在唐太宗的麾下服服帖帖,任他驱使,哪怕肝脑涂地,也在所不辞,足见唐太宗治官之道的博大精深。
李世民登基后,放过了为兄长出谋划策的党羽,收编过来,为我所用,顺利地化解了流血政变后的不稳定因素。
唐太宗也从来不在乎官场小人,在他眼里,小人也是官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驾驭得法,小人也能派上大用场。他深知那些拍马屁、说闲话、爱打小报告的官员虽然讨厌,但却可以在官场里起到一定的制衡作用。
唐太宗最厉害的治官手法,是折腾官员,让他们按自己的需要成长,贞观盛世的一大批名臣: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魏征、尉迟恭、李靖等在唐太宗的麾下服服帖帖,任他驱使,哪怕肝脑涂地,也在所不辞,足见唐太宗治官之道的博大精深。
第一章 我这样管理部下
放死对头的党羽一条活路
武德九年六月四日,我、建成、元吉之间的恩怨在玄武门了结,可要如何处理建成和元吉的上百位党羽?斩尽杀绝吗?有人大声高喊——刀下留人!
利益集团间需要最佳牵头人
河北和山东,自古以来便是天子的粮仓库府,帝王的肇业之基。然而这里也是我李唐天下最可能出问题的地方,因此,我必须用好安抚河北山东的最佳人选——魏征。
精选自己人进领导班子
玄武门之变,是一个全新的政治势力取代业已老朽的政治势力的过程,整个国家的权力,在转瞬间移交到了我手中。拟出一份新的东宫官员名单成为我的当务之急。
必须组建最贴心的智囊团
打天下,离不开武将猛士,而治天下,却需要文人学士。我设文学馆于秦王府西侧,聘请四方饱学之士共十八人。文学馆解散后,他们便立刻成为我在东宫的智囊。
用《氏族志》打造新贵族身份
传承了数百年的门第观念,在所有人心中已根深蒂固,但到大唐初年,许多门第早已失去了冠盖云集的气势和存在的价值。要重新整合门第身份的新秩序,真正确立皇权的无上地位,就靠这本《氏族志》了。
第二章 我只用这样的人
人才就要考出来
开科取士本始于隋代,无论门第出身,皆可以入选,但招考人数指标非常少。因此,要广揽天下人才,我就必须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并且还要把这条路拓得更宽。
抓住小机会上位
马周出身寒门,虽满腹经纶却无用武之地。他远赴长安,只做了中郎将常何的清客。贞观五年,我诏令文武百官上书进谏政事得失。武夫常何写不了,马周站了出来。
看准时机,用性命换信任
我把刚松绑的猛将尉迟恭单独请进了卧室之内。众人被卫士拦在外面干着急:卧室内只有秦王和尉迟恭啊,万一动起手,秦王性命难保……
没有立场,非死不可
单雄信骁勇过人,被誉为“飞将”,可他却几度弃主。虽然良禽择木而栖,轻于去就并不能定为大罪,但单雄信的问题在于,他实在是太缺乏职业道德了。
放对地方了就是人才
打天下靠武功,长孙无忌对此明显不擅长,到了治天下的时候,长孙无忌在治国理政上也只差强人意。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却被我赐予了位极人臣的地位和尊荣。
第三章 我搞懂了身边的几个能人
魏征不是忠臣
魏征算是忠臣吗?我从来不觉得。其实,就连他自己也不那么想。有一次,魏征在拜相之后,表情恳切地对我说:“我宁愿做陛下的一位良臣,而不愿做一位忠臣!”
和熟悉自己的人斗法
魏征深知劝谏的艺术,而且对我了解颇深。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我逐渐发现,这位 “良臣”,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不要把事儿做绝了
我取消了衡山公主与魏征长子的婚事,还亲自下令磨掉我为魏征撰写的碑文。这一切,全都因为魏征把事儿做得太绝了!
