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参考丛书:中国医学史(第2版)
目 录内容简介
目 录内容简介
《中国医学史(第2版)》是由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中国医学史(第2版)》编写组各位编委分别执笔(南京中医学院陈道瑾副教授负责第一、二章,湖南中医学院周一谋教授负责第三章,广州中医学院周敬平副教授负责第四章,黑龙江中医学院车离教授负责第五章,上海中医学院傅维康教授负责第六章,北京中医学院甄志亚、熊同检副教授负责第七章),共同修订而成。
目 录内容简介
导论
引言——人类的诞生
第一章 医药学的起源远古-公元前21世纪
第一节 社会背景与医药学起源概述
一、社会背景
二、医药学起源概述
第二节 卫生保健的起源
一、居处
二、衣着
三、用火
四、导引
五、婚姻
第三节 药物的起源
一、植物药的发现
二、动物药的发现
三、矿物药的发现
四、药物起源的传说
第四节 针灸与外治法的起源
一、针灸的起源
(一)关于“以石治病”的文献记载
(二)关于“以石治病”的出土实物
(三)关于针法的起源
(四)关于灸法的起源
二、外治法的起源
第五节 传说中的医家
一、伏羲氏
二、神农氏
三、黄帝
四、僦贷季
五、俞跗
六、岐伯
七、伯高
八、少俞
九、鬼臾区
十、桐君
十一、雷公
十二、马师皇
十三、少师
第六节 医药起源问题及古人长寿说
一、医源于圣人
二、医源于巫
三、医源于动物本能
四、关于古人长寿之说
第二章 早期的医药卫生实践
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6年(夏-春秋)
第一节 社会背景与医药学发展概述
一、社会背景
二、医药学发展概述
第二节 对疾病的认识和早期的诊疗技术
一、甲骨文关于疾病的记载
二、病名的出现
三、对自然环境与人体发病关系的认识
四、早期的诊疗技术及金属医针的出现
第三节 医学理论的萌芽
一、与中医理论密切相关的几种哲学思想
(一)关于气、精、神的学说
(二)关于阴阳、五行学说
(三)关于天人相应的思想
二、早期的医学理论
(一)病因学
(二)预防医学思想的萌芽
第四节 药物知识的不断丰富
一、药物知识的积累
二、酒的酿造及其意义
三、汤液的创制
(一)汤剂(水药)说
(二)五谷之液说
第五节 早期的卫生保健与医事制度
一、早期的卫生保健
二、医学分科与医事制度
第六节古代医家
一、伊尹
二、医缓
三、医和
四、文挚
五、医殉
六、长桑君
七、矫氏、俞氏、卢氏
第七节 医与巫的斗争
一、巫术对医药的统治
二、医巫关系的演变
第三章 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公元前475-公元265年(战 、国-三国)
第一节 社会背景与医药学发展
概述
一、政治经济
二、科学文化
(一)史学和文学
(二)科学技术
三、哲学思想
(一)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二)秦汉时期的哲学思想
四、医药学发展概述
第二节 诸汉墓出土的各种医药文物
一、西汉以前古医书的存佚筒况
二、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女尸及医学文献
(一)西汉古尸的完整保存是防腐学上的奇迹
(二)马王堆出土的各种古籍和医学文献
(三)马王堆医书的内容和价值
三、江陵张家山汉墓出土的简医书
四、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的医用文物
