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对照全译资治通鉴(插图珍藏版)(精美两盒装)(套装全21册)
作者:(宋)司马光 著,黄锦鋐 主编
出版:新世界出版社 2011.5
页数:8002
定价:1680.00 元
ISBN-13:9787802285989
ISBN-10:7802285984
去豆瓣看看 资治通鉴:第四辑·南北朝(文白对照全译)(套装全四册)
卷第一百一十九 宋纪一 宋武帝永初元年~宋营阳王景平元年(420~423)
卷第一百二十 宋纪二 宋文帝元嘉元年~179年(424~427)
卷第一百二十一 宋纪三 宋文帝元嘉五年~七年(428~430)
卷第一百二十二 宋纪四 宋文帝元嘉八年~十二年(431~435)
卷第一百二十三 宋纪五 宋文帝元嘉十三年~十八年(436~441)
卷第一百二十四 宋纪六 宋文帝元嘉十九年~二十三年(442~446)
卷第一百二十五 宋纪七 宋文帝元嘉二十四年~二十七年(447~450)
卷第一百二十六 宋纪八 宋文帝元嘉二十八年~二十九年(451~452)
卷第一百二十七 宋纪九 宋文帝元嘉三十年(453)
卷第一百二十八 宋纪十 宋孝武帝孝建元年~大明二年(454~458)
卷第一百二十九 宋纪十一 宋孝武帝大明三年~八年(459~464)
卷第一百三十 宋纪十二 宋明帝泰始元年(465)
卷第一百三十一 宋纪十三 宋明帝泰始二年(466)
卷第一百三十二 宋纪十四 宋明帝泰始三年~六年(467~470)
卷第一百三十三 宋纪十五 宋明帝泰始七年~宋苍梧王元徽三年(471~475)
卷第一百三十四 宋纪十六 宋苍梧王元徽四年~宋顺帝升明二年(476~478)
卷第一百三十五 齐纪一 齐高帝建元元年~齐武帝永明元年(479~483)
卷第一百三十六 齐纪二 齐武帝永明二年~七年(404~489)
卷第一百三十七 齐纪三 齐武帝永明八年~十年(490~492)
卷第一百三十八 齐纪四 齐武帝永明十一年(493)
卷第一百三十九 齐纪五 齐明帝建武元年(494)
卷第一百四十 齐纪六 齐明帝建武二年~三年(495~496)
卷第一百四十一 齐纪七 齐明帝建武四年~永泰元年(497~498)
卷第一百四十二 齐纪八 齐东昏侯永元元年(499)
卷第一百四十三 齐纪九 齐东昏侯永元二年(500)
卷第一百四十四 齐纪十 齐和帝中兴元年(501)
卷第一百四十五 梁纪一 梁武帝天监元年~三年(502~504)
卷第一百四十六 梁纪二 梁武帝天监四年~六年(505~507)
卷第一百四十七 梁纪三 梁武帝天监七年~十三年(508~514)
卷第一百四十八 梁纪四 梁武帝天监十四年~十七年(515~518)
卷第一百四十九 梁纪五 梁武帝天监十八年~普通四年(519~523)
卷第一百五十 梁纪六 梁武帝普通五年~六年(524~525)
卷第一百五十一 梁纪七 梁武帝普通七年~大通元年(526~527)
卷第一百五十二 梁纪八 梁武帝大通二年(528)
卷第一百五十三 梁纪九 梁武帝中大通元年(529)
卷第一百五十四 梁纪十 梁武帝中大通二年(530)
卷第一百五十五 梁纪十一 梁武帝中大通三年~四年(531~532)
卷第一百五十六 梁纪十二 梁武帝中大通五年~六年(533~534)
卷第一百五十七 梁纪十三 梁武帝大同元年~三年(535~537)
卷第一百五十八 梁纪十四 梁武帝大同四年~十年(538~544)
卷第一百五十九 梁纪十五 梁武帝大同十一年~中大同元年(545~546)
卷第一百六十 梁纪十六 梁武帝太清元年(547)
卷第一百六十一 梁纪十七 梁武帝太清二年(548)
卷第一百六十二 梁纪十八 梁武帝太清三年(549)
卷第一百六十三 梁纪十九 梁简文帝大宝元年(550)
卷第一百六十四 梁纪二十 梁简文帝大宝二年~梁元帝承圣元年(551~552)
卷第一百六十五 梁纪二十一 梁元帝承圣二年~三年(553~554)
卷第一百六十六 梁纪二十二 梁敬帝绍泰元年~太平元年(555~556)
卷第一百六十七 陈纪一 陈武帝永定元年~三年(557~559)
卷第一百六十八 陈纪二 陈文帝天嘉元年~三年(560~562)
卷第一百六十九 陈纪三 陈文帝天嘉四年~天康元年(563~566)
卷第一百七十 陈纪四 陈临海王光大元年~陈宣帝太建三年(567~571)
卷第一百七十一 陈纪五 陈宣帝太建四年~六年(572~574)
卷第一百七十二 陈纪六 陈宣帝太建七年~八年(575~576)
卷第一百七十三 陈纪七 陈宣帝太建九年~十一年(577~579)
卷第一百七十四 陈纪八 陈宣帝太建十二年(580)
卷第一百七十五 陈纪九 陈宣帝太建十三年~陈长城公至德元年(581~583)
卷第一百七十六 陈纪十 陈长城公至德二年~祯明二年(584~588)
文白对照全译资治通鉴:第6辑·隋 唐(下)(全3册)
卷第二百一十八 唐纪三十四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
卷第二百一十九 唐纪三十五 唐肃宗至德元载~二载(756~757)
卷第二百二十 唐纪三十六 唐肃宗至德二载~乾元元年(757~758)
卷第二百二十一 唐纪三十七 唐肃宗乾元二年~上元元年(759~760)
