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川龙之介精选集
芥川龙之介(1892—1927)日本小说家。生于东京,本姓新原,父经营牛奶业。生后9个月,母精神失常,乃送舅父芥川家为养子。芥川家为旧式封建家族。龙之介在中小学时代喜读江户文学、《西游记》、《水浒传》等,也喜欢日本近代作家泉镜花、幸田露伴、夏目漱石、森鸥外的作品。1913年进入东京帝国大学英文科。学习期间与久米正雄、菊池宽等先后两次复刊《新思潮》,使文学新潮流进入文坛。其间,芥川发表短篇小说《罗生门》(1915)、《鼻子》(1916)、《芋粥》(1916)、《手巾》(1916),确立起作家新星的地位。1916年大学毕业后,曾在横须贺海军机关学校任教,旋辞职。1919年在大阪每日新闻社任职,但并不上班。1921年以大阪每日新闻视察员身份来中国旅行,先后游览上海、杭州、苏州、南京、芜湖、汉口、洞庭湖、长沙、郑州、洛阳、龙门、北京等地,回国后发表《上海游记》(1921)和《江南游记》(1922)等。自1917年至1923年,龙之介所写短篇小说先后六次结集出…
查看完整
查看完整
芥川龙之介的一生,正像《地狱变》里的良秀一样,是一个悲剧结局。他虽然才气横溢,极具浪漫气质,对现实的态度却是严肃的。他深入现实,探讨人生,结果“看到的是资本主义产生的罪恶”(《傻瓜的一生》);也曾不断追求过理想,得到的却总是幻灭的悲哀。虽然他看到无产阶级力量的兴起,对他们“抱有相当的希望”,认为只有无产阶级文学才能“如煤炭一般发出黑油油的光芒,具有诗的庄严”,达到“艺术的”。但又认为自己的“灵魂上打着阶级的烙印”,“不能超越时代”,也“不能阶级”(《文艺的,过于文艺的》)。尽管他“不像契诃夫那样,对新时代发出绝望的笑声,但也缺乏拥抱新时代的热情”(《致青野季吉函》)。他极感矛盾,深为痛苦,觉得“人生比地狱还要地狱”(《侏儒的话》)。他虽然也想“奋力挣扎”,“重新做起”(《遗稿·暗中问答》),然而,他已“精疲力竭”,“拄着一把缺了刃的细剑”(《傻瓜的一生》),终于在现实面前“败北”。一九二七年七月二十四日,正当人生旅途之半,在大有作为的年纪,芥川龙之介…
查看完整
查看完整
编选者序:生命的舞者 高慧勤
小说
罗生门 魏大海译
鼻子 高慧勤译
孤独地狱 吕元明译
父 文洁若译
山药粥 高慧勤译
猴子 文洁若译
手绢 吕元明译
烟草和魔鬼 文洁若译
大石内藏助的一天 魏大海译
黄粱梦 高慧勤译
英雄之器 高慧勤译
戏作三昧 高慧勤译
西乡隆盛 魏大海译
袈裟与盛远 高慧勤译
蜘蛛之丝 高慧勤译
地狱变 魏大海译
文明的杀人 魏大海译
基督徒之死 高慧勤译
枯野抄 高慧勤译
毛利先生 高慧勤译
魔笛与神犬 侯为译
文友旧事 侯为译
圣·克利斯朵夫传 高慧勤译
桔子 文洁若译
沼泽地 文洁若译
龙 文洁若译
疑惑 高慧勤译
魔术 高慧勤译
大葱 侯为译
灵鼠神偷次郎吉 侯为译
舞会 高慧勤译
秋 侯为译
老年素戋鸣尊 侯为译
南京的基督 高慧勤译
杜子春 高慧勤译
阿律和孩子们 杨伟 唐先容译
弃儿 杨伟译
秋山图 高慧勤译
山鹬 高慧勤译
奇妙的故事 杨伟 唐先容译
奇遇 杨伟 唐先容译
母亲 杨伟 唐先容译
竹林中 高慧勤译
俊宽 杨伟 唐先容译
将军 杨伟 唐先容译
斗车 杨伟 唐先容译
报恩记 高慧勤译
庭院 杨伟 唐先容译
六宫公主 高慧勤译
阿富的贞操 杨伟 唐先容译
阿吟 杨伟 唐先容译
小白 高慧勤译
“小儿乖乖——” 杨伟 唐先容译
一块地 杨伟 唐先容译
丝女纪事 高慧勤译
大导寺信辅的前半生 吕元明译
点鬼簿 宋再新译
玄鹤山房 宋再新译
海市蜃楼 宋再新译
河童 宋再新译
齿轮 宋再新译
暗中问答 宋再新译
梦 宋再新译
