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崛起的经济学分析:这个国家会好吗
作者:李晓鹏 著
出版:中国发展出版社 2012.9
定价:49.80 元
ISBN-13:9787802348080
ISBN-10:7802348080
去豆瓣看看 第一篇 盛世危言: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崛起”
第01章 从马克思谈起(代序)
第02章 破坏性要素参与分配
第03章 现代金融资本的“破坏力要素”如何参与分配
第04章 为何这一次经济危机与众不同?——次贷危机的起源与“拯救”
第05章 破坏力的会师:政治权力与资本权力的合流
第06章 经济政策的回顾:里根总统给美国“开挂”
第07章 反思经济危机的四个层次
结语: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崛起”的警示
第二篇 孔孟之道:中国崛起的文化背景
第08章 来自家庭的信仰:中国文化中的现世主义传统
第09章 “大道不绝,天佑中华”:中国文化与现代化
第三篇 庖丁解牛:中国崛起的经济学分析框架
第10章 微观基础:企业家精神与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
第11章 宏观基础:总量增长与经济结构的变化
第12章 政策工具:对罗斯福新政的再反思
第四篇 政商博弈:中国经济奇迹中的政府与市场
第13章 并不完美的市场:企业家精神的四方向演变假说
第14章 企业家精神演变的四方向假说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15章 带纱窗的改革开放:政治力量与国际资本的博弈
第五篇 红色中国:中国崛起的制度分析
第16章 土地诸侯:作为空间经济资经营者的地方政府
第17章 GDP的战争:城市地方政府的空间竞争机制与中国的特殊优势
第18章 一党执政:中国特色的职业政治家制度
第19章 制度演进:不确定性与结果导向原则
第六篇 改革前景:这个国家会好吗?
第20章 中央政府层面的改革建议
第21章 地方政府层面的改革建议
李晓鹏,重庆江津人,高中就读于重庆江津中学,2000年以总成绩江津市第一、文科成绩重庆市第一的成绩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在校期间,曾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学术部长、辩论队长、院刊主编,曾任北京中经通投资咨询公司兼职项目主管,并于2005年出版个人历史专著《最高命运:获取最高权力的瞬间》。现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研究生。 从2001年开始,多次到全国各地做学习方法与心态调整的专题报告,历经河南郑州、许昌、新密、洛阳,安徽蚌埠、滁州、合肥,湖北武汉、黄冈、襄樊。湖南长沙、株洲、岳阳、衡阳,浙江龙港、乐清、嵊州、绍兴,江苏徐州、苏州、扬州、淮安、南京,吉林、重庆、大连等数十个地区,上百场报告。听众数十万,深受广大学生、家长和老师的欢迎,社会反响强烈。 他所倡导的:“抓住每一分钟学习不如抓住学习的每一分钟”;“成绩是个人素质的体现”;“学习是个人最重要的能力”等观念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无数人因他而受益。
这个国家会好吗?这个疑问困扰了中国人一个多世纪,至今亦如此。 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今,中国人经历了太多的苦难,但我们终于还是挺了过来,再次崛起于东方。这个文明有着坚韧的毅力,即使遭遇了连年的战乱,即使经历了狂热的信仰,如今,中国人仍然是中国人。 说到这里,有的人可能并不认同:现在的中国人没有信仰,一切向钱看,社会道德沦丧,政府官员腐败,住房、医疗、教育、养老……若干座大山压在民众身上,你还谈什么中华文明、中国崛起?我们并不否认现实的中国存在众多问题,有些问题甚至还很严重,但我们应该从大历史的纵深来看待这一切。每个人都注定是时代的牺牲品,同时也获益于自己的时代。我们在研究自己到底做错了哪些事情的同时,也有必要了解自己到底做对了什么。当我们放弃单纯的情绪宣泄,客观冷静地分析现实的时候,我们才能负责任地回答这个世纪之问:这个国家会好吗? 《这个国家会好吗(中国崛起的经济学分析)》从经济视角入手,力图解释中国崛起的原因。书中涉猎内容甚广:贫富分化如何产生、破坏性要素如何参与分配、市场有哪些缺陷、中华文明为什么与众不同、企业家精神怎样发挥作用、地方政府如何定位……作者李晓鹏博士在剖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崛起的原因时,也为您解答了前面的世纪之问。 《这个国家会好吗(中国崛起的经济学分析)》献给所有怀揣梦想、脚踏实地、力图改变这个国家的同路人。也许微乎其微,但我们正在改变世界。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