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英时文集(全十册)
第一卷 史学、史家与时代
东汉政权之建立与士族大姓之关系
广乖离论——国史上分裂时期的家族关系
说鸿门宴的坐次
史学、史家与时代——新亚书院研究所、新亚书院文学院联合举办中国文化讲座第二讲记录(1973年12月2日)
从史学看传统——国史《史学与传统》序言
关于中国历史特质的一些看法——1973年11月在新亚书院“中国文化学会”的讲演
《历史与思想》自序一个人文主义的历史观——介绍柯林伍德的历史哲学
章实斋与柯林伍德的历史思想——中西历史哲学的一点比较
查看完整
东汉政权之建立与士族大姓之关系
广乖离论——国史上分裂时期的家族关系
说鸿门宴的坐次
史学、史家与时代——新亚书院研究所、新亚书院文学院联合举办中国文化讲座第二讲记录(1973年12月2日)
从史学看传统——国史《史学与传统》序言
关于中国历史特质的一些看法——1973年11月在新亚书院“中国文化学会”的讲演
《历史与思想》自序一个人文主义的历史观——介绍柯林伍德的历史哲学
章实斋与柯林伍德的历史思想——中西历史哲学的一点比较
查看完整
余英时,安徽潜山人,1930年生于天津。1950年至1955年就读于香港新亚书院及新亚研究所,师从钱穆先生。1956年至1961年就读于哈佛大学,师从杨联&先生,获博士学位。曾任密歇根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教授,香港新书院院长兼中文大学副校长,普林斯顿大学讲座教授。现居美国。著有《汉代中外经济交通》、《历史与思想》、《史学与传统》、《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文化评述与中国情怀》、《中国怀现代变迁》、《历史人物与文化危机》、《士与中国文化》、《方以智晚节考》、《论戴震与章学诚》、《红楼梦的两个世界》、《中国控思想史上的胡适》、《陈寅恪晚年诗文释证――兼论他的学术精神与晚年心境》、《犹记风吹水上鳞――钱穆与现代中国学术》、《现代儒学论》等。
第一卷:史学、史家与时代
这四卷《文集》大体上都是关于中国史学、文化史、思想史方面的论文,但也有几篇是讨论西方历史与文化的。写作的时间上起 20世纪
50年代,下迄近一二年;在这半个世纪中,作者自己的知识和思想都有很多的变化和进展。如果作者以今天的理解重写这些论文,它们当然会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但无论是重写或彻底修改,在事实上都是不可能的,作者只好让旧作新刊,以存其真。
第二卷:中国思想传统及其现代变迁
本卷所收文章论及儒家思想、新儒学以及反智论等中国思想传统中的重大课题,展现了余英时对中国近现代以来传统思想所经历的种种冲击和变革的观察与深思,提出并探讨了现代儒学所遇到种种困境及其所肩负的历史使命。
查看完整
这四卷《文集》大体上都是关于中国史学、文化史、思想史方面的论文,但也有几篇是讨论西方历史与文化的。写作的时间上起 20世纪
50年代,下迄近一二年;在这半个世纪中,作者自己的知识和思想都有很多的变化和进展。如果作者以今天的理解重写这些论文,它们当然会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但无论是重写或彻底修改,在事实上都是不可能的,作者只好让旧作新刊,以存其真。
第二卷:中国思想传统及其现代变迁
本卷所收文章论及儒家思想、新儒学以及反智论等中国思想传统中的重大课题,展现了余英时对中国近现代以来传统思想所经历的种种冲击和变革的观察与深思,提出并探讨了现代儒学所遇到种种困境及其所肩负的历史使命。
查看完整
第一卷 史学、史家与时代
东汉政权之建立与士族大姓之关系
广乖离论——国史上分裂时期的家族关系
说鸿门宴的坐次
史学、史家与时代——新亚书院研究所、新亚书院文学院联合举办中国文化讲座第二讲记录(1973年12月2日)
从史学看传统——国史《史学与传统》序言
关于中国历史特质的一些看法——1973年11月在新亚书院“中国文化学会”的讲演
《历史与思想》自序一个人文主义的历史观——介绍柯林伍德的历史哲学
章实斋与柯林伍德的历史思想——中西历史哲学的一点比较
《朱熹的历史世界》上编绪说
《周礼》考证和《周礼》的现代启示——金春峰《周官之成书及其反映的文化与时代新考》序
《十批判书》与《先秦诸子系年》互校记
第二卷 中国思想传统及其现代变迁
《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自序
中国古代死后世界观的演变
中国近代个人观的改变
中国现代价值观念的变迁
附:谈“天地君亲师”的起源
群已之间——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的两个循环
五四运动与中国传统
西方古典时代之人文思想
文艺复兴与人文思潮
儒家思想与日常人生
儒家“君子”的理想
从宋明儒学的发展论清思想史——宋明儒学中的智识主义传统
清代思想史的一个新解释
《现代儒学论》作者序
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从明清思想基调的转换看儒学的现代发展
现代儒学的困境
唐、宋、明三帝《老子》注中之治术发微
反智论与中国传统——论儒、道、法三家政治思想的分野与汇流
