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棚日记
![牛棚日记](https://img3m4.ddimg.cn/45/36/8913114-1_b_1.jpg)
内容简介
1966年初我由北京中国作家协会贬至江苏省文联。数月后“文化大革命”起,不待省文联的群众揪斗,中国作协即已派人来将我“押解”回京,时为9月11日。从这天开始,整整七个年头,我被半幽禁在“牛棚”之中,每逢夜深人静时,便偷偷地写下简单的日记,以记录这个“伟大”的时代,数年来从未中断过。1973年我终因心脏病发而被恩准回宁治疗,也说不清是为了什么,就在那段隐姓埋名的日子里,我又翻出了这些曾经冒着危险而写下来的日记,且珍惜地将它们一一整理成篇,共得十余册。
去年大女儿陈虹翻找书橱,发现了这摞年久发黄的日记本,如获至宝。她摘录出自赴京之日起至1972年春初次回南京探亲为止的这一部分内容,题为《牛棚日记》,建议发表。她坚持说,应该让后人看看中国的作家们在“文革”之中的悲惨遭遇,更何况它几乎可以视作为一部中国作家协会的“文革简史”,是不可多得的史料。
然而杂志社却因稿件拥挤,尚不知何时才能与读者见面。我老矣,已是风烛残年,为此不能不预先写下这简短的前言,作为说明,以备日记发表之日刊于篇首。
去年大女儿陈虹翻找书橱,发现了这摞年久发黄的日记本,如获至宝。她摘录出自赴京之日起至1972年春初次回南京探亲为止的这一部分内容,题为《牛棚日记》,建议发表。她坚持说,应该让后人看看中国的作家们在“文革”之中的悲惨遭遇,更何况它几乎可以视作为一部中国作家协会的“文革简史”,是不可多得的史料。
然而杂志社却因稿件拥挤,尚不知何时才能与读者见面。我老矣,已是风烛残年,为此不能不预先写下这简短的前言,作为说明,以备日记发表之日刊于篇首。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