卷第二百二十二 唐纪三十八 唐肃宗上元二年~唐代宗广德元年(761~763)
卷第二百二十三 唐纪三十九 唐代宗广德元年~永泰元年(763~765)
卷第二百二十四 唐纪四十 唐代宗永泰元年~大历八年(765~773)
卷第二百二十五 唐纪四十一 唐代宗大历九年~大历十四年(774~779)
卷第二百二十六 唐纪四十二 唐代宗大历十四年~唐德宗建中二年(779~781)
卷第二百二十七 唐纪四十三 唐德宗建中二年~三年(781~782)
卷第二百二十八 唐纪四十四 唐德宗建中四年(783)
卷第二百二十九 唐纪四十五 唐德宗建中四年~兴元元年(783~784)
卷第二百三十 唐纪四十六 唐德宗兴元元年(784)
卷第二百三十一 唐纪四十七 唐德宗兴元元年~贞元元年(784~785)
卷第二百三十二 唐纪四十八 唐德宗贞元元年~三年(785—787)
卷第二百三十三 唐纪四十九 唐德宗贞元三年~七年(787~791)
卷第二百三十四 唐纪五十 唐德宗贞元八年~十年(792~794)
卷第二百三十五 唐纪五十一 唐德宗贞元十年~十六年(794~800)
卷第二百三十六 唐纪五十二 唐德宗贞元十七年~唐顺宗永贞元年(801~805)
卷第二百三十七 唐纪五十三 唐宪宗元和元年~四年(806~809)
卷第二百三十八 唐纪五十四 唐宪宗元和四年~七年(809~812)
卷第二百三十九 唐纪五十五 唐宪宗元和七年~十一年(812~816)
卷第二百四十 唐纪五十六 唐宪宗元和十二年~十四年(817~7 819)
卷第二百四十一 唐纪五十七 唐宪宗元和十四年~唐穆宗长庆元年(819~821)
卷第二百四十二 唐纪五十八 唐穆宗长庆元年~二年(821~822)
卷第二百四十三 唐纪五十九 唐穆宗长庆三年~唐文宗太和二年(823~828)
卷第二百四十四 唐纪六十 唐文宗太和三年~七年(829~833)
卷第二百四十五 唐纪六十一 唐文宗太和八年~唐文宗开成二年(834~837)
卷第二百四十六 唐纪六十二 唐文宗开成三年~唐武宗会昌二年(838~842)
卷第二百四十七 唐纪六十三 唐武宗会昌三年~四年(843~844)
卷第二百四十八 唐纪六十四 唐武宗会昌四年~唐宣宗大中三年(844—849)
卷第二百四十九 唐纪六十五 唐宣宗大中四年~大中十三年(850~859)
卷第二百五十 唐纪六十六 唐懿宗成通元年~八年(860~867)
卷第二百五十一 唐纪六十七 唐懿宗成通九年~十年(868~869)
卷第二百五十二 唐纪六十八 唐懿宗成通十一年~唐僖宗乾符三年(870~876)
卷第二百五十三 唐纪六十九 唐僖宗乾符四年~广明元年(877~880)
卷第二百五十四 唐纪七十 唐僖宗广明元年~中和二年(880~882)
卷第二百五十五 唐纪七十一 唐僖宗中和二年~四年(882~884)
卷第二百五十六 唐纪七十二 唐僖宗中和四年~光启三年(884~887)
卷第二百五十七 唐纪七十三 唐僖宗光启三年~文德元年(887~888)
卷第二百五十八 唐纪七十四 唐昭宗龙纪元年~大顺二年(889~891)
卷第二百五十九 唐纪七十五 唐昭宗景福元年~乾宁元年(892~894)
卷第二百六十 唐纪七十六 唐昭宗乾宁二年~三年(895~896)
卷第二百六十一 唐纪七十七 唐昭宗乾宁四年~光化二年(897~899)
卷第二百六十二 唐纪七十八 唐昭宗光化三年~天复元年(900~901)
卷第二百六十三 唐纪七十九 唐昭宗天复二年~三年(902~903)
卷第二百六十四 唐纪八十 唐昭宗天复三年~天祜元年(903~904)
卷第二百六十五 唐纪八十一 唐昭宗天祜元年~唐昭宣帝天祜三年(904~906)
文白对照全译资治通鉴:第6辑·隋 唐(下)(全3册)
卷第三十九 汉纪三十一 汉淮阳王更始元年~二年(23~24)
卷第四十 汉纪三十二 汉光武帝建武元年~二年(25~26)
卷第四十一 汉纪三十三 汉光武帝建武三年~五年(27~29)
卷第四十二 汉纪三十四 汉光武帝建武六年~十一年(30~35)
卷第四十三 汉纪三十五 汉光武帝建武十二年~二十二年(36~46)
卷第四十四 汉纪三十六 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三年~汉明帝永平三年(47~60)
卷第四十五 汉纪三十七 汉明帝永平四年~十八年(61~75)
卷第四十六 汉纪三十八 汉章帝建初元年~元和元年(76~84)
卷第四十七 汉纪三十九 汉章帝元和二年~汉和帝永元三年(85~91)
卷第四十八 汉纪四十 汉和帝永元四年~元兴元年(92~105)
卷第四十九 汉纪四十一 汉殇帝延平元年~元初二年(106~115)
卷第五十 汉纪四十二 汉安帝元初三年~延光三年(116~124)
卷第五十一 汉纪四十三 汉安帝延光四年~阳嘉二年(125~133)
卷第五十二 汉纪四十四 汉顺帝阳嘉三年~汉冲帝永嘉元年(134-145)
卷第五十三 汉纪四十五 汉质帝本初元年~汉桓帝永寿二年(146~156)
卷第五十四 汉纪四十六 汉桓帝永寿三年~延熹六年(157~163)
卷第五十五 汉纪四十七 汉桓帝延熹七年~九年(164~166)
卷第五十六 汉纪四十八 汉桓帝永康元年~汉灵帝建宁四年(167~171)
卷第五十七 汉纪四十九 汉灵帝熹平元年~光和三年(172~180)
卷第五十八 汉纪五十 汉灵帝光和四年~中平四年(181~187)