让手下那群人乱一点
总有一些出身寒微的人才,被排挤在既有的权力圈子之外。不拘一格地提拔他们,他们自然会与原来的既得利益者势成水火,并抓住一切机会来证明自己。
被同僚排挤的人更好用
刘洎在官场的人缘差到别人一有机会就想整死他的地步,但我还是要保护他,因为他只有一条出路——死心塌地跟着我。
假话也有利用价值
褚遂良在我面前毫不掩饰地诬陷了刘洎,而我给出的处理意见是:赐刘洎自尽!难道聪明如我,真会相信褚遂良的一面之词?
第四章 我不在乎官场小人
不露痕迹的马屁最受用
“今天陛下忙里偷闲,假如我这做臣子的还不能顺从圣意的话,您虽贵为天子,还有什么乐趣可言啊!” 宇文士及如是说。
官场里要放一根刺头
我用权万纪为治书侍御史,所凭借的也正是他那无所畏忌的名声,让他狠抓当时朝廷上的坏风气。果然,权万纪一上任,便捅了马蜂窝。
烫手山芋只能冷处理
我最讨厌的人就是裴寂。但我登基后,对裴寂,就好像当年父皇对他一样,宠幸有加。因为,裴寂这个人,不是那么好动的。
心事就要让一两个人猜透
封德彝是官场权术之集大成者,以他的揣摩才能,可以对我的每一条意旨心领神会。在朝廷处处有谏臣的环境下,听话而又能干的封德彝就更是不可或缺的重臣了。
宽容坏脾气
萧瑀出身于当时一只手就数得过来的名门望族之一,脾气大、人缘差。然而这样一个老顽固却能五落五起、位极人臣,这一来得益于他的身分背景,二来则是因为我莫大的宽容。
第五章 好官都是这样“逼”出来的
贤能是被折腾出来的
房玄龄尽管一直大权在握,但他活得并不轻松。他常常会因为一些小事遭到我的责备。其实,如果没有我这样折腾他,便没有这位贞观第一贤相——房玄龄。
一打一拉更能服人
尉迟恭在酒席之上趁着酒兴居然打了同僚!第二天,我把尉迟恭叫到面前,一番严厉的斥责令他不寒而栗。敲打完了尉迟恭,自然还得拉上他一把。在这一打一拉之间,尉迟恭明白了自己的定位。
受罚之后的赏赐才有甜头
贞观四年春,李靖一举荡平东突厥,立下盖世奇功。然而回朝之后,等待他的不是封赏,而是御史大夫的弹劾和我的责罚。李靖一下子懵了,难道真的是“狡兔死,走狗烹”吗?
善用手中大权保护新人
马周出身寒门,在朝中没有奥援,又要承担我交给他指摘时弊的重任,无形之中肯定会得罪一批人。我必须运用我的权力给他上一道保险,这样才能让他尽心效力。
用最独特的东西收买人心
贞观十五年十二月,兵部尚书李世勣突患暴疾。药方有云,此疾须得人胡须做药引。而这副做药引的胡须,却在李世勣心中掀起了波澜。
聪明人,不能太一帆风顺
侯君集是一个极其聪明的人,然而,他内心过于浮躁、目光过于短浅,总有一天会被这份聪明害了。他的仕途虽然一帆风顺,但这实在不是一件好事。
第六章 我为官员定规矩
并非腐败打垮了杨广
隋炀帝即位之初的大业五年,隋朝仓廪丰实。不过在杨广看来,他的成就未可限量。有的人从不停下来想想,有的人从不想停下来,杨广同时是这两种人。
分权是为了更好地掌权
自古以来,一直有两条帝王之路供我选择。一种是“乾纲独断”,独尊帝王意志;一种是“垂拱而治”,可谁愿意把自己亲手打下来的江山,分给别人去管理?
