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百年国难文学史(1840-1937)
作者:王向远 等著
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9
页数:263
定价:35.00 元
ISBN-13:9787208094895
ISBN-10:7208094896
去豆瓣看看 绪论
第一章 鸦片战争文学
第一节 战前烟毒泛滥在文学中的反映
一、对烟毒泛滥的忧虑与悲哀
二、对烟毒肆虐的愤怒与抗议
第二节 鸦片战争对诗坛的剧烈冲击
一、对山河沦落的震惊与愤懑
二、对百姓受难的同情与哀悯
第三节 作家诗人的讥讽与赞叹
一、对昏聩误国的谴责
查看完整 王向远,1962年生,山东临沂人,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比较文学、中国近现代文学、文学理论、翻译文学、东方文学、日本文学、曰军侵华与抗战史、中曰关系等学术领域的教学与研究。著有《王向远著作集》(全10卷400万字,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及各种单行本著作19种(含合著5种),译著多种计100多万字,发表论文130余篇。
《中国百年国难文学史(1840-1937)》在通常所说的“中国近现代史”中,划分出“百年国难”(1840-1937)时期,由此提出了“百年国难文学”范畴,认为最能体现时代本质与时代特色的文学是“国难文学”,因此需要将“百年国难文学”作为一段相对独立的文学史加以专题研究。全书采用文本分析与史料实证相结合的“文史互证”法及比较文学的“涉外文学”研究法,将一般文学史所忽略的、由外来入侵所造成的历次国难事件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及其它文学性史料,加以发掘、整理、统合,并予以系统化、史书化,对其中所蕴含的国难意识、危机理念、心灵震荡、世界观念、爱国情怀、民族情感、反省与批判精神等,加以分析阐发,力图填补中国文学史研究中的一处空白,并对中国近现代史著作中的相关史料与叙述,从文学的角度加以丰富和补充。《中国百年国难文学史(1840-1937)》可为中国文学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外关系史与中外交流史的研究提供参考,也为中国近代史、国难史及爱国主义教育提供资料。
绪论
第一章 鸦片战争文学
第一节 战前烟毒泛滥在文学中的反映
一、对烟毒泛滥的忧虑与悲哀
二、对烟毒肆虐的愤怒与抗议
第二节 鸦片战争对诗坛的剧烈冲击
一、对山河沦落的震惊与愤懑
二、对百姓受难的同情与哀悯
第三节 作家诗人的讥讽与赞叹
一、对昏聩误国的谴责
二、对衰兵怯将的指斥
三、对忠臣良将、勇士义民的赞叹
第二章 中法战争文学
第一节 中法战争战记文学
一、中法战事记
二、为英雄人物立传
第二节 中法战争诗歌
一、忧患意识与批判精神
二、抗法英雄的赞歌
第三节 中法战争后相关题材的小说
一、小说《死中求活》
二、几部清史演义中的“中法战争演义
三、清史演义与谴责小说对张佩纶形象的塑造
第三章 甲午战争文学
第一节 褒贬之声
一、对“债事误国者”的鞭挞
二、对抗战将领的赞美
第二节 悲愤之诗
一、诗人的哀叹
二、黄遵宪的甲午组诗与丘逢甲的“失台”之痛
第三节 幻灭与反思
一、对日观念的形成与幻灭
二、文学的反思
第四章 庚子事变文学
第一节 庚子事变文学中危机四伏的晚清社会
一、晚清“教案”与义和团
二、宫廷党争与“北战南和”
第二节 庚子事变文学中的末世官僚群相
一、慈禧太后的形象
二、文武官僚群像
第三节 庚子事变文学中的众生世相
一、狂热抗争的义和团
二、不幸不争的老百姓
第四节 庚子事变文学中的八国联军及洋人
一、八国联军的暴行
二、“洋鬼子”的另一面
第五章 “二十一条”国难文学
第一节 “二十一条”国难纪实文学
一、“二十一条”国难纪事
二、“二十一条”国难散文
第二节 “二十一条”国难小说
一、文言短篇小说
二、历史演义小说
第三节 “二十一条”国难诗歌
一、爱国救亡诗
二、讽刺谴责诗与战歌
第六章 “五卅”及1920年代国难文学
第一节 1920年代的国难文学
一、1920年代前期的国难文学
二、1920年代后期的国难文学
第二节 “五卅”诗歌
一、激昂高亢的战歌
二、哀吊与反思之诗
三、通而不俗的歌谣
第三节 “五卅”散文、小说与戏剧
一、充满临场感的散文
二、小说的多侧面叙事
三、戏剧文学的现实性与先锋性
第七章 “九一八”国难文学
第一节 报刊上的“九一八”事变
一、报纸上的“九一八”事变
二、“九一八”事变与文学期刊
三、文学家对“九一八”事变的不同反应
第二节 “九一八”事变与各体文学创作
一、国难小说
二、国难戏剧
三、国难诗歌
四、国难主题的报告文学与散文
第三节 “九一八”事变与东北沦陷区文学
一、“九一八”事变后的东北沦陷区文坛
二、小说、戏剧、诗歌
三、“九一八”事变后的东北流亡作家群
第八章 “七七”国难文学
第一节 “七七”战事报告文学与散文
一、战事报告文学
二、报刊社论与时评
第二节 “七七”国难诗歌
一、国难纪事诗
二、抗战救亡诗
三、英雄颂歌及哀悼诗
四、抗日歌曲和时事鼓词
第三节 “七七”国难戏剧
一、戏剧文学中的前线与后方
二、国难戏剧的宣传性与艺术性
第四节 “七七”国难小说
一、纪实性短篇小说
二、集体创作《华北的烽火》
参考文献举要
后记
^ 收 起 王向远,1962年生,山东临沂人,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比较文学、中国近现代文学、文学理论、翻译文学、东方文学、日本文学、曰军侵华与抗战史、中曰关系等学术领域的教学与研究。著有《王向远著作集》(全10卷400万字,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及各种单行本著作19种(含合著5种),译著多种计100多万字,发表论文130余篇。
《中国百年国难文学史(1840-1937)》在通常所说的“中国近现代史”中,划分出“百年国难”(1840-1937)时期,由此提出了“百年国难文学”范畴,认为最能体现时代本质与时代特色的文学是“国难文学”,因此需要将“百年国难文学”作为一段相对独立的文学史加以专题研究。全书采用文本分析与史料实证相结合的“文史互证”法及比较文学的“涉外文学”研究法,将一般文学史所忽略的、由外来入侵所造成的历次国难事件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及其它文学性史料,加以发掘、整理、统合,并予以系统化、史书化,对其中所蕴含的国难意识、危机理念、心灵震荡、世界观念、爱国情怀、民族情感、反省与批判精神等,加以分析阐发,力图填补中国文学史研究中的一处空白,并对中国近现代史著作中的相关史料与叙述,从文学的角度加以丰富和补充。《中国百年国难文学史(1840-1937)》可为中国文学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外关系史与中外交流史的研究提供参考,也为中国近代史、国难史及爱国主义教育提供资料。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