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陈寅恪先生年谱长编卷一
世谱
江州义门陈氏
陈腾远
陈克绳
陈伟琳
陈宝箴
陈三立
陈衡恪
陈同亮
陈隆恪
陈方恪
陈登恪
客家人
陈寅恪先生年谱长编卷二
一八九○年(清光绪十六年庚寅) 先生一岁
一八九一年(光绪十七年辛卯) 先生二岁
一八九二年(光绪十八年壬辰) 先生三岁
一八九三年(光绪十九年癸巳) 先生四岁
一八九四年(光绪二十年甲午) 先生五岁
一八九五年(光绪二十一年乙未) 先生六岁
一八九六年(光绪二十二年丙申) 先生七岁
一八九七年(光绪二十三年丁酉) 先生八岁
一八九八年(光绪二十四年戊戌) 先生九岁
一八九九年(光绪二十五年己亥) 先生十岁
一九○○年(光绪二十六年庚子) 先生十一岁
一九○一年(光绪二十七年辛丑) 先生十二岁
一九○二年(光绪二十八年壬寅) 先生十三岁
一九○三年(光绪二十九年癸卯) 先生十四岁
一九○四年(光绪三十年甲辰) 先生十五岁
一九○五年(光绪三十一年乙巳) 先生十六岁
一九○六年(光绪三十二年丙午) 先生十七岁
一九○七年(光绪三十三年丁未) 先生十八岁
一九○八年(光绪三十四年戊申) 先生十九岁
一九○九年(宣统元年己酉) 先生二十岁
一九一○年(宣统二年庚戌) 先生二十一岁
一九一一年(宣统三年辛亥) 先生二十二岁
一九一二年(中华民国元年壬子) 先生二十三岁
一九一三年(民国二年癸丑) 先生二十四岁
一九一四年(民国三年甲寅) 先生二十五岁
一九一五年(民国四年乙卯) 先生二十六岁
一九一六年(民国五年丙辰) 先生二十七岁
一九一七年(民国六年丁巳) 先生二十八岁
一九一八年(民国七年戊午) 先生二十九岁
陈寅恪先生年谱长编卷三
一九一九年(民国八年己未) 先生三十岁
一九二○年(民国九年庚申) 先生三十一岁
一九二一年(民国十年辛酉) 先生三十二岁
一九二二年(民国十一年王戌) 先生三十三岁
一九二三年(民国十二年癸亥) 先生三十四岁
一九二四年(民国十三年甲子) 先生三十五岁
一九二五年(民国十四年乙丑) 先生三十六岁
一九二六年(民国十五年丙寅) 先生三十七岁
一九二七年(民国十六年丁卯) 先生三十八岁
一九二八年(民国十七年戊辰) 先生三十九岁
陈寅恪先生年谱长编卷四
一九二九年(民国十八年己巳) 先生四十岁
一九三○年(民国十九年庚午) 先生四十一岁
一九三一年(民国二十年辛未) 先生四十二岁
一九三二年(民国二十一年壬申) 先生四十三岁
一九三三年(民国二十二年癸酉) 先生四十四岁
一九三四年(民国二十三年甲戌) 先生四十五岁
一九三五年(民国二十四年乙亥) 先生四十六岁
一九三六年(民国二十五年丙子) 先生四十七岁
一九三七年(民国二十六年丁丑) 先生四十八岁
陈寅恪先生年谱长编卷五
一九三八年(民国二十七年戊寅) 先生四十九岁
一九三九年(民国二十八年己卯) 先生五十岁
一九四○年(民国二十九年庚辰) 先生五十一岁
一九四一年(民国三十年辛巳) 先生五十二岁
一九四二年(民国三十一年壬午) 先生五十三岁
一九四三年(民国三十二年癸未) 先生五十四岁
一九四四年(民国三十三年甲申) 先生五十五岁
一九四五年(民国三十四年乙酉) 先生五十六岁
一九四六年(民国三十五年丙戌) 先生五十七岁
一九四七年(民国三十六年丁亥) 先生五十八岁
一九四八年(民国三十七年戊子) 先生五十九岁
陈寅恪先生年谱长编卷六
一九四九年(己丑) 先生六十岁
一九五○年(庚寅) 先生六十一岁
一九五一年(辛卯) 先生六十二岁
一九五二年(壬辰) 先生六十三岁
一九五三年(癸巳) 先生六十四岁
一九五四年(甲午) 先生六十五岁
一九五五年(乙未) 先生六十六岁
一九五六年(丙申) 先生六十七岁
陈寅恪先生年谱长编卷七
一九五七年(丁酉) 先生六十八岁
一九五八年(戊戌) 先生六十九岁
一九五九年(己亥) 先生七十岁
一九六○年(庚子) 先生七十一岁
一九六一年(辛丑) 先生七十二岁
一九六二年(壬寅) 先生七十三岁
一九六三年(癸卯) 先生七十四岁
一九六四年(甲辰) 先生七十五岁
一九六五年(乙巳) 先生七十六岁
一九六六年(丙午) 先生七十七岁
一九六七年(丁未) 先生七十八岁
一九六八年(戊申) 先生七十九岁
一九六九年(己酉) 先生八十岁
陈寅恪先生年谱长编卷八
後谱
一九七○年
一九七一年
一九七二年
一九七三年
一九七八年
一九八二年
一九八三年
一九八六年
一九八七年
一九八八年
一九八九年
一九九○年
一九九二年
一九九三年
一九九四年
一九九五年
一九九六年
一九九七年
一九九八年
一九九九年
二○○○年
二○○二年
二○○三年
附录一
陈寅恪先生开课笔记三种
“晋至唐文化史”开课笔记(一九三二年秋)
“晋至唐史”开课笔记(一九三五年九月二十三日)
“隋唐史”开课笔记(一九三六年九月二十一、二十八日)
陈寅恪先生欧阳修课笔记(一九三六年九月二十六日第一课)
附录二
陈寅恪先生史学蠡测
试述陈寅恪先生治学特点
喜读陈寅恪先生唐史手稿和《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重读《王观堂先生挽词并序》
老师之老师,公子的公子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