律法才是长治之本
人是活的,官职是死的。每换一茬人,势必就要在大唐的政府机构中折腾一番。要想把国家治理好,就不能靠人,只有靠制度。
卖人情就要做到滴水不漏
我家的患难之交党仁弘贪污敛财达百万之多,定为死罪。但我最终决定演一出戏,法外开恩,免其一死。不过,这样的天恩,可一而不可再。
儒法道的真实用途
帝王之术,须得杂糅儒、法、道三家之说,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外儒内法,济之以道——正是历代英主御官的不传之秘。
第七章 我才是好官的官
在所有人面前显露慈悲
我赦免三百九十个死囚,是要用慈悲感化全天下之人。人心,是君主长治久安的基石。仅仅凭借刑罚威慑万民还远远不够,必须使仁义德行深入到每一个人的心中去。
关键时刻就得用强权
我敬畏史官,不为别的,只为他们手中那一管毛锥。皇帝的一言一行,无论贤愚不肖,都会被他们如实记录,皇帝自己还不能翻阅。但在贞观十六年,我下决心要打破这一铁律。
不能传位给能力太强的人
李泰聪明但肤浅,而且心肠够狠。若是立了李泰,承乾和李治均不免一死。尽管李治懦弱,但立他为太子,却可以避免日后朝堂喋血、大唐倾覆的可能。
《帝范》就是我的遗嘱
辞世前,我要为儿子留下一份遗产。这份遗产,不是大唐的万里江山,而是我毕生心血的总结——《帝范》,想要寻找治国治官之道的人大可以从这本书中去寻找答案。
^ 收 起
放死对头的党羽一条活路
武德九年六月四日,我、建成、元吉之间的恩怨在玄武门了结,可要如何处理建成和元吉的上百位党羽?斩尽杀绝吗?有人大声高喊——刀下留人!
利益集团间需要最佳牵头人
河北和山东,自古以来便是天子的粮仓库府,帝王的肇业之基。然而这里也是我李唐天下最可能出问题的地方,因此,我必须用好安抚河北山东的最佳人选——魏征。
精选自己人进领导班子
玄武门之变,是一个全新的政治势力取代业已老朽的政治势力的过程,整个国家的权力,在转瞬间移交到了我手中。拟出一份新的东宫官员名单成为我的当务之急。
必须组建最贴心的智囊团
打天下,离不开武将猛士,而治天下,却需要文人学士。我设文学馆于秦王府西侧,聘请四方饱学之士共十八人。文学馆解散后,他们便立刻成为我在东宫的智囊。
用《氏族志》打造新贵族身份
传承了数百年的门第观念,在所有人心中已根深蒂固,但到大唐初年,许多门第早已失去了冠盖云集的气势和存在的价值。要重新整合门第身份的新秩序,真正确立皇权的无上地位,就靠这本《氏族志》了。
第二章 我只用这样的人
人才就要考出来
开科取士本始于隋代,无论门第出身,皆可以入选,但招考人数指标非常少。因此,要广揽天下人才,我就必须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并且还要把这条路拓得更宽。
抓住小机会上位
马周出身寒门,虽满腹经纶却无用武之地。他远赴长安,只做了中郎将常何的清客。贞观五年,我诏令文武百官上书进谏政事得失。武夫常何写不了,马周站了出来。
看准时机,用性命换信任
我把刚松绑的猛将尉迟恭单独请进了卧室之内。众人被卫士拦在外面干着急:卧室内只有秦王和尉迟恭啊,万一动起手,秦王性命难保……
没有立场,非死不可
单雄信骁勇过人,被誉为“飞将”,可他却几度弃主。虽然良禽择木而栖,轻于去就并不能定为大罪,但单雄信的问题在于,他实在是太缺乏职业道德了。
放对地方了就是人才
打天下靠武功,长孙无忌对此明显不擅长,到了治天下的时候,长孙无忌在治国理政上也只差强人意。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却被我赐予了位极人臣的地位和尊荣。
第三章 我搞懂了身边的几个能人
魏征不是忠臣
魏征算是忠臣吗?我从来不觉得。其实,就连他自己也不那么想。有一次,魏征在拜相之后,表情恳切地对我说:“我宁愿做陛下的一位良臣,而不愿做一位忠臣!”
