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讲堂·浮华人生:徐公持讲西晋二十四友
作者:徐公持 著
出版:天津古籍出版社 2010.6
页数:353
定价:43.00 元
ISBN-13:9787806967638
ISBN-10:780696763X
去豆瓣看看 自序
开篇语
第一章 贾谧本事(上)
“功臣0贾充”
贾南风入宫
贾后专权
司马炎之失策
第二章 贾谧本事(下)
由“韩谧”到“贾谧”
贾谧“权过人生”
贾氏专权与势力平衡
贾谧与司马遹
第三章 “二十四友”之结成
“二十四友”之结成时间
贵胄与高官:“二十四友”人物概观(之一)
名士:“二十四友”人物概观(之二)
文学之士:“二十四友”人物概观(之三)
核心成员与外围分子
“二十四友”与其他士人之关系
第四章 西晋社会与“二十四友”
贵族门阀体制与“二十四友”
思想文化潮流与“二十四友”
浮竞士风与“二十四友”
第五章 “二十四友”之行为及性格特征
行为之一:“傅会”种种
行为之二:贵游
品格之一:“解德行而锐人事”
品格之二:轻躁与无行
道德沦丧之根源
第六章 石崇解读:“身名俱泰”人生观的力行者
“士当令身名俱泰”
任侠无行检
“寒暑不逾契”
金谷风流
第七章 潘岳解读。“奇童”之“干没”史
“奇童”与“栖迟十年”
《阁道谣》及其后果
“既得而患失”
《闲居赋》解读
友情·亲情
“干没不已”
第八章 陆机解读:从“流誉京华”到“华亭鹤唳”
“伐吴之役,利获二俊”
“振缨承华”与“改服就藩”
“鲁公”与“皇储”间的选择
“二陆”之比较
第九章 左思解读:“翰苑今朝是独游”
始入文坛
有妹左棻
《三都赋》与“洛阳纸贵”
洛阳贵游及结交贾谧
《咏史诗》
凄凉结局
第十章 刘琨解读:“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
“昔在少壮,未尝检括”
“烈烈悲风起,泠泠涧水流”
善于怀抚,短于控御
英雄悲歌
关于刘舆
第十一章 “二十四友”其他成员概述(上)
郭彰:权势次于贾谧,二十四友中“副头领”
诸葛诠:又一位外戚.
缪徵:贾谧父党,潘岳伦辈
邹捷:虽有才学,颇为权奸所用
崔基:家世清望,潘岳同道
王粹:贵尚公主,沉沦名利
周恢:皇室姻亲,巧于用短
和郁:有清干之誉,无补于危局
陈畛:游刃乱世,年寿最长
刘讷:汉代皇族,有人伦识鉴
许猛:幽州名臣,颇好交游
杜斌:事迹无多,被害甚早
刘壤:炎汉后裔,行止不明
第十二章 “二十四友”其他成员概述(下)
挚虞:托迹“二十四友”,学问冠世
欧阳建:雅有才藻,含冤而死
牵秀:好为将帅,情义亏缺
杜育:一代“神童”,拙于用长
第十三章 公元300年:血腥大杀戮、盛衰大转折
贾后之乱——太子通被害
贾后贾谧被诛
“二十四友”作鸟兽散
300年尾声
第十四章 “八王之乱”与“二十四友”
八王之乱梗概
八王之乱根由
八王之乱中的“二十四友”
第十五章 “五胡乱华”与“二十四友”
“五胡乱华”梗概及其根由
“五胡乱华”中“二十四友”的表演
“二十四友”结局述评
第十六章 “二十四友”之文学评议
“二十四友”文学的浮华一面
“二十四友”文学的正面表现
“文章之中兴”:“二十四友”的文学史贡献
结束语
后记
徐公持,1964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学院研究生班古典文学专业,导师张志岳教授。旋入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古代文学研究组(室)从事研究工作,专业方向为先秦至隋文学。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5年起任《文学遗产》杂志主编,历时20年。主要著作有:《嵇康与元籍》(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古典作家》(台湾国文月刊社)、《中国古典传记》(合著,上海文艺出版社)、《魏晋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等,又于《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学遗产》、《国学研究》(北京大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
中国文学史就如一条天汉银河,呈现着源远流长、壮丽辉煌的景观。用望远镜观察,它当然包含着无数单个的大小星球,而且众多星球还构成许多星系、星团,彼此连贯,互相辉映,成为苍穹中的基本物质存在特征。以魏晋南北朝一段为例,就有建安七子、竹林七贤、二十四友、竟陵八友等等文士集团,它们都可以说是重要的星系。作为重要星系之一的二十四友,由西晋一朝最著名的文士所组成,代表着当时的文学成就,也体现着一代风气和潮流。由于这个群体的基本社会道德取向存在一定的瑕疵,也由于不少重要成员自身作风存在种种弱点,这些复杂的因素,导致历来的评论家对这个群体的批评,往往比较严苛,甚至负多正少,“浮华文士”的斥责声不绝于耳。这里或许与论者坚持道德批评传统立场有关。我们在一些文学史论著中,虽然能够看到如陆机、潘岳、左思、刘琨等人,他们曾以诗人、辞赋家、散文家、文论家等身份,跻身于若干论著的叙述主题之中,他们的某些作品,也曾受到相关研究者的重视,博得较高的赞誉。但作为一个群体,二十四友在后世受到的对待,基本上可以用鄙薄一语来形容。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