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卷
一、一九四○年代的中国政治
战时中国国民党党务经费问题初探
“武主文从”背景下的多重变奏——战时国民党军队的政工与党务
党工看党务——以1941—1945年《王子壮日记》为例
危机中的因应——中国国民党六届三中全会研究
中国国民党六届临时中全会研究
也论蒋介石成立三青团的动机问题——与马烈先生商榷
侍从室与战时国民政府的人事调查
略论抗战后期的知识青年从军运动
抗战中后期日本“重庆工作”述论
新县制“政教合一”的演进和背景
传统制度的近代命运——国民政府保甲连坐处罚制度及其实践
抗战时期的民族矛盾与党派政争——国共两党在伊盟事变中的策略应对
理想与现实——抗战时期地方司法建设中的经费问题
国民政府接收东北时“现场”的政治矛盾——以《熊式辉日记》来看1945年
宋子文与1949年国民党撤守
战时章乃器赴皖仕桂的前因后果——一个来自“第三方面”的独特个案
蒋渭川与二二八事件
20世纪40年代韩中中间路线的“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建设探索
抗日战争前期中国共产党的党军关系初探——中共党史研究的再考察
华北抗日根据地乡村政权选举中的民主问题研究
关于战后中共和平土改的尝试与可能问题
盟友抑或潜在对手——老区土地改革中的中农
土改中的诉苦——一种民众动员技术的微观分析
毛泽东“外线战略”的修正和三大战役的胜利
临清事件之历史真实与认识导向
声望、人缘与地缘——以新中国成立前后的省主席为考察中心
二、一九四○年代的中国经济
从战吋经济到战后经济的转换——尝试与挫折
社会正义抑或经济效率——试论战后国民政府国营事业公司制的推行
战后初期上海银行业与国民政府关系述评
上海解放前夕的上海银行家
战后初期开放对日贸易问题上的中国
政府与民众
从官商合办到国家垄断——中国茶叶公司的成立及经营活动
应对与调整——战时中国旅行社的组织结构和经营管理
抗战时期西北农村借贷体制的演变——以甘肃省为例
1940年代前半期日本对山西煤矿业的经营
从推崇到反思——抗战时期国统区知识界对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认知
1947—1948年解放区新经济的建立和对国统区的经济斗争
中共西北地区革命根据地的营业税
抗战时期日伪合办的民航事业——“中华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下卷
三、一九四○年代的中国外交
欧战应对与国民政府“国际解决”战略的调整——1940年代中国外交的前提
顾维钧与国民政府在美国的求援活动
走向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政治过程与日本的
法庭报道(1946—1948)
四、一九四○年代的中国社会
抗日战争中沦陷区青年学生投奔大后方初探
关山万里情——家书中的战时生活(1937-1945)
音乐与政治:以抗战歌曲为中心的考察
山东抗日根据地减租减息运动中的民众动员
从《孽海花》、《续孽海花》人物谈看上海沦陷时期的掌故热
1940年代初期日本南洋华侨政策初探——以日本的南洋华侨调查为中心
民国时期藏传佛教在内地的流传及其原因
战后的中国佛教(1945—1949)
剥极而复——1940年代汉传佛教在台湾
五、一九四○年代的中国学术
^ 收 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