“君尊臣卑”下君权与相权——《反智论与中国传统》余论
从《反智论》谈起
第三卷 儒家伦理与商人精神
从价值系统看中国文化的现代意义
汉代循吏与文化传播
名教思想与魏晋士风的演变
明清变迁时期社会与文化的转变
士商互动与儒学转向——明清社会史与思想史之一面相
关于韦伯、马克思与中国历史研究的几点反省——《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自序
“士魂商才”——《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日译本自序
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
关于“新教伦理”与儒学研究——致《九州学刊》编者
工业文明之精神基础
第四卷 中国知识人之史的考察
中国知识人之史的考察
古代知识阶层的兴起与发展
中国知识分子的古代传统——兼论“徘优”与“修身”
士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士与中国文化》自序
道统与政统之间——中国知识分子的原始型态
中国知识分子的创世纪
意识形态与学术思想
再论意识形态与学术思想
汉晋之际士之新自觉与新思潮
宋代士大夫的政治文化概论——《朱子文集》序
戴东原与清代考证学风
戴东原与伊藤仁斋
章学诚文史校雠考论
章实斋的“六经皆史”说与“朱、陆异同”论
清代学术思想史重要观念通释
第五卷 现代学人与学术
钱穆与新儒家
一生为故国招魂——敬悼钱宾四师
《犹记风吹水上鳞:钱穆与现代中国学术》自序
附录:钱宾四先生论学书简
犹记风吹水上鳞——敬悼钱宾四师
寿钱宾四师九十
《钱穆先生八十岁纪念论文集》弁言
越过文化认同的危机——《钱穆与中国文化》序
新亚精神与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的检讨与前瞻》序言
中国文化的海外媒介
陈寅恪与儒学实践
试述陈寅恪的史学三变
陈寅恪的学术精神和晚年心境
陈寅恪《论再生缘》书后
后世相知或有缘——从《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谈起
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适——《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序
附录一 《中国哲学史大纲》与史学革命
附录二年谱学与现代的传记观念
从《日记》看胡适生平的几个疑案
胡适“博士学位”案的最后判决
学术思想史的创建及流变——从胡适与傅斯年说起
“吾曹不出如苍生何”的梁漱溟先生
追忆牟宗三先生
我所认识的钱钟书先生
顾颉刚、洪业与中国现代史学
顾颉刚的史学与思想补论——兼答唐文标先生的《文字障》
谈郭沫若的古史研究
中国史学界的朴实楷模——敬悼严耕望学长
一座没有爆发的火山
费正清与中国
香港与中国学术研究——从理雅各和王韬的汉学合作说起
试论林语堂的海外著述
我走过的路
第六卷 民主制度与近代文明
民主制度的发展
第一章 民主的形式与内容
第二章 希腊首创的民主制度
第三章 罗马政府的民主因素
第四章 中古代议民主的发轫
第五章 中古的民主思想
第六章 宗教革命与民主的发展
第七章 专制时代民主的表现
第八章 民主思想与法国革命
第九章 19世纪的民主运动
第十章 近代的直接民主
第十一章 民主的新方向
第十二章 民主的批判与展望
参考书目
近代文明的新趋势
自序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新文化的启蒙(上)——文艺复兴(The Renaissance)
第三章 新文化的启蒙(下)——宗教革命(The Reformation)
第四章 自由经济的兴起——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五章 民主政治的胜利——从近代国家的凝成到民主革命
第六章 平等社会的创建——近代阶级制度的演进
第七章 帝国主义时代——极权主义的根源及其萌芽
第八章 近代文明的新趋势——19世纪以来的民主发展
附录 《西方民主制度与近代文明》重版识语
民主革命论
建立新的革命精神!(代序)
上篇 革命与反革命
第一章 论革命
第二章 论反革命
第三章 近代革命与反革命的分野
中篇 革命的范畴
第四章 论政治革命
第五章 论经济革命
第六章 论文化革命
第七章 论社会革命
第八章 论民族革命
下篇 革命之路
第九章 论革命的路线
第十章 论革命的方法
第十一章 论革命的领导权
第十二章 论革命势力的成长
附录 西方历代思想家的革命观
后记
自由与平等之间
自序
第一章 自由探本
第二章 社会自由及其实现
第三章 平等概念的检讨
第四章 平等的社会含义
第五章 自由与平等关系的探讨
第六章 自由与平等的文化基础
附录 罗素论自由
第七卷 文化评论与中国情怀(上)
《文化评论与中国情怀》自序
尝侨居是山,不忍见耳——谈我的“中国情怀”到思维之路
《到思维之路》再版自序
《到思维之路》自序
学而思思而学
变与常
合情合理合理合情
吾道一以贯之?
主义与问题
主观、客观与思想
理未易察!
解开心物之争的死结
解“执”
求其放心
为有源头活水来
思想的广度与深度
从心灵到思想
肯定我们的独立思想!