卷第五十九 汉纪五十一 汉灵帝中平五年~汉献帝初平元年(188~190)
卷第六十 汉纪五十二 汉献帝初平二年~四年(191~193)
卷第六十一 汉纪五十三 汉献帝兴平元年~二年(194~195)
卷第六十二 汉纪五十四 汉献帝建安元年~三年(196~198)
卷第六十三 汉纪五十五 汉献帝建安四年~五年(199~200)
卷第六十四 汉纪五十六 汉献帝建安六年~十年(201~205)
卷第六十五 汉纪五十七 汉献帝建安十一年~十三年(206~208)
卷第六十六 汉纪五十八 汉献帝建安十四年~十八年(209~213)
卷第六十七 汉纪五十九 汉献帝建安十九年~二十一年(214~216)
卷第六十八 汉纪六十 汉献帝建安二十二年~二十四年(217~219)
卷第六十九 魏纪一 魏文帝黄初元年~三年(220~222)
卷第七十 魏纪二 魏文帝黄初四年~魏明帝太和元年(223~227)
卷第七十一 魏纪三 魏明帝太和二年~四年(228~230)
卷第七十二 魏纪四 魏明帝太和五年~青龙二年(231~234)
卷第七十三 魏纪五 魏明帝青龙三年~景初元年(235~237)
卷第七十四 魏纪六 魏明帝景初二年~魏邵陵厉公正始六年(238~245)
卷第七十五 魏纪七 魏邵陵厉公正始七年~嘉平四年(246~252)
卷第七十六 魏纪八 魏邵陵厉公嘉平五年~魏高贵乡公正元二年(253~255)
卷第七十七 魏纪九 魏高贵乡公甘露元年~魂元帝景元二年(256~261)
卷第七十八 魏纪十 魏元帝景元三年~成熙元年(262~264)
文白对照全译资治通鉴:第3辑·西晋、东晋(全3册)
卷第七十九 晋纪一 晋武帝泰始元年~八年(265~272)
卷第八十 晋纪二 晋武帝泰始九年~成宁五年(273~279)
卷第八十一 晋纪三 晋武帝太康元年~九年(280~288)
卷第八十二 晋纪四 晋武帝太康十年~晋惠帝元康八年(289~298)
卷第八十三 晋纪五 晋惠帝元康九年~永康元年(299~300)
卷第八十四 晋纪六 晋惠帝永宁元年~太安元年(301~302)
卷第八十五 晋纪七 晋惠帝太安二年~永兴元年(303~304)
卷第八十六 晋纪八 晋惠帝永兴二年~晋怀帝永嘉二年(305~308)
卷第八十七 晋纪九 晋怀帝永嘉三年~五年(309~311)
卷第八十八 晋纪十 晋怀帝永嘉六年~晋愍帝建兴元年(312~313)
卷第八十九 晋纪十一 晋愍帝建兴二年一四年(314~316)
卷第九十 晋纪十二 晋元帝建武元年一大兴元年(31 7~318)
卷第九十一 晋纪十三 晋元帝太兴二年一四年(319~321)
卷第九十二 晋纪十四 晋元帝永昌元年~晋明帝太宁元年(322~323)
卷第九十三 晋纪十五 晋明帝太宁二年~晋成帝咸和二年(324~327)
卷第九十四 晋纪十六 晋成帝咸和三年~六年(328~331)
卷第九十五 晋纪十七 晋成帝成和七年~成康三年(332~337)
卷第九十六 晋纪十八 晋成帝咸帝四年~七年(338~341)
卷第九十七 晋纪十九 晋成帝成帝八年~晋穆帝永和三年(342~347)
卷第九十八 晋纪二十 晋穆帝永和四年~六年(348~350)
卷第九十九 晋纪二十一 晋穆帝永和七年~十年(351~354)
卷第一百 晋纪二十二 晋穆帝永和十一年~升平三年(355~359)
卷第一百○一 晋纪二十三 晋穆帝升平四年~晋海西公太和三年(360~368)
卷第一百○二 晋纪二十四 晋海西公太和四年~五年(369~370)
卷第一百○三 晋纪二十五 晋简文帝成安元年~晋孝武帝宁康三年(371~375)
卷第一百○四 晋纪二十六 晋孝武帝太元元年~七年(376~382)
卷第一百○五 晋纪二十七 晋孝武帝太元八年~九年(383~384)
卷第一百○六 晋纪二十八 晋孝武帝太元十年~十一年(385~386)
卷第一百○七 晋纪二十九 晋孝武帝太元十二年~十六年(387~391)
卷第一百○八 晋纪三十 晋孝武帝太元十七年~二十一年(392~396)
卷第一百○九 晋纪三十一 晋安帝隆安元年(397)
卷第一百一十 晋纪三十二 晋安帝隆安二年(398)
卷第一百一十一 晋纪三十三 晋安帝隆安三年~四年(399~400)
卷第一百一十二 晋纪三十四 晋安帝隆安五年~元兴元年(401~402)
卷第一百一十三 晋纪三十五 晋安帝元兴二年~三年(403—404)
卷第一百一十四 晋纪三十六 晋安帝义熙元年~四年(405~408)
卷第一百一十五 晋纪三十七 晋安帝义熙五年~六年(409~410)
卷第一百一十六 晋纪三十八 晋安帝义熙七年~十年(411~414)
卷第一百一十七 晋纪三十九 晋安帝义熙十一年~十二年(415~416)
卷第一百一十八 晋纪四十 晋安帝义熙十三年~十四年(417~419)
卷第七十九 晋纪一 晋武帝泰始元年~八年(265~272)
资治通鉴:第一辑·战国 秦 西汉(文白对照全译)(套装全三册)
《资治通鉴》译序
宋神宗《资治通鉴》序
司马光进《资治通鉴》表
宋神宗奖谕诏书
宋史司马光传
执行编译教授简介
卷第一 周纪一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周烈王七年(前403~前369)
卷第二 周纪二 周显王元年~四十八年(前368~前321)