五、武威汉简《治百病方》
第三节 早期的医学理论著作
一、《黄帝内经》
(一)《内经》的书名、作者及成
书年代
(二)《内经》的基本内容和成就
(三)《内经》的影响
二、《难经》
(一)《难经)的作者及成书年代
(二)《难经》的内容和成就
(三)《难经》的影响
第四节 药物学的发展与《神农本草经》问世
一、战国以来药物学的发展概况
二、《神农本草经》
(一)作者及成书年代
(二)《神农本草经》的内容和成就
(三)‘神农本草经》的影响和局限性
第五节 临证医学的成就
一、战国以来临证医学的发展概况
二、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
(一)张仲景生平与《伤寒杂病论》的成书
(二)《伤寒杂病论》确立了辨证论治原则
(三)《伤寒杂病论》对方剂学的贡献
(四)《伤寒杂病论》的影响
第六节 主要医药学家
一、扁鹊
(一)扁鹊生平
(二)扁鹊的医学成就
(三)扁鹊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和高尚医德
(四)扁鹊对后世的影响
二、文挚
三、淳于意及其“诊籍”
(一)淳于意生平
(二)淳于意的医学成就
(三)淳于意的科学态度
(四)淳于意精心培养学生
四、涪翁与郭玉
(一)涪翁
(二)郭玉
五、华佗
(一)华佗生平
(二)华佗的医学成就
(兰)华佗在医疗体操方面的贡献
六、苏耽和董奉
(一)苏耽
(二)董奉
七、韩康与壶翁
(一)韩康
(二)壶翁
第四章 医药学的全面发展
公元265—960年 (两晋-五代)
第一节 社会背景与医药学发展
概述
一、政治经济
二、科学文化
(一)祖冲之与圆周率
(二)贾思勰与《齐民要术)
(三)蘼版印刷术的发明
(四)天文历算
(五)建筑
三、哲学思想
(一)玄学的兴起与泛滥
(二)佛教的兴起与道教的流行
(三)儒佛道并立与三教归
四、医药学发展概述
第二节 医学文献的整理和医学
理论的提高
一、古医藉的整理与注释
(一)《内经》的注释和整理
(二)《伤寒论》的整理与研究
二、医学理论的提高
(一)脉学
(二)病源证候学
第三节 药物学的进步
一、本草著作的整理和充实
(一)《本草经集注》
(二)我国第一部药典——《新修本草》
(三)《本草拾遗》和《蜀本草》
(四)外来药物的整理
(五)食疗本草的整理
(六)本草工具书的出现
二、对特效药物的认识和应用引
(一)常山、蜀漆治疟疾
(二)粳米治疗脚气
(三)海藻、昆布等疗瘿
(四)动物肝脏疗盲
(五)胎盘补益治虚劳
(六)砷剂治疗齿疾
三、服石、炼丹与制药化学
(一)服石
(二)炼丹与制药化学
四、药物炮炙法的总结
第四节 综合性医著的出现
一、葛洪与《肘后救卒方》
(一)葛洪生平
(二)《肘后救卒方》
二、孙思邈与《千金要方》、《金翼方》
(一)提倡高尚的医疗道德
(二)对临证各科的贡献
(三)对药物学的贡献
(四)对老年医学的贡献
三、王焘与《外台秘要》
(一)王焘生平
(二)《外台秘要》
四、宇妥·元丹贡布与《四部医典》
(一)宇妥·元丹贡布生平
(二)《四部医典》
第五节 著名医学家
一、秦承祖
二、姚僧垣
三、王显
四、李修
五、徐氏医学世家
六、范汪
七、褚澄
八、杨玄操
九、张文仲
十、韦慈藏
十一、许智藏、许胤宗
十二、甄权、甄立言
十三、崔知悌、宋侠
十四、沈应善
第六节 临证各科的发展
一、内科
二、针灸科
三、外科
四、妇产科
五、小儿科
六、按摩科与伤科
七、五官科
八、养生学
九、美容方
第七节 医政设施
一、医药行政
二、医学教育
第八节 中外医学交流
一、中朝医学交流
二、中曰医学交流