思想的分与合
远在天边 近在眼前
知识?思想?信仰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思维与思维方法
思想的继往与开来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文明论衡
《文明论衡》序
文明与野蛮
论进步
论自觉
论传统
论文化整体
文化评论
五四文化精神的反省与检讨——兼论今后文化运动的方向
五四——一个未完成的文化运动
文艺复兴乎?启蒙运动乎?——一个史学家对五四运动的反思
我对中国问题的反省
中国社会重建的一点检讨
“文明”与“文化”释名
论文化超越
试论中国文化的重建问题
自我的失落与重建一中国现代的意义危机
文化的病态与复健——刘笑敢《两极化与分寸感》序
文化危机与趣味取向
中国现代的文化危机与民族认同
谈中国当前的文化认同问题
美国华侨与中国文化
国家观念与民族意识
第八卷 文化评论与中国情怀(下)
文化评论的回顾与展望
文化建设私议——人文学术的研究是当务之急
科技文化与大众文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文化变迁
对塔说相轮——谈现代西方的思想动态
《对塔说相轮》补篇——对评者的答复
历史女神的新文化动向与亚洲传统的再发现
戊戌政变今读
轴心突破和礼乐传统
《的两个世界》自序
关于《红楼梦》的作者和思想问题
曹雪芹的“汉族认同感”补论
曹雪芹的反传统思想
近代红学的发展与红学革命——一个学术史的分析
《红楼梦》的两个世界
眼前无路想回头——再论《红楼梦》的两个世界兼答赵冈兄
江宁织造曹家档案中的“西花园”考
《懋斋诗钞》中有关曹雪芹生平的两首诗考释
侠与中国文化
翻译与外来观念——《历史学与社会科学》序
东西方汉学和《东西方汉学思想史》
怎样读中国书
第九卷 历史人物考辨
曾国藩与“士大夫之学”
王僧虔《诫子书》与南朝清谈考辨
评关于钱谦益的“诗史”研究
中国古代思想脉络中的医学观念——李建民《生命之学——从医疗看中国历史》序
试说科举在中国史上的功能与意义
增订版自序
余君英时《方密之晚节考》序(钱穆)
方以智晚节考
自序
方以智晚节考——桐城方密之先生殉难三百年纪念
方中履及其《古今释疑》——跋影印本所谓“黄宗羲《授书随笔》”
方以智晚节考新证
方以智死节新考
方以智自沉惶恐滩考
方以智晚年诗文辑逸
方以智晚年诗文辑逸续篇(辑自《青原山志略》)
重要参考资料选辑
方中通《陪诗》选抄(汪世清)
第十卷 宋明理学与政治文化
《宋明理学与政治文化》自序
明代理学与政治文化发微
朱熹哲学体系中的道德与知识
金春峰《朱熹哲学思想》序
田浩《朱熹的思维世界》序
孝宗与理学家
皇权与皇极
“抽离”、“回转”与“内圣外王”——答刘述先先生
试说儒家的整体规划——刘述先先生《回应》读后
我摧毁了朱熹的价值世界吗?——答杨儒宾先生
从政治生态看朱熹学与王阳明学之间的异同
^ 收 起
东汉政权之建立与士族大姓之关系
广乖离论——国史上分裂时期的家族关系
说鸿门宴的坐次
史学、史家与时代——新亚书院研究所、新亚书院文学院联合举办中国文化讲座第二讲记录(1973年12月2日)
从史学看传统——国史《史学与传统》序言
关于中国历史特质的一些看法——1973年11月在新亚书院“中国文化学会”的讲演
《历史与思想》自序一个人文主义的历史观——介绍柯林伍德的历史哲学
章实斋与柯林伍德的历史思想——中西历史哲学的一点比较
《朱熹的历史世界》上编绪说
《周礼》考证和《周礼》的现代启示——金春峰《周官之成书及其反映的文化与时代新考》序
《十批判书》与《先秦诸子系年》互校记
第二卷 中国思想传统及其现代变迁
《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自序
中国古代死后世界观的演变
中国近代个人观的改变
中国现代价值观念的变迁
附:谈“天地君亲师”的起源
群已之间——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的两个循环
五四运动与中国传统
西方古典时代之人文思想
文艺复兴与人文思潮
儒家思想与日常人生
儒家“君子”的理想
从宋明儒学的发展论清思想史——宋明儒学中的智识主义传统
清代思想史的一个新解释
《现代儒学论》作者序
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从明清思想基调的转换看儒学的现代发展
现代儒学的困境
唐、宋、明三帝《老子》注中之治术发微
反智论与中国传统——论儒、道、法三家政治思想的分野与汇流
“君尊臣卑”下君权与相权——《反智论与中国传统》余论
从《反智论》谈起
第三卷 儒家伦理与商人精神
从价值系统看中国文化的现代意义
汉代循吏与文化传播
名教思想与魏晋士风的演变
明清变迁时期社会与文化的转变
士商互动与儒学转向——明清社会史与思想史之一面相
关于韦伯、马克思与中国历史研究的几点反省——《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自序