卷第三 周纪三 周慎靓王元年~周赧王十七年(前320~前298)
卷第四 周纪四 周赧王十八年~四十二年(前297~前273)
卷第五 周纪五 周赧王四十三年~五十九年(前272~前256)
卷第六 秦纪一 秦昭襄王五十二年~秦始皇帝十九年(前255~前228)
卷第七 秦纪二 秦始皇帝二十年~秦二世皇帝元年(前227~前209)
卷第八 秦纪二 秦二世皇帝二年~三年(前208~前207)
卷第九 汉纪一 汉高帝元年~二年(前206~前205)
卷第十 汉纪二 汉高帝三年~四年(前204~前203)
卷第十一 汉纪三 汉高帝五年~七年(前202~前200)
卷第十二 汉纪四 汉高帝八年~十二年(前199~前188)
卷第十三 汉纪五 汉高后元年~汉文帝前二年(前187~前178)
卷第十四 汉纪六 汉文帝前三年~前十年(前177~前170)
卷第十五 汉纪七 汉文帝前十一年~汉景帝前二年(前169~前155)
卷第十六 汉纪八 汉景帝前三年~后三年(前154~前141)
卷第十七 汉纪九 汉武帝建元元年~元光元年(前140~前134)
卷第十八 汉纪十 汉武帝元光二年~元朔四年(前133~前125)
卷第十九 汉纪十一 汉武帝元朔五年~元狩四年(前124~前119)
卷第二十 汉纪十二 汉武帝元狩五年~元封元年(前118~前110)
卷第二十一 汉纪十三 汉武帝元封二年~天汉二年(前109~前99)
卷第二十二 汉纪十四 汉武帝天汉三年~后元二年(前98~前87)
卷第二十三 汉纪十五 汉昭帝始元元年~天凤六年(前86~前75)
卷第二十四 汉纪十六 汉昭帝元平元年~汉宣帝地节二年(前74~前68)
卷第二十五 汉纪十七 汉宣帝地节三年~元康四年(前67~前62)
卷第二十六 汉纪十八 汉宣帝神爵元年~三年(前61~前59)
卷第二十七 汉纪十九 汉宣帝神爵四年~黄龙元年(前58~前49)
卷第二十八 汉纪二十 汉元帝初元元年~永光二年(前48~前42)
卷第二十九 汉纪二十一 汉元帝永光三年~竟宁元年(前41~前33)
卷第三十 汉纪二十二 汉成帝建始元年~阳朔二年(前32~前23)
卷第三十一 汉纪二十三 汉成帝阳朔三年~永始三年(前22~前14)
卷第三十二 汉纪二十四 汉成帝永始四年~绥和元年(前13~前8)
卷第三十三 汉纪二十五 汉成帝绥和二年~汉哀帝建平元年(前7~前6)
卷第三十四 汉纪二十六 汉哀帝建平二年~四年(前5~前3)
卷第三十五 汉纪二十七 汉哀帝元寿元年~汉平帝元始二年(前2~2)
卷第三十六 汉纪二十八 汉平帝元始三年~王莽始初元年(3~8)
卷第三十七 汉纪二十九 王莽始建国元年~天凤元年(9~14)
卷第三十八 汉纪三十 王莽天凤二年~地皇三年(15~22)
文白对照全译资治通鉴:第7辑·五代十国(全2册)
文白对照全译资治通鉴:第5辑·隋 唐(上)(全3册)
卷第一百七十七 隋纪一 隋文帝开皇九年-十一年(589-591)
卷第一百七十八 隋纪二 隋文帝开皇十二年-十九年(592-599)
卷第一百七十九 隋纪三 隋文帝开皇二十年-仁寿三年(600-603)
卷第一百八十 隋纪四 隋文帝仁寿四年-隋炀帝大业三年(604-607)
卷第一百八十一 隋纪五 隋炀帝大业四年一八年(608-612)
卷第一百八十二 隋纪六 隋炀帝大业九年-十一年(613-61
卷第一百八十三 隋纪七 隋炀帝大业十二年-隋恭帝义宁元年(616-617)
卷第一百八十四 隋纪八 隋恭帝义宁元年(617)
卷第一百八十五 唐纪一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
卷第一百八十六 唐纪二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
卷第一百八十七 唐纪三 唐高祖武德二年(619)
卷第一百八十八 唐纪四 唐高祖武德二年-四年(619-621)
卷第一百八十九 唐纪五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
卷第一百九十 唐纪六 唐高祖武德五年-七年(622-624)
卷第一百九十一 唐纪七 唐高祖武德七年-九年(624-626)
卷第一百九十二 唐纪八 唐高祖武德九年-唐太宗贞观二年(626-628)
卷第一百九十三 唐纪九 唐太宗贞观二年-五年(628-631)
卷第一百九十四 唐纪十 唐太宗贞观六年-十一年(632-637)
卷第一百九十五 唐纪十一 唐太宗贞观十一年-十四年(637-640)
卷第一百九十六 唐纪十二 唐太宗贞观十五年-十七年(641-643)
卷第一百九十七 唐纪十三 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十九年(643-645)
卷第一百九十八 唐纪十四 唐太宗贞观十九年-二十二年(645-648)
卷第一百九十九 唐纪十五 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唐高宗永徽六年(648-655)
卷第二百 唐纪十六 唐高宗永徽六年-龙朔二年(655-662)
卷第二百○一 唐纪十七 唐高宗龙朔二年-咸亨元年(662-670)
卷第二百○二 唐纪十八 唐高宗成亨二年-开耀元年(671-681)
卷第二百○三 唐纪十九 唐高宗永淳元年-唐则天皇后垂拱二年(682-686)