三、中印医学交流
四、中越医学交流
五、中国与阿拉伯医药交流
六、中国与阿富汗、尼泊尔医学交流
七、中国与东南亚和非洲的医学交流
八、中国与欧洲各国的医药交流
第五章 医药学的突出成就与医家的创新
公元960-1368年(宋辽金元)
第一节 社会背景与医药学发展
概述
一、政治经济
二、科技文化
三、哲学思想
四、医药学发展概述
第二节 医政设施
一、改进医事管理
(一)翰林医官院
(二)地方医官
(三)军医组织
(四)法医检验制度
(五)金元医事制度
二、设置慈善疗养机构
(一)安济坊
(二)保寿粹和馆
(三)养济院
(四)福田院
(五)慈幼局
(六)漏泽园
(七)病囚院
三、开设国家药局
(一)御药院
(二)尚药局
(三)和剂局与惠民局
(四)金元药局的变化
四、颁行医药律令
(一)有关医药律令
(二)有关饮食卫生的律令
(三)有关保健方面的律令
(四)有关囚犯的医药卫生管理律含
(五)元代有关医药的新律令
第三节 医学教育
一、北宋的医学教育
(一)庆历兴学时期的医学教育
(二)熙宁兴学时期的医学教育
(三)崇宁兴学时期的医学教育
二、南宋的医学教育
(一)复兴医学
(二)制定考试程文
三、金代的医学教育
四、元代的医学教育
(一)教师的举荐与考核
(二)各级医官的考选
(三)学生来源
(四)考试科目与所习经书
(五)制定责罚条例
第四节 文献整理与研究
一、校刊医书
(一)开宝至淳化年间对医书的整理
(二)天圣年间对医书的整理
(三)景箝至皇拓年间对医书的整理
(四)校正医书局的成立与成就
(五)大观至重和年间对医书的整理、编撰
二、文献研究
(一)《内经》研究
(二)《难经》研究
(三)《伤寒论》研究
第五节 药物学的发展
一、官修本草
(一)《开宝本草》
(二)《嘉裙本草》
(三)《图经本草》
二、医家撰著的本草
(一)《日华子诸家本草》
(二)《重广补注神农本草图经》
(三)《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四)《本草衍义》
(五)《宝庆本草折衷》
(六)《本草成书》
(七)《本草正经》与《履峨岩本草》
(八)《珍珠囊》
三、食疗本草
(一)《日用本草》
(二)《饮膳正要》
四、制药学
(一)制剂学
(二)炮炙学
第六节 方剂学的发展
一、政府颁行方书
(一)《普救方》
(二)《太平圣惠方》
(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四)《圣济总录》
二、医家撰著的方书
(一)《博济方》
(二)《苏沈良方》
(三)《旅舍备要方》与《史载之方》
(四)《普济本事方》
(五)《鸡峰普济方》
(六)《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七)《济生方》
(八)《活人事证方》与《仁斋直指方》
(九)金元医家对方荆学的贡献
第七节 医学理论的进步
一、病因病机学
(一)病因学
(二)病机学
二、诊断学
(一)脉学
(二)舌诊
(三)其他诊法
三、解剖学
(一)《欧希范五脏图》
(二)《存真图》
第八节 临证各科的成就
一、针灸科
(一)著名专家和著作
(二)针灸铜人与《针灸图经》
(三)灸法
(四)子午流注
(五)经络学
二、内科
(一)内科的分化
(二)诊治水平的提高
(三)急证救治的进步
三、外科
(一)外科理论
(二)诊疗技术
(三)手术疗法
四、骨伤科
(一)专科设置
(二)骨伤检查法
(三)骨伤治疗学
(四)器材与器械
五、妇产科
(一)产科
(二)妇科
六、儿科
(一)专科设置
(二)儿科体系的形成
(三)痘疹专论
(四)特殊诊法
七、五官科
(一)眼科
