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册
序
第一部 纲领
第一章 《大智度论》与《大般若经》
第一节 《大般若经》之性格以及其中之法数
第二节 三智义
第三节 十八空义
第四节 实相,如,法性,实际
第五节 般若具足一切法
第二章 《中论》之观法与八不
第三章 龙树之辩破数与时
第一节 关于数目之辩破
第二节 关于时间之辩破
甲、不相应行法
乙、龙树之辩破
第四章 《大涅槃经》之佛性义
引言
第一节 《涅槃经》中关于佛性义之种种说
第二节 《涅槃经》之“三德秘密藏”
第三节 《涅槃经》之“空不空”与“不空空”
第四节 《涅槃经》之定与不定原则:一切众生皆可成佛
第五节 三因佛性之遍局问题
第二部 前后期唯识学以及《起信论》与华严宗
第一章 《地论》与地论师
第二章 《摄论》与摄论师
第一节 “界”字之异解
第二节 出世清净种之所依止以及其所因而生
第三节 本性住种与世亲的《佛性论》中之理性佛性
附录一《究竟一乘宝性论》
附录二《大乘法界无差别论》
第三章 真谛言阿摩罗识
第一节 真谛之译《决定藏论》
第二节 真谛所译之《转识论》
第三节 真谛所译之《三无性论》
第四节 真谛之《十八空论》
第四章 《摄论》与《成唯识论》
第一节 《摄论》之“义识”与其所似现的“相识”与“见识”之关系:一种七现
第二节 《辩中边颂》之本识之变现似尘、根、我、了:一种七现
第三节 《解深密经》之一“本现”与六“转现”以及《世亲唯识三十颂》之“八识现行”
第四节 赖耶体中的种子与识之不一不异
第五节 简滥与抉择
第五章 《楞伽经》与《起信论》
第一节 《楞伽经》“如来藏藏识”一词之意义
第二节 《起信论》之“一心开二门”
第六章 《起信论》与华严宗
第一节 《华严经》之大旨
第二节 真如心之“不变随缘随缘不变”
第三节 还灭后海印三昧中之“法界缘起”
I 缘起因门六义
Ⅱ 即、入、摄,以及一中多、多中一,一即多、多即一
Ⅲ 十玄缘起无碍法
Ⅳ 六相圆融义
V 杜顺之法界观
第四节 “别教一乘圆教”与“同教一乘圆教”
下册
第三部 天台宗之性具圆教
第一分 圆教义理之系统的陈述
第一章 天台宗之判教
第一节 《法华经》之性格
第二节 原初之洞见
第三节 五时八教
第四节 七种二谛之差异以及其层层升进
第二章 从无住本立一切法
第一节 《维摩诘经》玄义、玄疏论“无住本”
第二节 《金光明经玄义》论“无住本”
第三节 《法华经文句》论“无住本”
第四节 《摩诃止观》论“一念三千”
第三章 《十不二门指要钞》之精简
第一节 知礼之精简“一念”
第二节 色心不二门
第三节 修性不二门
第四节 因果不二门
第五节 染净不二门
第六节 智者观音玄义之言“性德善”与“性德恶”
第七节 附论荆溪《金刚砒》“无情有性”义
第四章 智者大师之“位居五品”
第一节 “安禅而化。位居五品”
第二节 《法华玄义》正解“圆教五品位”
第三节 《法华玄义》正解“圆教十信位”
第四节 《法华玄义》正解“圆教十住位”
第五节 《法华玄义》正解“圆教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诸位”
第六节 《法华玄义》明诸圆位之伏断
第七节 《法华玄义》明诸圆位之功用以及通诸教言粗妙
第八节 智者“位居五品兼通六根清净位”之的义与实义八之一依何标准而言界内三界、界外三界?
……
第二分 天台宗之故事
附录
^ 收 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