“士魂商才”——《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日译本自序
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
关于“新教伦理”与儒学研究——致《九州学刊》编者
工业文明之精神基础
第四卷 中国知识人之史的考察
中国知识人之史的考察
古代知识阶层的兴起与发展
中国知识分子的古代传统——兼论“徘优”与“修身”
士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士与中国文化》自序
道统与政统之间——中国知识分子的原始型态
中国知识分子的创世纪
意识形态与学术思想
再论意识形态与学术思想
汉晋之际士之新自觉与新思潮
宋代士大夫的政治文化概论——《朱子文集》序
戴东原与清代考证学风
戴东原与伊藤仁斋
章学诚文史校雠考论
章实斋的“六经皆史”说与“朱、陆异同”论
清代学术思想史重要观念通释
第五卷 现代学人与学术
钱穆与新儒家
一生为故国招魂——敬悼钱宾四师
《犹记风吹水上鳞:钱穆与现代中国学术》自序
附录:钱宾四先生论学书简
犹记风吹水上鳞——敬悼钱宾四师
寿钱宾四师九十
《钱穆先生八十岁纪念论文集》弁言
越过文化认同的危机——《钱穆与中国文化》序
新亚精神与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的检讨与前瞻》序言
中国文化的海外媒介
陈寅恪与儒学实践
试述陈寅恪的史学三变
陈寅恪的学术精神和晚年心境
陈寅恪《论再生缘》书后
后世相知或有缘——从《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谈起
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适——《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序
附录一 《中国哲学史大纲》与史学革命
附录二年谱学与现代的传记观念
从《日记》看胡适生平的几个疑案
胡适“博士学位”案的最后判决
学术思想史的创建及流变——从胡适与傅斯年说起
“吾曹不出如苍生何”的梁漱溟先生
追忆牟宗三先生
我所认识的钱钟书先生
顾颉刚、洪业与中国现代史学
顾颉刚的史学与思想补论——兼答唐文标先生的《文字障》
谈郭沫若的古史研究
中国史学界的朴实楷模——敬悼严耕望学长
一座没有爆发的火山
费正清与中国
香港与中国学术研究——从理雅各和王韬的汉学合作说起
试论林语堂的海外著述
我走过的路
第六卷 民主制度与近代文明
民主制度的发展
第一章 民主的形式与内容
第二章 希腊首创的民主制度
第三章 罗马政府的民主因素
第四章 中古代议民主的发轫
第五章 中古的民主思想
第六章 宗教革命与民主的发展
第七章 专制时代民主的表现
第八章 民主思想与法国革命
第九章 19世纪的民主运动
第十章 近代的直接民主
第十一章 民主的新方向
第十二章 民主的批判与展望
参考书目
近代文明的新趋势
自序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新文化的启蒙(上)——文艺复兴(The Renaissance)
第三章 新文化的启蒙(下)——宗教革命(The Reformation)
第四章 自由经济的兴起——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五章 民主政治的胜利——从近代国家的凝成到民主革命
第六章 平等社会的创建——近代阶级制度的演进
第七章 帝国主义时代——极权主义的根源及其萌芽
第八章 近代文明的新趋势——19世纪以来的民主发展
附录 《西方民主制度与近代文明》重版识语
民主革命论
建立新的革命精神!(代序)
上篇 革命与反革命
第一章 论革命
第二章 论反革命
第三章 近代革命与反革命的分野
中篇 革命的范畴
第四章 论政治革命
第五章 论经济革命
第六章 论文化革命
第七章 论社会革命
第八章 论民族革命
下篇 革命之路
第九章 论革命的路线
第十章 论革命的方法
第十一章 论革命的领导权
第十二章 论革命势力的成长
附录 西方历代思想家的革命观
后记
自由与平等之间
自序
第一章 自由探本
第二章 社会自由及其实现
第三章 平等概念的检讨
第四章 平等的社会含义
第五章 自由与平等关系的探讨
第六章 自由与平等的文化基础
附录 罗素论自由
第七卷 文化评论与中国情怀(上)
《文化评论与中国情怀》自序
尝侨居是山,不忍见耳——谈我的“中国情怀”到思维之路
《到思维之路》再版自序
《到思维之路》自序
学而思思而学
变与常
合情合理合理合情
吾道一以贯之?
主义与问题
主观、客观与思想
理未易察!
解开心物之争的死结
解“执”
求其放心
为有源头活水来
思想的广度与深度
从心灵到思想
肯定我们的独立思想!