(二)耳鼻喉科
(三)口齿科
八、按摩科
(一)宋代按摩科
(二)金元时的按摩科
九、法医学
(一)宋以前的法医学
(二)《折狱龟鉴》与《棠阴比事》
(三)宋慈与《洗冤集录》
(四)《结案式》与《无冤录》
第九节 学派与创新
一、历史条件
(一)社会因素
(二)科学技术
(三)意识形态
二、学术流派
(一)刘完素——火热论
(二)张元素——脏腑辨证论
(三)张从正——攻邪论
(四)李杲——脾胃论
(五)王好古——阴证论
(六)朱震亨——相火论
三、影响及意义
(一)学术发展的继承性
(二)学术发展的创造性
第十节 医家与著述
一、沙门洪蕴
二、高若讷
三、赵自化
四、冯文智
五、耶律庶成
六、耶律敌鲁
七、直鲁古
八、许希
九、孙尚、孙兆
十、刘元宾
十一、宋道方
十二、王贶
十三、杨介
十四、李生
十五、嵇清
十六、汪夫人
十七、皇甫坦
十八、王克明
十九、王继先
二十、陈文中
二十一、张杲
二十二、程迥
二十三、麻九畴
二十四、常用晦
二十五、李庆嗣
二十六、罗知悌
二十七、王朝弼
二十八、葛应雷
二十九、葛乾孙
三十、罗天益
三十一、窦默-
三十二、刘光大
三十三、刘哈刺巴都鲁
三十四、许国祯
三十五、杜思敬
三十六、危亦林
三十七、赵良仁
三十八、赵道震
三十九、王琏
四十、沈好问
四十一、项昕
四十二、吴恕
四十三、吕复
四十四、其他医学人物
第十一节少数民族医学
一、藏医学
(一)医籍的整理编撰
(二)医学交流
(三)著名医家
二、蒙医学
(一)基本理论的萌芽
(二)解剖学的研究
(三)方药学的丰富
(四)骨伤科的进展
(五)战伤救护的经验
(六)独特的传统疗法
第十二节 中外医药交流
一、中朝医药交流
二、中曰医药交流
三、中国与东南亚诸国的医药交流
四、中国与印度、阿拉伯诸国的医药交流
第六章 医药学在实践和理论上的新发展
第七章 近百年的中国医药学
^ 收 起
引言——人类的诞生
第一章 医药学的起源远古-公元前21世纪
第一节 社会背景与医药学起源概述
一、社会背景
二、医药学起源概述
第二节 卫生保健的起源
一、居处
二、衣着
三、用火
四、导引
五、婚姻
第三节 药物的起源
一、植物药的发现
二、动物药的发现
三、矿物药的发现
四、药物起源的传说
第四节 针灸与外治法的起源
一、针灸的起源
(一)关于“以石治病”的文献记载
(二)关于“以石治病”的出土实物
(三)关于针法的起源
(四)关于灸法的起源
二、外治法的起源
第五节 传说中的医家
一、伏羲氏
二、神农氏
三、黄帝
四、僦贷季
五、俞跗
六、岐伯
七、伯高
八、少俞
九、鬼臾区
十、桐君
十一、雷公
十二、马师皇
十三、少师
第六节 医药起源问题及古人长寿说
一、医源于圣人
二、医源于巫
三、医源于动物本能
四、关于古人长寿之说
第二章 早期的医药卫生实践
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6年(夏-春秋)
第一节 社会背景与医药学发展概述
一、社会背景
二、医药学发展概述
第二节 对疾病的认识和早期的诊疗技术
一、甲骨文关于疾病的记载
二、病名的出现
三、对自然环境与人体发病关系的认识
四、早期的诊疗技术及金属医针的出现
第三节 医学理论的萌芽
一、与中医理论密切相关的几种哲学思想
(一)关于气、精、神的学说
(二)关于阴阳、五行学说
(三)关于天人相应的思想
二、早期的医学理论
(一)病因学
(二)预防医学思想的萌芽
第四节 药物知识的不断丰富
一、药物知识的积累
二、酒的酿造及其意义
三、汤液的创制
(一)汤剂(水药)说
(二)五谷之液说
第五节 早期的卫生保健与医事制度
一、早期的卫生保健
二、医学分科与医事制度
