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身要法:解读中国历代为官之术
作者:(清)石成金原 著,赵新平 译注
出版:中国长安出版社 2009.11
页数:252
定价:33.00 元
ISBN-13:9787510700965
ISBN-10:7510700965
去豆瓣看看 第一章 谨始
董文用以惠民为己任
孙叔敖持廉免三怨
夏桀暴虐显亡兆
梁冀夫妻家败人亡
公孙弘身行俭约
“饿虎将军”元晖
为所欲为的年羹尧
第二章 戒偏
虚中自守的萧何
易牙竖刁狼狈为奸
不肯徇私的马后
明武宗玩世不恭荒嬉朝政
郑板桥着道只因狗肉
汉武帝迷信方术
贪财好色的伯嚭
第三章 立信
吴起“行之以信”
李光颜身教治军
卓公行千里赴约
铁面于禁整肃军纪
李离清心直道
刘邦用人不疑
甘茂以约制君悔
第四章 崇默
口无遮拦的解缙
张良幕后助太子
优旃巧止“漆墙御敌”
沉得住气的王翦
郭德成险酿大祸
第五章 存仁
汉文帝简法轻刑
楚王大度得猛士
柳庆明察缉盗
寒朗廷争救无辜
郭躬“矜慎宽恕”
满宠执法宽严有节
第六章 充量
宋就以德报怨
齐桓公退进适度谋霸业
韩琦器量过人
吕后的谦姿卑词
狂士祢衡的悲剧
曹操的智慧之忍
第七章 习俭
严于律己的晏婴
淳于长诱贿成祸
吴隐夕不取不义之财
裴侠清慎奉公
两袖清风的王杰
上蹿下跳的哈麻
风骨峭峻的杨震
第八章 力勤
牛运震为官事必躬亲
“莽知县”汪辉祖
千金一笑灭西周
大禹治水保民安
苏秦佩六国相印
第九章 寡交
张雄飞不易节操
乾隆制杀官风
苏东坡坦荡静默
正直不阿的李膺
第十章 远嫌
窦宪率性而为遭杀身
孟佗狠“涮”管家
申生不辨奸恶落圈套
高欢父子的黑白脸谱
王旦为公张弛有度
铁面包公忠良伉直
第十一章 惩愤
曹操不念旧恶
晋文公雅量定人心
齐桓公不因仇弃管仲
刘聪险杀忠良
颜真卿死而不挠
第十二章 守谦
公孙弘谨慎淳厚
不敛锋芒的苏东坡
德高而卑谦的羊祜
曾国藩盛时常作衰时想
张廷玉代子谦让
匿壮显弱的奕譞
平易随和的刘罗锅
第十三章 勿炫
郑庄公欲擒故纵
直言敢谏的孙嘉淦
张松借题发挥辱杨修
避招风雨的荀攸
周公旦诫子勿骄人
第十四章 防骗
黄兰阶借名造势
阻帝避水的王商
汉昭帝明察保霍光
文成帝不恶谏阻人
海瑞明察治奸邪
第十五章 果断
优柔寡断的袁绍
曹操智定关中
德宗释疑用韩滉
康熙果断裁“三藩”
处惊不乱的刘氏夫人
第十六章 保终
“天下清官第一”的张伯行
李斯与魔共舞
张良知足而乐
拒不受封的田畴
孙谦遗书诫后人
石成金,出生于清朝一个显赫的家族,因目睹清王朝吏治腐败,众多的贪官污吏被绳之以法,有感于此,决定著述以彰其弊。他博览群书,记忆广博,著述甚丰,其《传家宝》一书,被后世誉为真正的“传家宝”。史学家把《传家宝》与颜之推的《颜氏家训》相媲美。《谨身要法》就选自石成金这部堆金砌玉的《传家宝》之中。
在历史上,修身立德主要推崇的是儒家思想,儒家的智慧是极为深刻的,它推崇的是征服人心,把统治人民上升到人性、人道的高度。这就是儒家思想的精髓所在。除儒家思想外,法家和道家在中国文化中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讲为官者的自修,如果不融合道家和法家的思想,就会有失偏颇。可贵的是石成金能在儒家学说的基础上吸收了其他学派的思想,不涉迂阔,读来如饮醇酒,回味无穷。
赵新平,女,山西省原平市人,1986年毕业于山西大学历史系历史学专业,现任忻州师范学院历史系主任,教授。长期从事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国文化史的教学和研究。
《谨身要法:解读中国历代为官之术》是为官修身最实用的一门学问,为官者需要细加揣摸,并在从政中时时加以砥砺,则必有所成。翻开此书,读者会发现,历史上许多著名人物由于对“修身”持之不懈而名扬千古:另一些人则由于德行败坏而遗臭万年。曾国藩说: “胸怀广大,宜从‘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如果一个人把功名看得很淡,对荣辱毁誉就不会看得那么重。
在中国历史上为官修身者可谓不胜枚举,身廉德高的晏婴、身行俭约的公孙弘、正身洁己的张奂、忠谦公廉的高允、严身律下的韦贯之、淡然忧乐的范仲淹等等,他们都是为官者崇尚的典范,为官修身的楷模。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