傻瓜的一生 文洁若译
小品
大川之水 高慧勤译
创作 侯为译
青蛙 侯为译
南瓜 侯为译
沼畔 侯为译
漱石山房之秋 侯为译
东洋之秋 高慧勤译
漱石山房之冬 侯为译
鹭鸶与鸳鸯 侯为译
诗集 侯为译
老虎的故事 侯为译
鸦片 侯为译
某社会主义者 周昌辉译
尘世的辛苦 周昌辉译
贝壳集 周昌辉译
仙人 周昌辉译
素描三题 周昌辉译
由机车所想到的 周昌辉译
凶兆 周昌辉译
鹄沼杂记 周昌辉译
随笔
澄江堂杂记 刘立善译
续澄江堂杂记 刘立善译
中国的画 刘立善译
日本的女人 刘立善译
日记
田端日记 高慧勤译
我鬼窟日录 高慧勤译
长崎日录 高慧勤译
澄江堂日录 高慧勤译
轻井泽日记 高慧勤译
晚春卖文日记 高慧勤译
其他
侏儒的话 吕元明译
芥川龙之介生平及创作年表 高慧勤编
^ 收 起
小说
罗生门 魏大海译
鼻子 高慧勤译
孤独地狱 吕元明译
父 文洁若译
山药粥 高慧勤译
猴子 文洁若译
手绢 吕元明译
烟草和魔鬼 文洁若译
大石内藏助的一天 魏大海译
黄粱梦 高慧勤译
英雄之器 高慧勤译
戏作三昧 高慧勤译
西乡隆盛 魏大海译
袈裟与盛远 高慧勤译
蜘蛛之丝 高慧勤译
地狱变 魏大海译
文明的杀人 魏大海译
基督徒之死 高慧勤译
枯野抄 高慧勤译
毛利先生 高慧勤译
魔笛与神犬 侯为译
文友旧事 侯为译
圣·克利斯朵夫传 高慧勤译
桔子 文洁若译
沼泽地 文洁若译
龙 文洁若译
疑惑 高慧勤译
魔术 高慧勤译
大葱 侯为译
灵鼠神偷次郎吉 侯为译
舞会 高慧勤译
秋 侯为译
老年素戋鸣尊 侯为译
南京的基督 高慧勤译
杜子春 高慧勤译
阿律和孩子们 杨伟 唐先容译
弃儿 杨伟译
秋山图 高慧勤译
山鹬 高慧勤译
奇妙的故事 杨伟 唐先容译
奇遇 杨伟 唐先容译
母亲 杨伟 唐先容译
竹林中 高慧勤译
俊宽 杨伟 唐先容译
将军 杨伟 唐先容译
斗车 杨伟 唐先容译
报恩记 高慧勤译
庭院 杨伟 唐先容译
六宫公主 高慧勤译
阿富的贞操 杨伟 唐先容译
阿吟 杨伟 唐先容译
小白 高慧勤译
“小儿乖乖——” 杨伟 唐先容译
一块地 杨伟 唐先容译
丝女纪事 高慧勤译
大导寺信辅的前半生 吕元明译
点鬼簿 宋再新译
玄鹤山房 宋再新译
海市蜃楼 宋再新译
河童 宋再新译
齿轮 宋再新译
暗中问答 宋再新译
梦 宋再新译
傻瓜的一生 文洁若译
小品
大川之水 高慧勤译
创作 侯为译
青蛙 侯为译
南瓜 侯为译
沼畔 侯为译
漱石山房之秋 侯为译
东洋之秋 高慧勤译
漱石山房之冬 侯为译
鹭鸶与鸳鸯 侯为译
诗集 侯为译
老虎的故事 侯为译
鸦片 侯为译
某社会主义者 周昌辉译
尘世的辛苦 周昌辉译
贝壳集 周昌辉译
仙人 周昌辉译
素描三题 周昌辉译
由机车所想到的 周昌辉译
凶兆 周昌辉译
鹄沼杂记 周昌辉译
随笔
澄江堂杂记 刘立善译
续澄江堂杂记 刘立善译
中国的画 刘立善译
日本的女人 刘立善译
日记
田端日记 高慧勤译
我鬼窟日录 高慧勤译
长崎日录 高慧勤译
澄江堂日录 高慧勤译
轻井泽日记 高慧勤译
晚春卖文日记 高慧勤译
其他
侏儒的话 吕元明译
芥川龙之介生平及创作年表 高慧勤编
^ 收 起
芥川龙之介(1892—1927)日本小说家。生于东京,本姓新原,父经营牛奶业。生后9个月,母精神失常,乃送舅父芥川家为养子。芥川家为旧式封建家族。龙之介在中小学时代喜读江户文学、《西游记》、《水浒传》等,也喜欢日本近代作家泉镜花、幸田露伴、夏目漱石、森鸥外的作品。1913年进入东京帝国大学英文科。学习期间与久米正雄、菊池宽等先后两次复刊《新思潮》,使文学新潮流进入文坛。其间,芥川发表短篇小说《罗生门》(1915)、《鼻子》(1916)、《芋粥》(1916)、《手巾》(1916),确立起作家新星的地位。1916年大学毕业后,曾在横须贺海军机关学校任教,旋辞职。1919年在大阪每日新闻社任职,但并不上班。1921年以大阪每日新闻视察员身份来中国旅行,先后游览上海、杭州、苏州、南京、芜湖、汉口、洞庭湖、长沙、郑州、洛阳、龙门、北京等地,回国后发表《上海游记》(1921)和《江南游记》(1922)等。自1917年至1923年,龙之介所写短篇小说先后六次结集出版,分别以《罗生门》、《烟草与魔鬼》、《傀儡师》、《影灯笼》、《夜来花》和《春服》6个短篇为书名。