第六节古代医家
一、伊尹
二、医缓
三、医和
四、文挚
五、医殉
六、长桑君
七、矫氏、俞氏、卢氏
第七节 医与巫的斗争
一、巫术对医药的统治
二、医巫关系的演变
第三章 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公元前475-公元265年(战 、国-三国)
第一节 社会背景与医药学发展
概述
一、政治经济
二、科学文化
(一)史学和文学
(二)科学技术
三、哲学思想
(一)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二)秦汉时期的哲学思想
四、医药学发展概述
第二节 诸汉墓出土的各种医药文物
一、西汉以前古医书的存佚筒况
二、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女尸及医学文献
(一)西汉古尸的完整保存是防腐学上的奇迹
(二)马王堆出土的各种古籍和医学文献
(三)马王堆医书的内容和价值
三、江陵张家山汉墓出土的简医书
四、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的医用文物
五、武威汉简《治百病方》
第三节 早期的医学理论著作
一、《黄帝内经》
(一)《内经》的书名、作者及成
书年代
(二)《内经》的基本内容和成就
(三)《内经》的影响
二、《难经》
(一)《难经)的作者及成书年代
(二)《难经》的内容和成就
(三)《难经》的影响
第四节 药物学的发展与《神农本草经》问世
一、战国以来药物学的发展概况
二、《神农本草经》
(一)作者及成书年代
(二)《神农本草经》的内容和成就
(三)‘神农本草经》的影响和局限性
第五节 临证医学的成就
一、战国以来临证医学的发展概况
二、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
(一)张仲景生平与《伤寒杂病论》的成书
(二)《伤寒杂病论》确立了辨证论治原则
(三)《伤寒杂病论》对方剂学的贡献
(四)《伤寒杂病论》的影响
第六节 主要医药学家
一、扁鹊
(一)扁鹊生平
(二)扁鹊的医学成就
(三)扁鹊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和高尚医德
(四)扁鹊对后世的影响
二、文挚
三、淳于意及其“诊籍”
(一)淳于意生平
(二)淳于意的医学成就
(三)淳于意的科学态度
(四)淳于意精心培养学生
四、涪翁与郭玉
(一)涪翁
(二)郭玉
五、华佗
(一)华佗生平
(二)华佗的医学成就
(兰)华佗在医疗体操方面的贡献
六、苏耽和董奉
(一)苏耽
(二)董奉
七、韩康与壶翁
(一)韩康
(二)壶翁
第四章 医药学的全面发展
公元265—960年 (两晋-五代)
第一节 社会背景与医药学发展
概述
一、政治经济
二、科学文化
(一)祖冲之与圆周率
(二)贾思勰与《齐民要术)
(三)蘼版印刷术的发明
(四)天文历算
(五)建筑
三、哲学思想
(一)玄学的兴起与泛滥
(二)佛教的兴起与道教的流行
(三)儒佛道并立与三教归
四、医药学发展概述
第二节 医学文献的整理和医学
理论的提高
一、古医藉的整理与注释
(一)《内经》的注释和整理
(二)《伤寒论》的整理与研究
二、医学理论的提高
(一)脉学
(二)病源证候学
第三节 药物学的进步
一、本草著作的整理和充实
(一)《本草经集注》
(二)我国第一部药典——《新修本草》
(三)《本草拾遗》和《蜀本草》
(四)外来药物的整理
(五)食疗本草的整理
(六)本草工具书的出现
二、对特效药物的认识和应用引
(一)常山、蜀漆治疟疾
(二)粳米治疗脚气