思想的分与合
远在天边 近在眼前
知识?思想?信仰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思维与思维方法
思想的继往与开来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文明论衡
《文明论衡》序
文明与野蛮
论进步
论自觉
论传统
论文化整体
文化评论
五四文化精神的反省与检讨——兼论今后文化运动的方向
五四——一个未完成的文化运动
文艺复兴乎?启蒙运动乎?——一个史学家对五四运动的反思
我对中国问题的反省
中国社会重建的一点检讨
“文明”与“文化”释名
论文化超越
试论中国文化的重建问题
自我的失落与重建一中国现代的意义危机
文化的病态与复健——刘笑敢《两极化与分寸感》序
文化危机与趣味取向
中国现代的文化危机与民族认同
谈中国当前的文化认同问题
美国华侨与中国文化
国家观念与民族意识
第八卷 文化评论与中国情怀(下)
文化评论的回顾与展望
文化建设私议——人文学术的研究是当务之急
科技文化与大众文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文化变迁
对塔说相轮——谈现代西方的思想动态
《对塔说相轮》补篇——对评者的答复
历史女神的新文化动向与亚洲传统的再发现
戊戌政变今读
轴心突破和礼乐传统
《的两个世界》自序
关于《红楼梦》的作者和思想问题
曹雪芹的“汉族认同感”补论
曹雪芹的反传统思想
近代红学的发展与红学革命——一个学术史的分析
《红楼梦》的两个世界
眼前无路想回头——再论《红楼梦》的两个世界兼答赵冈兄
江宁织造曹家档案中的“西花园”考
《懋斋诗钞》中有关曹雪芹生平的两首诗考释
侠与中国文化
翻译与外来观念——《历史学与社会科学》序
东西方汉学和《东西方汉学思想史》
怎样读中国书
第九卷 历史人物考辨
曾国藩与“士大夫之学”
王僧虔《诫子书》与南朝清谈考辨
评关于钱谦益的“诗史”研究
中国古代思想脉络中的医学观念——李建民《生命之学——从医疗看中国历史》序
试说科举在中国史上的功能与意义
增订版自序
余君英时《方密之晚节考》序(钱穆)
方以智晚节考
自序
方以智晚节考——桐城方密之先生殉难三百年纪念
方中履及其《古今释疑》——跋影印本所谓“黄宗羲《授书随笔》”
方以智晚节考新证
方以智死节新考
方以智自沉惶恐滩考
方以智晚年诗文辑逸
方以智晚年诗文辑逸续篇(辑自《青原山志略》)
重要参考资料选辑
方中通《陪诗》选抄(汪世清)
第十卷 宋明理学与政治文化
《宋明理学与政治文化》自序
明代理学与政治文化发微
朱熹哲学体系中的道德与知识
金春峰《朱熹哲学思想》序
田浩《朱熹的思维世界》序
孝宗与理学家
皇权与皇极
“抽离”、“回转”与“内圣外王”——答刘述先先生
试说儒家的整体规划——刘述先先生《回应》读后
我摧毁了朱熹的价值世界吗?——答杨儒宾先生
从政治生态看朱熹学与王阳明学之间的异同
^ 收 起
余英时,安徽潜山人,1930年生于天津。1950年至1955年就读于香港新亚书院及新亚研究所,师从钱穆先生。1956年至1961年就读于哈佛大学,师从杨联&先生,获博士学位。曾任密歇根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教授,香港新书院院长兼中文大学副校长,普林斯顿大学讲座教授。现居美国。著有《汉代中外经济交通》、《历史与思想》、《史学与传统》、《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文化评述与中国情怀》、《中国怀现代变迁》、《历史人物与文化危机》、《士与中国文化》、《方以智晚节考》、《论戴震与章学诚》、《红楼梦的两个世界》、《中国控思想史上的胡适》、《陈寅恪晚年诗文释证――兼论他的学术精神与晚年心境》、《犹记风吹水上鳞――钱穆与现代中国学术》、《现代儒学论》等。
第一卷:史学、史家与时代
这四卷《文集》大体上都是关于中国史学、文化史、思想史方面的论文,但也有几篇是讨论西方历史与文化的。写作的时间上起 20世纪
50年代,下迄近一二年;在这半个世纪中,作者自己的知识和思想都有很多的变化和进展。如果作者以今天的理解重写这些论文,它们当然会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但无论是重写或彻底修改,在事实上都是不可能的,作者只好让旧作新刊,以存其真。
第二卷:中国思想传统及其现代变迁
本卷所收文章论及儒家思想、新儒学以及反智论等中国思想传统中的重大课题,展现了余英时对中国近现代以来传统思想所经历的种种冲击和变革的观察与深思,提出并探讨了现代儒学所遇到种种困境及其所肩负的历史使命。
第三卷:儒家伦理与商人精神
本卷诸文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易被忽视的方面,阐发了汉代循吏在文化传播中所起的作用以及魏晋士风的演变同传统儒、道思想的复杂关系,并在此背景之下,重点论述了明清以来商人阶层兴起的渐变过程,这一阶层在精神领域同传统思想文化的密切关系,及其为原有的社会结构所带来的重要变化,极富现实意义。
第四卷:中国知识人之史的考察