卷第二百○四 唐纪二十 唐则天皇后垂拱三年一天授二年(687-691)
卷第二百○五 唐纪二十一 唐则天皇后长寿元年-通天元年(692-696)
卷第二百○六 唐纪二十二 唐则天皇后神功元年-久视元年(697-700)
卷第二百○七 唐纪二十三 唐则天皇后久视元年-唐中宗神龙元年(700-705)
卷第二百○八 唐纪二十四 唐中宗神龙元年-景龙元年(705-707)
卷第二百○九 唐纪二十五 唐中宗景龙二年-唐睿宗景云元年(708-710)
卷第二百一十 唐纪二十六 唐睿宗景云元年-唐玄宗开元元年(710-713)
卷第二百一十一 唐纪二十七 唐玄宗开元二年-五年(714-717)
卷第二百一十二 唐纪二十八 唐玄宗开元六年-十三年(718-725)
卷第二百一十三 唐纪二十九 唐玄宗开元十四年-二十一年(726-733)
卷第二百一十四 唐纪三十 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二十九年(734-741)
卷第二百一十五 唐纪三十一 唐玄宗天宝元年-六载(742-747)
卷第二百一十六 唐纪三十二 唐玄宗天宝六载-十二载(747-753)
卷第二百一十七 唐纪三十三 唐玄宗天宝十三载-唐肃宗至德元载(754-756)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涑水乡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与司马迁并称为“史学两司马”。自幼嗜学, 20岁中进士甲科,踏入仕途。宋治平三年(1066),领衔编纂《资治通鉴》,其时司马光年47岁。元丰七年(1084),《资治通鉴》完成。元丰八年(1085),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主持朝政,数月后去世,时年67岁。追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著有《司马文正公集》。
《资治通鉴(套装全4册)》为《文白对照全译资治通鉴》的第四辑。全书文言原典300余万言,白话译文500余万言。因规模宏大,为方便读者阅读计,在不改变《通鉴》原次序的前提下,按朝代将其分为7辑,每辑大致3册(第四辑南北朝部分4册,第七辑五代十国部分2册),共21册,陆续推出。本辑所记,起于南朝宋高祖刘裕永初元年(420),迄于南陈后主陈叔宝祯明二年(588),讲述南北朝时期,凡一百六十九年之史事。420 年,宋受晋禅,刘裕登位,号为刘宋。424 年,文帝初立。三十余年,劝学招贤,“民有所系,吏无苟得”,元嘉大治。450 年,效霍去病狼山封胥,偏师数路,北伐中原,“赢得仓皇北顾”。453 年,刘劭弑父,文帝晏驾,其后皇室惨剧,前后相续,宗室大坏,骨肉离析。479 年,权臣萧道成,废顺帝自立,是为南齐。道成父子相承,体恤民众,交通北魏,内外差强。尔后诸帝,皆昏庸无状,国事不堪。502 年,萧衍代齐,南梁是立。梁武之初,励精图治,“五十余年,江表无事”,晚岁崇佛,国事始紊。550 年,侯景之乱,攻迫台城,南梁经营,三吴繁华,毁于一时。元帝即位江陵,讨平巨贼,未及三年,西魏袭破江陵,身死异国。敬帝即位,都城南返建康,内忧外患,无可收拾。557 年,禅位权臣陈霸先,南陈因立。霸先英主,志度弘远,惜天不假年,北方日强,陈氏子孙,惟保守一隅,只待隋军大至,金陵瓦解。南朝废兴相继,北国亦然。386 年,北魏始建,自太祖拓跋跬至拓跋嗣,而至魏太武拓跋焘,俱踔厉奋发,北讨柔然,再平夏、燕、北凉。439 年,北方大致划一,南、北对峙势成。自此,或南朝北伐,或北朝南掠,各自怀忿。北魏起于云中,为经略中原,而至平城,孝文慕汉,再迁洛阳,胡服脱尽,满朝衣冠,尽是南风。宣武、胡后执政,宠奸佞佛,豪门竞奢,六镇、尔朱氏之乱相因,北魏分裂东、西。未及数年,宇文篡西魏立周,高氏篡东魏号齐,周、齐攻伐连年,江北纠纷未已。齐帝了无才气,任意荒唐,“小怜玉体横陈夜,周师已报到晋阳”,国势由强入蹇。周武雄才,577 年,整齐师旅,振羽入邺,收齐全境。随即南向,不料未及出师,赍志而殁。周帝冲幼,皇权旁落。581 年,杨坚废静帝自立,隋朝开立基业。588 年,隋师南下,陈后主未料国运,只知悠游。之后,金陵城门即将洞开,后主拥宠姬狼狈入于胭脂井,南朝风流,至此云散,两岸混一只在目前,隋唐盛世,即将上演。本辑结束于此,以终南陈,以启强隋。此百七十余年,山河崩裂,无有宁日。其间立国十数,英主开基于前,子孙毁之于后,每有立新,旧时帝王,概莫能脱。禅位之际,幼帝泣愿“世世勿复生帝王家!”呜咽惨切,历历在耳,陈陈相因,犹然未悟。良臣悍将,或奔竞沙场,或构谋帏幕,但有稍息,身死主上之手,长城自毁,南北同慨。百姓“携白首于山野,弃稚子于沟壑,顾故乡而哀叹,向阡陌而流涕”,良可叹泣。豪杰未易伸展,烝民几曾开颜,百年血泪,遍洒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读者到此,宁不戚然?然自东汉末至此,四百余年,中华各族,因分裂而致争竞,因争竞而致交融。胡边鄙人,熏染儒雅之风,汉家男儿,渐浸胡族健气,汉胡至此浑然一体,尔后千数百年,中华少有分裂之虞,皆系此四百年血泪。