(三)海藻、昆布等疗瘿
(四)动物肝脏疗盲
(五)胎盘补益治虚劳
(六)砷剂治疗齿疾
三、服石、炼丹与制药化学
(一)服石
(二)炼丹与制药化学
四、药物炮炙法的总结
第四节 综合性医著的出现
一、葛洪与《肘后救卒方》
(一)葛洪生平
(二)《肘后救卒方》
二、孙思邈与《千金要方》、《金翼方》
(一)提倡高尚的医疗道德
(二)对临证各科的贡献
(三)对药物学的贡献
(四)对老年医学的贡献
三、王焘与《外台秘要》
(一)王焘生平
(二)《外台秘要》
四、宇妥·元丹贡布与《四部医典》
(一)宇妥·元丹贡布生平
(二)《四部医典》
第五节 著名医学家
一、秦承祖
二、姚僧垣
三、王显
四、李修
五、徐氏医学世家
六、范汪
七、褚澄
八、杨玄操
九、张文仲
十、韦慈藏
十一、许智藏、许胤宗
十二、甄权、甄立言
十三、崔知悌、宋侠
十四、沈应善
第六节 临证各科的发展
一、内科
二、针灸科
三、外科
四、妇产科
五、小儿科
六、按摩科与伤科
七、五官科
八、养生学
九、美容方
第七节 医政设施
一、医药行政
二、医学教育
第八节 中外医学交流
一、中朝医学交流
二、中曰医学交流
三、中印医学交流
四、中越医学交流
五、中国与阿拉伯医药交流
六、中国与阿富汗、尼泊尔医学交流
七、中国与东南亚和非洲的医学交流
八、中国与欧洲各国的医药交流
第五章 医药学的突出成就与医家的创新
公元960-1368年(宋辽金元)
第一节 社会背景与医药学发展
概述
一、政治经济
二、科技文化
三、哲学思想
四、医药学发展概述
第二节 医政设施
一、改进医事管理
(一)翰林医官院
(二)地方医官
(三)军医组织
(四)法医检验制度
(五)金元医事制度
二、设置慈善疗养机构
(一)安济坊
(二)保寿粹和馆
(三)养济院
(四)福田院
(五)慈幼局
(六)漏泽园
(七)病囚院
三、开设国家药局
(一)御药院
(二)尚药局
(三)和剂局与惠民局
(四)金元药局的变化
四、颁行医药律令
(一)有关医药律令
(二)有关饮食卫生的律令
(三)有关保健方面的律令
(四)有关囚犯的医药卫生管理律含
(五)元代有关医药的新律令
第三节 医学教育
一、北宋的医学教育
(一)庆历兴学时期的医学教育
(二)熙宁兴学时期的医学教育
(三)崇宁兴学时期的医学教育
二、南宋的医学教育
(一)复兴医学
(二)制定考试程文
三、金代的医学教育
四、元代的医学教育
(一)教师的举荐与考核
(二)各级医官的考选
(三)学生来源
(四)考试科目与所习经书
(五)制定责罚条例
第四节 文献整理与研究
一、校刊医书
(一)开宝至淳化年间对医书的整理
(二)天圣年间对医书的整理
(三)景箝至皇拓年间对医书的整理
(四)校正医书局的成立与成就
(五)大观至重和年间对医书的整理、编撰
二、文献研究
(一)《内经》研究
(二)《难经》研究
(三)《伤寒论》研究
第五节 药物学的发展
一、官修本草
(一)《开宝本草》
(二)《嘉裙本草》
(三)《图经本草》
二、医家撰著的本草
(一)《日华子诸家本草》
(二)《重广补注神农本草图经》
(三)《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四)《本草衍义》
(五)《宝庆本草折衷》
(六)《本草成书》
(七)《本草正经》与《履峨岩本草》
(八)《珍珠囊》
三、食疗本草
(一)《日用本草》
(二)《饮膳正要》
四、制药学
(一)制剂学
(二)炮炙学
第六节 方剂学的发展
一、政府颁行方书
(一)《普救方》
(二)《太平圣惠方》
(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四)《圣济总录》