本卷选文16篇,一方面论及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的递变,重点是清代学术史观念的形成以及戴东原、章学诚等人在此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和影响;另一方面对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士的兴起、发展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作了系统的梳理和检讨。见解独到,文意贯通,虽着眼于古代,投射的意义却是现代的。
第五卷:现代学人与学术
这是著名学者余英时文集的第五卷。内容主要涉及现代学人与学术。具体介绍了钱暮、陈寅恪、胡适、牟宗三先生、顾颉刚、洪业、费正清、林语堂等人极其学术、著作等。
第六卷:民主制度与近代文明
该书是著名学者余英时文集的第六卷。内容涉及政治学、史学等方面的知识,具体内容包括有民主制度的发展、近代文明的新趋势、民主革命论以及自由与平等之间等。
《余英时文集》一至四卷在2004年刊行以后,沈志佳士又继续搜集了我的其他文字,择其可以与大陆读者见面的,编成第五至第十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不辞烦难,在条件允许的范围之内,续刊这六卷新的《文集》,其敬业的精神是令人感动的。让我再一次对沈博士和出版社表示我的最诚挚的感谢。
我的专业是历史学研究,所以这六卷所收的论文仍然贯穿着吏学的观点。但是就所涉及的范围而言,这六卷则比前四卷要广阔得多。整体地说,在我的思考和研究中,中国文化传统怎样在西方现代文化挑战之下重新建立自己的现代身份(modern
identity),一直是重点之一。这当然是清末,特别是五四以来,中国知识人的共同问题,然而始终得不到明确的答案。我也不过是千千万万寻找答案者之一而已,这六卷新文集中保存了一些我的寻找的印迹。
后六卷与前四卷一样,也包括了早期到近期的文字。最近的包括一篇未发表过的新稿(讨论钱谦益的“诗史”观念,收在第九卷),最早的则是我在香港新亚书院求学时期的“少作”(收在第六卷和第七卷)。这里只想对这些
“少作”略作交代。我受了五四思潮的影响,虽然已决定投入中国史的专业,但对于西方近代的文化史和思想史同样抱着浓厚的兴趣。我当时已不能接受任何抽象的历史公式,更不承认西方电的阶段划分可以为中国史料究提典型的模式。然而我深信西方的历吏与思想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参照系统,使我更易于在比较的观点下探索中国文化和历史的特性。同时,对于五四时代所接受的西方近代文化主流中的一些基本价值,如容忍、理性、自由、平等、民主、法制、人权等,我也抱着肯定的态度。这些价值,当时也被公认为普世性的,1948年联合国的《人权宣言》便是明证。基于这一认识,我在1950
年至1955年这几年间,曾努力阅读这方面的西文著作。《文集》卷六、卷七所收的“少作”便是在这一心态下写成的。
这些“少作”只是我早年学习的纪录,久已置于高阁。但1983年,在台北友人一再鼓励之下,我觉得盛情难却,曾由汉新出版社重印过一次。沈志佳博士这次提议将它们收入《文集》,我本来是很犹豫的。但是她认为这些
“少作”毕竟代表了我写作生涯中的一个阶段,从《文集》编辑的角度说,仍是一个不宜缺少的环节。我终于接受了她的判断。这次印行,我自己并没有时间做任何修订。不过出版社方面根据既定的编辑原则,曾作了一些必要的处理,基本上仍是尊重原作的,仅仅减少了一些文句而无所增改。我很感谢出版社的苦心与好意。对于西方史的参照功能和起源于西方但已成为普世性的现代价值,我至今仍然深信不疑。这也是我让这些“少作”再度刊布的唯一理由。
第七卷:文化评论与中国情怀(上)
本书选收了余时英近年来讨论文化和思想问题的一部分文字。这些文字先后发表在台北和香港的报刊上,特别是《中国时报》、《联合报》、《当代》和《明报月刊》。本书定名为《文化评论与中国情怀》,是有原由的。1985年6月,董桥先生为《明报月刊》计划了一个“中国的情怀”专页,坚邀我参加一份,因此我便写了那篇《常侨居是山,不忍见耳》,此文现收入本书之中。但是全书涉及“中国情怀”的仅此一篇,为什么这四个字竟成为书名的一部分呢?这是因为本书所收的文化评论的文字都是在“中国情怀”之下写成的。我可以毫不迟疑地说,如果不是由于我的“中国情怀”在暗中作祟,这部书是不可能产生的。从前人都说,陶渊明的诗中,篇篇有酒,我这部集子中则篇篇都有“中国情怀”。
本书由沈志佳费力选编的余时英近年来讨论文化和思想问题的一部分文字。这些文字先后发表在台北和香港的报刊上,特别是《中国时报》、《联合报》、《当代》和《明报月刊》。所谓“中国情怀”其实便是一种中国文化的情结。此情古人早已有之。李陵《答苏武书》所谓“远托异国,昔人所悲;望风怀想,能不依依”便已道出此中症结。李书虽伪,其情则绝不能伪。像我这样早年受中国文化陶冶的人,是不可能完全忘情于中国的。但是这只是文化上不能忘情,与现实政治之间并无必然的关系。本书所收文字中虽间有关涉政治的部分,然而其基本立场仍是文化的。文化包含了政治,同时也超越现实政治,这是本书的一个中心论点。
第八卷:文化评论与中国情怀(下)
本书选收了余时英近年来讨论文化和思想问题的一部分文字。这些文字先后发表在台北和香港的报刊上,特别是《中国时报》、《联合报》、《当代》和《明报月刊》。
