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评的体性
作者:彭玉平 (作者)
出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8
定价:46.00 元
ISBN-13:9787301210086
ISBN-10:7301210086
去豆瓣看看 上编
第一章 诗文评与目录学
一、引言:目录学与学术史
二、从“总集”到“文史”
三、从“文史”到“诗文评”
四、“诗文评”类确立的意义
第二章 诗文评形态特征
一、传统诗文评的逻辑基点
二、亦批评亦鉴赏的形态特征
第三章 批评史学科性质
一、学科称谓的多样性
二、批评史指称的三个对象
三、批评史学科面临的问题
第四章 批评史之体系论
一、作为实体概念和属性概念的“体系”
二、中国古代文论体系研究的话语偏差及思维误区
第五章 批评史与训诂学
一、批评史与训诂学:两个学科的契合
二、训诂在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以训诂为基础的“胶柱鼓瑟”与“郢书燕说”
第六章 批评史之教学论
一、学术视角:中西文论的对照
二、教学理念:熟参原典与创作尝试
三、余论:整体把握与范畴诠释
第七章 陈钟凡与批评史学科之创立
一、陈钟凡及其创立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的学术基础
二、陈钟凡的近代眼光与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体系之初建
三、余论:从朱自清评陈著批评史说起
第八章 方孝岳与批评史原理之探究
一、方孝岳与《中国文学批评》
二、“活看”与批评本能
三、诗史互证与比较研究
四、从诗文评到诗文集
五、批评原理与批评学之关系
六、余论:学术名著与入门书
第九章 批评史研究世纪回顾与展望
一、批评史研究的三个时期
二、作为“集大成”的《中国文学批评通史》
三、批评史研究的展望
下编
第一章 《诗》可以群论
一、《诗》的价值和作用的三个层次
二、“《诗》可以群”的政治意义与君子人格
三、“《诗》可以群”的文学基础及“二南”的特殊意义
四、《诗》的隐喻与春秋赋《诗》断章
……
征引书目
后记
彭玉平,江苏溧阳人,199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2002年在中山大学破格晋升为教授,2003年被遴选为博士生导师,2012年被聘为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入选教育部首届“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学科带头人等人才工程,荣获全国宝钢教育优秀教师奖。有《人间词话疏证》(中华书局2011年版)等著作多种,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学遗产》等刊物发表论文120多篇。
诗文乃古代文学之大宗,而诗文评则是古代文学批评之大宗。《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丛书:诗文评的体性》以传统诗文与诗文批评为主要研究对象,讨论“诗文评”作为一种批评文体的特性,鉴于“诗文评”在批评史学科中的主流地位,这种特性也带来了中国文学批评史的重要学科特性。《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丛书:诗文评的体性》分上、下两编,上编九章为传统诗文评的源流考察,将古典形态的诗文评与现代形态的批评史融通而论,侧重从学术史、学科史角度来宏观研讨,探索古典形态诗文评向现代形态批评史的发展轨迹;下编十四章为历时考察,契合“诗文评”的名义,大体以时代为序,就诗文评研究的个案或专题展开分析。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