二、医家撰著的方书
(一)《博济方》
(二)《苏沈良方》
(三)《旅舍备要方》与《史载之方》
(四)《普济本事方》
(五)《鸡峰普济方》
(六)《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七)《济生方》
(八)《活人事证方》与《仁斋直指方》
(九)金元医家对方荆学的贡献
第七节 医学理论的进步
一、病因病机学
(一)病因学
(二)病机学
二、诊断学
(一)脉学
(二)舌诊
(三)其他诊法
三、解剖学
(一)《欧希范五脏图》
(二)《存真图》
第八节 临证各科的成就
一、针灸科
(一)著名专家和著作
(二)针灸铜人与《针灸图经》
(三)灸法
(四)子午流注
(五)经络学
二、内科
(一)内科的分化
(二)诊治水平的提高
(三)急证救治的进步
三、外科
(一)外科理论
(二)诊疗技术
(三)手术疗法
四、骨伤科
(一)专科设置
(二)骨伤检查法
(三)骨伤治疗学
(四)器材与器械
五、妇产科
(一)产科
(二)妇科
六、儿科
(一)专科设置
(二)儿科体系的形成
(三)痘疹专论
(四)特殊诊法
七、五官科
(一)眼科
(二)耳鼻喉科
(三)口齿科
八、按摩科
(一)宋代按摩科
(二)金元时的按摩科
九、法医学
(一)宋以前的法医学
(二)《折狱龟鉴》与《棠阴比事》
(三)宋慈与《洗冤集录》
(四)《结案式》与《无冤录》
第九节 学派与创新
一、历史条件
(一)社会因素
(二)科学技术
(三)意识形态
二、学术流派
(一)刘完素——火热论
(二)张元素——脏腑辨证论
(三)张从正——攻邪论
(四)李杲——脾胃论
(五)王好古——阴证论
(六)朱震亨——相火论
三、影响及意义
(一)学术发展的继承性
(二)学术发展的创造性
第十节 医家与著述
一、沙门洪蕴
二、高若讷
三、赵自化
四、冯文智
五、耶律庶成
六、耶律敌鲁
七、直鲁古
八、许希
九、孙尚、孙兆
十、刘元宾
十一、宋道方
十二、王贶
十三、杨介
十四、李生
十五、嵇清
十六、汪夫人
十七、皇甫坦
十八、王克明
十九、王继先
二十、陈文中
二十一、张杲
二十二、程迥
二十三、麻九畴
二十四、常用晦
二十五、李庆嗣
二十六、罗知悌
二十七、王朝弼
二十八、葛应雷
二十九、葛乾孙
三十、罗天益
三十一、窦默-
三十二、刘光大
三十三、刘哈刺巴都鲁
三十四、许国祯
三十五、杜思敬
三十六、危亦林
三十七、赵良仁
三十八、赵道震
三十九、王琏
四十、沈好问
四十一、项昕
四十二、吴恕
四十三、吕复
四十四、其他医学人物
第十一节少数民族医学
一、藏医学
(一)医籍的整理编撰
(二)医学交流
(三)著名医家
二、蒙医学
(一)基本理论的萌芽
(二)解剖学的研究
(三)方药学的丰富
(四)骨伤科的进展
(五)战伤救护的经验
(六)独特的传统疗法
第十二节 中外医药交流
一、中朝医药交流
二、中曰医药交流
三、中国与东南亚诸国的医药交流
四、中国与印度、阿拉伯诸国的医药交流
第六章 医药学在实践和理论上的新发展
第七章 近百年的中国医药学
^ 收 起
目 录内容简介
《中国医学史(第2版)》是由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中国医学史(第2版)》编写组各位编委分别执笔(南京中医学院陈道瑾副教授负责第一、二章,湖南中医学院周一谋教授负责第三章,广州中医学院周敬平副教授负责第四章,黑龙江中医学院车离教授负责第五章,上海中医学院傅维康教授负责第六章,北京中医学院甄志亚、熊同检副教授负责第七章),共同修订而成。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