本书定名为《文化评论与中国情怀》,是有原由的。1985年6月,董桥先生为《明报月刊》计划了一个“中国的情怀”专页,坚邀我参加一份,因此我便写了那篇《常侨居是山,不忍见耳》,此文现收入本书之中。但是全书涉及“中国情怀”的仅此一篇,为什么这四个字竟成为书名的一部分呢?这是因为本书所收的文化评论的文字都是在“中国情怀”之下写成的。我可以毫不迟疑地说,如果不是由于我的“中国情怀”在暗中作祟,这部书是不可能产生的。从前人都说,陶渊明的诗中,篇篇有酒,我这部集子中则篇篇都有“中国情怀”。
第九卷:历史人物考辨
本书收入了余英时的2篇文章:《曾国藩与“士大夫之学”》、《方以智晚节考》,是作者对历史人物及其著作和历史真实进行考证的成果。作者旁征博引,力图通过校勘、推理、比较、对隐语进行解读等多种手段挖掘历史真相。
本书是余英时文集的历史人物考辨,本卷所收几篇文章是余氏对一些历史疑案和历史人物及著作进行考证的成果,作者旁征博引,力图通过校勘、推理、比较、对隐语进行解读等多种手段挖掘事实真相,作者对历史的解读自成一体,对考证结果的诠释也颇为独到,文中不忘记述考证过程中误入的歧途和走过的弯路,从行文可以看出本书的务实。
第十卷:宋明理学与政治文化
本书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集中讨论宋代理学的起源和发展,及其政治文化之间千丝万缕的复杂关系;第二部分研究明代理学与政治文化的关系。全书根据原始史料建构一个整体的历史景观。籍由通过宋代的历史脉络和具体情境,重建理学从开始到完成的实际过程。作者从历史观点强调理学(或道学)的起源和发展首先必须置於宋代特有的政治文化的大纲维中,然后才能得比较全面的认识。全书对宋明理学的文献(二程、张载、朱熹等)作了政治的解读,开显出迥异于传统学界建构的宋明政治文化。奠基于深厚的学养与历史意识,作者广泛掌握史料,细密交织解读文献史料,更深入分析古代士人内心隐微的层次,让全书不只有大论断,也有细部的辩证,势必撞击学界既往的陈说,为宋明理学研究开辟了新局面。
^ 收 起
这四卷《文集》大体上都是关于中国史学、文化史、思想史方面的论文,但也有几篇是讨论西方历史与文化的。写作的时间上起 20世纪
50年代,下迄近一二年;在这半个世纪中,作者自己的知识和思想都有很多的变化和进展。如果作者以今天的理解重写这些论文,它们当然会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但无论是重写或彻底修改,在事实上都是不可能的,作者只好让旧作新刊,以存其真。
第二卷:中国思想传统及其现代变迁
本卷所收文章论及儒家思想、新儒学以及反智论等中国思想传统中的重大课题,展现了余英时对中国近现代以来传统思想所经历的种种冲击和变革的观察与深思,提出并探讨了现代儒学所遇到种种困境及其所肩负的历史使命。
第三卷:儒家伦理与商人精神
本卷诸文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易被忽视的方面,阐发了汉代循吏在文化传播中所起的作用以及魏晋士风的演变同传统儒、道思想的复杂关系,并在此背景之下,重点论述了明清以来商人阶层兴起的渐变过程,这一阶层在精神领域同传统思想文化的密切关系,及其为原有的社会结构所带来的重要变化,极富现实意义。
第四卷:中国知识人之史的考察
本卷选文16篇,一方面论及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的递变,重点是清代学术史观念的形成以及戴东原、章学诚等人在此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和影响;另一方面对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士的兴起、发展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作了系统的梳理和检讨。见解独到,文意贯通,虽着眼于古代,投射的意义却是现代的。
第五卷:现代学人与学术
这是著名学者余英时文集的第五卷。内容主要涉及现代学人与学术。具体介绍了钱暮、陈寅恪、胡适、牟宗三先生、顾颉刚、洪业、费正清、林语堂等人极其学术、著作等。
第六卷:民主制度与近代文明
该书是著名学者余英时文集的第六卷。内容涉及政治学、史学等方面的知识,具体内容包括有民主制度的发展、近代文明的新趋势、民主革命论以及自由与平等之间等。
《余英时文集》一至四卷在2004年刊行以后,沈志佳士又继续搜集了我的其他文字,择其可以与大陆读者见面的,编成第五至第十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不辞烦难,在条件允许的范围之内,续刊这六卷新的《文集》,其敬业的精神是令人感动的。让我再一次对沈博士和出版社表示我的最诚挚的感谢。
我的专业是历史学研究,所以这六卷所收的论文仍然贯穿着吏学的观点。但是就所涉及的范围而言,这六卷则比前四卷要广阔得多。整体地说,在我的思考和研究中,中国文化传统怎样在西方现代文化挑战之下重新建立自己的现代身份(modern
identity),一直是重点之一。这当然是清末,特别是五四以来,中国知识人的共同问题,然而始终得不到明确的答案。我也不过是千千万万寻找答案者之一而已,这六卷新文集中保存了一些我的寻找的印迹。
后六卷与前四卷一样,也包括了早期到近期的文字。最近的包括一篇未发表过的新稿(讨论钱谦益的“诗史”观念,收在第九卷),最早的则是我在香港新亚书院求学时期的“少作”(收在第六卷和第七卷)。这里只想对这些