和熟悉自己的人斗法
魏征深知劝谏的艺术,而且对我了解颇深。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我逐渐发现,这位 “良臣”,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不要把事儿做绝了
我取消了衡山公主与魏征长子的婚事,还亲自下令磨掉我为魏征撰写的碑文。这一切,全都因为魏征把事儿做得太绝了!
让手下那群人乱一点
总有一些出身寒微的人才,被排挤在既有的权力圈子之外。不拘一格地提拔他们,他们自然会与原来的既得利益者势成水火,并抓住一切机会来证明自己。
被同僚排挤的人更好用
刘洎在官场的人缘差到别人一有机会就想整死他的地步,但我还是要保护他,因为他只有一条出路——死心塌地跟着我。
假话也有利用价值
褚遂良在我面前毫不掩饰地诬陷了刘洎,而我给出的处理意见是:赐刘洎自尽!难道聪明如我,真会相信褚遂良的一面之词?
第四章 我不在乎官场小人
不露痕迹的马屁最受用
“今天陛下忙里偷闲,假如我这做臣子的还不能顺从圣意的话,您虽贵为天子,还有什么乐趣可言啊!” 宇文士及如是说。
官场里要放一根刺头
我用权万纪为治书侍御史,所凭借的也正是他那无所畏忌的名声,让他狠抓当时朝廷上的坏风气。果然,权万纪一上任,便捅了马蜂窝。
烫手山芋只能冷处理
我最讨厌的人就是裴寂。但我登基后,对裴寂,就好像当年父皇对他一样,宠幸有加。因为,裴寂这个人,不是那么好动的。
心事就要让一两个人猜透
封德彝是官场权术之集大成者,以他的揣摩才能,可以对我的每一条意旨心领神会。在朝廷处处有谏臣的环境下,听话而又能干的封德彝就更是不可或缺的重臣了。
宽容坏脾气
萧瑀出身于当时一只手就数得过来的名门望族之一,脾气大、人缘差。然而这样一个老顽固却能五落五起、位极人臣,这一来得益于他的身分背景,二来则是因为我莫大的宽容。
第五章 好官都是这样“逼”出来的
贤能是被折腾出来的
房玄龄尽管一直大权在握,但他活得并不轻松。他常常会因为一些小事遭到我的责备。其实,如果没有我这样折腾他,便没有这位贞观第一贤相——房玄龄。
一打一拉更能服人
尉迟恭在酒席之上趁着酒兴居然打了同僚!第二天,我把尉迟恭叫到面前,一番严厉的斥责令他不寒而栗。敲打完了尉迟恭,自然还得拉上他一把。在这一打一拉之间,尉迟恭明白了自己的定位。
受罚之后的赏赐才有甜头
贞观四年春,李靖一举荡平东突厥,立下盖世奇功。然而回朝之后,等待他的不是封赏,而是御史大夫的弹劾和我的责罚。李靖一下子懵了,难道真的是“狡兔死,走狗烹”吗?