长夜难明终将明,浊水难清终须清,读者念及,或有欣然。南北诸国,兴替倏忽,人事反复,史迹斑斓。司马光诸人,整理繁乱,裁汰粗秽,得六十余万言,占全书五分之一强,将这百七十年余年史事,一一分付,开列井然,文言质朴,不掩兴亡之叹,烈士嘉言,尽有英挺之气。“生亦何欢,死亦何惧;怜我世人,忧患实多”,掩卷三叹,慎惕之心油然。《资治通鉴》是我国一部编年体通史。为宋代名臣司马光主持编写,将上起战国,下终五代,共1362年的大事,按年记载,一气衔接,使自汉末以来的学者所编纂的各朝断代编年之书,一变而为联结古今的大编年史。为学史者必读之著作。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之目的在于“资治”,凡有关国家兴衰、生民休戚的重要事件人物,都叙述详明。而对无关国计民生的事及人物,如众多的文人、高隐均不予提及。其记人记事,原则鲜明,为历代帝王大臣及学人所乐读。 司马光所处时代,距今已900余年,当时文言与当下所用的白话文已相去甚远,故现代人读之,多有因感到吃力而放弃的。有鉴于此,20世纪80年代初,由台湾学者黄锦铉先生领衔主持,集台湾各大学27位著名教授之力,历时3年,将这部大著译成白话,深受中文世界读者所喜爱。 司马光是我国古代史学、文学、政治大家,其识见、才能早有公论;他与当时优秀的史家一起,枯坐19年,抉搪幽隐、荟萃熔铸,用功极深,而成此煌煌大著。成就之高,后人难以企及。故此,译者在翻译时力图贴近、还原《资治通鉴》,译文典雅,紧贴原著,不以“现代眼光”作解人,不擅作发挥,旨在让读者能读到“干干净净的《资治通鉴》,干干净净的司马君实”。如此以拙御巧,实为明智之举。 本书采用文、白对照的形式,全书共计800余万言。为方便读者阅读计,将其分为七辑出版。分辑仍依原书次序,大体以朝代为别。一辑为战国、秦、西汉(含王莽新);第二辑为东汉、魏(含更始);第三辑为东西晋;第四辑为南北朝;第五辑为隋唐(其中唐至安史之乱起);第六辑为安史之乱至唐灭亡;第七辑为五代十国。此分辑纯粹是为了排版阅读方便,不含任何对原作的理解之义。 本辑所记,起于南朝宋高祖刘裕永初元年(420),迄于南陈后主陈叔宝祯明二年(588),讲述南北朝时期,凡一百六十九年之史事。 文白对照全译资治通鉴:第6辑·隋 唐(下)(全3册) 《资治通鉴(第6辑)(共3册)》采用文、白对照的形式,全书共计800余万言。为方便读者阅读计,将其分为七辑出版。分辑仍依原书次序,大体以朝代为别。一辑为战国、秦、西汉(含王莽新);第二辑为东汉、魏(含更始);第三辑为东西晋;第四辑为南北朝;第五辑为隋唐(其中唐至安史之乱起);第六辑为安史之乱至唐灭亡;第七辑为五代十国。此分辑纯粹是为了排版阅读方便,不含任何对原作的理解之义。 本辑所记,起于唐肃宗至德元载(756),迄于唐昭宣帝天祐三年(906),讲述中唐、晚唐凡151年之史事。 《资治通鉴》是我国一部编年体通史。为宋代名臣司马光主持编写,将上起战国,下终五代,共1362年的大事,按年记载,一气衔接,使自汉末以来的学者所编纂的各朝断代编年之书,一变而为联结古今的大编年史。为学史者必读之著作。 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之目的在于“资治”,凡有关国家兴衰、生民休戚的重要事件人物,都叙述详明。而对无关国计民生的事及人物,如众多的文人、高隐均不予提及。其记人记事,原则鲜明,为历代帝王大臣及学人所乐读。 司马光所处时代,距今已900余年,当时文言与当下所用的白话文已相去甚远,故现代人读之,多有因感到吃力而放弃的。有鉴于此,20世纪80年代初,由台湾学者黄锦铉先生领衔主持,集台湾各大学27位著名教授之力,历时3年,将这部大著译成白话,深受中文世界读者所喜爱。 司马光是我国古代史学、文学、政治大家,其识见:才能早有公论;他与当时优秀的史家一起,枯坐19年,抉摘幽隐、荟萃熔铸,用功极深,而成此煌煌大著。成就之’一高,后人难以企及。故此,译者在翻译时力图贴近、还原《资治通鉴》,译文典雅,紧贴原著,不以“现代眼光”作解人,不擅作发挥,旨在让读者能读到“干干净净的《资治通鉴》,干干净净的司马君实”。如此以拙御巧,实为明智之举。 资治通鉴:第二辑·东汉 魏(文白对照全译)(套装全三册) 《文白对照全译资治通鉴》(第2辑)(东汉、魏)所记,起于汉淮阳王更始元年(23),迄于魏元帝咸熙元年(264),讲述东汉、曹魏,凡242年之史事。王莽末年,新政纷出,官吏竞利,民众涂炭,于是天下分崩,绿林、赤眉奋起,更始称帝,割据豪强林立。昆阳之战,王莽主力摧折,关中一鼓而下。刘秀乘时而起,假赤眉之手,肃清绿林,25年,称帝洛阳,史称东汉。聚集豪杰,扼杀赤眉,扫荡关东,平灭陇蜀,数年之间,天下一统。光武整顿吏治,减赋休民,六十年间,“光武中兴”、“明章之治”继至,国富民强。和帝以降,七十余年,外戚窦氏、邓氏、梁氏继起,诸帝冲幼,皇权集于外戚。桓、灵之间,宦官崛起,穷凶极恶,党锢祸起,士人摧亡,从容赴死,终不能屈。宦官、外戚、士人三股竞力,此伏彼起,朝野再无宁日。黄巾兵乱,天下纷起,董卓入京,外戚、宦官一齐冰消。王允运计,吕布反噬,董卓败亡。豪强借镇黄巾、讨董卓之机,众起分割。曹操殳夷北方,孙权抵定江东,刘备收众巴蜀,天下三分,东汉名存实亡。220年,曹丕受禅,东汉灭亡,历时195年。221年,刘备帝蜀,229年,孙权称帝江东,三国竞逐,孙刘联和,曹魏独强。