“少作”略作交代。我受了五四思潮的影响,虽然已决定投入中国史的专业,但对于西方近代的文化史和思想史同样抱着浓厚的兴趣。我当时已不能接受任何抽象的历史公式,更不承认西方电的阶段划分可以为中国史料究提典型的模式。然而我深信西方的历吏与思想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参照系统,使我更易于在比较的观点下探索中国文化和历史的特性。同时,对于五四时代所接受的西方近代文化主流中的一些基本价值,如容忍、理性、自由、平等、民主、法制、人权等,我也抱着肯定的态度。这些价值,当时也被公认为普世性的,1948年联合国的《人权宣言》便是明证。基于这一认识,我在1950
年至1955年这几年间,曾努力阅读这方面的西文著作。《文集》卷六、卷七所收的“少作”便是在这一心态下写成的。
这些“少作”只是我早年学习的纪录,久已置于高阁。但1983年,在台北友人一再鼓励之下,我觉得盛情难却,曾由汉新出版社重印过一次。沈志佳博士这次提议将它们收入《文集》,我本来是很犹豫的。但是她认为这些
“少作”毕竟代表了我写作生涯中的一个阶段,从《文集》编辑的角度说,仍是一个不宜缺少的环节。我终于接受了她的判断。这次印行,我自己并没有时间做任何修订。不过出版社方面根据既定的编辑原则,曾作了一些必要的处理,基本上仍是尊重原作的,仅仅减少了一些文句而无所增改。我很感谢出版社的苦心与好意。对于西方史的参照功能和起源于西方但已成为普世性的现代价值,我至今仍然深信不疑。这也是我让这些“少作”再度刊布的唯一理由。
第七卷:文化评论与中国情怀(上)
本书选收了余时英近年来讨论文化和思想问题的一部分文字。这些文字先后发表在台北和香港的报刊上,特别是《中国时报》、《联合报》、《当代》和《明报月刊》。本书定名为《文化评论与中国情怀》,是有原由的。1985年6月,董桥先生为《明报月刊》计划了一个“中国的情怀”专页,坚邀我参加一份,因此我便写了那篇《常侨居是山,不忍见耳》,此文现收入本书之中。但是全书涉及“中国情怀”的仅此一篇,为什么这四个字竟成为书名的一部分呢?这是因为本书所收的文化评论的文字都是在“中国情怀”之下写成的。我可以毫不迟疑地说,如果不是由于我的“中国情怀”在暗中作祟,这部书是不可能产生的。从前人都说,陶渊明的诗中,篇篇有酒,我这部集子中则篇篇都有“中国情怀”。
本书由沈志佳费力选编的余时英近年来讨论文化和思想问题的一部分文字。这些文字先后发表在台北和香港的报刊上,特别是《中国时报》、《联合报》、《当代》和《明报月刊》。所谓“中国情怀”其实便是一种中国文化的情结。此情古人早已有之。李陵《答苏武书》所谓“远托异国,昔人所悲;望风怀想,能不依依”便已道出此中症结。李书虽伪,其情则绝不能伪。像我这样早年受中国文化陶冶的人,是不可能完全忘情于中国的。但是这只是文化上不能忘情,与现实政治之间并无必然的关系。本书所收文字中虽间有关涉政治的部分,然而其基本立场仍是文化的。文化包含了政治,同时也超越现实政治,这是本书的一个中心论点。
第八卷:文化评论与中国情怀(下)
本书选收了余时英近年来讨论文化和思想问题的一部分文字。这些文字先后发表在台北和香港的报刊上,特别是《中国时报》、《联合报》、《当代》和《明报月刊》。
本书定名为《文化评论与中国情怀》,是有原由的。1985年6月,董桥先生为《明报月刊》计划了一个“中国的情怀”专页,坚邀我参加一份,因此我便写了那篇《常侨居是山,不忍见耳》,此文现收入本书之中。但是全书涉及“中国情怀”的仅此一篇,为什么这四个字竟成为书名的一部分呢?这是因为本书所收的文化评论的文字都是在“中国情怀”之下写成的。我可以毫不迟疑地说,如果不是由于我的“中国情怀”在暗中作祟,这部书是不可能产生的。从前人都说,陶渊明的诗中,篇篇有酒,我这部集子中则篇篇都有“中国情怀”。
第九卷:历史人物考辨
本书收入了余英时的2篇文章:《曾国藩与“士大夫之学”》、《方以智晚节考》,是作者对历史人物及其著作和历史真实进行考证的成果。作者旁征博引,力图通过校勘、推理、比较、对隐语进行解读等多种手段挖掘历史真相。
本书是余英时文集的历史人物考辨,本卷所收几篇文章是余氏对一些历史疑案和历史人物及著作进行考证的成果,作者旁征博引,力图通过校勘、推理、比较、对隐语进行解读等多种手段挖掘事实真相,作者对历史的解读自成一体,对考证结果的诠释也颇为独到,文中不忘记述考证过程中误入的歧途和走过的弯路,从行文可以看出本书的务实。
第十卷:宋明理学与政治文化
本书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集中讨论宋代理学的起源和发展,及其政治文化之间千丝万缕的复杂关系;第二部分研究明代理学与政治文化的关系。全书根据原始史料建构一个整体的历史景观。籍由通过宋代的历史脉络和具体情境,重建理学从开始到完成的实际过程。作者从历史观点强调理学(或道学)的起源和发展首先必须置於宋代特有的政治文化的大纲维中,然后才能得比较全面的认识。全书对宋明理学的文献(二程、张载、朱熹等)作了政治的解读,开显出迥异于传统学界建构的宋明政治文化。奠基于深厚的学养与历史意识,作者广泛掌握史料,细密交织解读文献史料,更深入分析古代士人内心隐微的层次,让全书不只有大论断,也有细部的辩证,势必撞击学界既往的陈说,为宋明理学研究开辟了新局面。
^ 收 起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