善用手中大权保护新人
马周出身寒门,在朝中没有奥援,又要承担我交给他指摘时弊的重任,无形之中肯定会得罪一批人。我必须运用我的权力给他上一道保险,这样才能让他尽心效力。
用最独特的东西收买人心
贞观十五年十二月,兵部尚书李世勣突患暴疾。药方有云,此疾须得人胡须做药引。而这副做药引的胡须,却在李世勣心中掀起了波澜。
聪明人,不能太一帆风顺
侯君集是一个极其聪明的人,然而,他内心过于浮躁、目光过于短浅,总有一天会被这份聪明害了。他的仕途虽然一帆风顺,但这实在不是一件好事。
第六章 我为官员定规矩
并非腐败打垮了杨广
隋炀帝即位之初的大业五年,隋朝仓廪丰实。不过在杨广看来,他的成就未可限量。有的人从不停下来想想,有的人从不想停下来,杨广同时是这两种人。
分权是为了更好地掌权
自古以来,一直有两条帝王之路供我选择。一种是“乾纲独断”,独尊帝王意志;一种是“垂拱而治”,可谁愿意把自己亲手打下来的江山,分给别人去管理?
律法才是长治之本
人是活的,官职是死的。每换一茬人,势必就要在大唐的政府机构中折腾一番。要想把国家治理好,就不能靠人,只有靠制度。
卖人情就要做到滴水不漏
我家的患难之交党仁弘贪污敛财达百万之多,定为死罪。但我最终决定演一出戏,法外开恩,免其一死。不过,这样的天恩,可一而不可再。
儒法道的真实用途
帝王之术,须得杂糅儒、法、道三家之说,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外儒内法,济之以道——正是历代英主御官的不传之秘。
第七章 我才是好官的官
在所有人面前显露慈悲
我赦免三百九十个死囚,是要用慈悲感化全天下之人。人心,是君主长治久安的基石。仅仅凭借刑罚威慑万民还远远不够,必须使仁义德行深入到每一个人的心中去。
关键时刻就得用强权
我敬畏史官,不为别的,只为他们手中那一管毛锥。皇帝的一言一行,无论贤愚不肖,都会被他们如实记录,皇帝自己还不能翻阅。但在贞观十六年,我下决心要打破这一铁律。
不能传位给能力太强的人
李泰聪明但肤浅,而且心肠够狠。若是立了李泰,承乾和李治均不免一死。尽管李治懦弱,但立他为太子,却可以避免日后朝堂喋血、大唐倾覆的可能。
《帝范》就是我的遗嘱
辞世前,我要为儿子留下一份遗产。这份遗产,不是大唐的万里江山,而是我毕生心血的总结——《帝范》,想要寻找治国治官之道的人大可以从这本书中去寻找答案。
^ 收 起
《唐太宗治官笔记》以第一人称的笔记手法,生动再现了唐太宗的领导艺术及其政治手腕,还原了历史本相,书中的案例无一不是当代官员的学习范本。
李世民登基后,放过了为兄长出谋划策的党羽,收编过来,为我所用,顺利地化解了流血政变后的不稳定因素。
唐太宗也从来不在乎官场小人,在他眼里,小人也是官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驾驭得法,小人也能派上大用场。他深知那些拍马屁、说闲话、爱打小报告的官员虽然讨厌,但却可以在官场里起到一定的制衡作用。
唐太宗最厉害的治官手法,是折腾官员,让他们按自己的需要成长,贞观盛世的一大批名臣: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魏征、尉迟恭、李靖等在唐太宗的麾下服服帖帖,任他驱使,哪怕肝脑涂地,也在所不辞,足见唐太宗治官之道的博大精深。
李世民登基后,放过了为兄长出谋划策的党羽,收编过来,为我所用,顺利地化解了流血政变后的不稳定因素。
唐太宗也从来不在乎官场小人,在他眼里,小人也是官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驾驭得法,小人也能派上大用场。他深知那些拍马屁、说闲话、爱打小报告的官员虽然讨厌,但却可以在官场里起到一定的制衡作用。
唐太宗最厉害的治官手法,是折腾官员,让他们按自己的需要成长,贞观盛世的一大批名臣: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魏征、尉迟恭、李靖等在唐太宗的麾下服服帖帖,任他驱使,哪怕肝脑涂地,也在所不辞,足见唐太宗治官之道的博大精深。
比价列表
1人想要1人拥有
公众号、微信群
缺书网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扫码进群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