龙之介的小说始于历史题材,如《罗生门》、《鼻子》、《偷盗》等;继而转向明治文明开化题材,如《舞会》、《阿富的贞操》、《偶人》等;后写作现实题材,如《桔子》、《一块地》以及《秋》等。在创作中注重技巧,风格纤细华丽,形式、结构完美,关心社会问题与人生问题。1925年发表自传性质小说《大岛寺信辅的半生》。1927年发表短篇《河童》,对资本主义社会及其制度作了尖锐的嘲讽。同年7月由于健康和思想情绪上的原因,服毒自杀,享年35岁。
^ 收 起
龙之介的小说始于历史题材,如《罗生门》、《鼻子》、《偷盗》等;继而转向明治文明开化题材,如《舞会》、《阿富的贞操》、《偶人》等;后写作现实题材,如《桔子》、《一块地》以及《秋》等。在创作中注重技巧,风格纤细华丽,形式、结构完美,关心社会问题与人生问题。1925年发表自传性质小说《大岛寺信辅的半生》。1927年发表短篇《河童》,对资本主义社会及其制度作了尖锐的嘲讽。同年7月由于健康和思想情绪上的原因,服毒自杀,享年35岁。
^ 收 起
芥川龙之介的一生,正像《地狱变》里的良秀一样,是一个悲剧结局。他虽然才气横溢,极具浪漫气质,对现实的态度却是严肃的。他深入现实,探讨人生,结果“看到的是资本主义产生的罪恶”(《傻瓜的一生》);也曾不断追求过理想,得到的却总是幻灭的悲哀。虽然他看到无产阶级力量的兴起,对他们“抱有相当的希望”,认为只有无产阶级文学才能“如煤炭一般发出黑油油的光芒,具有诗的庄严”,达到“艺术的”。但又认为自己的“灵魂上打着阶级的烙印”,“不能超越时代”,也“不能阶级”(《文艺的,过于文艺的》)。尽管他“不像契诃夫那样,对新时代发出绝望的笑声,但也缺乏拥抱新时代的热情”(《致青野季吉函》)。他极感矛盾,深为痛苦,觉得“人生比地狱还要地狱”(《侏儒的话》)。他虽然也想“奋力挣扎”,“重新做起”(《遗稿·暗中问答》),然而,他已“精疲力竭”,“拄着一把缺了刃的细剑”(《傻瓜的一生》),终于在现实面前“败北”。一九二七年七月二十四日,正当人生旅途之半,在大有作为的年纪,芥川龙之介心怀对未来的“恍惚不安”,服安眠药,自杀身亡。
芥川之死,令日本举国震惊,《东京日日新闻》等各大媒体,都以整版篇幅报道他弃世的消息。文坛更是不胜痛惜,认为他的死,标志一个文学时代的结束。“他的文学,是逐渐上升到自我否定的具体表现。他的虚无精神,在阶级社会发展时期,具有一定程度的进步意义。”(宫本显治《败北、的文学》)“他代表了从大正到昭和初年,日本知识分子 优秀的一面。”(荒正人《概论现代日本文学史》)——盖棺论定,以高的评价,发抒世人心中深的惋惜。
^ 收 起
芥川之死,令日本举国震惊,《东京日日新闻》等各大媒体,都以整版篇幅报道他弃世的消息。文坛更是不胜痛惜,认为他的死,标志一个文学时代的结束。“他的文学,是逐渐上升到自我否定的具体表现。他的虚无精神,在阶级社会发展时期,具有一定程度的进步意义。”(宫本显治《败北、的文学》)“他代表了从大正到昭和初年,日本知识分子 优秀的一面。”(荒正人《概论现代日本文学史》)——盖棺论定,以高的评价,发抒世人心中深的惋惜。
^ 收 起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