孔明六出祁山,姜维九伐中原,未建寸功,曹魏兴兵伐蜀,一鼓荡平。其间,司马氏兴起,外抗吴、蜀,内诛宗室,曹魏皇权旁落,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咸熙元年,刘禅车盖入洛阳,曹魏也将走向尽头,历史即将翻开新的一叶。本辑结束于此,以终曹魏。 此242年,头尾均为天下迸裂之际,潼关内外,兵将纷纷,此去彼往,血染沙尘。但英主良臣辈出,豪杰用命,大称平生,全始终者不在少数,良计嘉言,满纸皆是。阴后、马后、邓后,或辅英主,或收束外戚,或主掌天下,言行多有出人意表,东汉历代贤后,大为可观。承平百数十年,朝廷或多有动荡,百姓终少见战火,文治武功,远迈前汉。中原雄起,边境大致清宁,翻看阅览,人意差强。诸般纷繁史事,司马光等人,一一按年月展开,条分缕析,因果分明。废兴之机要,人情之冷暖,尽在一览;文字典雅,史识高迈,两臻佳妙,读来赏心悦目。 文白对照全译资治通鉴:第3辑·西晋、东晋(全3册) 《资治通鉴第3辑:西晋·东晋》采用文、白对照的形式,全书共计800余万言。为方便读者阅读计,将其分为七辑出版。分辑仍依原书次序,大体以朝代为别。一辑为战国、秦、西汉(含王莽新);第二辑为东汉、魏(含更始);第三辑为东西晋;第四辑为南北朝;第五辑为隋唐(其中唐至安史之乱起);第六辑为安史之乱至唐灭亡;第七辑为五代十国。此分辑纯粹是为了排版阅读方便,不含任何对原作的理解之义。 本辑所记,起于西晋武帝泰始元年(265),迄于东晋恭帝元熙元年(419),讲述西晋、东晋,凡155年之史事。《资治通鉴》是我国一部编年体通史。为宋代名臣司马光主持编写,将上起战国,下终五代,共1362年的大事,按年记载,一气衔接,使自汉末以来的学者所编纂的各朝断代编年之书,一变而为联结古今的大编年史。为学史者必读之著作。 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之目的在于“资治”,凡有关国家兴衰、生民休戚的重要事件人物,都叙述详明。而对无关国计民生的事及人物,如众多的文人、高隐均不予提及。其记人记事,原则鲜明,为历代帝王大臣及学人所乐读。 司马光所处时代,距今已900余年,当时文言与当下所用的白话文已相去甚远,故现代人读之,多有因感到吃力而放弃的。有鉴于此,20世纪80年代初,由台湾学者黄锦铉先生领衔主持,集台湾各大学27位著名教授之力,历时3年,将这部大著译成白话,深受中文世界读者所喜爱。 司马光是我国古代史学、文学、政治大家,其识见:才能早有公论;他与当时优秀的史家一起,枯坐19年,抉摘幽隐、荟萃熔铸,用功极深,而成此煌煌大著。成就之’一高,后人难以企及。故此,译者在翻译时力图贴近、还原《资治通鉴》,译文典雅,紧贴原著,不以“现代眼光”作解人,不擅作发挥,旨在让读者能读到“干干净净的《资治通鉴》,干干净净的司马君实”。如此以拙御巧,实为明智之举。 资治通鉴:一辑·战国 秦 西汉(文白对照全译)(套装全三册) 本书为《文白对照全译资治通鉴》的一辑。全书文言原典300余万言,白话译文500余万言。因规模宏大,为方便读者阅读计,在不改变《通鉴》原次序的前提下,按朝代将其分为7辑,每辑大致3册(第四辑南北朝部分4册,第七辑五代十国部分2册),共21册,陆续推出。 本辑所记,起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迄于王莽地皇三年(22),讲述战国、秦、西汉三代(含王莽新),凡425年之史事。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赵、魏、韩三家分晋,周王室均予承认,将其视为与秦、楚一样的诸侯,司马光以为“先王之礼于斯尽”,周王室纲纪已然堕废,再不能以王室名分节制、仲裁诸侯所为,周朝衰落至于灭亡,皆始于这一节点。《资治通鉴》全书自这一年起始,以示“天子之职莫大于礼也”,警示君王大臣皆应以此为鉴。 三家分晋之后,诸侯强国再不以周王室为意,兼并加剧,至前256年,周赧王将周室城邑及百姓献于秦国,东周灭亡,诸侯只剩下秦、赵等七雄。秦王嬴政雄才大略,秦一国独强,依次灭韩、赵、燕、魏、楚、齐六国,至前221年,统一天下。嬴政称始皇帝,芟夷诸侯城池、销天下之兵以待内,贯连万里长城以备胡;废诸侯,立郡县,统一货币文字,实行苛政,企望江山传至千秋万代;未料才及身死,陈胜发难,刘、项相随;前207年,秦帝国即告灭亡。霸王项羽异军突起,宰割天下,以暴易暴,忽忽五年,身死国灭。汉高祖刘邦施行宽仁,轻徭薄赋,与民休养,至文帝、景帝,蔚然成治。汉武雄才,立意开边,漠南、漠北争战连年,武功固然赫赫,天下已然疲惫。其后西汉皇室大权盛极而衰,连遇外戚专政,皇权旁落,除宣帝有所振作外,再无西汉前期之辉煌。元帝以降,皇权落入外戚手中,再不能自拔。 至王莽地皇三年(22),天下分崩,更始帝刘玄称帝在即,昆阳之战幕即将拉开,王莽主力殆亡就在目前,民心已然失去,再无掌控之力,历史随即翻开新的一页,本辑结束于此,以终西汉。 此425年,大的朝代更替有二(秦承东周,汉代嬴秦),灭国无算,多伴有血腥杀戮。天下破碎、战火连绵的年代占其太半,其间豪杰纷出,贤才并起,壮士鲜血,洒遍中原。及至承平,也多兴灾患,百姓之悲苦沉沦,不胜记载。翻看阅览,或扼腕切齿、浩叹唏嘘,或感愤振作、踔厉风发,俯仰逸兴,所在非一。 诸般纷繁史事,在司马光等人笔下,一一按年月展开,条分缕析,因果分明。废兴之机要,人情之冷暖,尽在一览;文字典雅,史迹斑斓,两臻佳妙,令人叹为观止。 本辑所载:东周部分(前403~前256)(前256年东周灭亡至前221年秦统一全国,此35年,用秦国纪年),凡148年;秦部分(前255~前207),凡48年;汉部分(前206~22),凡229年。 文白对照全译资治通鉴:第7辑·五代十国(全2册) 《文白对照全译资治通鉴:第七辑:五代十国 台湾27位教授经典译本,一部帝王之书、权谋之书、生存之书》所记,起于后梁太祖朱温开平元年(907),迄于后周世宗柴荣显德六年(959),讲述五代十国,凡五十三年之史事。 907 年,唐哀帝在洛阳下诏“禅位”朱温,国号后梁,定都开封。梁虽称天下共主,但其时晋、岐近在肘腋,燕、前蜀、吴、吴越、楚、闽、南汉、荆南各自,襟带山河,安境自保,朱温治下,不过一强藩而已,终及五代,亦不出此例。晋、梁世仇,梁初势大,然晋苦战不屈,克用怀愤去逝,存勗嗣位,潞州、高邑,两胜强敌;923 年,存勗亲率孤旅,悬军出击,一鼓而下汴梁,梁师瓦解,尽并河朔;后梁终结,忽忽一十六年。存勗登位,立都洛阳,国号后唐,布置百官,整顿锋芒,西进灭岐、前蜀。然庄宗得志之余,宠幸优伶,务于聚敛,于是魏州“一夫夜呼,乱者四应”,庄宗空为豪杰,竟死于乱军之手。926 年,李嗣源乘乱晋位,是为明宗,颇行改革,政局粗安。934 年,闵帝在位,猜忌将领,无故调防,从轲恐惧,起兵凤翔,闵帝出奔,从轲入洛阳自立。936 年,石敬瑭又因调防,惧祸起兵,以燕云十六州乞师契丹,唐师不利,从轲自焚,后唐灭亡,立国至此,一十四年。石敬瑭登位,国号后晋,父事契丹,交割燕云,岁贡金帛,两下相安。944 年,石重贵在位,与契丹生隙,947 年,耶律德光大举南下,后晋败亡,立国仅一十二年。胡族蹂躏,两京涂炭,民众奋起,辽帝被迫北返,晋阳刘知远乘虚南下,占据洛阳,进位称尊,是为后汉。知远不久即逝,隐帝即位,诛杀大臣,郭威含愤起兵,隐帝兵败身死,郭威为部下推举,黄袍加身,建立后周,至知远建立后汉,四年而已。郭威颇事整顿,柴荣相继,数年之间,后周吏治变化,士卒精强,出兵四伐,无往不利。未料正当努力之际,959 年,帝星殒落,幼帝进位,后周光明,顿时暗淡。黄河两岸战火连年不休,其余割据,志在自安。五代前期,蜀、吴占据益、扬地区,屏障江南,北方虽有攻略,不能逞志,因此吴越、楚、南汉、闽等弱小均能划境自保。至于晚期,诸国经兼并,或有内变,余南唐、吴越、南汉、后持,江淮屏障,已然可危。随后,北周内部,陈桥兵变将起,黄袍又将加于赵氏之身,五代史诗,金戈铁马,终于一袭锦衣,世事变幻,一至于斯。本辑结束于此,以终五代十国,以启北宋。 这五十三年,是华夏变乱为频繁的时期之一。中原风云,未曾稍歇,乱世之下,利益相交,人人自危,所有杀伐,或起旧怨,或起惧祸,人主登极,多有出于自料;五代相继,兴替只在旋踵,中原物力,多付于战资,百姓固然流离,君主亦未能安宁,在位之时,内外俱废,吏治民生,非不肯关心,但力不能及尔;此间,座上十数,虽少令主,亦未见暴人,天下不能定一,形势使然。南方诸国,本出身藩镇,时局动荡,举首四顾,无枝可依,所为亦不过安身立命,翼护之下,百姓命运,远胜中州,其立国年数,亦远长于北方正统;江南有此安宁,社会经济得以恢复,所蓄财力,其后尽为赵氏所用,为北宋富盛,奠定基础。 文白对照全译资治通鉴:第5辑·隋 唐(上)(全3册) 《资治通鉴:第五辑·隋唐(上)(文白对照全译)(套装全3册)》采用文、白对照的形式,全书共计800余万言。为方便读者阅读计,将其分为七辑出版。分辑仍依原书次序,大体以朝代为别。一辑为战国、秦、西汉(含王莽新);第二辑为东汉、魏(含更始);第三辑为东西晋;第四辑为南北朝;第五辑为隋唐(其中唐至安史之乱起);第六辑为安史之乱至唐灭亡:第七辑为五代十国。此分辑纯粹是为了排版阅读方便,不含任何对原作的理解之义。 《资治通鉴》是我国一部编年体通史。为宋代名臣司马光主持编写,将上起战国,下终五代,共1362年的大事,按年记载,一气衔接,使自汉末以来的学者所编纂的各朝断代编年之书,一变而为联结古今的大编年史。为学史者必读之著作。 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之目的在于“资治”,凡有关国家兴衰、生民休戚的重要事件人物,都叙述详明。而对无关国计民生的事及人物,如众多的文人、高隐均不予提及。其记人记事,原则鲜明,为历代帝王大臣及学人所乐读。 司马光所处时代,距今已900余年,当时文言与当下所用的白话文已相去甚远,故现代人读之,多有因感到吃力而放弃的。有鉴于此,20世纪80年代初,由台湾学者黄锦鋐先生领衔主持,集台湾各大学27位著名教授之力,历时3年,将这部大著译成白话,深受中文世界读者所喜爱。 司马光是我国古代史学、文学、政治大家,其识见、才能早有公论;他与当时优秀的史家一起,枯坐19年,抉擿幽隐、荟萃熔铸,用功极深,而成此煌煌大著。成就之高,后人难以企及。故此,译者在翻译时力图贴近、还原《资治通鉴》,译文典雅,紧贴原著,不以“现代眼光”作解人,不擅作发挥,旨在让读者能读到“干干净净的《资治通鉴》,干干净净的司马君实”。如此以拙御巧,实为明智之举。 本辑所记,起于隋文帝开皇九年(589),迄于唐肃宗至德元载(756),讲述隋至盛唐,凡168年之史事。
比价列表